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木雕鋸胚的樂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木雕創作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

raw-image


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般在外面看到的整根樹幹,或是有些會伴隨著奇形怪狀的分支,或是木頭本身就長得特別奇怪,先不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在還沒開始創作的木頭原貌,就叫做「原木」。


當設想好要鋸什麼造型時,就會使用到電鋸或是油鋸來進行切削,字面上應該看得出來,電鋸是插電的;油鋸則是吃油的,就是外面會看到用來鋸路樹的那種。而尺寸和廠牌上也有分成很多種,但這個步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我們想要呈現的造型,切出大概的雛形。

raw-image

這個步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會影響到後續整體的造型走向,下得太深,也補不回來,下的太淺,留下過多的肉,其實也會造成定位上的困難,如果直接跳下一個步驟,又會多花很多的時間在調整雛形,所以要如何拿捏精準,是這個步驟非常重要的目標。

畢業後我去參加了一個現場創作比賽,在中國的莆田工藝城,要在大約9天的時間,完成一件作品,尺寸是直徑約80-90公分、高約100多公分的剖半木頭,我那時才剛畢業,從來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完一件作品,況且還那麼大一件。

raw-image

我賽前在工作室拼命準備和練習,比賽後也因為要辦個展,我就延續了比賽時那種緊湊創作的狀態,我記得那時候,瘋狂拿了木頭就切,一件切完繼續畫草圖,再拿木頭又切,最高紀錄是連續切了11件作品的粗胚,花了約3-4天的時間。

raw-image

當我經歷了現場的比賽,還有自主訓練的過程,不知不覺我對於切粗胚這件事,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過去可能只是不害怕切錯,慢慢地對於如何將造型更明確的切出來,或是在什麼時候要以什麼方式操作鋸子,都慢慢地找到了方向。

雖然我目前還沒辦法像很多厲害的老師們,操作電鋸很流利順暢,每次看他們切木頭會覺得電鋸超好用,木頭很軟很好切的感覺,但是在這個步驟,最享受的就是那種速度的暢快感,我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和需要學習的部分,不過每次在切粗胚的時候,我心中都會有股激動的感覺,當造型慢慢顯現的時候,心裡也會有些東西被慢慢釋放了!這是刻木雕的時候,才能擁有的釋放情緒的狀態,這也許是專屬於木雕創作者的樂趣之一吧!



謝謝大家願意花時間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讓對於木雕不熟悉的朋友,可以有多一點認識木雕的機會喔!


歡迎大家有任何想分享交流的,或是希望我可以多聊一些關於創作、木雕或其他的什麼,都可以留言或是來IG或FB私訊我喔!

