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的教室中,看見教學的溫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別管雲端了,來說說互動

幾乎是跟知道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同一個時間,得知大學部12小時的課要轉成全線上教學,這兩個消息給我的衝擊幾乎是一樣大。
人在遇到亂流的時候視線容易模糊,所幸瓦力大師傳授線上運課的秘訣,加上參與了幾場福哥的示範教學,讓我沉靜下來回歸教學的本質,課堂互動的核心價值。

福哥說:「在問怎麼線上教學前,先問你的教學是甚麼?」

在我的教室裡,學生是學習的主角,學習由學員啟動及推進,老師的角色在塑造環境跟點燃動力。這次的挑戰在少了面對面具體的視線、各種聲音的氣氛經營、以及運用全身每一塊肌肉的動作,要怎麼操作各種互動,讓學員啟動教室的學習鍊、進一步達到學習效果?

「起初改成線上課時,有點懷念以前可以睡眼惺忪地坐在教室,邊聽課還能悠閒吃早餐的日子,這三堂心怡老師的課有別於往常,手機、平板、電腦兩隻手都不夠用,更不用提吃早餐,一隻耳朵聽老師講,一隻耳朵聽小組討論結果,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電話打著,一個白板接著一個白板畫著,不停與時間賽跑,突然宣布要開鏡頭,還得手忙腳亂的照一下鏡子、整理頭髮。上完一個早上的心肺,彷彿上了滿八,真的是心好累,眼睛又好痠。」_邱O婕

「這三次上課有別以往,要先感謝老師雖然改成線上教學,但還是非常有熱誠的在線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團體討論、發表、問答,雖然一開始在操作系統上有很多的不方便,讓我覺得上這堂課真的心力憔悴又好累,但經過了三次上課,回頭看覺得確實是非常的豐富,這就是所謂充實的感覺吧。」_林O廷

「我想黃老師的心肺課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課堂的內容是由學生自己掌握的。多少的目標問題假設,經過每顆小腦袋的努力思索,倒數計時的緊張快感,終於能在白板上,看到大家精采多元的結果。希望經過這三堂不一樣的心肺課,大家都能汲取到不同的養分,茁壯成長,盛開出繽紛絢爛的顏色。」_吳O穎

一堂課下來,老師精疲力竭,學生也是不遑多讓XD。

但希望學生主動參與的心意看來是傳達了,也算是解鎖了將高互動的教學搬到雲端虛擬教室。

#別管互動了,來說說團隊合作

幾乎每一個大學生的心得中都提到了團隊合作,不論成果勝負與否,合作打怪的運作模式帶給他們很大的收穫。
團隊運作需要有共同的目標;希望能全隊共好的態度會無形帶動教室裡被動的、不參與的隊員;甚至是成員之間互補的概念,這些我到畢業很久以後才領悟到的道理,很開心能透過這次的課程讓大學生親身體現。

「但我並不認為小組是一種偷懶的媒介,反之,我覺得同儕之間的討論,才更刺激自己的學習,一者能達到截長補短的效果而互相發揮所長;二者是能在討論中更刺激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言一語互相補充或駁斥,以達到更全面性的思維;最後,我覺得藉由同儕討論,我會更加反省自己「同學能夠想到的我為何就是遺漏了」,不斷檢視自己並督促自己要能夠為小組貢獻更多。」_許O婷

「真的很感謝組員們,他們都能想出很多我沒注意到的事情,讓我在學到非常多的同時反思自己,透過討論,也能聽出每個人注重的部分不同,各自發揮彼此的優點,才能真正完成一次報告和作業。因為每一組都會有分享的機會,所以能聽到同學們不同的想法,感覺又是大腦激盪的一次嶄新突破,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是更多的學習。」_黃O芯

「心怡老師的課程更像是需要跟自己的組員組隊打團戰,一邊打怪一邊獲得經驗值,而老師的角色反而變成輔助的NPC,引領我們持續通過主線任務。」_劉O賢

#別管團隊了,到底教了什麼內容?

這堂課的官方名詞是「心肺物理治療的臨床決策與分析」,分析與決策這種抽象寬廣、虛無飄渺的能力到底是在教室裡紙上談兵能傳授的嗎?
這部分就必須歸功於我所在的團隊,我們長期使用相同的套路分析病例,並且不厭其煩地在一次次的經驗中交叉鍛鍊,讓這個套路愈臻成熟。

