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體系》談客體的思考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何謂物體系?相較於人與人、人性與人性的關係,物體系即是物與物、物性與物性的關係。但何謂「關係」?在建築系的評圖場上,時常討論建築、人與自然三者間的關係。然而,近看建築教育,卻絲毫未對何謂「關係體係」有所著墨。筆者試圖藉由探討《物體系》,來釐清人與物的關係,進而談論,若這個世界是客體在思考我們,而非由我們在思考客體,那麼何謂物的知識論?物的存有論?甚至物的文化資產、物的實用主義、物的性、物的目的、物的歷史、物的商業模式、物的溫暖、物的政治、物的愛等,藉由以物性反思人性,重新定義人性的可能。


  「人類究竟透過何種程序和物產生關聯,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行為及人際關係系統。」


  本書由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於1968年出版,是其博士論文亦是其第一本重要著作。雖然本書距今(2020)已52年,然其問題意識套用在現今依舊「超前部屬」。筆者依由本書章節分析其理論:


A功能性系統或客觀論述


  就在此時此刻,環顧我們四周的物,這些物與物之間有何差異?有些物對我們比較有意義,因為我們在其上投注更高密度的情感,布希亞稱此為物的「臨在感」,如:童年回憶中的房子。而在投注情感之前,我們對物的區別與認識主要從其道德向度(精神象徵)的文化性,或其實用向度(好不好用、實不實用)的功能性開始。


  以「傳統」與「現代」的室內擺設為例,傳統的室內擺設,從天花板、牆面、到地板,甚至其牆上所掛的畫、畫的框、喝茶的茶具、座椅等風格一致的家具,其擺設是一套凌駕於空間秩序的道德秩序的結果。現代的室內擺設則由傳統道德秩序解放,朝向功能性、個人化的空間(如:IKEA家具)。相較於傳統,現代擺設缺乏統一風格而呈現「風格混搭」(風格缺乏)的狀態。而在這個由「傳統」到「現代」的功能性解放過程、空間秩序由道德秩序解放的過程,空間、物的關係是否更自由?


  「沒有關係,就沒有空間,因為只有透過由一組物品間的相互關係及它們在這個新的結構中對功能的超越,才能打開、喚出、標出節奏、擴大空間,並同時使空間因此存在。空間才是物的真正自由,而功能只是它的形式上自由。」


  布希亞認為,功能化的演變只是擺脫束縛而不是真正的解放,因為這只代表解放了物的功能,而不是物的自身。物的自身解放,來自於空間、來自於空間背後的「關係」。


  有自由的關係,才有自由的空間。以功能性的關係為例,何謂人與物的自由關係?人作為關係的主體,具有調配空間「回應力」的能力,如同有些人喜歡改變室內擺設,以調配各種可能的「回應」。此回應產生人與物不同的關係,便產生了不同的空間節奏,而調配空間節奏的兩個面向則在於─「擺設」與「氛圍」。擺設所涉及的是「技術性」的功能,例如:東西好不好用。氛圍則涉及「文化性」的功能,例如:東西好不好看。


  「物的存在不再只是因為人們需要這個物品存在並發揮它的功能,而是因為物品在這個空間組織活動當中被需要。」


  「擺設」與「氛圍」是相輔相成的,如同空間是人與物相輔相成的。人認識物、讓物有其意義,背後是以人為主體的思考的過程。然而,在人的意識、物的功能性之外呢?人們未意識物時,物如何存在?


B非功能性系統或主觀論述


  前一章由功能性討論物,然而,沒功能的物就不是物嗎?布希亞以「古物」(邊緣物)為例說明物的非功能性系統。


  「它並非無功能,亦不是單純的『裝飾』,在系統的框架裡, 它有個十分特定的功能,它代表時間。」


  古物除了能由功能性區辨外,另一個區辨的因素是─時間。此時間不是真正的時間,而是時間的記號,或是時間的文化標誌。然而,古物就真的沒有功能嗎?凡是物都有兩個面向,即抽象的文化性與具體的功能性,而古物顯然是偏向其抽象、象徵的文化性。


  「收藏物對人而言,它是一面鏡子,它所忠實反映的,不是人的真實形象,而是人對自己欲望的形象。」


  物不是欲望本身,卻是欲望的具體形象。我們所收藏的物,永遠是我們自己。而物既是欲望,亦是欲望的疏導者,透過物,人們的心理疾病得以消解。如同夢的功能是保障睡眠的持續,物的功能便是要保證生命的存續。我們不可能脫離物,生活在沒有物的空間,即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物是我們生命的可能性條件。而我們的人生,便是沿著物與物一同走向未來的過程。


  擁有古物的人都須具備一點經濟基礎,才能在滿足物質欲望後追求精神層次。因此,古物重點不是看起來古不古,而是在抽象化(跨時空)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關係。古物的來源及意義,讓收藏者彷彿參與、見證了過去,並透過擁有古物來呈現(說服)自己不同於他人的價值,呈現自己的獨特性與個性。然而,從現代物的生產來看,物是否沒具有抽象化(跨時空)的可能性條件?


