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關係〉

他以前是一棵樹
之後是一張紙
現在是一本書

在備兒童哲學常態課時,我一直在想如何在課堂中將「關係」表達出來。
關係是什麼?關係本來就存在嗎?關係是被發現還是被發明?

《靈靈》裡的關係,就像是一個箭頭,在兩個東西中間畫上「→ 」,來表示兩個東西是有關聯的;也可以說是一個大範圍裡的小範圍,像是「遲早」和「早晚」是時間關係,時間這個大範圍框住了遲早和早晚。

關係好像本來就存在,之後被人們發現。我這樣想。

在讀到廖瞇的《沒用的東西》後,我又有了新的靈感。其中一篇〈分類(三)〉這樣寫:

〈分類(三)〉
他以前是中國人
之後是日本人
現在是台灣人
既然身分可以用時間去分類,可以用歷史去分類,
那關係可以被分類的嗎?怎麼分類?如何分類?
然後我想到:
1. 找出他們的關係來分類
2. 創造出他們的關係來分類

舉個例子,我們將「石油/塑膠袋/骨頭」這三樣東西分為一類,因為塑膠袋是石油做的,石油是骨頭做的,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塑膠袋是骨頭做的,它們是有關係的。

而「吱吱/森森/歆歆」是不同爸媽生的小孩,但他們是同班同學,他們有了同學的關係,這是被創造出來的關係。
真是太好玩了!這樣沒關係都可以是有關係!我開始在筆記本上列出所有看似有關係,又似乎沒有關係的東西。
「貓咪/書桌/燈泡」
「三明治/報紙/牛仔褲」
「枯葉/毛線/吉他」
「木頭/紙/書」
……
有些事物有關係,就像是木頭、紙和書。我仿照了廖瞇的詩,寫了另一首詩。
有些事物沒有關係,你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或許成為了一個故事、一首歌,或是一句話,但不管怎麼樣,它們現在是有關係的了。
關係啊,是可以被創造的啊。
但這個關係啊,要講出來才會知道啊。
要講出來,才會知道。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常 詩
日常 詩
日常 詩
日常 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戀愛,練愛,鏈愛,不同字組合出不一樣的愛情觀,但一樣的是,都是情感交織的結晶,只有在戀愛中的兩人才能觸摸到,那樣獨一無二的表面~
Thumbnail
有著與祂的關係,或是嚮往著與祂建立關係時,自然就擺脫與人之間,順不順心所帶來的好壞差異。 當自己夠強,可以無神論時;當自己很弱,需要有信仰時,我們隨時都已經準備好最美好的自己,以便用來珍惜最美麗而隨時會到來的未來。
Thumbnail
關係對我來說,有很多方面,包含家庭、伴侶、朋友、金錢、職場等...,以前覺得關係就是我與其他人、事、物之間的連結,對包含寵物,但現在開始覺得,除了與外界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也是種關係,而且當與自己的關係是不和諧、平靜時,外在的關係也會有很多的衝突。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Thumbnail
常說聚散分合都是緣,但緣深緣淺,來去之間總還是不可避免的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甚至傷痕。 想想,來到人世之初,除了無法選擇的親緣之外,我們就只是一條孤單的靈魂。隨著和世界互動的增加,不同的緣分與關係層層疊加,我們的生命添加了厚度,生活增染了顏色,孤單寂寞的時刻也越來越少。 但是,不可避免的,緣分有
Thumbnail
人們彼此間的關係已有相當數百年的發展,還是有辦法找到新的角度來觀察研究。我個人感覺沒有一段關係不是獨特的,不過仍然可以歸類,我想這是當代生活的特點,資訊處理的層次變得今非惜比,所以我認為關係免疫力這本書是不錯的加油站,適當的停留可以幫助自己繼續往前。以下是我得到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就開始擁有的,比方跟父母的關係、祖孫關係、某部分的親戚關係,一直到上學有了師長、同儕關係,工作中的同事關係,談戀愛了就有了男女關係,論及婚嫁就開始面對夫妻關係、公婆媳關係,有了孩子就開始親子關係,慢慢的我們在這些關係中像是輪迴。 你有因為人際關係新增煩惱嗎?答案是
