疫情送來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疫情似乎打亂了所有的腳步,帶來恐懼,更可怕的是惶惶然的挫折。
挫折感通常是來自「不符期待」,也就是事情不按自己的劇本走;或是「茫然無助」,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
Lisbon Story帶給我們什麼?如同疫情
我寫 #抗疫日記 的方式之一是#看電影看人生,看完電影紓壓之餘,寫下心得和學習,可以跟著主角的腳步,提前增加免疫力面對挫折。
1994 年拍的《#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是近期由於疫情引發的電影重映潮中,修復後的經典電影。從一張寫著求救訊息的明信片開始,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裹著受傷石膏的腳,載著滿車的錄音器材和家當,一路橫越歐洲大陸,抵達老友導演在里斯本的大屋宅,準備助他一臂之力完成配音,卻遍尋不著好友足跡。
主角菲利普是一個中年大叔,有個不算好看的外表,一舉一動卻帶著某種逗趣幽默,汽車爆胎要換胎卻不小心將好胎掉入海裡、水箱沒水只好加汽水、排氣管掉了又半路拋錨、包著石膏的左腳卻仍蹦蹦跳跳到處收音、雞同鴨講地跟小朋友學習著葡萄牙語……,一個人來到陌生城市,在旅程中遇到形形色色人物,注視著城市的繁華,孤獨的走了好久,有一種固執也帶著堅持的自負。
失蹤好友彷彿捉狹、玩笑似地留下些許懸疑線索,些許影像的斷簡殘篇,和對人生與電影滿是懷疑和思索的筆記,男主角展現出如同私家偵探查案的不放棄精神,就連他的收音設備,似乎成為了他蒐集情報的「武器」,尋人不著,卻尋見了很多樂趣。不僅得以幫助他理解里斯本這個全然陌生的城市,更透過音效的拼組過程,因而對在此生活的人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逐漸從「局外人」的身分,成了融入當地的劇中人。
很欣賞男主角菲利普帶有孩子般探索、好奇的特質,他的肢體律動帶有某種幽默感,他懂得與小孩互動,他懂得欣賞不同,他懂得安然自處,所以千里迢迢跑來之後被放鴿子,陷入不可知的困境,也能沉靜地處理自己可以處理的事情,再繼續從事被交付的任務,將好友留下來的影片進行音效採集與影音處理,同時觀察可能的線索以尋找朋友的行蹤,年紀一把的菲利浦,沒有因為年長而變得憤世嫉俗,依舊保有對人對事的樂觀態度。
當我們與菲利普經歷這一趟旅程,在過程中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與事,談一場沒有結局的戀愛,等一個無法期待回來的故人,那些生活的細節總是不斷觸動我們,讓我們抵達我們所不能及的現場,那樣的感覺讓我們理解到人的可能性,人並非無所不能,然而人也並非一無是處,因為只有人能夠從當下看到未來,從現在看到過去,經歷過了某些人與事的變遷,眼前相同的風景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學會與挫折感共處,欣賞那些挫敗帶給我們的體驗——有了挫折,才會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重視什麼樣的人事物;有了挫折,並了解到如何與它相處,才會有更往上的動力;有了挫折,只要學會與之共處,才能培養韌性與自信。
究竟這場疫情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學習?「禍福相依」常常在生活中被驗證,「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如果覺得是老生常談,如果挫敗的情緒無法穩定下來、負面情緒不斷冒出,就試試停下所有思考並深呼吸,打斷交感神經系統,有助將自己從執著的想法中抽離出來。
「我們不再確定美好的時光是否會存在於電影之外,儘管我們對時間、記憶充滿不確定性,我們仍然腳踏實地的活著……」,這是男主角給導演朋友的一段話,相信也可以送給我們自己。心理復原力愈強、抗壓性愈高,碰到危機時就有愈大的機會打贏勝仗,抗壓性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一連串「打怪練功」的過程,面臨挫折後改善戰備力。