「面對病歷,如臨戰場,治療總是要對症下藥,免得淪為亂槍打鳥。如何找著要害,勢必要先打發探子窺探軍情、整合出對方的利與不利。在資料的表面之下,透過假設、反推找尋內中暗藏的玄機後,擬定戰略、設立目標要害,最後下手單刀直入,奪得先機。戰場中的一切沒有等待,一旦錯過,霎時間便淪為灰燼。在老師帶領這三周的訓練營中,反覆訓練戰勝的要訣,我們不斷被磨塑,加上四年以來裝備的知識,我們邁向戰場,盡力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幫助一個人戰勝原本失去的功能、生活品質及健康。」_張O箴

「上完三堂心怡老師翻轉教學的心肺討論課,至少我知道心肺物理治療也能按部就班、有「找亮點、收資料、建假設、擬評估、列問題、訂目標、做治療」的原則可以掌握,似乎距離臨床應用又更近了一步。課堂上重複討論病例,從原本毫無頭緒還無法限時完成的慘況,到漸漸掌握概念,能夠更快抓出亮點、統整資訊、提出可能假設並擬定一個合宜的評估流程。這正好應證老師所說的,大量練習和實際應用就是最好的實力累積。期待自己帶著這些要點,在實習期間變得更專業,並有幸在未來發揮作用,讓心肺病人知道有我們在,他們一樣可以動得安全、動得健康!」_張O馨

「再來貫穿整堂課程,老師一再強調的臨床推理邏輯「找亮點、收資料、建假設、擬評估、列問題、定目標、做治療」。我認為這套思考方式,對於有龐大的病歷資料、複雜共病的病人,非常的適用。前兩步驟,從病歷當中找出亮點,再依據亮點收集資料,可以讓我們注意力聚焦在物理治療的範疇,收集到的資料讓我們後續建假設與擬評估有一個依據。後續依照問題的嚴重性、損傷與問題的連結去做排序整理,這幾個步驟能讓我們的治療更有優先順序、輕重緩急,而不會陷於看到甚麼問題,就解決甚麼的情境。」_陳O良

談到翻轉教室,由學員主動的學習方式,每個講師總是沒有把握,把主控權交給學生真的可以嗎?他們就是來學習的,如果我不講他們自己能摸索出來嗎?

老實說,我在每一次上課前也總是有相同的矛盾,但學員的表現總是讓我一次又ㄧ次地驚艷。除了分組討論之外,他們懂得從觀察別組的優點學到自己沒想到的東西;從勇敢提問中,學習反覆思考。

raw-image

#別管學習了,來看看人生吧!

這群學生是剛完成學校的課業,準備開始實習的年紀。我要他們想想自己四十歲的樣子,然後規劃從今天的自己要變成那個樣子,每一年要做甚麼事。

想當然爾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像,有人覺得可以出國留學回來後馬上榮升教授、有人希望月入百萬,每一年都順風順水地達到目標,讓為師的我聽完忍不住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是怎麼回事XD

更有甚者,我要他們貼到校友的社團,讓身處在現實世界的學長姐們檢視他們的規劃,於是這群孩子被迫親上火線,要讓人看得懂之外,要懂得回應;懂得聽進不同的意見;懂得讓自己的作品被看到。

「課堂前在臉書上的投票「四十歲的你在哪裡」,簡單一句話卻深深喚起內心不願多想,卻又至關重要的人生議題。人的本能使我們容易迴避複雜的思考,但是當面對難題時,又期望他人能夠給予解答,只不過人生就像一連串的選擇題,而唯有自己才是解方,這同時也讓我想到一句話「你不知道自己喜歡怎樣的生活,直到你開始過這種生活」,關於未來的藍圖樣貌,此時此刻就應著手規劃。」_O婕

「可能在我們這個年紀,很多事都不會被設限,而跟同學們在一起可以想出很多天馬行空的事,但是對於真正接觸過職場的學長姐來說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會比較以一個現實、前輩、道德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但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好事,算是出社會前的一個磨練,與其出了社會才被狠狠教訓,倒不如現在先學起如何應對這個社會,把真正的想法放在心中,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才會更顯得體面,每件事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對錯,是否正確都是由個體或是社會的價值觀來定義,那既然身處在這一個環境中,那就要好好學習這樣的方法」_劉O睿

「關於「未來」,老師從來沒有對於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有任何的微辭,全盤接受並讓我們隨心所欲的抒發己見。那個40歲的職涯規劃,在做的時候真的滿不情願,覺得上去就是要被學長姐公審。後來仔細想想,雖然還是很不認同社團上一些學長姐的想法,但是藉由這次機會,多多少少也更認識自己,多多少少也更清楚自己未來想要過怎樣的生活,20幾年後自己,似乎也有點雛型了。這些想法,是平常被課業追得喘不過氣不容易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的。謝謝老師都願意聽我們這一組每次都有點激進的言論。」_莊O祥

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插曲,有一組在作品中加了一個小玩笑(小三的議題),於是引來某位學姊嚴正的指責,學姊還指名說:「我不知道心怡老師出這個作業用意為何,但你們的行為….」

助教很緊張,來電問我要不要出面解釋或是請他們把貼文下架?

