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兩角三角形

2021/07/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來是教數學專櫃啊,這其實是個專業術語,可以拿來看你是否有髖、膝、踝的隱藏傷害。所以看到某個人屁股很大很羨慕,小心有可能自己以後也會變這樣。本篇的主題就是...
Q角度( Q Angle )

定義

它是用髖關節的"ASIS (髂前上棘)"中間連接"股骨"之後再連接到"髕骨"最後在到"脛骨",而髕骨的交接處正是測量 Q 角度的位置。而角度越大,淺在的傷害就會越高
@google

測量

一開始我們會先目測( 其實大部分很明顯 ),再稍微用量角器做測量,順帶一題,一般男性 Q角 12°,女性 Q角 16° (女性有向外側的趨勢),當股骨傾角病理性的大於 150° 稱之為 Coxa valga,反之若病理性小於 120° 稱之為 Coxa vara
@google
@google

傷害

換個方式說,就是所謂的"膝外翻"或"髖內翻",而它有可能造成的傷害有以下幾種

髕股關節粽合症(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

在股四頭肌收縮的過程中,過大的 Q-Angle 導致髕骨滑動異常,長期下來便有可能造成膝關節疼痛

髕骨軟化症( Chondromalacia )

因為臏骨無法於正確的軌道內運行,髕骨下軟骨長期磨耗的結果,導致髕骨軟化症

前十字韌帶損傷( ACL injuries )

從解剖學的角度出發,若脛骨的內旋角度增加,會提高前十字韌帶的張力;另有研究指出,女性運動員從事跳躍動作的著陸期,髖關節與膝關節的屈曲角度平均比男性來得小,這也提高了前十字韌帶的負擔;總和以上兩種因素,導致從事相同運動的運動員,女性比男性高出三倍前十字韌帶損傷的可能性
Q Angle 在解剖學上的意義應該會是以分析 PFPS 的原因為主,所以說若以股四頭肌為施力者、髕骨為受力者,這樣的分析是沒錯的。但若以重力為力的來源分析膝關節內傾的分力還是要考慮轉軸的,只是 Q Angle 被直接拿來解釋膝內傾分力並不恰當
不過上述所說的都是關於膝關節的部分,其實髖關節及踝關節也會影響到,所以檢查時不會只單單檢查 Q 角度

原因

  • 先天因素 : 女性先天的骨盆比例比男性來得寬,從生物力學的觀點看來,會有代償反應,導致膝關節的問題大幅提升
  • 臀大/中肌無力 : 髖外旋及外展的力量不夠
  • 踝外翻 : 脛後肌無力
  • 先天扁平足

預防與治療

肌肉伸展活動( Stretching Exercise )

運動前後伸展股四頭肌、腿後肌、闊張筋膜肌、以及小腿肌群,維持這些肌肉的延展性,可以有效避免膝關節活動時緊繃以及不穩定的現象

肌力強化訓練( Strengthening Exercise )

股內側肌( VMO )的強化訓練,可以有效提升膝關節的穩定度,在運動時減少前十字韌帶的負擔,降低傷害的風險,訓練的方式則可採行蹲踞相關的閉鎖式動作

功能性鞋墊

若 Q-Angle 的角度已經偏離了正常容許的範圍,建議接受完整的評估,量製個人化的功能性鞋墊,導正人體的重力線,即可有效避免膝關節不當的磨耗

我的看法

看到路上那些下肢寬的民眾,不要覺得怪,因為他們可能正承受著比你多的壓力與傷痛。不過記得,後天的影響大於先天,好好鍛練及保養才是王道
Kevin-體能訓練師
Kevin-體能訓練師
擁有NSCA-CSCS、運動防護及物理治療背景的體能訓練師 希望把這些元素混合一起能帶給他人不同的體驗與觀念 目前改為不定時更新且短篇幅內容(本人在畫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