#因為我們領悟,疫情才能成為最大的禮物。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70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勤愛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和為貴,不委屈自己 〔前情提要〕 想成為自己會喜歡的自己,想在人生下半場有更多的進擊和晉級,想在人生終點時微笑地看自己。該怎麼做呢?想要有哪些不同的轉化呢?要透過方式從日常去修煉自己呢?我不斷地自問自答,企圖找到解方。 2020年6月6日,開始進行每月一個好習慣的21天養成實驗,也決心誠實記錄成
復刻版的電影《#郵差》敘說的是一段大文豪與小人物之間的溫馨友誼,不論是畫面、音樂或故事,都像一首小詩。故事發生於1952年,不想當家傳的漁夫而當起了郵差,服務的對象卻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島上唯一識字的居民—流亡義大利小島上的智利知名詩人 #聶魯達,甚至天真地興起學寫詩的念頭。 但平凡的郵差在流放詩人的
還記得 #金城武 這句打動人心的廣告詞嗎?「世界太快,心則慢」,這樣的慢哲理,有甚麼道理呢?我將它直接用在生活中,實際行動快二個月後,發現真的可以至少讓精神比較不疲憊,而且「事情越多,心要越定」。 照片取自網路 中華電信廣告 〔一個起心動念〕 常去的咖啡廳闆娘要餵食她家的柴犬時,常常會說:「等等
活跳跳的浪流。 忙父母、忙小孩,忙家務,所以忙得抽不開身? 被工作綁住、被瑣事纏身、被時間追著跑? 沒伴、沒錢、沒時間、所以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人生到底剩下什麼?生活變成了什麼樣子?是被別人還是讓自己的心綁住了?不用高遠理想,不用設年度目標,也不用很多錢或很多時間,就是要一句「我願意」。
金黃葉子和枯葉只是一念之間 〔轉身,回顧〕 學生時期的我,沒有錢可以投資,只能靠打工、家教繳付學費,因此寒暑假都將時間投入,看似有薪水,投報率卻很低,也沒有時間玩樂和過好雙十年華,好羨慕同齡的生活無慮,還有餘錢可以裝扮自己。 年輕時的我(指的是20幾歲的青春無敵),畢業後身負高額房貸及生計,只好在正
無論是世界末日,還是人生的最後,都是新的一天,都會有全新的自己,每天早晨,我就抱著這種心情起床。 就算走入夕陽,也要欣賞晚霞的絢爛 生命之初的新鮮感 過去的經歷是無法抹滅的,但是每天都可以有一些小小的改造和轉變,就像只要在每天累積一點點的小快樂,生活中就會多了很多幸福泡泡,只要持續收集裝好裝滿在心
以和為貴,不委屈自己 〔前情提要〕 想成為自己會喜歡的自己,想在人生下半場有更多的進擊和晉級,想在人生終點時微笑地看自己。該怎麼做呢?想要有哪些不同的轉化呢?要透過方式從日常去修煉自己呢?我不斷地自問自答,企圖找到解方。 2020年6月6日,開始進行每月一個好習慣的21天養成實驗,也決心誠實記錄成
復刻版的電影《#郵差》敘說的是一段大文豪與小人物之間的溫馨友誼,不論是畫面、音樂或故事,都像一首小詩。故事發生於1952年,不想當家傳的漁夫而當起了郵差,服務的對象卻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島上唯一識字的居民—流亡義大利小島上的智利知名詩人 #聶魯達,甚至天真地興起學寫詩的念頭。 但平凡的郵差在流放詩人的
還記得 #金城武 這句打動人心的廣告詞嗎?「世界太快,心則慢」,這樣的慢哲理,有甚麼道理呢?我將它直接用在生活中,實際行動快二個月後,發現真的可以至少讓精神比較不疲憊,而且「事情越多,心要越定」。 照片取自網路 中華電信廣告 〔一個起心動念〕 常去的咖啡廳闆娘要餵食她家的柴犬時,常常會說:「等等
活跳跳的浪流。 忙父母、忙小孩,忙家務,所以忙得抽不開身? 被工作綁住、被瑣事纏身、被時間追著跑? 沒伴、沒錢、沒時間、所以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人生到底剩下什麼?生活變成了什麼樣子?是被別人還是讓自己的心綁住了?不用高遠理想,不用設年度目標,也不用很多錢或很多時間,就是要一句「我願意」。
金黃葉子和枯葉只是一念之間 〔轉身,回顧〕 學生時期的我,沒有錢可以投資,只能靠打工、家教繳付學費,因此寒暑假都將時間投入,看似有薪水,投報率卻很低,也沒有時間玩樂和過好雙十年華,好羨慕同齡的生活無慮,還有餘錢可以裝扮自己。 年輕時的我(指的是20幾歲的青春無敵),畢業後身負高額房貸及生計,只好在正
無論是世界末日,還是人生的最後,都是新的一天,都會有全新的自己,每天早晨,我就抱著這種心情起床。 就算走入夕陽,也要欣賞晚霞的絢爛 生命之初的新鮮感 過去的經歷是無法抹滅的,但是每天都可以有一些小小的改造和轉變,就像只要在每天累積一點點的小快樂,生活中就會多了很多幸福泡泡,只要持續收集裝好裝滿在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場COVID,讓人深感人生該要想就去做,從前會覺得長途旅行最好等退休後再看看,COVID末期,世界各國開放邊境後,自己倒是出於一時衝動,就去了一趟歐洲。 而且是生平頭一遭去追電影場景,本以為除非自駕,否則要在一個大眾運輸便利度低的小城鎮裡走一遍電影場景,難度會很高,後來發現有當地人規畫了Oliv
