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說到「多重人格」,許多人立刻會想到《24個比利》,筆者也不例外,《24個比利》是筆者認識多重人格的契機,儘管不可否認當初筆者並不是以嚴肅的態度看待該書,但後來在了解造成多重人格的原因之後,就明白將其當作題材實須謹慎。
所以一知道《分裂》是有關多重人格的電影,筆者就十分好奇了--究竟編劇會如何安排這項設定呢?
【以下有雷,慎入】
首先來看看預告~
因為筆者是直接看正片,為了本文才去找預告片,沒想到預告片給了筆者不一樣的感受,怎麼《分裂》明明是「懸疑片」,預告卻是往「恐怖片」的方向剪輯?!(⊙_⊙;)
(看正片時淡定非常,看預告片冷汗直下...)
如果有讀者看過筆者之前發布的
《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觀後感,應該對Blumhouse這間製片公司不陌生,而《分裂》正是由Blumhouse擔任製片商。
所以900萬的預算其實算高了,不過《分裂》既然已有《驚心動魄》的成功在前,這樣的預算是合情合理了。
回到觀後感的部分,如同「前情提要」提到的,談到《分裂》似乎就離不開「多重人格」的話題,不過筆者畢竟非專業人士,所以本文就不過多談論多重人格的實際病因、症狀,只就與電影情節相關的部分稍微談論一下筆者的看法。
24個凱文?
首先不得不說,「野獸」的出現使得凱文共有不偏不倚,恰好24個人格,不清楚是否是向《24個比利》致敬,但不禁讓人做此聯想。
電影中並沒有讓24個人格通通現身,假如真的這麼做了那詹姆斯.麥卡維恐怕是第一個抗議的(笑),不過即使如此,詹姆斯.麥卡維仍然要扮演至少六個角色,若出現在考卷上則堪稱是最後的魔王題了,幸好這「一人分飾六角」的難題似乎並不構成阻礙,我們都見證了他在本片中的精湛表現。
其中最難飾演的,筆者猜想不是單一人格出現的時候,而是不同人格之間轉換的過程,尤其是片中有一幕「丹尼斯假裝自己是貝瑞卻被揭穿」,在「正在飾演丹尼斯」的情況下還要揣摩其「試圖扮演貝瑞」的心境,詹姆斯.麥卡維簡直是上演「戲中戲」了。
相信的力量
另外,本片最讓人猜疑、驚懼的果然還是「野獸」的存在。牠引導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相信的力量」真的能誘發人體的潛能嗎?
筆者先作答︰「能,也不能。」
(對,目的就是要吊胃口)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
安慰劑效應,先不論科學家們對其有多痛恨,對筆者來說它揭示了心理與生理的距離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般遙遠,相反的還息息相關。
再舉一個與許多人切身相關的例子--
大腸激躁症。儘管病因尚不明確,卻常被認為是由壓力所引起,就算不能確認為腸躁症患者,起碼筆者蠻常聽說有人一緊張就想上廁所、拉肚子。
然而筆者不是醫生,以上和醫學有關的範例大家聽聽就算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資料,想必可以得到更準確、豐富的說明。真正讓筆者相信「相信的力量」的(有點拗口( ̄▽ ̄)),是「天助自助者」這句話。
聽起來好像更玄乎了?其實筆者的意思是「唯有相信自己能做到之人,才能辦到非常人所能完成之事」,也是備受推崇的「成長型思維」的特徵之一。當然此處指的「相信自己」並非盲目的自信,而是類似「相信在遭逢困境時都能一一化解」的信念。
保有這樣的「信念」好像很傻,而且你無法驗證是不是「信念」促使的成功,失敗了更會懷疑其必要性,但筆者必須點出,從客觀的角度來說,你不會因為「相信自己」而有任何損失。
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講了那麼多,還是要解釋一下筆者的答案。「能」的部分方才已經說完,至於「不能」的部分...就是像片中那樣既能徒手爬牆,又不怕近距離槍擊的「非人」啦。儘管不斷有打破世界紀錄的「超人」出現(例如台灣之光郭婞淳( •̀ ω •́ )✧),不過像「野獸」這樣直接跨越物種的變身,就真的要是「氪星人的超人」才有可能了。
畢竟蝙蝠俠都要靠金錢的超能力武裝自己了。
後記
看電影前不做功課的結果就是不知道《分裂》是「東鐵177班次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而筆者沒看過第一部《驚心動魄》。
這對有按部就班強迫症(?)的人來說簡直無法接受!(╯°□°)╯︵ ┻━┻
不多說了,來去補第一集~
(本篇文章的圖片大部份取自Netflix影片截圖,僅供心得分享,不做商業使用。)
這次的觀後感到這邊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追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