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6|老婆和阿婆 差很大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兩人相處久了,總是會有一些只有彼此才知道的暱稱。

記得還是情侶的時候,他就像是太陽般,給我許多溫暖的陽光,而我在他的滋養下盛開,所以他會喚我向日葵,久了暱稱簡化,變成「阿葵」,也更加親密了。

婚後,我們改口稱呼彼此為「老公」和「老婆」,一開始叫起來挺害羞的,也不敢在他人面前如此稱呼,總覺得不太自然。直到幾個月過去,我們越來越習慣彼此的稱呼,也享受在這樣的新婚氛圍裡。

意想不到,婚後第四個月,老公老婆的暱稱遭逢天大危機。就在那天夜裡,我正躺在床上看書,他心血來潮地撲上床,摸著我的頭髮說:「阿婆……」

這舉動通常會換來我的害羞,但這突如其來的話,令我愣住,過一會我回過神後,便問他:「蛤?你叫我什麼?」

「阿婆啊!妳是我老婆啊,所以叫妳阿婆,這樣不是比較親密嗎?」向日葵變成阿葵,是很親密沒錯,但老婆變成阿婆,根本是老了一倍,我無法接受啊!

於是我深吸一口氣,緩緩闔上書本,不動聲色地轉向他,露出邪惡的微笑說:「怎樣?那我叫你阿公,如何?」

頓時間,我們倆的腦海各自浮現爺爺的身影,相視大笑後達成共識,還是叫老公老婆就好了。

本文首刊於《自由時報》2018.10.10 〈婚姻研究院〉老婆和阿婆 差很大耶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6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2/05/05
雖然我提倡女性應獨立自主,但以某個層面來說,我其實是個很「依賴」先生的妻子。我喜歡躺在他的腿上或靠在他的肩膀上,讀書、滑手機或是小睡一會兒,享受這種依偎的幸福感。 因此,在我們兩人的關係裡,彼此一致認為是他付出得多,我依賴得多。 我曾經為此詢問他:「這樣的互動模式,會不會太累?太辛苦?」
Thumbnail
2022/05/05
雖然我提倡女性應獨立自主,但以某個層面來說,我其實是個很「依賴」先生的妻子。我喜歡躺在他的腿上或靠在他的肩膀上,讀書、滑手機或是小睡一會兒,享受這種依偎的幸福感。 因此,在我們兩人的關係裡,彼此一致認為是他付出得多,我依賴得多。 我曾經為此詢問他:「這樣的互動模式,會不會太累?太辛苦?」
Thumbnail
2021/10/28
與其要求自己不去依賴他人,不如練習放下不允許依賴的觀念,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依賴關係,讓自己和他人都快樂。 前年五月十六日早上七點半,懷胎三十七周的我,因羊膜破裂、羊水流出而住院。我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看著老公忙進忙出,他一下簽署同意書,一下幫我更換產褥墊,一下買食物給我吃,而我什麼也出不上力。 我
Thumbnail
2021/10/28
與其要求自己不去依賴他人,不如練習放下不允許依賴的觀念,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依賴關係,讓自己和他人都快樂。 前年五月十六日早上七點半,懷胎三十七周的我,因羊膜破裂、羊水流出而住院。我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看著老公忙進忙出,他一下簽署同意書,一下幫我更換產褥墊,一下買食物給我吃,而我什麼也出不上力。 我
Thumbnail
2021/10/21
在育兒這條路上,每個人的罩門不同,付出愛的方式也不同,夫妻雙方真的需要更加理解彼此的底線與長處。 每當我分身乏術時,只得請老公暫時照顧初生的女兒,但他不見得能符合我的育兒期待,大部分時間就是自顧自地玩手機或看電視,任由女兒在床上哭泣。有一次女兒哭到了最高點,他的情緒就像火山爆發,對女兒狂吼的音量
Thumbnail
2021/10/21
在育兒這條路上,每個人的罩門不同,付出愛的方式也不同,夫妻雙方真的需要更加理解彼此的底線與長處。 每當我分身乏術時,只得請老公暫時照顧初生的女兒,但他不見得能符合我的育兒期待,大部分時間就是自顧自地玩手機或看電視,任由女兒在床上哭泣。有一次女兒哭到了最高點,他的情緒就像火山爆發,對女兒狂吼的音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用意思差不多,但語調差很多的發語詞,來稱呼媽媽與婆婆。我叫喚我媽,很簡扼,媽,一個字完結。偶爾有點撒嬌的意思,也感覺像找碴。 稱呼婆婆,我會仔細把第二個媽字的發音,從喉嚨的抽屜慎重拿出來擺好,媽媽。音律輕快,聽著像在喊親媽。
