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善待醫護菩薩是最起碼的良心與最大公約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諸葛老大三級警戒中!

諸葛老大三級警戒中!

剛看新聞,
雙和醫院還有確診者拿刀傷了三名醫護,
真是讓人生氣又難過,
我說這病毒是讓你蔓延到你的豬腦,你的良心了嗎?

只能說歹年冬多瘋人,
說不定還有趁火打劫和詐騙集團發災難財,
大家要小心再小心才是。

再說,
接下來還有至少兩週的宅時間,
但我想就算之後能夠開放出門,
大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尤其是擔心孩子們又可能得回到學校(大部份父母失眠主因),
(就算有疫苗可打,小朋友的順位好像很後面?)
我的淺見是:倒不如學校課程續停,
直接針對大人上班與出門如何輪流的細節再斟酌,
看要嚴格分流還是怎麼樣 ....
(天才唐鳳,請先幫忙想些聰明一點的法子吧!)

其實不管到第幾級,疫苗仍不是有百分百的保護力,
只能祈禱能早日接種的一天,
就算打了疫苗也把口罩戴好。
可是當下執法不嚴,草率,抓一漏萬,那一切都是空談,
所以,要未雨綢繆,兵推四級不是不可以,
更重要的是先把第三級的管制措施徹底執行好嗎?

請警力與區長里長等公權力和公部門加強:

1.傳統市場、
2.各大賣場、
3.公園和運動場地等社交運動集散地
4.少部份仍未落實社交距離的店家
(有的店家即使提供外帶,來拿訂餐或等待的顧客也是蠻多的)

