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之【你的工作未來還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在研究一個最近很紅的線上會議軟體「Gather Town」。有別於Zoom或是Google meet之類,它強調的是「模擬上班」的感覺。

很像以前的RPG電動,大家可以創建一個角色,一起進到一個網路空間中。這個網路空間模擬「辦公室的真實環境」,可以有自己的辦公桌,也會有公共空間、會議室、茶水間等等。

模擬辦公室很厲害地方是,如果我們一起走到同一個會議室內,那在會議室內的人就可以彼此聽到聲音,一起開會(功能就類似Zoom了),甚至可以共同使用一個白板,在上面共同作業。

虛擬辦公室中也有類似茶水間那樣的空間,如果我們一起坐在同一張桌子上,那就只有我們兩個彼此能聽到聲音,講八卦很容易。

同樣的邏輯你想找某一個人講話,只要走到他旁邊就可以直接開始對話!真的好有真實感阿~~

更厲害的地方是,你如果工作累了,你也可以走到虛擬空間的戶外,如果你的虛擬公司坐落於海邊,你走出去就會是一片海,而且聽的到海聲。太療育了吧~~

未來的工作型態將被大幅改變,甚至有些工作即將消失

我相信疫情即將過去,但一切「不會恢復原樣」。很多的工作型態即將改變,甚至很多的工作會消失。

  1. 商務出差機會大幅降低:
    當雇主發現,過去的出差工作,都能以線上解決。時間更快、費用更低、效率更好。除非真的必須見客戶一面,否則就不用浪費大把費用和時間,過去拜訪客戶了。
  2. 協槓事業的產生:
    因為多數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對於有能力快速完成份內工作的人,就存在做第二份、第三份工作的空間與時間。例如你是工程師,可能開始協槓賣口罩;例如你是理財顧問,可能開始協槓作家。
    協槓可以是你的興趣,也可以單純為了第二份收入,但對於一個人的職涯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
  3. 多數實體店家需要轉型:
    當你發現被關在家這一個月,你的生活不旦沒有受影響,反而更輕鬆(?),就算生活回復原狀,但你也跟瑞凡一樣回不去了。  
    因為下班後,不一定要上館子吃飯,所以餐飲店家營運必須得轉型;因為下班後不用塞在交通上,所以你也不需要考慮住的遠或近。
    房地產市場也會大幅度改變,店面不再那麼有價值,居住蛋黃區範圍變很大。
  4. 重複性高、取代性高的工作即將消失:
    舉凡工廠作業員、銀行櫃檯、超商店員、店面銷售員等等,只要你的工作內容越簡單,重複性越高,就越容易被取代。你可能想說,那我大不了去送餐、開Uber。
    抱歉!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一類型的工作也會消失。亞馬遜已經有能力讓機器人配送物品。
  5. 體驗式的工作仍存在:  
    理髮、做臉、做指甲、美容等工作,因為無法遠距作業,所以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需求和頻率可能會大幅的下降。
  6. 有溫度的工作仍存在:
    機器功能可以越來越強大,取代人類的各種工作。但是人的「情緒」無法透過機器得到滿足,例如你心情不好想找人聊天、看誰不爽需要發洩、子孫不孝遺產不想分配等,跟情感、情緒相關類型的工作,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7. 知識傳遞類型的工作型態改變:
    基礎知識可以透過網路取得,但一些仰賴經驗傳承,又或者需要監督訓練類型的工作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工作型態可能會變成遠端教學。
    例如,健身的知識可以透過網路取得,但電腦不會逼你規律的運動;均衡飲食知識可以透過網路取得,但你平常仍然不忌口,需要營養師的監督。
  8. 「創作者」的工作型態改變:
    美感、藝術類型的工作,是因為「這個創作者」而有特色,這件事也無法由機器人或電腦取代;又或者室內設計類型工作,也和這個創作者的個人美感有關,這些也無法被取代。但他們的工作都可以在家完成作業,透過網路溝通或銷售,成品則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向客戶展示。
未來,唯一的不變是「一直變」