Thumbnail
  而在與人相處時,又是因為什麼打動我們的內心?   我會稱這個出發點,這個由外在環境與內心活動共同構建而成的存在條件,為「緣分」。   如果真的存在月老、如果月老手上真的掌握著紅線,那麼編織成那條紅線的,就是這麼一條條緣分的細絲。
Thumbnail
  何謂物體系?相較於人與人、人性與人性的關係,物體系即是物與物、物性與物性的關係。但何謂「關係」?在建築系的評圖場上,時常討論建築、人與自然三者間的關係。然而,近看建築教育,卻絲毫未對何謂「關係體係」有所著墨。筆者試圖藉由探討《物體系》,來釐清人與物的關係,進而談論,若這個世界是客體在思考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戀愛,練愛,鏈愛,不同字組合出不一樣的愛情觀,但一樣的是,都是情感交織的結晶,只有在戀愛中的兩人才能觸摸到,那樣獨一無二的表面~
Thumbnail
有著與祂的關係,或是嚮往著與祂建立關係時,自然就擺脫與人之間,順不順心所帶來的好壞差異。 當自己夠強,可以無神論時;當自己很弱,需要有信仰時,我們隨時都已經準備好最美好的自己,以便用來珍惜最美麗而隨時會到來的未來。
Thumbnail
關係對我來說,有很多方面,包含家庭、伴侶、朋友、金錢、職場等...,以前覺得關係就是我與其他人、事、物之間的連結,對包含寵物,但現在開始覺得,除了與外界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也是種關係,而且當與自己的關係是不和諧、平靜時,外在的關係也會有很多的衝突。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Thumbnail
常說聚散分合都是緣,但緣深緣淺,來去之間總還是不可避免的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甚至傷痕。 想想,來到人世之初,除了無法選擇的親緣之外,我們就只是一條孤單的靈魂。隨著和世界互動的增加,不同的緣分與關係層層疊加,我們的生命添加了厚度,生活增染了顏色,孤單寂寞的時刻也越來越少。 但是,不可避免的,緣分有
Thumbnail
人們彼此間的關係已有相當數百年的發展,還是有辦法找到新的角度來觀察研究。我個人感覺沒有一段關係不是獨特的,不過仍然可以歸類,我想這是當代生活的特點,資訊處理的層次變得今非惜比,所以我認為關係免疫力這本書是不錯的加油站,適當的停留可以幫助自己繼續往前。以下是我得到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就開始擁有的,比方跟父母的關係、祖孫關係、某部分的親戚關係,一直到上學有了師長、同儕關係,工作中的同事關係,談戀愛了就有了男女關係,論及婚嫁就開始面對夫妻關係、公婆媳關係,有了孩子就開始親子關係,慢慢的我們在這些關係中像是輪迴。 你有因為人際關係新增煩惱嗎?答案是
Thumbnail
  而在與人相處時,又是因為什麼打動我們的內心?   我會稱這個出發點,這個由外在環境與內心活動共同構建而成的存在條件,為「緣分」。   如果真的存在月老、如果月老手上真的掌握著紅線,那麼編織成那條紅線的,就是這麼一條條緣分的細絲。
Thumbnail
  何謂物體系?相較於人與人、人性與人性的關係,物體系即是物與物、物性與物性的關係。但何謂「關係」?在建築系的評圖場上,時常討論建築、人與自然三者間的關係。然而,近看建築教育,卻絲毫未對何謂「關係體係」有所著墨。筆者試圖藉由探討《物體系》,來釐清人與物的關係,進而談論,若這個世界是客體在思考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