我雲淡風輕(心裡波濤洶湧)地說:「讓他們自己處理看看」

「雖然我們因對規劃的想法思慮不周而引發危機公關時感到錯愕,但這也讓我們學習到身為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的學生+未來PT,我們必須明白自己同時肩負著老師、學校與物理治療師的名譽,因此在以後的行為言談舉止應要更加謹慎。」_林O琪

夢想無罪,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個作業讓大學生學會了要放眼未來,也要著眼眼前的腳步。更加碼學習了,表現自我之外,能聽得進去別人的指正並適當回應也是一種軟實力。

raw-image

福哥說:「真正的勇氣,是在感到害怕的時候,勇敢前行」

起步的時候我很害怕;大學生在開始的時候,感受到壓力困難。
而我們一起前行,共同創造一段勇敢的旅程。

回首這段路,我可能是收穫最大的人。

「三周十二小時,提綱挈領的臨床推理課,是趟顛覆視野的旅程,是場全方位的喚醒:喚醒內心憧憬、喚醒人生哲學、喚醒命中要訣。」_張O箴

「每一句實在話,都是老師生命中的寶貴經驗」_李O甯

「用兩個字來形容這堂課——『飽滿』,從早上8.30開啟google meeting的那一刻,雙手放在鍵盤上,隨時準備按下enter一鍵,再確認老師的回報。各種挑戰像驚喜包一般,源源不絕地跳出來」_戴O虹

「而討論的過程中,有優良的組員帶領大家,自己也會多出點想法,間接訓練到說話技巧,跟同學們討論也讓我不畏懼發問,在課堂參與度方面不愧對於自己花的時間及父母給的學費」_古O玉

