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中的天堂,也可能創造出天堂中的地獄。-約翰.彌爾頓(失樂園)(John Militon,Paradise Lost)

聖經中的路西法(Lucifier)意思是光明使者。在古希臘神話中名為晨曦之星。直到他挑戰上帝的權威,帶領一群墮落天使投身地獄成為魔鬼。而路西法效應是指一些平凡人或社會團體,在特定情形下,人格、思維和行為方式會忽然墮落,將人性中邪惡一面釋放出來,集體作出有違道德的行為。

史丹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於1971年實行的史丹福監獄實驗是由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所進行的。邀請史丹福大學就讀的學生他們進行心理測驗,證明他們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健康及正常的。接著將學生隨機分配成為兩組,分別為獄卒和囚犯。被委派為獄卒的一組的學生被指示要維持「監獄」裡的秩序,確保囚犯乖乖聽話,會鬧事;囚犯組則安份地做其囚犯便可。在原本預計持續兩週的計畫中,僅執行了六天便被迫中斷,因為當時無論監獄內外,情況皆已全然失控。

史丹福監獄實驗中的參與者,他們本是一群平凡的大學生,但當「囚犯」和「獄卒」的標籤被加諸於他們的身上時,他們便認定了大家有不一樣的使命。而Philip Zimbardo 下達的指令就是獄卒要用盡一切辦法維持監獄的秩序,因為這個標籤代表了他們的身份。

試想如果是史丹福監獄實驗的參與者,是會成為麻木不仁的獄卒?或者逆來順受的囚犯?為數甚多的心理學實驗發現,當身處當時的情境,可以作出的選擇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書中寫的,人的記憶力使我們能夠從既往的錯誤中學習,然後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然而記憶也為人帶來負面的影響,讓人學會妒忌、報復與無助感,以及所滋生的沮喪與消沉。
人類對於歸屬感的基本需求來自於與他人建立連結、共同合作及接受群體規範的慾望。然而監獄實驗卻顯示歸屬感的需求可能反過來變成過度順服、造成圈內人與圈外人間的敵意。人類對於自主性、控制的需求,以及朝自我導向和計畫性行動的種種核心力量,也可能導致濫用權力支配他人,或陷入習得的無助感而無法自拔。

