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煩惱的根本立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有一位信徒,時常為先生外遇的風流事苦惱,他盼望先生回家,求佛不靈,就去求神明,神明很幫忙,賜給他二張符咒,交待她等先生回家那一天,將其中一張符咒在先生之前偷偷焚燒掉,另一張符咒燒在茶水中給先生喝。

這位信徒就依照神明的指示這樣做,做過以後,果真很靈驗,先生乖乖的回家住了。信徒得到這種靈驗,就來告訴我說:『我拜佛求佛都沒感應,拜神求神很有感應,神明的神通力,可以為我解決問題,你不能叫我不信神明呀!』

我告訴信徒:『不是從淨化貪瞋痴的根本立場所緣起的感應,都是治標不是治本。我不否認神或鬼有神通救濟的力量,只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求神鬼運用法術作神通救濟,當心為自己惹來自救不得的麻煩。』

由此可見,佛教徒雖然以知識能夠理解佛法所講的「無求、無欲」的自在解脫境界,但是一旦遇到不如意之事,身心病障之事,家人災難之事,自然會期待外力的支援,總是超越不出患得患失的凡夫心理,體認不到佛法所講的「無求、無欲」的自在解脫境界。

其實神通救濟,也是建立在因緣和合條件上,條件具足,便能顯現神通感應的效果;條件不具足,運用符咒法術,抗拒因緣生態所顯現的神通感應,都是暫時迴避和阻擋因緣的成熟,好像暫時向銀行貸款出來周轉債務,雖然也有一段時間的幸福,因緣生態若沒有改變,過不了多久,問題就更多,債務就更加沈重了。所以運用神通救濟眾生,雖能感化眾生於一時,卻是無法攝化眾生於長久,因此,佛世時代,佛陀不許弟子濫用神通救濟眾生,凡事要指導信眾,從智慧的開發,做佛法救濟的修持,才能夠徹底消弭信眾的現實苦惱。

共業與別業的錯綜複雜業力不可思議,因緣成熟,業障便現前,業障一旦現前,該面對的因緣生態,也得要隨順因緣去承受,在「隨緣了舊業、切莫造新殃」的原則下,做佛法救濟的修持,迷信神鬼救濟,總不是究竟解脫之道。為了要引導大家看清楚神通救濟與佛法救濟的內涵,今日師父要和大家探討的,是有關神通救濟與佛法救濟的力量問題。




一、神通不能違背因果法則

神通的修練,有人以修定得通,有人以持咒發通,不管是修定或持咒,修練的心力是主要的條件。

修定得通,首先要訓練自己的注意力的集中能力,心力才能夠增強,心力增強到某一個程度,自然心念就能夠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官能,接通宇宙的磁力和電波,然後在磁場中做電波的選擇和接收能力的訓練,溝通,訓練達到某層次的程度,就會產生神通的功用。

持咒發通,是以一種特定的咒文,反覆持誦,如果能夠專心一致,反覆持誦同一種的咒文,達成統一身心的能力,就能夠產生感通特定神鬼的作用。咒語產生神通力量,其中固然要和合神鬼的外力條件,但最重要的條件,還是持誦者有注意力集中的這個能力。所以因緣條件的搭配不具足的話,神通就顯現不出來。譬如:修定得通者,定力退失,通力也退失;持咒發通者,神鬼遠離或犯禁忌,通力也會退失。

神通救濟,只能夠做到暫時迴避和阻擋當事者所煩惱的現實問題,不能違背因果法則,改變既成的因緣生態,所以有神通能力的人,一樣也無法以神通力救濟自己出離因緣已成熟的災難。

佛世時,座下善用神通的弟子,比丘之中有目犍連,比丘尼中有蓮華色,結果目連死在外道的亂棍下,蓮華色死在提婆達多的鐵拳之下,他兩人雖然有神通,也是無法運用神通救濟自己的災難。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政教合一的民族,西藏的密教,精練持咒發通的人不少,有人練到有呼風喚雨的能力,有人練到灑豆成兵的能力,也有人練到能夠指揮飛劍殺人於千里之外的能力,結果西藏這一些有神通力量的人,在共產黨入侵西藏之時,也是無法運用神通力救濟西藏民族出離共產黨的壓迫。