C後設及功能失調體系:新奇的小發明和機器人


  首先,現代自動化生產的物與傳統手工生產的物有何差異?傳統手工製的物,生產所投入的時間比較長、價格較高、生產量較少、客群具有地方性,而在同種商品較少選擇性的市場上,其產品壽命被設計得較長、較耐用、多功能。現代自動化生產則同樣一件物生產的時間較短、價格較低、生產量較大、客群因全球化而分布各地,產品在多樣選擇、又講求快速效率的市場上,其產品壽命被設計得較短、較不耐用、功能單一。


  「當一個物品未被自動化,它仍有可能被改變,並且以參與一個更廣大的功能組合來自我超越。」


  現代自動化生產,讓物在功能上具有排他性,只為單一功能服務。自動化因此是一種功能上的封閉性和意義重複。布希亞以汽車為例,認為汽車是一項完全停滯的產物,越來越由它的社會功能─交通,之中抽象而出。同樣的,現代的工業設計也不產生「新」的產品,因為設計是既有功能的排列組合,已生產個性化、更優化的產品供消費。如同當我們越來越重視智慧型手機的顏色、材質、品牌、造型等而非其社會功能─溝通,智慧型手機亦已停滯了。


  消費社會中,滿足各種欲望的同時,我們與物的關係是否變得越來越單一,變得只剩下消費的關係,消費關係讓長時間保持使用同一件物的我們覺得沮喪。因為我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嘗鮮、想要藉由擁有物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現代自動化生產的消費社會真的能滿足人們所有的欲望嗎?而當人們沒有欲望時,是否表示生命已到達終點?


D物品及消費的社會意識形態體系


  「模範為參與系列者內化,系列則為參與模範者標舉否定、超越和矛盾地體驗,這樣的流動穿越了整個社會,將系列帶向模範,並使得模範持續地擴散於系列之中,這種永不間斷的動態便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意識形態。」


  在此,布希亞將物分為「模範」與「系列」,模範像一個本質,它經由群的概念而來的分裂和複多化,才達到系列。模範是一體性中無限的韻味,系列則是一致性中有限的差異。例如:椅子的本質(模範)是可以坐著的物,椅子的顏色、材質、形式則是其系列。如同上一節談論的自動化所導致功能上的封閉性和意義重複,自動化越來越偏向個性化功能,使功能具有排他性,而非社會功能。因此,個性化的功能只能在非本質必要的部分獲得滿足,終將導致物發展的停滯。


  「今天最需要的產品,既非原料,亦非機器,而是人格。」


  在個性化的消費之下,物新的政治功能─「信貸」出現了。過去的消費是我有一個想買的物,於是先努力工作賺錢,並忍住購買的欲望,最後在存夠錢後,一次消費的滿足欲望、擁有此物。然而,現代的信貸式消費則講求立即享受,不求擁有物,只求使用物的痕跡(體驗),並多次分期付款,直到還款完才真正擁有物。相較於傳統重視物的所有權,現代則重視物的使用權,先體驗,後才擁有。


  除了信貸帶來的消費行為改變,體驗的欲望更來自於現代消費的「廣告」體系。在過去沒有廣告的年代,東西好不好,要用過或口耳相傳才知道。現代則是透過廣告,不只賣物,更賣物與物差異的理念。2019年美式足球超級盃期間,短短30秒廣告就要價台幣1.6億元,先不談廠商如何回本,廣告對於消費者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什麼樣的關係?


  廣告表面上是一種「免費贈送」給所有人的產品,實際上它當然不是免費的。廠商之所以能夠透過廣告達到消費行為的原因在於,現代的消費關係中,物已由傳統道德秩序的模範中功能解放為個性化非本質的系列。而物在自動化之下指向了特定的欲望滿足、特定的象徵價值與意義,物抽象成為了符號。而正因人們消費的是差異(意義)而非物的功能,例如同樣功能的東西我們會傾向選擇有品牌的。廣告讓物成為符號、理念,讓被消費的東西由物轉為關係本身。


結論:


  「在這個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以立即時間並存,包括兩性、星辰、這杯水、這張桌子、我本人以及所有圍繞我的事物。因為光的漫散及相對速度,所有的事物都是以延遲呈現的方式,存在於無法筆名的時間性之秩序混亂中,其相互間的距離無法解決,故不能稱為具有互為『真實』關係」


  我們在差異中產生關係,因此,關係永遠不是「真實」的,真實不過是來自感覺為「真」的真實,而非事實為真的真實。我們以為我們拍的照片與真實一模一樣,然而,在拍照的當下,我們早已與物隔著鏡頭並背對著其他物,而那是主體與客體關係消失之處。


  「您以為是因為您有樂趣才會去拍攝某個場景─事實上,是場景本身想要被拍攝。您只是在它成為場景的過程中,扮演一個臨時演員的腳色。主體只是事物反諷地出現的一個代理作用者。」


  主體消失時,世界並未消失,相反的,世界才因此出現。如同當我登上一座大山,選擇不拿出相機,而選擇凝視、感受山。此刻所感動的,是完全的客體,客體的思考,而非主體的思考。那不是一種觀看,而是一種被物(光)的掌握。


  回到開頭的問題意識:人類究竟透過何種程序和物產生關聯,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行為及人際關係系統?


  此時此刻,環顧四周的物,有哪一樣至少超過10年?一件現在運動還在穿的高中體育褲(16年)。但不想汰換的原因不是因為不沮喪,比較多是舒適、習慣、惜物(或懶惰?)的文化使然。人與物的關係除了功能性(實用)背後還有的文化性(意義)。關係是一套動態的系統,主體不過是關係的函數之一,關係的不是我的、你的、他的的從屬關係,關係是超越從屬的。下一篇將以文化資產為例,探討物如何超越從屬的「存有」於他處。

2020/5/1

5會員
523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