「這堂課給了我許多好的開始,而現在要做的是找到未來的方向、堅持下去,我想我準備好了。」_O婕


希望每一個準備起飛的靈魂,都準備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Jacqueline
48會員
138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人間。Jacqueline的其他內容
2023/10/17
曾經有個信佛的老師跟我說信解行證,他說先相信它;找到道理解釋它;然後付諸行動執行;最後才能得到證明。 人往往是反過來,希望先證實效益,才要執行,結果總落得裹足不前。
Thumbnail
2023/10/17
曾經有個信佛的老師跟我說信解行證,他說先相信它;找到道理解釋它;然後付諸行動執行;最後才能得到證明。 人往往是反過來,希望先證實效益,才要執行,結果總落得裹足不前。
Thumbnail
2023/06/08
各位大四的同學: 六月初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解開了一些成就,常規之內的課程帶給我們彼此意外的收穫。
Thumbnail
2023/06/08
各位大四的同學: 六月初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解開了一些成就,常規之內的課程帶給我們彼此意外的收穫。
Thumbnail
2021/05/22
在本土病例首次破百的那一天,助教通知我下周四的課要改為全線上課程,驚慌失措之餘,我腦海裡曾經閃過要把全部課程改回講述法的念頭,如此一來,我只需要克服十多個小時對著機器講話的心理障礙,甚至不用管學生有沒有在聽。。。
Thumbnail
2021/05/22
在本土病例首次破百的那一天,助教通知我下周四的課要改為全線上課程,驚慌失措之餘,我腦海裡曾經閃過要把全部課程改回講述法的念頭,如此一來,我只需要克服十多個小時對著機器講話的心理障礙,甚至不用管學生有沒有在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各位大四的同學: 六月初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解開了一些成就,常規之內的課程帶給我們彼此意外的收穫。
Thumbnail
各位大四的同學: 六月初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解開了一些成就,常規之內的課程帶給我們彼此意外的收穫。
Thumbnail
上完會計課後,喝上一杯,是種享受,這種唸書後放鬆的吃喝,與一般下班去聚餐的感覺相比,念書帶來的壓力大多了,所以這時刻酒喝起來特別有感,就可惜了,旅人的啤酒不優。 首先,唸書期間有什麼樂趣?
Thumbnail
上完會計課後,喝上一杯,是種享受,這種唸書後放鬆的吃喝,與一般下班去聚餐的感覺相比,念書帶來的壓力大多了,所以這時刻酒喝起來特別有感,就可惜了,旅人的啤酒不優。 首先,唸書期間有什麼樂趣?
Thumbnail
 「今天上課嗎?」  「對呀!1:20開始」  「Have fun! 」同居人D帥說到  「Right….」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我卻心想「如果有學生理我的話…」  1:19分,心不甘情不願地打開電腦,登入線上會議室,準備今天的兩節課。課程是給大學一年級的外國留學生。天哪!好想睡覺~下午1點多正是午睡
Thumbnail
 「今天上課嗎?」  「對呀!1:20開始」  「Have fun! 」同居人D帥說到  「Right….」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我卻心想「如果有學生理我的話…」  1:19分,心不甘情不願地打開電腦,登入線上會議室,準備今天的兩節課。課程是給大學一年級的外國留學生。天哪!好想睡覺~下午1點多正是午睡
Thumbnail
離第一次展開線上創作課,已經又隔了一個多月。在這之間我們又一起經歷了5次課程。從第二次課程「疫情後,我想做的事」之後,課程主題逐漸聚焦在「自己」與「此刻的生活」。
Thumbnail
離第一次展開線上創作課,已經又隔了一個多月。在這之間我們又一起經歷了5次課程。從第二次課程「疫情後,我想做的事」之後,課程主題逐漸聚焦在「自己」與「此刻的生活」。
Thumbnail
從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開啟三級警戒過後,每位教學者心裡的警鐘,也都一併的被喚醒了。怎麼說呢?因為台灣終於得面對全面遠距學習的來臨了,過去或許也有許多樂於嘗試的教學者已經採取翻轉、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教學。但也有許多的教學者,他們最擅長的正是面對面的即時互動,甚至包括個別化的回饋、班級經營、團體動能..
Thumbnail
從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開啟三級警戒過後,每位教學者心裡的警鐘,也都一併的被喚醒了。怎麼說呢?因為台灣終於得面對全面遠距學習的來臨了,過去或許也有許多樂於嘗試的教學者已經採取翻轉、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教學。但也有許多的教學者,他們最擅長的正是面對面的即時互動,甚至包括個別化的回饋、班級經營、團體動能..
Thumbnail
#別管雲端了,來說說互動 幾乎是跟知道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同一個時間,得知大學部12小時的課要轉成全線上教學,這兩個消息給我的衝擊幾乎是一樣大。
Thumbnail
#別管雲端了,來說說互動 幾乎是跟知道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同一個時間,得知大學部12小時的課要轉成全線上教學,這兩個消息給我的衝擊幾乎是一樣大。
Thumbnail
線上上課效率,會比實體課程好嗎? 五月下旬,我的學校比其他大學早了半步開始實施線上課程,據說是因為我們學校有人確診。 眾人人心惶惶、有的一聽到消息就收拾行李回老家避難了,當然也沒人有閒心抱怨線上課程需要一個安靜空間、需要一人一台筆電等困擾。 但這麼上課兩週後,我身邊開始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將「線上上課
Thumbnail
線上上課效率,會比實體課程好嗎? 五月下旬,我的學校比其他大學早了半步開始實施線上課程,據說是因為我們學校有人確診。 眾人人心惶惶、有的一聽到消息就收拾行李回老家避難了,當然也沒人有閒心抱怨線上課程需要一個安靜空間、需要一人一台筆電等困擾。 但這麼上課兩週後,我身邊開始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將「線上上課
Thumbnail
在本土病例首次破百的那一天,助教通知我下周四的課要改為全線上課程,驚慌失措之餘,我腦海裡曾經閃過要把全部課程改回講述法的念頭,如此一來,我只需要克服十多個小時對著機器講話的心理障礙,甚至不用管學生有沒有在聽。。。
Thumbnail
在本土病例首次破百的那一天,助教通知我下周四的課要改為全線上課程,驚慌失措之餘,我腦海裡曾經閃過要把全部課程改回講述法的念頭,如此一來,我只需要克服十多個小時對著機器講話的心理障礙,甚至不用管學生有沒有在聽。。。
Thumbnail
    最近在疫情之下,全台所有學生,都開始線上學習、自學,我也深受其害,所有實習課程、理科多無法正常學習,只有文科不太受影響,只要是先錄好音檔,依然可以做到同樣效率的學習。    
Thumbnail
    最近在疫情之下,全台所有學生,都開始線上學習、自學,我也深受其害,所有實習課程、理科多無法正常學習,只有文科不太受影響,只要是先錄好音檔,依然可以做到同樣效率的學習。    
Thumbnail
每年五月,陽明大三的課是我覺得最挑戰的現場 雖然已經上了不下七八次 但是每年要面對的時候,還是七上八下 之一 考驗 一個上午四小時連續的課 不止對講師的體力是考驗 要晚上不睡覺的大學生維持專注力難度
Thumbnail
每年五月,陽明大三的課是我覺得最挑戰的現場 雖然已經上了不下七八次 但是每年要面對的時候,還是七上八下 之一 考驗 一個上午四小時連續的課 不止對講師的體力是考驗 要晚上不睡覺的大學生維持專注力難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