從這現實問題,就能知道顯神通救濟眾生,除了顯異惑眾之外,對亂世的大局無補助,對混亂的社會無利益,對徬徨的人心無建設。如果迷信神通救濟,只有增加更多的煩惱困擾,損失更多的財產,消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佛教的法教,涵蓋許多不同的層次,有民間信仰的層次,有高級宗教的層次,有哲學理論的層次,有實相無相的層次。若從民間的信仰層次來說,「加持」的法教,也是屬於盼望神通救濟的信仰。因為人間屬於凡夫世界,人生不得順利的人,必然會期待外力的支援,神力的救濟、佛菩薩的加持。因此,「加持」的法教,雖然不是究竟的佛法,佛教為了適應大眾的需要,施設接引的方便法,並不反對加持的信仰,也不否定加持的作用。

加持的功能,如果是來自於咒力,持咒功力深厚的人,咒力就會產生感通神鬼來協助持咒的人,產生加持的功能。佛教的咒語,每一種咒都有感通該咒持定神鬼的作用,在大乘佛法中,是將一切善法的力量和功德的作用,都看作是佛菩薩權教的化現,所以佛教咒語感通神王、鬼王的加持作用,在大乘佛法中,是看作佛菩薩化現的善法力量和功德作用。

加持的功能,如果是來自於願力,願力強大的人,就能夠以發願心感通諸佛菩薩以及護法龍天護持發願的人,產生加持的功能。

加持的功能,如果是來自於心力,心力強大的人,便可以直接影響被加持者的心向和觀念,加強他們拿出面對困境的意志、勇氣、毅力,便產生加持的功能。

不管加持者是以咒力或願力或念力來達到加持的作用,加持靈感也只能阻擋禍患於一時,不能解決問題於永久,好像負債的人,依靠權威人士的勢力,逃避黑社會或債主的追逼,一旦依靠的人,勢力消失了,追逼的因緣就來臨了。

所以神通救濟的力量,只能治標,無法治本,若要治本,必定要進一步引導受助者做善根的培養和心向的轉變,如此運用神通救濟以後,才能夠結合佛法救濟的因緣,產生治本的功用。




二、佛法救濟離執情得法益

有一句話說「天堂地獄有時盡、煩惱綿綿無盡期」,這是在形容我們的煩惱有如大海一般深廣,如此無窮無盡的煩惱,到底從何產生?有一個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探討煩惱如何產生的問題。

有一個有錢人,在他的生活觀念中,認為擁有錢財,擁有聲勢名望,人生才會有光彩,因為放不下這種生活執情,所以他雖然住透天的大廈,過富裕的生活,內心卻是時常為維護富豪之家的尊嚴煩惱,時常有一份莫名的擔憂,難得有快樂的心情。

有錢人大廈邊,有一間破舊的矮屋,住著一對貧窮夫婦,這對夫婦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夫唱婦隨,生活相當快樂。

有一天,有錢人向他的朋友說:『我這麼有錢,為什麼日日都在煩惱中過生活,隔壁家的夫婦,是貧苦人家,他們的日子好像過得很快樂。』

朋友向他說:『你嫌自己的煩惱多,可以賣一些煩惱給隔壁家的人,不必要賣多,只要你送給他們二十萬元,他們馬上就會有煩惱。』

二十萬元,在有錢人的心中,並非很大的數目,為了要證實二十萬元就可以賣煩惱給別人,這個有錢人,真的就拿出二十萬元送去給隔壁家的夫婦。

這對貧窮夫婦,憑空得到二十萬元,最初非常高興,但到了晚上,他們開始煩惱二十萬元不知要怎麼放才妥當,放抽屜擔心不保險,放床底也煩惱不安全,放枕頭下也掛念被人偷拿走,兩個夫婦整晚都是在擔憂二十萬元的安全問題,無法安眠。翌日,這對夫婦為了商量要如何來應用這二十萬元,吵鬧起來了,多年來夫唱婦隨的感情被破壞了。