FB粉專 「陳佩吟PinkPei

Instagram 「lovepink.peiyin

個人網站 https://lovepink1216.wixsite.com/pinkgirl

工作室FB粉專「心藝十三生活創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inkPei的沙龍
20會員
63內容數
創作是一條很艱辛漫長的路,我在這條路上發生了許多事,過程中會有很多看不到的部分,我想透過文字記錄下來。 一開始只是自我整理分析,後來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能分享給不同領域的朋友們,這也是給自己的一個期許與目標。 大部分會以木雕為主軸,除了自身創作的部分,也會聊聊許多創作背後看不到小故事。 歡迎大家訂閱 分享 交流
PinkPe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9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2022/06/19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2021/06/25
木雕創作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那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自己在學習木雕鋸胚養成的過程…. 第一件木雕其實是用手鋸慢慢鋸出來的 我剛開始接觸木雕是大二,第一件作品是袖珍尺寸的作品,最長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那時候老師不讓我們使用電鋸,所以是用手鋸,慢慢地鋸阿鋸的,鋸
Thumbnail
2021/06/25
木雕創作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那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自己在學習木雕鋸胚養成的過程…. 第一件木雕其實是用手鋸慢慢鋸出來的 我剛開始接觸木雕是大二,第一件作品是袖珍尺寸的作品,最長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那時候老師不讓我們使用電鋸,所以是用手鋸,慢慢地鋸阿鋸的,鋸
Thumbnail
2021/06/16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Thumbnail
2021/06/16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曾說過這隻金龜子是用鋼筆畫的吧,當時鋼筆是去背的工具(就是把一張圖挖取局部塗的方法);但你們知道鋼筆還有另一項功能嗎? 筆畫路徑(描邊) 就如同手繪的描黑邊 不過要做這個動作前,有一個地方要先設定好,叫出鉛筆工具設定粗細大小(如左圖) 筆畫路徑--鉛筆 (當時的版本沒辦法模擬壓力,只能用最新版202
Thumbnail
曾說過這隻金龜子是用鋼筆畫的吧,當時鋼筆是去背的工具(就是把一張圖挖取局部塗的方法);但你們知道鋼筆還有另一項功能嗎? 筆畫路徑(描邊) 就如同手繪的描黑邊 不過要做這個動作前,有一個地方要先設定好,叫出鉛筆工具設定粗細大小(如左圖) 筆畫路徑--鉛筆 (當時的版本沒辦法模擬壓力,只能用最新版202
Thumbnail
在好友推坑之下,跑來測試惹 ̄﹃ ̄ 姆……當日記來執筆嗎? 反正喬到床頭自然直(喂w) 先有東西再說๛ก(ー̀ωー́ก) 相信有玩過模型改造的同好,大概有買過這個……「蝕刻片」? 談不上是什麼大改技巧,但隨著對造型審美的進步,及玩家自己想呈現的效果,該工具越熟練,作品完成度也會越高 では、また。
Thumbnail
在好友推坑之下,跑來測試惹 ̄﹃ ̄ 姆……當日記來執筆嗎? 反正喬到床頭自然直(喂w) 先有東西再說๛ก(ー̀ωー́ก) 相信有玩過模型改造的同好,大概有買過這個……「蝕刻片」? 談不上是什麼大改技巧,但隨著對造型審美的進步,及玩家自己想呈現的效果,該工具越熟練,作品完成度也會越高 では、また。
Thumbnail
「狩獵文化中,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刀或弓箭,代表你已是合格的獵人。」本次和繹心山房的合作,藉由他們傑出的文案,這場鍛刀課在繹心的草地與林蔭下成形地自然而然。而在鍛刀課中所巧遇的奇人,也開啟了自己對製刀、手工藝有了全新的思考:在鍛造過程中,真正被轉化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狩獵文化中,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刀或弓箭,代表你已是合格的獵人。」本次和繹心山房的合作,藉由他們傑出的文案,這場鍛刀課在繹心的草地與林蔭下成形地自然而然。而在鍛刀課中所巧遇的奇人,也開啟了自己對製刀、手工藝有了全新的思考:在鍛造過程中,真正被轉化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擔心現狀的自己一直到畢業,都沒有一個擅長的技能,所以一直思考要如何轉換一下方向 前幾篇提到,一直以來我的術科都面臨很多困難,也因為一直有種自己無法駕馭所學到的東西,好像這些都不是我很擅長的技能,這樣就算讀到畢業,也想不到可以從事什麼工作,所以在大三的時候,一直在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擔心現狀的自己一直到畢業,都沒有一個擅長的技能,所以一直思考要如何轉換一下方向 前幾篇提到,一直以來我的術科都面臨很多困難,也因為一直有種自己無法駕馭所學到的東西,好像這些都不是我很擅長的技能,這樣就算讀到畢業,也想不到可以從事什麼工作,所以在大三的時候,一直在
Thumbnail
木雕創作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 在治材所會看到堆積如山的大木頭 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般在外面看到的整根樹幹,或是有些會伴隨著奇形怪狀的分支,或是木頭本身就長得特別奇怪,先不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在還沒開始創作的木頭原貌,就叫做「原木」。   當設想好要鋸什
Thumbnail
木雕創作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 在治材所會看到堆積如山的大木頭 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般在外面看到的整根樹幹,或是有些會伴隨著奇形怪狀的分支,或是木頭本身就長得特別奇怪,先不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在還沒開始創作的木頭原貌,就叫做「原木」。   當設想好要鋸什
Thumbnail
來聊聊木雕創作的過程中,有趣的小趣味好了! 那就是「收集木屑」以及「踩木屑」,不過可能也是我的個人喜好吧! 木雕整個創作流程,大致上會分成幾個步驟: 切大型:用大型機具像是電鋸、油鋸,將木頭切出大致的造型,  中胚:用高速鑽、氣動或電動刻磨機,有些也會用大把木雕刀,將整體修得更接近預計
Thumbnail
來聊聊木雕創作的過程中,有趣的小趣味好了! 那就是「收集木屑」以及「踩木屑」,不過可能也是我的個人喜好吧! 木雕整個創作流程,大致上會分成幾個步驟: 切大型:用大型機具像是電鋸、油鋸,將木頭切出大致的造型,  中胚:用高速鑽、氣動或電動刻磨機,有些也會用大把木雕刀,將整體修得更接近預計
Thumbnail
為什麼創作?為什麼選擇木雕? 我就讀的是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還在學校的時候,其實不會想這麼多,那時候只會覺得我就是讀這個的,就是要做作品才能通過期末審查,然後才能畢業。就像是為何挑選木頭為主要的創作材料,或是其他平面的創作者,可能也會有很多的選擇,水彩、油畫、水墨或是壓克力畫之類的,而當時我就是木雕
Thumbnail
為什麼創作?為什麼選擇木雕? 我就讀的是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還在學校的時候,其實不會想這麼多,那時候只會覺得我就是讀這個的,就是要做作品才能通過期末審查,然後才能畢業。就像是為何挑選木頭為主要的創作材料,或是其他平面的創作者,可能也會有很多的選擇,水彩、油畫、水墨或是壓克力畫之類的,而當時我就是木雕
Thumbnail
想用繪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在木雕創作過程中,無法在作品當中看到的種種,畢竟作品完成的樣子,比較像是一個結果,但過程中會有各種看的到,或是看不到的經過,有時候自己在回看作品的時候,會想起當時自己正面臨的狀況,情緒糾結抑或怡然自得的放鬆,人的記憶力有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漸漸地也淡忘了很多事,但我
Thumbnail
想用繪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在木雕創作過程中,無法在作品當中看到的種種,畢竟作品完成的樣子,比較像是一個結果,但過程中會有各種看的到,或是看不到的經過,有時候自己在回看作品的時候,會想起當時自己正面臨的狀況,情緒糾結抑或怡然自得的放鬆,人的記憶力有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漸漸地也淡忘了很多事,但我
Thumbnail
每一個木作,都是用細節來說故事,用細緻的紋路、香氣說屬於樹的故事,用精準的切割與製造說木工師傅的故事,或者,是用獨特的式樣及設計,說關於時代的故事。 透過龔老師的引導,我們看見了木工師傅對於精準的追求。尺規、墨斗的量測,筆刀、刨刀、畫線刀等各種刀具的發明,也足以看出木工師傅們為了追求精準而運用智慧創
Thumbnail
每一個木作,都是用細節來說故事,用細緻的紋路、香氣說屬於樹的故事,用精準的切割與製造說木工師傅的故事,或者,是用獨特的式樣及設計,說關於時代的故事。 透過龔老師的引導,我們看見了木工師傅對於精準的追求。尺規、墨斗的量測,筆刀、刨刀、畫線刀等各種刀具的發明,也足以看出木工師傅們為了追求精準而運用智慧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