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實務】展覽該選AR.VR還是什麼R?小心多媒體應用「是福也是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年展覽的科技應用日新月異,但只要結合多媒體就一定好棒棒嗎?
「多媒體」到底是什麼?其實定義非常廣泛。
簡單來說,就是不以傳統平面「圖文板」,而是導入電腦影音相關設備的展示手法,都可以列入多媒體範疇。
以前只要「有螢幕」讓民眾能按鈕、觸發影片,就能說是多媒體;現在則更需有「互動性」與「遊戲感」,才比較符合多媒體的定義要求。
更何況,現今的電腦軟硬體等級遽增,從程式技術到體感偵測,從光雕投影到虛擬實境眼鏡,那些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甚至是MR(混合實境)等等,多媒體技術似乎多到令人難以抉擇...
也因此「多媒體展示」演變成一種流行。
除了當作突破傳統巢窼的口號,展覽標案內若是沒放入這堆什麼R的需求條件,就彷彿沒跟上展示科技的洪流趨勢。
但真的是這樣嗎?
只要用上多媒體,就真的對展覽百利而無一害嗎?
我個人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展示手法」或「多媒體應用」在策展過程中,應該要到後期才被討論。
或許有人會問,那如果一開始就是以多媒體為「展覽主題」呢?比如把藝術家的經典畫作變成大型光雕,或是用全境聲光效果來取代傳統展件?
這些不都是一開始就該以多媒體來構思定位嗎?
嗯,我會建議這麼想:
創意手法一開始該構思的會是...
「如何將藝術作品用不同以往的形式呈現」,或是「該用何種觀展體驗來取代傳統展件?」
而不是一開始就預設「某種多媒體」。
重要的永遠是期望效果,而不是先決定技術結果。
因為使用多媒體來提升展示效果,往往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如果是以多媒體手法回推內容,很容易就讓人忘記初衷,陷入技術優先的弔詭邏輯。
一個策展人在前期應該要多思考,展示單元本身「適不適合」或「需不需要」此種多媒體技術,是不是能藉此達到「原本無法達到」的結果。
以上是不是有點太過哲學(?!)
建議可用三個簡單條件來判斷,是否需要應用多媒體科技:
『展示目的、期望效果與成本效益。』

【展示目的】

所謂“目的“,就是你希望觀眾”得到”什麼?
是獲得新知識、引發好奇心、帶動辯證思考,還是單純留下感官印象?
希望對方好好閱讀內容、透過遊戲感受過程、面對議題討論抉擇,還是只想打卡拍照?
而這些單元手法,未來應該要透過何種「互動形式」才更容易達成你的目的?
再進而將「多媒體」列為其中一種選項。會是策展中較適當的思維脈絡。

期望效果

所謂“效果“,就是你希望觀眾”感受到”什麼?
有了展示目的,我們就能繼續思考,該如何運用人體感官來達到這個目標。譬如...
展示單元的空間效果,應該是明亮的還是陰暗的?是寬敞的還是狹窄的?是彩色的還是黑白的?
展示單元的氛圍效果,應該是緊湊的還是悠閒的?是雄偉的還是精緻的?是多向的還是聚焦的?
展示單元的空間效果,應該是觀賞的還是互動的?多人參與的還是單人沉浸的?可事先得知的還是不可預測的?
我們需要更大的圖文板、更好的影音、更好的互動科技,來幫整體展示效果加分嗎?
甚至是否該使其在整體觀展動線中,成為既重要又深刻的端景亮點?
再進而將「多媒體」列為其中一種選項。會是策展中較適當的思維脈絡。(講第二次)

成本效益

所謂“效益“,就是不要亂花錢!(笑)
很多人在使用了高科技多媒體之後,才發現維護成本是如此昂貴。
除了提供小孩民眾使用就肯定容易損壞之外,像是程式動畫的製作費依然偏高,有些設備只能單人體驗容易造成排隊,甚至一旁也需人員幫忙解釋或操作。
不僅增添維修和人力成本,最後變成蚊子設備、寧願關著不用的更大有人在。
優秀的多媒體規劃,絕不只是新穎酷炫而已,而是要結合「成熟技術」的應用。
有時只是簡單不貴的短焦投影或體感設備,卻能透過有趣的風格佈置與創意場景,呈現有別於一般的觀展體驗。
不非得用到AR啦VR啦這些聽起來很潮、用起來苦惱的新玩意,而是先將「多媒體」列為其中選項,會是策展中較適當的思維脈絡。(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高科技的多媒體展示不是壞事,也絕對是未來趨勢。