Thumbnail
敘述一位男子不斷前行卻迷失人生方向的故事,他遭遇許多拉力,包括心智、家庭和負擔。最後,他在年老後找回了原本的理想,但理想也僅是一瞬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忘掉小鮮肉時期的麥特戴蒙、忘掉裘德洛的盛世美顏,風光旖旎的義大利上了黑白濾鏡,長鏡頭拍攝的是斷垣殘壁,既然標題的雷普利都不天才了,放過自己,不需要和1999年的舊版本作比較。 雷普利的故事源自於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敘述默默無名的雷普利因為被造船大亨誤以為是兒子迪基的朋友,被指派去將旅居
Thumbnail
馬力歐或許可以過著這樣平凡的生活至死,「可惜」他遇上了一位給予他新世界的老師,幸運的是他能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故鄉,不幸的是他一生被困於這座島上,這似乎是許多人的人生寫照: 當我獲得改變目光的機會時,也使得我的人生染上了悲傷與遺憾。
Thumbnail
跟著好朋友小泰一起到Azores群島玩了一個禮拜,他留下來跟遠距離男友小湯繼續培養感情,我則自己踏上了回到歐洲大陸的旅程。已經玩了19天身心都有點累了想回布達佩斯休息,就果斷放棄Porto和Lisbon的旅遊計畫,現在學會傾聽自己身體和心靈的聲音,不用一定要去打卡踩點,玩得舒服自在才是最重要。
Thumbnail
當疫情使世界隔離,尋找旅行的勇氣成為許多人的訴求。作者回憶起旅行的樂趣,並回想李欣頻老師和旅行界的朋友,讓自己重新找回追尋世界的目的。這篇文章以內心掙扎與尋找勇氣的過程為主軸,值得分享。
Thumbnail
如果在那個艱難的時刻,他有那麼多朋友陪他在社區裡走走,他能讓自己短暫逃離到廟裡找朋友說說話,他會不會就能跨過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場COVID,讓人深感人生該要想就去做,從前會覺得長途旅行最好等退休後再看看,COVID末期,世界各國開放邊境後,自己倒是出於一時衝動,就去了一趟歐洲。 而且是生平頭一遭去追電影場景,本以為除非自駕,否則要在一個大眾運輸便利度低的小城鎮裡走一遍電影場景,難度會很高,後來發現有當地人規畫了Oliv
Thumbnail
敘述一位男子不斷前行卻迷失人生方向的故事,他遭遇許多拉力,包括心智、家庭和負擔。最後,他在年老後找回了原本的理想,但理想也僅是一瞬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忘掉小鮮肉時期的麥特戴蒙、忘掉裘德洛的盛世美顏,風光旖旎的義大利上了黑白濾鏡,長鏡頭拍攝的是斷垣殘壁,既然標題的雷普利都不天才了,放過自己,不需要和1999年的舊版本作比較。 雷普利的故事源自於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敘述默默無名的雷普利因為被造船大亨誤以為是兒子迪基的朋友,被指派去將旅居
Thumbnail
馬力歐或許可以過著這樣平凡的生活至死,「可惜」他遇上了一位給予他新世界的老師,幸運的是他能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故鄉,不幸的是他一生被困於這座島上,這似乎是許多人的人生寫照: 當我獲得改變目光的機會時,也使得我的人生染上了悲傷與遺憾。
Thumbnail
跟著好朋友小泰一起到Azores群島玩了一個禮拜,他留下來跟遠距離男友小湯繼續培養感情,我則自己踏上了回到歐洲大陸的旅程。已經玩了19天身心都有點累了想回布達佩斯休息,就果斷放棄Porto和Lisbon的旅遊計畫,現在學會傾聽自己身體和心靈的聲音,不用一定要去打卡踩點,玩得舒服自在才是最重要。
Thumbnail
當疫情使世界隔離,尋找旅行的勇氣成為許多人的訴求。作者回憶起旅行的樂趣,並回想李欣頻老師和旅行界的朋友,讓自己重新找回追尋世界的目的。這篇文章以內心掙扎與尋找勇氣的過程為主軸,值得分享。
Thumbnail
如果在那個艱難的時刻,他有那麼多朋友陪他在社區裡走走,他能讓自己短暫逃離到廟裡找朋友說說話,他會不會就能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