可以想像未來的那一天,生活會產生劇烈的變化,路上車會自己開、冰箱會自己補給、爐子會自己煮菜,學會程式編碼則是每一個人都要會的技能,因為你需要與機器溝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把自己準備好絕對不會錯,個人品牌越強烈,你在未來會越有價值。
趁著疫情期間,想想自己的工作在15-20年後,是不是有可能被取代,然後開始做一些準備,不論那一天來的快或是慢,這件事肯定有益無害。每一個危機,都可能是轉機。

歡迎追蹤我的FB:來聽張簡講幹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聽張簡講幹話的沙龍
17會員
78內容數
2022/04/06
我在提供客戶家庭財務諮詢的時候,發現大家的管理模式大略分為以下三種: 1. 夫妻各自管理投資,互不干涉。 2. 交給比較會投資的一方全權決策,另一個人領零用錢(很可憐🥺) 3. 共同管理一個家庭帳戶,雙方共同決策投資內容。
Thumbnail
2022/04/06
我在提供客戶家庭財務諮詢的時候,發現大家的管理模式大略分為以下三種: 1. 夫妻各自管理投資,互不干涉。 2. 交給比較會投資的一方全權決策,另一個人領零用錢(很可憐🥺) 3. 共同管理一個家庭帳戶,雙方共同決策投資內容。
Thumbnail
2022/04/06
今天來上一點總體經濟的課程。 繼美國聯準會週三宣布升息,台灣央行也在昨天(3/17)宣布升息1碼,緊接著英國也宣佈升息(連續3次) 升息是什麼? 1碼是多少? 對於你我又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2022/04/06
今天來上一點總體經濟的課程。 繼美國聯準會週三宣布升息,台灣央行也在昨天(3/17)宣布升息1碼,緊接著英國也宣佈升息(連續3次) 升息是什麼? 1碼是多少? 對於你我又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2022/04/06
前陣子丈母娘跟著旅行團去台中賞花,還沒到中午,就傳來不好的消息... 她老人家踩階梯的時候,不小心踩空扭到腳,腫了個像麵龜一樣。 回來立刻帶她去骨科照X光,發現骨頭出現裂痕,需要休養兩三個月。 500元臺幣啊!!
Thumbnail
2022/04/06
前陣子丈母娘跟著旅行團去台中賞花,還沒到中午,就傳來不好的消息... 她老人家踩階梯的時候,不小心踩空扭到腳,腫了個像麵龜一樣。 回來立刻帶她去骨科照X光,發現骨頭出現裂痕,需要休養兩三個月。 500元臺幣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們即將步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將徹底顛覆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提醒我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工作的意義。全民基本收入和服務可能是應對職業變革的一部分解決方案,但根本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如何在這個被AI塑形的新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們即將步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將徹底顛覆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提醒我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工作的意義。全民基本收入和服務可能是應對職業變革的一部分解決方案,但根本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如何在這個被AI塑形的新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相信在這一年,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大大改變了。
Thumbnail
相信在這一年,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大大改變了。
Thumbnail
許多企業主公開宣布要再次推動員工「回到辦公室」。不過一項新調查顯示,高層預期遠距工作模式將會持續成長。事實證明員工更喜歡遠程工作,相關科技也不斷改進。對於混合工作模式來說,生產力並未因此損失。儘管媒體標題可能強調回到辦公室的趨勢,但高層領導人預計,未來五年內,混合工作和完全遠程工作,都將繼續增加。
Thumbnail
許多企業主公開宣布要再次推動員工「回到辦公室」。不過一項新調查顯示,高層預期遠距工作模式將會持續成長。事實證明員工更喜歡遠程工作,相關科技也不斷改進。對於混合工作模式來說,生產力並未因此損失。儘管媒體標題可能強調回到辦公室的趨勢,但高層領導人預計,未來五年內,混合工作和完全遠程工作,都將繼續增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