後來,這對夫婦覺察到數日來的生活煩惱,都是從想要擁有這二十萬元的執情所引發出來的,當下決定放棄這二十萬元,將錢還給原來的主人,夫婦又恢復過去平靜的安樂生活。

因知,富與貧對人生的幸福快樂與貧困苦惱,並不構成絕對的條件,人生數十寒暑,如夢幻泡影,貧富苦樂只在自己內心的體認罷了,放得下內心的生活執情,富貴貧賤、窮通得失、興衰盛敗、美醜善惡……種種相對的生活現象,不繫念在心,便有「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自在安樂。

佛陀示現的人間生活,披糞掃衣不覺有減,披金縷衣不覺有增;粗茶淡飯不覺得苦澀,美味佳餚不覺得甘樂;露宿樹下不覺是貧賤,安住瓊樓玉宇不覺是富貴;獨自安住山林不覺寂寞,與四眾弟子共住不覺熱絡,可見佛陀對世間的塵緣現象,都不擊念於心上,生活只是隨緣適應環境,不在世間上種種相對的生活現象追逐塵欲,因為心念不在相對塵緣現象上落塵欲執情,所以佛陀的生活,對相對塵緣現象的任何一邊,都不會起增減、苦樂、窮富、寂鬧…的分別煩惱,安住在「無所住生其心」的「佛法無邊」的法界中。

有一位龍潭禪師,初參天皇禪師,在天皇禪師座下經過數年,一直都沒聽過天皇禪師向他開示佛法,時間一久,龍潭就不耐煩住下去了,打算離開天皇禪師,到他處參學。

有一天,龍潭去向天皇禪師告假,天皇禪師問他:『你要去什麼地方?』

龍潭答:『我要到別處求佛法。』

天皇禪師又問:『我這裡也有佛法,何必到別處去求佛法呢?』

龍潭說:『我在您座下數年,未曾聽到禪師為我講過一句佛法。』

天皇禪師向龍潭提示說:『你端茶來,我就用手去接;你拿飯來,我就用口來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點頭。我那一天不跟你說佛法?』

龍潭聽天皇禪師這樣提示,低下頭來思考天皇禪師話中的意義,天皇禪師又再向龍潭提示說:『你不要想,分別就錯了,要去體悟直下承當的全體光景。』

龍潭禪師聽天皇禪師這樣提示,言下大悟,原來生活上的一舉一動,宇宙中的一草一木,都涵蓋在「佛法無邊」的真理中,這個真理的全體風光,卻是在直下承當的內心中。所以向外追求佛法,越求越領會不出「佛法無邊」的全體光景,只有在直下承當的內心中,才能夠親切領受到離執情便自在的「佛法無邊」的無罣礙法喜。

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這幾句經句,是向我們說,如果我們的心中無所企盼,不想獲得什麼,自然就不會有得失的罣礙和恐怖。

「佛法無邊」的內涵,是不受相對法的任何一邊所纏縛的「無限、無執、無累、無求」的「究竟涅槃」光景,要進入「佛法無邊」的世界,蒙受佛法救濟的法益,心經上提示要「遠離顛倒夢想」的執情。所以我們的生活,要有「無罣礙、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的安樂」,依照「佛法無邊」的方針前進,就能夠走入這塊安樂天地。

信仰佛教,要得到佛法的救濟,必定要從淨化身心作出離煩惱的修持,淨化身心的修行,好比一面鏡子,拭掉鏡面的塵埃,就能夠將各種東西清清楚楚顯現出來;將心境的塵埃去除掉,我們自然就看清楚「真空生妙有」的實相。不過,從無始以來,我們倒在自己心境上面的煩惱垃圾,猶如須彌山那麼高,一定要拿出「愚公移山」的計劃,勤勤懇懇來面對淨化心境的工程,才能夠將心境上的垃圾移走。

愚公發動全家人去移山,他計劃這一代的家人不能完成,就將工程移交給他下一代子孫繼續進行,代代相承,總有一日能夠完成。人人都譏笑他的作為愚笨,叫他「愚公」,事實上,我們趕不上愚公的地方,也就是他那一份「鍥而不捨」的愚笨作為。淨化我們心境上的煩惱垃圾,就是要有愚公這種踏踏實實、穩穩紮紮的淨化修持計劃。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他表現在外表的作為,表面上都是平平凡凡,實際上在他平凡踏實的修持上,已經培養出無限的自力救濟的修行內涵了。聰明靈巧的空談,對人生無所助益,「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要得到佛法救濟的人,就要實實在在作一個愚笨的耕耘者,人生才會有「大巧大智」的建設。

