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耳邊風」第 5 集:你們都猜不到的最酷樂器,從農場拿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Tobias Oetiker on Unsplash
podcast 節目在這裡 >>> https://kkbox.fm/n38QZg
暢聽音樂請用行動裝置
最新版 KKBOX APP

這個樂器,原本掛在牲口脖子上,拿在手上敲,能發出響亮的聲音。拉丁美洲的音樂常常用到它,一手拿著,一手持棍,敲呀敲,跟敲木魚差不多。
這個樂器,就叫「牛鈴(cowbell)」,經過長年演化,當然和掛在牛羊脖子上的版本已經不太一樣了。它不只出現在民族音樂、拉丁美洲舞曲裡,也跨越了樂種和地域的界線,進入搖滾、嘻哈、靈魂、電子舞曲的世界,並且發揮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功用。你恐怕很難想像,牛鈴,這個乍聽土得掉渣的樂器,居然也能變得這麼酷。
話說牛鈴的粉絲還真不少,網上有很多版本的「史上最強牛鈴歌曲榜」,甚至有 cowbellsongs.com 這樣的網站,蒐集了幾百首用到牛鈴的流行曲。不誇張地說,《耳邊風》節目就算每集都做「牛鈴專題」,也可以做滿一整年。
但當然我沒有要那樣啦,這集節目,先分享幾首我最喜歡的「牛鈴名曲經典榜」, 之後想不想聽續篇呢?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本集曲目
War / Low Rider (Why Can't We Be Friends?, 1975)
Barry White / Can’t Get Enough of Your Love, Babe (Can't Get Enough, 1974)
Grand Funk Railroad / We're An American Band (We're An American Band, 1973)
The Rolling Stones / Honky Tonk Women (1969)
Lipps Inc. / Funky Town (Mouth to Mouth, 1979)
曹雅雯 / Cowbell(自本,2020)
◎ 耳邊風節目在此 >>> https://kkbox.fm/n38QZg
輸入專屬優惠碼 DJMAFANG,加入 KKBOX 會員,可享九折
>>> 優惠連結在這裡 https://kkbox.fm/a1rFyM
>>> 折扣碼暫定使用期限:7/26 - 8/22 逾時不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世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是不說,你一定以為這些歌是整個樂團熱熱鬧鬧一起錄的。其實,裡面都只有一個人。詞曲編錄唱奏,從頭幹到底,校長兼撞鐘。(本文內附 KKBOX 優惠鏈結)
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台灣產業結構漸漸從農業跨向製造業,大量農村人口開始向都市移動,這是台灣社會首次發生的大規模內部人口流動。整個社會的結構演化尚未足以完整承接這些農村外流人口,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生,台語流行歌便為我們生動紀錄了一幕幕那個時代「找頭路」的故事。
今天繼續播幾首我心目中「史上最強出道專輯 A 面第一首」,這些歌不只拽著我們縱身跳進這個樂團的世界,也從這張專輯開始,大大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歷史。
Photo by D A V I D S O N L U N A on Unsplash  第一張專輯A面第一首,常常是我們認識這個樂團的起點。從這首歌開始,我們被拽進他們獨一無二的宇宙。
衷心企盼「耳邊風」播的歌,也能狠狠踢開你腦中那扇門。我們空中見。
「耳邊風」這個節目一開始,我想從「聲音」的角度分享我聽音樂的歷程。
要是不說,你一定以為這些歌是整個樂團熱熱鬧鬧一起錄的。其實,裡面都只有一個人。詞曲編錄唱奏,從頭幹到底,校長兼撞鐘。(本文內附 KKBOX 優惠鏈結)
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台灣產業結構漸漸從農業跨向製造業,大量農村人口開始向都市移動,這是台灣社會首次發生的大規模內部人口流動。整個社會的結構演化尚未足以完整承接這些農村外流人口,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生,台語流行歌便為我們生動紀錄了一幕幕那個時代「找頭路」的故事。
今天繼續播幾首我心目中「史上最強出道專輯 A 面第一首」,這些歌不只拽著我們縱身跳進這個樂團的世界,也從這張專輯開始,大大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歷史。
Photo by D A V I D S O N L U N A on Unsplash  第一張專輯A面第一首,常常是我們認識這個樂團的起點。從這首歌開始,我們被拽進他們獨一無二的宇宙。