因此,要怎麼在這樣的狀態之下,能夠保持最原始的自我。能夠在群體的制約之下不受到不良的影響。現在的資訊取得容易且快速,但是資訊來源常常變的真假難辨,要如何在這樣的資訊爆炸的年代辨識資訊的真偽,並且能夠不受到影響。或許會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raw-image
  • 出版發行: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 作者:[美国]菲利普·津巴多
  • 编辑:徐国强
  • ISBN:978-7-108-05550-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itman的沙龍
36會員
114內容數
淺談武術相關的訓練、迷思與相關的大小事
whitm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12
禪繞畫的由來 Zentangle 揮繞藝術,是由一對美國夫妻丙克.羅伯兹和瑪莉亞.湖瑪斯共同創立於美國東部的麻州。他們研發一套簡單的畫圖方法,秉持的理念是「凡事都有可能;只要一次畫一筆」。
Thumbnail
2022/11/12
禪繞畫的由來 Zentangle 揮繞藝術,是由一對美國夫妻丙克.羅伯兹和瑪莉亞.湖瑪斯共同創立於美國東部的麻州。他們研發一套簡單的畫圖方法,秉持的理念是「凡事都有可能;只要一次畫一筆」。
Thumbnail
2022/10/21
來說說上課的時候聽到的一些很燒腦的定律,雖然很煩躁但是跟潛水安全卻是息息相關的理論。 波義耳定律 英國化學家波義耳(Boyle)在1662年根據實驗結果提出在定量定溫下,理想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壓力成反比。 因為水是不可壓縮的流體,空氣是可壓縮的氣體。在恒溫下氣體的體積和壓力(絕對壓力)成反比。氣瓶內
Thumbnail
2022/10/21
來說說上課的時候聽到的一些很燒腦的定律,雖然很煩躁但是跟潛水安全卻是息息相關的理論。 波義耳定律 英國化學家波義耳(Boyle)在1662年根據實驗結果提出在定量定溫下,理想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壓力成反比。 因為水是不可壓縮的流體,空氣是可壓縮的氣體。在恒溫下氣體的體積和壓力(絕對壓力)成反比。氣瓶內
Thumbnail
2022/04/05
《淮南子》認為五帝分别为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也有一個說法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史記-五帝本紀)
Thumbnail
2022/04/05
《淮南子》認為五帝分别为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也有一個說法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史記-五帝本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權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特質嗎? 有一項監獄實驗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情~~
Thumbnail
權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特質嗎? 有一項監獄實驗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情~~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在1971年進行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旨在研究權力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實驗模擬監獄環境,參與者表現出殘忍、剝奪他人權利的行為,導致實驗提前結束。該實驗引發了對道德、權力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在1971年進行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旨在研究權力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實驗模擬監獄環境,參與者表現出殘忍、剝奪他人權利的行為,導致實驗提前結束。該實驗引發了對道德、權力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辯論題,這本書正是想挑戰「人性本惡」的想法,用很多種角度來證明人性本善,作者說明我們之所以覺得人性本惡是一種可得性偏差,我們會被最容易浮現的在腦裡的念頭給誤導,每天24小時的新聞台報導的是哪裡有戰爭,哪裡有犯罪,這些負面新聞讓我們對世界感到失望,學校教我們各種
Thumbnail
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辯論題,這本書正是想挑戰「人性本惡」的想法,用很多種角度來證明人性本善,作者說明我們之所以覺得人性本惡是一種可得性偏差,我們會被最容易浮現的在腦裡的念頭給誤導,每天24小時的新聞台報導的是哪裡有戰爭,哪裡有犯罪,這些負面新聞讓我們對世界感到失望,學校教我們各種
Thumbnail
我個人蠻喜歡用路西法效應來說明一般人是如何變成可怕的加害者,它說明了兩個重點要素,一個是責任分散或責任免除造成人肆無忌憚地做出惡行,一個是讓管理者代為負責的情況下,加害者所做出的惡行會超出管理者預期的嚴重程度。這兩個要素可以說明為何在環境管理者操弄的霸凌氛圍下,行為霸凌會如此的慘烈,而且必然會發生。
Thumbnail
我個人蠻喜歡用路西法效應來說明一般人是如何變成可怕的加害者,它說明了兩個重點要素,一個是責任分散或責任免除造成人肆無忌憚地做出惡行,一個是讓管理者代為負責的情況下,加害者所做出的惡行會超出管理者預期的嚴重程度。這兩個要素可以說明為何在環境管理者操弄的霸凌氛圍下,行為霸凌會如此的慘烈,而且必然會發生。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選邊站跟貼標籤比思考事件本質還要重要!我們是先支持一個人,才支持他的言行觀點?還是因為他的觀點與我支持的理念相同才支持他?我們能不能分割出對事與對人,還是我們要搶先站好派系位置後就開始械鬥?我們會嘗試去了解事件的本質,或是試圖了解不同立場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嗎?還是我們要任由輿論導向來選擇戰鬥的工具?
Thumbnail
選邊站跟貼標籤比思考事件本質還要重要!我們是先支持一個人,才支持他的言行觀點?還是因為他的觀點與我支持的理念相同才支持他?我們能不能分割出對事與對人,還是我們要搶先站好派系位置後就開始械鬥?我們會嘗試去了解事件的本質,或是試圖了解不同立場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嗎?還是我們要任由輿論導向來選擇戰鬥的工具?
Thumbnail
【簡介】 看了很多的電影,尤其關於「人性實驗」的部分,很多學者都會致力於「實驗」,但不知不覺「實驗」就不再是實驗,甚至連原本提出計劃的學者本身,都會成為實驗的一部份。因為他們不知道,走火入魔的不只是被實驗者,還有他們自己,但旁觀者清,唯能做的就是讓實驗者發覺,原來這已經與他們的初衷不同了。
Thumbnail
【簡介】 看了很多的電影,尤其關於「人性實驗」的部分,很多學者都會致力於「實驗」,但不知不覺「實驗」就不再是實驗,甚至連原本提出計劃的學者本身,都會成為實驗的一部份。因為他們不知道,走火入魔的不只是被實驗者,還有他們自己,但旁觀者清,唯能做的就是讓實驗者發覺,原來這已經與他們的初衷不同了。
Thumbnail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中的天堂,也可能創造出天堂中的地獄。-約翰.彌爾頓(失樂園)(John Militon,Paradise Lost)
Thumbnail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中的天堂,也可能創造出天堂中的地獄。-約翰.彌爾頓(失樂園)(John Militon,Paradise Lost)
Thumbnail
所以你以為的現實,可能並不是「客觀的」現實,只是一群人在演戲,而你也跟著演了起來而已 路西法實驗一般的論點是在討論人性當中的善與惡,一個好人如何變成壞人、或是環境是如何激發一個人內心當中的惡魔 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當中,比較多人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假」囚犯...
Thumbnail
所以你以為的現實,可能並不是「客觀的」現實,只是一群人在演戲,而你也跟著演了起來而已 路西法實驗一般的論點是在討論人性當中的善與惡,一個好人如何變成壞人、或是環境是如何激發一個人內心當中的惡魔 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當中,比較多人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假」囚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