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1】舊電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從雲林北上,發現台北的確變的很不一樣,以往人滿為患的街巷,如今空蕩蕩的,每個行人都戴好口罩並與他人保持適當社交距離,疫情改變了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值得慶幸的是,在疫情壟罩台灣的這兩個多月以來,可以看到多數國人的自律,而因為疫情,我也多了兩個月和家人相處的時光。
這次回台北主要是找新的租屋處,這幾天都借住朋友在士林的家,地點在士林夜市裡,原本回到台北多少擔心會和人群有過多接觸,不過這幾天觀察下來發現士林夜市只剩零星的攤販在營業,出門或逛街的遊客三三兩兩,大多攤販也都會主動提醒顧客進行實名制,看起來大家似乎已逐漸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
朋友住的地方倒也有趣,至少我是這麼覺得,她住的地方在五樓,門口是一間賣鹹酥雞的小販,攤位正後方就是樓梯口,但入口處挺小,樓梯也很窄,一次只能容納一人行走,而且到四樓前的樓梯完全是直的,沒有任何轉彎處,於是爬樓梯時首先看到的是沒有盡頭的階梯,彷彿是座天梯直通天上,還沒開始爬便感到心累,不過這幾天爬善爬下倒也習慣了。
我目測朋友的房間大約6吋左右,我一踏進房間就被她家的電視機吸引,那是一台傳統的映像管電視,牌子是東元的,我有好多年沒看過這樣的舊電視機了,打開電視時還會先聽到一陣「吱吱」的低頻噪音,讓人稍微感到耳鳴。這幾天都待在朋友的租屋處,因為外頭總是下雨,我們晚餐便叫了幾次外送,打開小小的折疊桌,守在她那台小電視前看著奧運的時況轉播,為網路上各種的打氣留言感到欣慰,對那些刻薄的文字不屑一顧,為羽球男雙奪金而尖叫,為小戴昨晚的冠軍賽加油,雖然她錯失了金牌,卻贏得了我們的崇拜,她仍然是大家心目中的金牌。
朋友家的電視機馬上讓我聯想到外婆家的那台電視,同樣也是舊電視,但沒有第四台,所以小時候每次回外婆家能看的電視節目十分有限,但那時沒什麼娛樂,所以妹妹和我總是抱著一堆餅乾,守在小小的電視機前,拿著遙控器把僅有的那十幾台電視頻道轉了好幾遍,我們最愛的當然是卡通,再來是一些綜藝節目,偶爾也會看看新聞,無聊時會轉連續劇甚至是看八點檔。
後來和外婆同住的舅舅車禍去世,媽媽和阿姨在整理他房間時,便把舅舅的液晶電視搬到客廳,取代那台舊電視,新的電視機一樣沒有第四台,但螢幕比較大,它的畫質和音質也比舊的電視要好得太多,我和妹妹仍然會抱著零食守在電視前,但總覺得還是習慣舊的那台電視機,我們也說不上原因,儘管它的畫質差,但我們就是喜歡那台舊電視。再後來,外婆也因病過世了,以往每個禮拜天都要回外婆家的傳統也到此結束,後來我回外婆家的次數大概不超過五次,那台舊電視也被我忘在記憶中,不過偶而還是會想起來,想起那台老舊的電視機,和它開機時的吱吱聲。
avatar-img
10會員
12內容數
漫漫時光中發生的平凡故事,或許能找到打動你的小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台北,在許多外國人的想像中應是先進、發達,充滿未來感的景象,但對於我們這些在地人而言,老房、危樓遍地,大多數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爺爺最自豪的就是自己住的社區裡有電梯,要知道當時電梯這種稀罕物只有高級飯店才擁有的!當然,以管理費而言,在當時也是相當貴的程度,至少比起一般社區的管理費多了六成有餘。 ​
Thumbnail
活到這把年紀,想想以前,覺得以前有些事、以前的生活,真不可思議。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的電視機,我小時候,就沒有電視機,沒電視可看。不是買不起電視,而是根本沒電視機,沒電視台。   我是42年次,台灣到民國51年,第一家電視台台視,才開播。 也就是大約我10歲時,台灣才有電視。  
完全無法調整音量,遙控器整組壞掉 對於過去認識的網路朋友,雖然幾百年沒聯絡,但他是1987年出生,跟我同年屬兔的男性,我是清楚的,順帶一提,昨日在捷運站看到的高挑第三性人帶著一個兔耳朵,感覺好適合,但我覺得這個人不是我過去認識的同年網路朋友 而是再久以前認識的網路許姓朋友找的吧? 他以為我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昨天媽媽來台北找我,我們一起吃午餐,還有一起逛101,再一起去逛光華商場,本來只要買耳機,結果意外買了一台筆電,因為我原本的筆電用了14年了,雖然沒壞,但是覺得應可以換一台新的了,就這樣,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用新筆電看Netflix,感覺很棒!
