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生活】2021-0801:原住民族日有感

2021/08/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初稿寫於2021-08-01:我的個人臉書,搜尋{韻婷})
*還好沒超過12點,因為剛剛一邊寫,全家一邊在幫戴資穎加油。
◎先安麗重點:以下是族語教學XD
1.「Nga’ay ho kita salikaka a mapolong.
Ci Hana ko ngangan no mako to no 'Amis
(→ 親愛的族人們大家好,我是Hana.(阿美族)
2.「O wawa no Pangcah kako.
(→我是阿美族的孩子)
3.「Sa’icelen no mita.
(→我們一起努力。)

這次東京奧運,可見原住民選手在場上發揮的實力,著實令人動容,而今天恰巧是原住民族日,瀏覽一些朋友們換頭貼,表示對節日的崇敬,我也翻閱從國中以來,學習族語的照片,在回顧的過程中,有了一些省思。

我國小畢業後,離開花蓮,回台中就讀豐原國中,每周族語課(有點忘了是1個禮拜2小時?還是?)在老師帶領下,不太會說族語(不太會說的原因: (1)我7歲前都住在台中,只有後來轉學到花蓮時,才較有語境(2)我爸媽在家都講華語文)在課業壓力之下,學習族語的心態,反倒是因能夠離開沉悶的班級,來到一個相對輕鬆的環境下,認識原住民族。
相較原鄉部落,台中市原住民族,相對而言較少,我記得當時國中同校同屆阿美族,包含我,應該只有3位(其中一位,就是今年2021年東京奧運柔道女子48公斤級第7名的林真豪)觀賞完林真豪,敗部復活淘汰片段,與她久未聯絡的我,也鼓起勇氣傳訊息給林真豪XD(沒想到她還記得我!)

回顧學習族語的歷程,國中時遇到陳金英老師,而當時的我,比較像用漢人思維,學習自己的母語,因為我並沒有使用這個語言的時機,所以每當參加族語朗讀比賽,比較像硬著頭皮,交差了事(記得好像都會要求學生參賽ORZ)外加當時的重心,在升學考試上,於是乎,對課外活動的經營,我比較沒動力;我的長相,不那麼像典型族人,以致於我求學歷程間,原住民的身分,較常成為他人拿來說嘴「升學+分制度」的腳色,也因此,我從小直到大學前,都不曾主動說「我是原住民」。

高中期間,我專注於學測、指考準備,族語學習,完全變成記憶中封存的語言,只有偶爾轉電視聽到母語,自己內心,會有隱隱約約的熟悉感湧現。直到上大學,接觸原資中心,因為打工的緣故,我必須觀課,才又有學習母語的機會,而認識Apetayan singsi(林錦宏老師);而後,我媽看我投入學族語,也跑去報名台中部落大學的課程,先是參加手工藝紙紮的課程,接著報名阿美族語的課程,認識Linga陳美佐老師,在這樣牽引之下,我因美佐老師的分享,去年參加『阿美族語兒童文學創作繪本研習營』重遇已退休回花蓮的陳金英老師,想想就非常感動,老師老了,而我長大了。
學習族語,從不是一件易事,就像每個得到屬於自己榮耀的人,往往也堅持許久,撐過許多艱難時刻,才在那短暫的瞬間,得到喝采與掌聲,然而在那之前,往往是一段孤寂的路途。

這次東奧運,看到拳擊選手陳念琴進八強時,念出族語「Pangcah no wawa」可以感受到母語與自身的連結,竟是如此強烈,而從全身發出震撼力,我想那份感動,是不了解族語的人,也會被震懾的!原住民族身分,歷經多年來,轉型正義的施行,才讓這身分,得以不再處於社會邊緣。願每一個原住民族人,都能在逐漸習慣漢化生活的情況下,不要忘記我們美麗的傳統文化,也期許我能不斷挑戰自我,早日考過中高級XD
(其實考證書,是為了讓我記得使用母語,也希望這個語言不要消失!)

Sa’icelen no mita.

◎關於林真豪的報導:
◎陳念琴講族語的影片可見:
寶藏女孩潘婷喜法精
寶藏女孩潘婷喜法精
潘韻婷,潘婷,2021年國北教大語創系創作組畢業;2023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即將展開新的旅途,前進的同時,記錄著過去。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