但炫目技術的背後不要忘了初衷,互動娛樂背後也不要少了深度,如何拿捏應用比例與成本控管,也是策展時的重要眉角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7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子Liang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論展覽類型或創意,近年的策展話題可說是遍地開花,也讓更多人跨足這個領域。但是,我們該如何看待策展的優劣定義呢?
很多品牌都陷入一種窘境:線上或線下各自都做得很到位,卻不知該如何整合串連...
近年的行銷主題之一,就是用「策展」取代以往的「活動攤位」、「發表會」或是「快閃店」。所以你會發現,各間商場或品牌都開始規劃大型節慶陳列,甚至專門提供拍照打卡的網美展覽也都出現了。「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雖為市場常態,但若只抄襲表面而沒有學到內涵,其實比較接近"盲從"...
「明日俱樂部」是台灣創意團隊《驚喜製造 》繼「無光晚餐」、「一人餐桌」與「微醺大飯店」之後的2020 年最新力作。我們很高興獲得方格子邀請,體驗這場充滿末世預言的旅程,同時也提供心得評價!
年後的武漢肺炎疫情日趨嚴重,以近年高科技實施「人臉辨識」和「實名認證」的極權政府來說,的確非常不可思議。因此最有可能的兩個原因,一是疫情爆發了,官員想讓自己的親友們有時間逃離。二是共產黨那有如"傳統產業"的內部稽核機制...
無論展覽類型或創意,近年的策展話題可說是遍地開花,也讓更多人跨足這個領域。但是,我們該如何看待策展的優劣定義呢?
很多品牌都陷入一種窘境:線上或線下各自都做得很到位,卻不知該如何整合串連...
近年的行銷主題之一,就是用「策展」取代以往的「活動攤位」、「發表會」或是「快閃店」。所以你會發現,各間商場或品牌都開始規劃大型節慶陳列,甚至專門提供拍照打卡的網美展覽也都出現了。「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雖為市場常態,但若只抄襲表面而沒有學到內涵,其實比較接近"盲從"...
「明日俱樂部」是台灣創意團隊《驚喜製造 》繼「無光晚餐」、「一人餐桌」與「微醺大飯店」之後的2020 年最新力作。我們很高興獲得方格子邀請,體驗這場充滿末世預言的旅程,同時也提供心得評價!
年後的武漢肺炎疫情日趨嚴重,以近年高科技實施「人臉辨識」和「實名認證」的極權政府來說,的確非常不可思議。因此最有可能的兩個原因,一是疫情爆發了,官員想讓自己的親友們有時間逃離。二是共產黨那有如"傳統產業"的內部稽核機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擴增實境(AR)的最重要概念正是:你可以把虛擬的元素疊加在真實的世界上面。有點像是為宇宙添加一點神奇魔法。把虛擬物體與資訊單獨加到你的視覺裡,進行各式各樣的應用。
Thumbnail
介紹不同的渲染技術和軟體應用,包括戲劇性對比度、虛幻引擎、OC渲染、建築渲染、V射線、3D渲染、PBR等,讓您深入瞭解這些技術對於創造視覺吸引力和真實感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本章節要帶大家初探虛擬實境這個產業~~~ 伴隨著科技進步發展,VR 虛擬實境已逐漸擴大應用到許多產業之中,2021 年不能錯過的熱搜榜科技新詞「元宇宙」更是其混合使用的最強案例。然而, AR/VR 混合式的 MR 以及 XR 也趁勢崛起,大幅度的挑戰人們對於感官的互動體驗! 虛擬實境(Vir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通常是指在特定空間中創作出的三維藝術作品, 其目的是與觀眾互動,引起他們的思考和感觸。 這些作品可以採用各種材料和媒介, 包括金屬、木材、塑料、布料、玻璃、聲音、影像等, 通常是為了創造一種具有獨特氛圍和情感的體驗。 裝置藝術與傳統的雕塑或平面藝術有所不同,
Thumbnail
在自媒體時代,更要學會表達不是相機一開,說說話就是「表達」。 更精確一點是要會「描述」一個感覺,而不是直接說「情緒」與「感覺」 因為這兩個都是很抽象的。 你說快樂,觀眾無法體會。 你說事情,沒親身經歷的不會懂。 本篇文章告訴你如何使觀眾感同身受。
在當今數位化時代,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已經成為企業網路行銷的重要策略之一,而虛擬現實(VR)則是近年來崛起的新興科技。這兩者的結合將為網路行銷帶來全新的前景和可能性。 SEO公司如八拓科技有限公司等在數位行銷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他們致力於利用SE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擴增實境(AR)的最重要概念正是:你可以把虛擬的元素疊加在真實的世界上面。有點像是為宇宙添加一點神奇魔法。把虛擬物體與資訊單獨加到你的視覺裡,進行各式各樣的應用。
Thumbnail
介紹不同的渲染技術和軟體應用,包括戲劇性對比度、虛幻引擎、OC渲染、建築渲染、V射線、3D渲染、PBR等,讓您深入瞭解這些技術對於創造視覺吸引力和真實感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本章節要帶大家初探虛擬實境這個產業~~~ 伴隨著科技進步發展,VR 虛擬實境已逐漸擴大應用到許多產業之中,2021 年不能錯過的熱搜榜科技新詞「元宇宙」更是其混合使用的最強案例。然而, AR/VR 混合式的 MR 以及 XR 也趁勢崛起,大幅度的挑戰人們對於感官的互動體驗! 虛擬實境(Vir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通常是指在特定空間中創作出的三維藝術作品, 其目的是與觀眾互動,引起他們的思考和感觸。 這些作品可以採用各種材料和媒介, 包括金屬、木材、塑料、布料、玻璃、聲音、影像等, 通常是為了創造一種具有獨特氛圍和情感的體驗。 裝置藝術與傳統的雕塑或平面藝術有所不同,
Thumbnail
在自媒體時代,更要學會表達不是相機一開,說說話就是「表達」。 更精確一點是要會「描述」一個感覺,而不是直接說「情緒」與「感覺」 因為這兩個都是很抽象的。 你說快樂,觀眾無法體會。 你說事情,沒親身經歷的不會懂。 本篇文章告訴你如何使觀眾感同身受。
在當今數位化時代,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已經成為企業網路行銷的重要策略之一,而虛擬現實(VR)則是近年來崛起的新興科技。這兩者的結合將為網路行銷帶來全新的前景和可能性。 SEO公司如八拓科技有限公司等在數位行銷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他們致力於利用SE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