Thumbnail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x弱電通】對講機年久失修?鑰匙包報紙往下丟住戶日常?中古公寓芝麻開門遙控新法寶。影片來源: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YouTube頻道 台灣早期在社群通訊軟體尚未盛行時,人們仰賴話機和遠在外地的親朋好友保持聯繫、拆開信封閱讀對彼此的念想;如今時代變遷只需「一指通」,乘載多
Thumbnail
現在住的地方是我兩年多前自己搬出來住的公寓小套房,以一個人的「房間」來說算挺大,但若超過一個人居住,就稍微擁擠些了。 現任伴侶原本也不住在台北,我們在一起後他才來到台北生活,也就順勢住進我的小套房了。 我自知自己對於「收拾」類的家務非常不擅長,因此在我搬出來初期,就告誡自己:買東西前先想清楚、任
Thumbnail
小時候,老家阿嬤床頭擺著一台24小時播著賣藥電台的攜帶式"喇吉歐"(Radio),收音機裡主持人口沫橫飛介紹貴得要死的仙丹妙藥,穿插著旋律大同小異的台語情歌,構築出我腦中代表童年的聽覺印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台北,在許多外國人的想像中應是先進、發達,充滿未來感的景象,但對於我們這些在地人而言,老房、危樓遍地,大多數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爺爺最自豪的就是自己住的社區裡有電梯,要知道當時電梯這種稀罕物只有高級飯店才擁有的!當然,以管理費而言,在當時也是相當貴的程度,至少比起一般社區的管理費多了六成有餘。 ​
Thumbnail
活到這把年紀,想想以前,覺得以前有些事、以前的生活,真不可思議。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的電視機,我小時候,就沒有電視機,沒電視可看。不是買不起電視,而是根本沒電視機,沒電視台。   我是42年次,台灣到民國51年,第一家電視台台視,才開播。 也就是大約我10歲時,台灣才有電視。  
完全無法調整音量,遙控器整組壞掉 對於過去認識的網路朋友,雖然幾百年沒聯絡,但他是1987年出生,跟我同年屬兔的男性,我是清楚的,順帶一提,昨日在捷運站看到的高挑第三性人帶著一個兔耳朵,感覺好適合,但我覺得這個人不是我過去認識的同年網路朋友 而是再久以前認識的網路許姓朋友找的吧? 他以為我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昨天媽媽來台北找我,我們一起吃午餐,還有一起逛101,再一起去逛光華商場,本來只要買耳機,結果意外買了一台筆電,因為我原本的筆電用了14年了,雖然沒壞,但是覺得應可以換一台新的了,就這樣,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用新筆電看Netflix,感覺很棒!
Thumbnail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x弱電通】對講機年久失修?鑰匙包報紙往下丟住戶日常?中古公寓芝麻開門遙控新法寶。影片來源: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YouTube頻道 台灣早期在社群通訊軟體尚未盛行時,人們仰賴話機和遠在外地的親朋好友保持聯繫、拆開信封閱讀對彼此的念想;如今時代變遷只需「一指通」,乘載多
Thumbnail
現在住的地方是我兩年多前自己搬出來住的公寓小套房,以一個人的「房間」來說算挺大,但若超過一個人居住,就稍微擁擠些了。 現任伴侶原本也不住在台北,我們在一起後他才來到台北生活,也就順勢住進我的小套房了。 我自知自己對於「收拾」類的家務非常不擅長,因此在我搬出來初期,就告誡自己:買東西前先想清楚、任
Thumbnail
小時候,老家阿嬤床頭擺著一台24小時播著賣藥電台的攜帶式"喇吉歐"(Radio),收音機裡主持人口沫橫飛介紹貴得要死的仙丹妙藥,穿插著旋律大同小異的台語情歌,構築出我腦中代表童年的聽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