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老爸對我說,要我保護他的夢──諸葛亮〈出師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討伐曹賊,興復漢室」是多麼遠大且難以實現的心願!然而諸葛亮謹記著先帝的遺志,同時又必須輔佐身邊有著宦官干政的後主劉禪,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高中老師或許是這麼告訴你:〈出師表〉一文提及了「先帝」整整十三次,可見諸葛亮對劉備的感念。但細究文章內容,其實,其中亦有其用心。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文章開頭開宗名義的告訴後主:天下雖然看似三分,然而蜀漢卻是最疲弱的。儘管如此,朝廷內的文官、在外奮戰的武官,都能努力不懈、捨身度外,就是為了追隨先帝劉備的恩德,並報答陛下。在這樣的時刻,你更應該像父親一樣:廣納雅言,親近忠良之士。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文章第二段,諸葛亮提出:朝廷內和我丞相府中,對於賞、罰的標準,應該要一致。這點就非常有意思──按理說,丞相是替天子服務的。就算要說「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那也該是丞相府自動自發,以朝廷的標準為依歸。怎麼會由丞相來告知天子,「你賞罰的標準,不宜和我不同」?
由於此時劉禪身旁有宦官干政,諸葛亮又即將啟程北伐,遠離國都──他必須明確地告知陛下,不得因為私心而導致賞罰不公。或許也只有身為蜀漢老臣的他,才能以這樣的態度來訓誡後主。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 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 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
這一段當中,諸葛亮為自己離開國都以後,先做了人才的部署──朝廷內留下文官攸之、禕、允;朝廷外則薦舉了武將向寵。不論是宮中、沙場大小事,只要向這幾位求助,必能對國家有所幫助。
此處最值得細究的,就是「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以及「先帝稱之曰『能』」這兩句話。要知道,諸葛亮雖然深受劉備信任,但自然不是所有臣子都願意信服他。難保他前腳剛踏出宮殿,馬上就有奸佞小人在劉禪耳邊,說他「安排自己的勢力」、「藉以牽制天子」等等。所以這裡諸葛亮再次提起先帝,是要告訴劉禪,這些都是你父親當年欽點的人才,願你能夠繼承父親的智慧,繼續重用他們。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 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此處援引西漢之所以興盛,東漢之所以敗亡之因,告誡後主必須「親賢臣、遠小人」。同時,再次提起曾和劉備討論的往事,以老臣口吻勸勉後主:親近賢臣也是你父親生前的作為,若能貫徹此一信念,則光復漢室,指日可待。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 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 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文章至此,諸葛亮話鋒一轉,回憶起當年三顧茅廬等種種往事。由於劉備的知人之明,讓他得以加入這場改變世界的戰局。白帝城託孤一舉,又可見劉備對他的信任和器重。因此,他必須完成先帝託付的任務──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就是他報答劉氏父子,最好的方式了。
此處再次提及攸之、禕、允的名字,也是告誡後主務必重用三人,勿聽小人讒言。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 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文末,第三次提到攸之等人之名,可見諸葛亮對於此次北行,宮中之事確實是較為憂慮的。最後亦勸勉後主應多加自省,廣納雅言,好好經營父親留下來的這片江山。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短短數字,在學生時期或許並未深入探討。然而細究諸葛亮寫下此句的心境,便可以知道為何他會「不知所云」。
諸葛亮寫下這篇〈出師表〉的時間,是蜀漢建興五年。這時他已經接近五十歲,加上劉備過世後,蜀漢國事幾乎都由他一肩扛起,此時的他已積勞成疾,病痛纏身。先不說此趟北伐困難重重,連自己有沒有辦法活著回來,再見後主一面,諸葛亮都沒有把握。
也因此,這則上書不僅僅是一則丞相對天子的建言,更蘊含了諸葛亮幾十年來的血淚告白。如果這趟北伐我沒能順利回來,我希望你知道:我的一生,和你的父親一樣,都為了光復漢室,而努力奮鬥。如果我們不幸沒能成功,你要好好振作,重用父親遺留給你的忠臣良將,繼續奮戰。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提到:「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句話也可概括蜀漢一世的理想目標。
圖片出處:《三國》,2010,北京小馬奔騰影視文化傳媒
歷史上對於諸葛亮是否真心扶持,抑或有心竄漢,一直有著兩派說法。然而姑且不論及此,自從離開了南陽,就將青春投入了如此大業,並且終其一生,都為了一個不變的理想而奮鬥。這樣的人,確實有他值得尊敬之處。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寫下了這篇〈出師表〉,以表明自己一路以來未改的心志。
宋人安子順曾言:「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些誇大,但細讀〈出師表〉,探究箇中情操,確實令人回味再三,感動不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141內容數
經歷過兩年教育出版業的編輯,以及正在進行的國高中國文補教工作,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供大家參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華山派副掌門諸葛識明意欲自裁未果,掌門司徒遼預料笑情宮范姜漱玉宮主必會出手干預拜月教勢力南侵中原,他也言明諸葛副掌門係為范姜宮主所救,絕不會坐視心上人身負重傷而不聞不問。諸葛識明一提到范姜宮主,滿臉英氣也化作千百繞指柔,語氣盡是溫柔。話說諸葛識明及范姜漱玉的情緣,就是來自上一代華山派掌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Thumbnail
早在劉賀繼位飛奔的路上時,他昌邑國的中尉王吉就給他寫過信,裡面有以下要點: 人家國喪你才有機會繼的位,千萬崩住了,別浪。(今大王以喪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發!) 你的領導是大將軍,千萬姿態放低。(臣願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但劉賀並不當回事。 來的這一路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Thumbnail
譙周傳裏頭,他說過兩次光武傳奇的故事。都是給劉禪的上書。第一次是劉禪改年號,立太子,忙活了大半輩子想要來點小愛好又怎麼了的時刻。 你各位不要老記著光武劉秀的大絕招是放隕石,晉宣司馬懿同樣都是略懂略懂。劉秀真正的歷史定位,就是「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可以勸王者爭霸,也可以勸王者,投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華山派副掌門諸葛識明意欲自裁未果,掌門司徒遼預料笑情宮范姜漱玉宮主必會出手干預拜月教勢力南侵中原,他也言明諸葛副掌門係為范姜宮主所救,絕不會坐視心上人身負重傷而不聞不問。諸葛識明一提到范姜宮主,滿臉英氣也化作千百繞指柔,語氣盡是溫柔。話說諸葛識明及范姜漱玉的情緣,就是來自上一代華山派掌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Thumbnail
早在劉賀繼位飛奔的路上時,他昌邑國的中尉王吉就給他寫過信,裡面有以下要點: 人家國喪你才有機會繼的位,千萬崩住了,別浪。(今大王以喪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發!) 你的領導是大將軍,千萬姿態放低。(臣願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但劉賀並不當回事。 來的這一路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Thumbnail
譙周傳裏頭,他說過兩次光武傳奇的故事。都是給劉禪的上書。第一次是劉禪改年號,立太子,忙活了大半輩子想要來點小愛好又怎麼了的時刻。 你各位不要老記著光武劉秀的大絕招是放隕石,晉宣司馬懿同樣都是略懂略懂。劉秀真正的歷史定位,就是「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可以勸王者爭霸,也可以勸王者,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