求神明施設神通救濟,並非有什麼罪惡可言,只是迷信神明的神通救濟,漸漸會將自己「自力救濟」的力量,無條件送給神明,自己的命運就會讓神明主宰,自己的生活就會給神明統治。一個人如果人生的幸福、生活的快樂、精神的愉快,前途的光明,都要讓神明來支配,這種不知道自己有「自力救濟」力量可以主宰自己命運的人,實在是世間上最愚痴、最可憐的人。

佛教講「人人有佛性」,所以「佛法救濟」等於是「自力救濟」,在學佛信仰中開發自救的力量,我們就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黑暗的可以改變為光明;悲慘的可以化為幸福;崎嶇不平的人生路道可以舖成平坦康莊的人生大道,凡事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總比依賴神明支配生活來得更加有意義。




結語

我們要使生活內容更充實、更美化,信仰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因為信仰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態度。

譬如:有的人,一生省吃儉用,辛苦賺得的金錢,本身捨不得花用,借給別人,都被別人倒閉了,這時候,如果是一個沒學佛信仰的人,一定苦惱萬分,甚至想不開尋短見,但是有學佛信仰觀念的人,就會拿出學佛信仰觀念來平衡得失的心態,對自己說:『算了,一定是我前世虧欠他,今生有因緣還他的債,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懂得以學佛觀念在信仰中激發自己的善念的人,面對一切的困難,困難就不是困難了,因為人生的種種困難、挫折,都會在自己的學佛信仰的善念中,轉作邁向成功的考驗。

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物質生活要「多」,感情生活要「深」,人生才算是幸福,因此人心所追逐的都是榮華富貴的物質生活,和恩愛熱情的感情生活。因為物質生活無絕對的幸福,感情生活無絕對的美滿,所以佛法將一般人在物質上和感情上追逐「絕對幸福、絕對美滿」的這種觀念,稱作「顛倒夢想」,指導人在學佛信仰中遠離這種「顛倒夢想」,才能夠發揮佛法的救濟功能,安住在「超然物外」的清淡生活,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自在感情。