不聽是不?
那就從這些違規區域先關起,先讓這地方不便起,
讓部份無法守望相助的公民覺得會痛,
這樣的影響對社會整體代價最小,
效果也應該顯著一些。

誰叫你們屢勸不聽!
醫護人員也是人,
他先去救別人也不會告訴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郭恆祺x祺來有字鍛造所的沙龍
74會員
48內容數
有關本人針對經典金句、標題、slogan、流行歌詞與對白等文字效果之賞析、教學和創作。想練習寫好句子、下好標題、寫好文案、創造出好台詞好故事的朋友歡迎關注!
2021/06/13
(作者畫外音:這世界上大概只有我用文具為故事主角,寫出這一系列的童書吧?) 據調查,有近93%的國中小學生是文具控! 喜歡買筆、橡皮擦、筆記本、紙膠帶、釘書機、剪刀、美工刀、彩色筆........ 每一年買文具的預算是....噓...媽媽們都知道!
Thumbnail
2021/06/13
(作者畫外音:這世界上大概只有我用文具為故事主角,寫出這一系列的童書吧?) 據調查,有近93%的國中小學生是文具控! 喜歡買筆、橡皮擦、筆記本、紙膠帶、釘書機、剪刀、美工刀、彩色筆........ 每一年買文具的預算是....噓...媽媽們都知道!
Thumbnail
2021/06/10
有支好筆, 才是你人生最最犀利的武器。
Thumbnail
2021/06/10
有支好筆, 才是你人生最最犀利的武器。
Thumbnail
2021/06/10
只要「老神在在」-讓老神都待家裡, 也陪他們做做簡單的運動, 不要讓「家有一老,如有三寶」, 相信全家更能保平安,添好運!
Thumbnail
2021/06/10
只要「老神在在」-讓老神都待家裡, 也陪他們做做簡單的運動, 不要讓「家有一老,如有三寶」, 相信全家更能保平安,添好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
Thumbnail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
Thumbnail
疫情猖獗生靈塗炭,好好的世界,弄得不能安生。升斗小民的我,一向走路靠邊,乖乖的居家隔離,不敢出門。忍到被通知打疫苗,兩針注射下去,才落得心安。不料,一日在家忽然咳嗽起來,周邊親人紛紛閃避,差點沒將我趕出家門。原以為是感冒影發,喝點枇杷膏、吃顆顆嗽糖就可解決。然而病情每況愈下,到了晚上益發嚴重.
Thumbnail
疫情猖獗生靈塗炭,好好的世界,弄得不能安生。升斗小民的我,一向走路靠邊,乖乖的居家隔離,不敢出門。忍到被通知打疫苗,兩針注射下去,才落得心安。不料,一日在家忽然咳嗽起來,周邊親人紛紛閃避,差點沒將我趕出家門。原以為是感冒影發,喝點枇杷膏、吃顆顆嗽糖就可解決。然而病情每況愈下,到了晚上益發嚴重.
Thumbnail
4月28日早上醒來感覺喉嚨明顯疼痛,不知是不是ㄧ夜沒喝水,喉嚨乾,吞口水時如刀割般不適。
Thumbnail
4月28日早上醒來感覺喉嚨明顯疼痛,不知是不是ㄧ夜沒喝水,喉嚨乾,吞口水時如刀割般不適。
Thumbnail
疫情猖獗,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 幫大家稍微整理了關於COVID-19症狀、確診與匡列流程等 但是要特別強調 現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持續進行規範上滾動式修正 這些內容隨時都有可能更新 ⚠ 更多圖文歡迎追蹤【HiBODY 嗨健康|物理治療 x 插畫】Instagram帳號
Thumbnail
疫情猖獗,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 幫大家稍微整理了關於COVID-19症狀、確診與匡列流程等 但是要特別強調 現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持續進行規範上滾動式修正 這些內容隨時都有可能更新 ⚠ 更多圖文歡迎追蹤【HiBODY 嗨健康|物理治療 x 插畫】Instagram帳號
Thumbnail
我認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最應該要感恩的是醫護人員,他們不顧生命危險的治療那些病患可以說是用生命在保護病患。很多人常說:現在這種時候不要去醫院,話是沒說錯但那些醫護人員呢?我不禁在心裡感到疑問.這種時候需要大家一起守護台灣並且一起感謝那些勇敢的醫護人員,加油也謝謝你們(偉大的醫護人員) 偉大的手
Thumbnail
我認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最應該要感恩的是醫護人員,他們不顧生命危險的治療那些病患可以說是用生命在保護病患。很多人常說:現在這種時候不要去醫院,話是沒說錯但那些醫護人員呢?我不禁在心裡感到疑問.這種時候需要大家一起守護台灣並且一起感謝那些勇敢的醫護人員,加油也謝謝你們(偉大的醫護人員) 偉大的手
Thumbnail
疫情下的感謝~謝謝最辛苦的您們 疫情蔓延的每一天,看著新聞報導,看見最前線的醫護人員,這麼辛苦,無法休息,身心所負荷的壓力與辛勞,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與想像!在此向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Thumbnail
疫情下的感謝~謝謝最辛苦的您們 疫情蔓延的每一天,看著新聞報導,看見最前線的醫護人員,這麼辛苦,無法休息,身心所負荷的壓力與辛勞,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與想像!在此向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Thumbnail
疫情嚴峻的日子裡,每天都要到醫院做放射治療,進入醫院之前都要經過認證以及證明來醫院做什麼,才可以進入,有一次我看到協助認證的人員隔離面罩下的臉龐滿是汗水,明明是在醫院大廳有冷氣的地方,卻必須穿戴嚴格,一個一個認真確認過資料,真的是辛苦他們了。 走到放射科的路上都會跟醫護人員擦身而過,有的醫護人員拿著
Thumbnail
疫情嚴峻的日子裡,每天都要到醫院做放射治療,進入醫院之前都要經過認證以及證明來醫院做什麼,才可以進入,有一次我看到協助認證的人員隔離面罩下的臉龐滿是汗水,明明是在醫院大廳有冷氣的地方,卻必須穿戴嚴格,一個一個認真確認過資料,真的是辛苦他們了。 走到放射科的路上都會跟醫護人員擦身而過,有的醫護人員拿著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這篇是私人心情記事,因為太害怕立flag所以過了好幾天才敢寫出來。
Thumbnail
這篇是私人心情記事,因為太害怕立flag所以過了好幾天才敢寫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