Thumbnail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用意思差不多,但語調差很多的發語詞,來稱呼媽媽與婆婆。我叫喚我媽,很簡扼,媽,一個字完結。偶爾有點撒嬌的意思,也感覺像找碴。 稱呼婆婆,我會仔細把第二個媽字的發音,從喉嚨的抽屜慎重拿出來擺好,媽媽。音律輕快,聽著像在喊親媽。
Thumbnail
婚姻是修煉,同修的不只是枕邊人,更有婆婆。我的婆媳課題一修三十年,不敢侈言圓滿,至少勉強過關。心誠則靈,既可用於事天,用在人際也無不可。
Thumbnail
婚姻是修煉,同修的不只是枕邊人,更有婆婆。我的婆媳課題一修三十年,不敢侈言圓滿,至少勉強過關。心誠則靈,既可用於事天,用在人際也無不可。
Thumbnail
你不只是我的婆婆,也是我的媽媽,是我生命中後來加入的親密家人,我們都是一家人,一起共享悲歡苦樂的家人,一起共享我們的愛。
Thumbnail
你不只是我的婆婆,也是我的媽媽,是我生命中後來加入的親密家人,我們都是一家人,一起共享悲歡苦樂的家人,一起共享我們的愛。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外公外婆正名為阿公阿嬤。網路上有各種不同聲音,不過我個人滿支持的。 從小到大,一直都沒有“外公、外婆”這個稱呼存在我家,所以當小孩出生後,沒有特別想法就是喊阿公阿嬤。總覺得這個“外”,就表示“外人”的意思。不然,為什麼不稱男方的爸媽為“外公、外婆”。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外公外婆正名為阿公阿嬤。網路上有各種不同聲音,不過我個人滿支持的。 從小到大,一直都沒有“外公、外婆”這個稱呼存在我家,所以當小孩出生後,沒有特別想法就是喊阿公阿嬤。總覺得這個“外”,就表示“外人”的意思。不然,為什麼不稱男方的爸媽為“外公、外婆”。
Thumbnail
兩人相處久了,總是會有一些只有彼此才知道的暱稱。 記得還是情侶的時候,他就像是太陽般,給我許多溫暖的陽光,而我在他的滋養下盛開,所以他會喚我向日葵,久了暱稱簡化,變成「阿葵」,也更加親密了。 婚後,我們改口稱呼彼此為「老公」和「老婆」,一開始叫起來挺害羞的,也不敢在他人面前如此稱呼,總覺得不太自然
Thumbnail
兩人相處久了,總是會有一些只有彼此才知道的暱稱。 記得還是情侶的時候,他就像是太陽般,給我許多溫暖的陽光,而我在他的滋養下盛開,所以他會喚我向日葵,久了暱稱簡化,變成「阿葵」,也更加親密了。 婚後,我們改口稱呼彼此為「老公」和「老婆」,一開始叫起來挺害羞的,也不敢在他人面前如此稱呼,總覺得不太自然
Thumbnail
WeiWei: 你的頭髮正常時期要一個月修一次,長得很快耶!我大概2~3個月剪一次。我知道有的男生(中老男人)是2個星期剪一次。   我們這樣互相寫來寫去,看起來是不錯的,有些事情可以寫仔細一點,互相回應,互動出可以談的題材,我也因此產生了可以貼出來的文字(我說的是這信),還有幾篇想到可以寫出來,哈
Thumbnail
WeiWei: 你的頭髮正常時期要一個月修一次,長得很快耶!我大概2~3個月剪一次。我知道有的男生(中老男人)是2個星期剪一次。   我們這樣互相寫來寫去,看起來是不錯的,有些事情可以寫仔細一點,互相回應,互動出可以談的題材,我也因此產生了可以貼出來的文字(我說的是這信),還有幾篇想到可以寫出來,哈
Thumbnail
面對過去,對於一些人、事、物,我們總不免留有遺憾;你會因著過去的遺憾,而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嗎?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
Thumbnail
面對過去,對於一些人、事、物,我們總不免留有遺憾;你會因著過去的遺憾,而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嗎?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
Thumbnail
相較於時有耳聞的恐怖故事,我的運氣真的很不錯! 室友的父母(a.k.a 我的公公、婆婆)個性和善又明理,兩人都對我很好,大家相處融洽。又因為我們沒有同住,距離之下更加產生了美感。不過因為對新的家人還不熟悉,日常生活互動上還是有一些需要我適應的小地方。
Thumbnail
相較於時有耳聞的恐怖故事,我的運氣真的很不錯! 室友的父母(a.k.a 我的公公、婆婆)個性和善又明理,兩人都對我很好,大家相處融洽。又因為我們沒有同住,距離之下更加產生了美感。不過因為對新的家人還不熟悉,日常生活互動上還是有一些需要我適應的小地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