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終於從單元、動線規劃,要談到手法設計了,希望能提供初心者完整的基礎觀念。
在撰寫之前
中篇的時候,肺炎疫情正面臨升溫情勢,而我居住的新北市也進入了高度警戒。
當時還以為在六月中就能解封,但目前看來為了要強化管控,可能真得延到七月去了...
如此狀況也不禁讓人思考,接下來幾年的實體展覽/大型主題活動,是不是會面臨退衰期?相關從業人員或公司,可能也必須認真開拓出另一條「線上」之路?
所以,近日自己也正在企劃Podcast/網路廣播。
第一是比起影片在時間成本上相對較低,第二則是覺得用聲音形式,或許能觸及到不同的知識需求群眾。所以也敬請期待吧!
好啦閒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進入第三篇章「知識型」策展後期:展示手法的語彙轉譯,與虛實情境的體驗塑造!
為何展示手法要擺在最後討論?
在十年來的策展過程中,無論是夥伴、廠商甚至是業主,我都遇過類似的問題:「欸!你覺得用這種手法好不好?」
因為一開始就預設「設計手法」會有個壞處,就是容易糾結於視覺效果,而忽略了真正應該賦予的體驗內涵。
畢竟,知識型策展不同於純粹娛樂型的活動,若太流於華麗炫技,雖然表象拍照起來很美,內容卻更容易過目即忘。
就像以前比喻的,策展人就像一名好導演,如果想要使觀眾感受到主角那哀傷卻又內斂的情緒;那麼你應該會先依據劇本發展、構思情境氛圍,決定相對應的構圖、光線和拍攝角度,再配合角色的演技與台詞情緒呈現。
而不是直接請演員以浮誇的表達來告訴觀眾:喔~我好悲傷、我好憂鬱啊~因為那將變成類似X立、或X視的通俗肥皂劇...
但也並不是說這樣做不行,只是,會缺少許多美感與層次感。
因此,這就是為什麼這系列的實務分享,會有「單元、動線、手法」這樣的先後順序。
每一個規劃出來的展示單元,都沒有「一定」要使用的手法,而是前期要多加討論,還有沒有「更適合」的手法。
而手法設計當然不僅著重於體驗效果,身為一名統籌者,還有必須納入預算成本、製作時程、整體流程等的多方考量,所以更得放在後面才做出決定。
不要把手法當目的,不要又只是一個讓人拍過即忘的炫炮場景而已。
這邊來舉例個專案作品,為2015年擔任重慶自然史博物館-展陳顧問時,針對恐龍廳《化石研究區》的入口單元設計:
其實這個單元的內容很單純,就是一些老照片,加上幾個化石發掘的重要事件;動線上也只有約4米的單側牆面,一般作法,就會以時間軸加上照片圖框呈現。
而經討論後,我們歸納出此展示單元的三個體驗目標:
- 強化六個重要事件的視覺印象。
- 除六個主要事件以外,其他照片可大可小,也可刪減,不必全放。
- 希望牆面有趣些,不要只是一片死板板的照片牆,但要正經不能太活潑。
於是最終的設計定案,就是用六個燈箱凸顯重要事件,並以前、中、後形式營造層次感,呈現一面有強弱差異視覺感的照片牆
另外,其實原本燈箱設計是想以鋼索懸吊,但施工實務面考慮到觸碰會晃動,以及燈箱整體的體積重量,最後改以細鐵方管支撐出預設的懸空感。
於是,就算只是小小的單元入口/引言牆面,也經歷過如此深慮的規劃過程。
創造令人難以預測的視覺端景!
回想一下,當你在看電視劇/影集、欣賞電影時,最容易感到無趣、甚至有些失落的時候,是不是那些太容易猜到的劇情發展?