衷心企盼「耳邊風」播的歌,也能狠狠踢開你腦中那扇門。我們空中見。
「耳邊風」這個節目一開始,我想從「聲音」的角度分享我聽音樂的歷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樂器流氓~嗩吶,這由滿月吹到頭七的樂器,幾乎一吹響了,所有樂器的聲音都被壓的打,理由很簡單,嗩吶的音色在2000Hz~5000Hz之間人類聽覺最敏銳,聲量增益最明顯的頻段,而嗩吶在這頻段的泛音音量也是最大的。 但也太大了,稍微算一下,我所取樣的聲音,音高#F5的基頻與泛音最大聲量(約2000H
Thumbnail
音樂與聲音療癒在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手碟作為一種金屬打擊樂器,擁有柔和、空靈的音色,非常適合用於冥想音樂、靈性音樂或其他需要靜心的音樂。本文分享了幾位手碟演奏家的作品,,並介紹了手碟的起源和製作過程。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Easy Listening 屬於非主流音樂,被注視程度始終不及主流流行曲,因為流曲每天都有排行榜,然而 Easy Listening 本身卻曾產生大量的經典,《The Lonely Bull》便是其一。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Thumbnail
有天早上看中華電信MOD音樂台,有丹麥國家交響樂團演出。   除了傳統的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外,竟然還有些少見的樂器。 我看到有口風琴,還有陶笛,還有好像是吉他的樂器。   下面2張圖片,是我從電視拍照的。 第1張是口風琴,第2張類似吉他,不知道是不是吉他?陶笛就沒拍照了
Thumbnail
看到這個標題,孰悉的朋友拿起麥克風一起跟著唱吧!! 下這個真珠美人魚的台詞,感覺自己很年輕??(並沒有) 如果看到這裡,有記憶的你還能快樂接著唱完,那喉輪是絕對沒問題啦 唱不完的 喔喔!! 只能說當時的我們勤於學業沒看電視卡通XD 【空尼己挖 我的喉輪】 由下到上,第五脈輪走到了
Thumbnail
Bugle,單字解釋是「號角」。  一般會翻作「軍號」,或是「翼號」。 是構造比較簡單的銅管樂器(Brass),它沒有按鍵或是可以調節音高的裝置。只能透過嘴唇的振動來改變音高。也就是只能吹奏其泛音列,基本大概是5個泛音左右,又被稱為「軍號音階(Bugle scale)」。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新誕生的樂器? 不過我相信未來會有很多人喜歡它的音色。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樂器流氓~嗩吶,這由滿月吹到頭七的樂器,幾乎一吹響了,所有樂器的聲音都被壓的打,理由很簡單,嗩吶的音色在2000Hz~5000Hz之間人類聽覺最敏銳,聲量增益最明顯的頻段,而嗩吶在這頻段的泛音音量也是最大的。 但也太大了,稍微算一下,我所取樣的聲音,音高#F5的基頻與泛音最大聲量(約2000H
Thumbnail
音樂與聲音療癒在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手碟作為一種金屬打擊樂器,擁有柔和、空靈的音色,非常適合用於冥想音樂、靈性音樂或其他需要靜心的音樂。本文分享了幾位手碟演奏家的作品,,並介紹了手碟的起源和製作過程。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Easy Listening 屬於非主流音樂,被注視程度始終不及主流流行曲,因為流曲每天都有排行榜,然而 Easy Listening 本身卻曾產生大量的經典,《The Lonely Bull》便是其一。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Thumbnail
有天早上看中華電信MOD音樂台,有丹麥國家交響樂團演出。   除了傳統的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外,竟然還有些少見的樂器。 我看到有口風琴,還有陶笛,還有好像是吉他的樂器。   下面2張圖片,是我從電視拍照的。 第1張是口風琴,第2張類似吉他,不知道是不是吉他?陶笛就沒拍照了
Thumbnail
看到這個標題,孰悉的朋友拿起麥克風一起跟著唱吧!! 下這個真珠美人魚的台詞,感覺自己很年輕??(並沒有) 如果看到這裡,有記憶的你還能快樂接著唱完,那喉輪是絕對沒問題啦 唱不完的 喔喔!! 只能說當時的我們勤於學業沒看電視卡通XD 【空尼己挖 我的喉輪】 由下到上,第五脈輪走到了
Thumbnail
Bugle,單字解釋是「號角」。  一般會翻作「軍號」,或是「翼號」。 是構造比較簡單的銅管樂器(Brass),它沒有按鍵或是可以調節音高的裝置。只能透過嘴唇的振動來改變音高。也就是只能吹奏其泛音列,基本大概是5個泛音左右,又被稱為「軍號音階(Bugle scale)」。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新誕生的樂器? 不過我相信未來會有很多人喜歡它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