師父出家三十多年來的生活,都以白茶粗菜淡飯養身,以君子之交養性,住持普門學苑這個道場的人事應對,也是這種態度,雖然普門學苑的茶飯平淡無味,師父的感情冷淡無情,但是道場的茶飯有長養善根的功德力,師父的無情也不失慈悲的深情,所以希望來普門結緣的信眾「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本來就不比俗情濃」,但願大家都抱著學佛的信仰心態,來普門學苑和師父締結法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印法師文集的沙龍
5會員
61內容數
2021/06/10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兢。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人的修養如果能撥開世間上的一切塵緣霧氣之障,胸中開朗自然沒有如同處在火炎中一般的焦慮心態,也沒有如同處在寒冰中一般的戰兢心態。人的修養如果能夠消除心中的淺薄貪吝之心念,眼前所呈現的一切現象,就時常會有如同處在「明月當空、和風
Thumbnail
2021/06/10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兢。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人的修養如果能撥開世間上的一切塵緣霧氣之障,胸中開朗自然沒有如同處在火炎中一般的焦慮心態,也沒有如同處在寒冰中一般的戰兢心態。人的修養如果能夠消除心中的淺薄貪吝之心念,眼前所呈現的一切現象,就時常會有如同處在「明月當空、和風
Thumbnail
2021/06/10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便可為民物之命,天地立心矣。 【譯文】心中若有一份仁慈念頭,這念頭就是滋長眾生一體的生命根芽;心中若有一股有所不為的志氣節操,這志氣節操就是一根可以頂天立地的柱石。所以一個有德學修養
Thumbnail
2021/06/10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便可為民物之命,天地立心矣。 【譯文】心中若有一份仁慈念頭,這念頭就是滋長眾生一體的生命根芽;心中若有一股有所不為的志氣節操,這志氣節操就是一根可以頂天立地的柱石。所以一個有德學修養
Thumbnail
2021/06/10
一念常惺,纔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我們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要清醒,這樣才能避免行為的過失而招來良知的譴責。我們的心對塵緣不要去沾染它,這樣才能解開身心的一切束縛。
Thumbnail
2021/06/10
一念常惺,纔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我們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要清醒,這樣才能避免行為的過失而招來良知的譴責。我們的心對塵緣不要去沾染它,這樣才能解開身心的一切束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這個智慧的功能,在所有的經典都是重視的,也可以說三藏十二部的經教,所謂經、律、論三藏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了佛法之後,除煩惱而開智慧,得智慧就能夠得解脫,得解脫就能得自在,得自在就是成的正果。所以智慧是佛法之中的目的,或者是目標,因為人都有煩惱,都有苦難、都有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這個智慧的功能,在所有的經典都是重視的,也可以說三藏十二部的經教,所謂經、律、論三藏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了佛法之後,除煩惱而開智慧,得智慧就能夠得解脫,得解脫就能得自在,得自在就是成的正果。所以智慧是佛法之中的目的,或者是目標,因為人都有煩惱,都有苦難、都有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有慈悲心嗎?有!佛有大神通嗎?有!既有慈悲心又有大神通,為何看著世人受苦,不直接救拔呢? 因為佛也有四件事做不到: 一、因果不能改。自因自果,果報自受,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想開智慧,都離不開自身的磨難去悟。 三、真法不可說。宇宙的真相語言是說不明白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有慈悲心嗎?有!佛有大神通嗎?有!既有慈悲心又有大神通,為何看著世人受苦,不直接救拔呢? 因為佛也有四件事做不到: 一、因果不能改。自因自果,果報自受,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想開智慧,都離不開自身的磨難去悟。 三、真法不可說。宇宙的真相語言是說不明白的
Thumbnail
以前師父說過:「要求神通要求感應不要來學佛啊!世界上多的是各種方法能獲得神通感應,而且可能比學佛更快速更有趣,不用特別來學佛吧!」 神通抵不過業力、神通抵不過因果。
Thumbnail
以前師父說過:「要求神通要求感應不要來學佛啊!世界上多的是各種方法能獲得神通感應,而且可能比學佛更快速更有趣,不用特別來學佛吧!」 神通抵不過業力、神通抵不過因果。
Thumbnail
你可以拜佛或求菩薩保佑,但實相是,佛菩薩不會保佑你,更不會替你揹業。 你可以拜神或請靈界眾生趨吉避凶,但實相是,神靈鬼魅也不會無條件救你...。 畢竟,祂們也只是三界的眾生,還沒脫離六道輪迴,即使有法力,也度不了你的無明習氣...
Thumbnail
你可以拜佛或求菩薩保佑,但實相是,佛菩薩不會保佑你,更不會替你揹業。 你可以拜神或請靈界眾生趨吉避凶,但實相是,神靈鬼魅也不會無條件救你...。 畢竟,祂們也只是三界的眾生,還沒脫離六道輪迴,即使有法力,也度不了你的無明習氣...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
Thumbnail
有一位信徒,時常為先生外遇的風流事苦惱,他盼望先生回家,求佛不靈,就去求神明,神明很幫忙,賜給他二張符咒,交待她等先生回家那一天,將其中一張符咒在先生之前偷偷焚燒掉,另一張符咒燒在茶水中給先生喝。 這位信徒就依照神明的指示這樣做,做過以後,果真很靈驗,先生乖乖的回家住了。信徒得到這種靈驗,就來告訴我
Thumbnail
有一位信徒,時常為先生外遇的風流事苦惱,他盼望先生回家,求佛不靈,就去求神明,神明很幫忙,賜給他二張符咒,交待她等先生回家那一天,將其中一張符咒在先生之前偷偷焚燒掉,另一張符咒燒在茶水中給先生喝。 這位信徒就依照神明的指示這樣做,做過以後,果真很靈驗,先生乖乖的回家住了。信徒得到這種靈驗,就來告訴我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邪來正度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有魔性、黑氣者,實乃過去世曾謗佛、謗經、謗法,且影響他人接觸正法的機會,需堅誠地發露懺悔,方能得救,不是佛菩薩能救你,而是自己才能救自己。」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邪來正度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有魔性、黑氣者,實乃過去世曾謗佛、謗經、謗法,且影響他人接觸正法的機會,需堅誠地發露懺悔,方能得救,不是佛菩薩能救你,而是自己才能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