尤其是劇情片,那些懸疑推理且峰迴路轉的驚喜連連(狂發便當也算?),都會帶來一股引人入勝、想繼續探索的慾望。
所以在一兩個小時的觀展過程中,除了動線規劃是否讓人一眼看穿,展示手法也應該試著營造出「期待感」。
尤其早期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大多為傳統的玻璃櫥窗或展台,看久了就容易疲乏,雖然有些展件可能很稀有很厲害,但在空間手法上還是較為保守。
而現代社會因為大家看的夠多元,所需要的視覺刺激也更多,身為策展人就得構思更加豐富的體驗感。
這裡提供五個技巧心法,來創造難以預測的視覺端景:
- 運用「動線轉角」製造視覺差,避免太常直接看到下個單元。
- 較小單元可利用暗房、獨立展間,或是一次僅供少數人窺探的封閉展櫃,製造可稍作停留的互動形式。
- 較大單元可利用過程中的尺度變化、空間縮放,製造出「豁然開朗」的視覺驚喜,也記得在單元旁預留腹地,讓人驚呼之餘還能拍張大場景。
- 亮點單元可顛覆一般常態手法,製造認知反差。比如通常是放著的展件被高空懸掛,一般鎖在玻璃櫃的卻如同裝置藝術擺設,或以特殊材質取代展示架/說明板等。
- 虛擬軟件(如多媒體)內容,避免全都是一樣的螢幕影片撥放。可改為即時運算的簡單互動,如以肢體動作、光線與聲音感知等觸發動作,或以AR實境結合觀眾人像融入。
以下用2017年高雄科工館《霸王龍特展》的「創作者簡介」單元舉例。
過往在中國展示此單元時,就是以「創作者用過的書桌場景」為手法設計,算是很直觀、很安全牌的做法,但就少了一種驚喜感。
後來台灣的展出我們便決定顛覆這種手法。
首先是單元入口壓縮成小隧道,讓你先欣賞一段短影片,再彷彿進入創作者的藝術世界。
除了摒棄傳統櫃子、重新訂製弧形展桌,也營造一條蜿蜒動線,讓人一邊欣賞創作者用過顏料、做過的草模、操壞的筆電等,中央還串接懸掛了他們曾經研讀的眾多論文。
於是,「創作者簡介」變得如此印象深刻,也更加擁有藝術感,帶入後續展區對於科普與知識跨界的質感提升。
展示手法與預算分配的比例關係!
話說展示手法在構思設計時,雖然天馬行空,但也不要以為只考慮創意或效果就足夠,因為事實上,預算考量往往是最大的決策因素。
但是就算你再有錢,也不應該每個單元都是亮點端景,呈現一堆目不暇給的手法。
記得觀展體驗就像在看一本小說或一部電影,起承轉合最好都有。而如果塞滿緊湊刺激的武戲,沒有緩和思考的文戲,那終究也是過猶不及。
而且你一定得面對這個攸關條件:預算。
若以一個博物館臨展廳大約四百坪的面積來說, 可能會有6大主題、共30小單元。
其中亮點手法建議約9-10個,不超過總單元的1/3的數量。而其他單元,就可多以一般手法呈現來降低成本。
這邊也舉個實例,2016年在上海的《三角龍博物館》。
因為這是位於百貨商場內、只有10個月的短期展覽,所以在預算分配上就格外重要。
而其中的「頭骨結構」主題區,因為已挑選兩個單元作為亮點手法,用立體結構、較高費用來製作,所以剩餘的幾個單元,便以一般圖文板/影像牆呈現。
策展人在構思手法時,也像在料理出餐時決定要以什麼擺盤?是簡單的淋醬裝飾?還是要動到乾冰甚至噴火?
但重點絕對還是食材要新鮮、味道要好吃,而不是視覺浮誇或花俏刀工,最後本末倒置。
近年有些展覽總是主打多媒體、高科技的酷炫手法,個人覺得或許一開始能吸引話題,但等到新鮮度降低、視覺疲乏了,可能也顯得換湯不換藥。
尤其是知識型的策展,更要多加省思。
【企劃實務】該如何做好一個「知識型」策展的這系列三篇文章,希望有幫助大家解惑。
如有任何的策展實務問題,都可到我的
FB粉專互動聊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