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漢姓」是一種恢復原住民身分與認同行動的優良傳統藥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筆記寫在線上觀看《原住民身分法》系爭規定之釋憲案言詞辯論之後2022.01.25

在改姓母姓以前,其實對於自己的認同十分搖擺。在上幼稚園以前住在父輩這邊的老家,曾被一些鄉下人罵過「番仔」,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與憤慨,所以後來我有一段時間認同比較偏向媽媽這邊。

幼稚園到北部生活之後,家裡溝通大多是華語和台語,且在國中以前,求學過程中,可能國小老師不知道我是原住民,也沒有發生什麼歧視事件,到了改姓之後才比較意識到,原來自己具有「原住民身分」,但另一方面來說「我竟然不會聽/說族語」,相對的對於母系的文化十分陌生。

曾有幾次回到媽媽的老家長濱,但漢化、西化都蠻明顯的,大部分聚會都是教堂,不是在傳統聚會所,沒有看過族人穿族服,也沒有舉辦過祭典。不僅我對文化流失感到焦慮,家鄉也是正在經歷文化流失。

國三在考高中的時候,我因為經濟與分數的因素選擇直升高中的第一屆原住民專班,反而是在教育資源上獲得了比較多追求文化認同的機會。再回到老家看看、思考自我的認同為何,以及尋根溯源的困難。

後來我意識到自己同時擁有兩種血統(或更多),雖然台灣過去歷史發生過許多族群衝突、戰爭、屠殺等等國家暴力事件,但我自己消化心緒以後,認為自己應該要想想兩方都是我的親緣,我的生活必然不會只有一種文化來壟斷我的一切人格養成,所以我是認同阿美族也認同漢族的生活,以及族群身分的。

關於《原住民身分法》的憲法法庭言詞辯論所談到「漢父原母婚生子女的生活像漢人家庭氛圍一樣」的主張,我覺得在系爭規定上有些偏差與籠統之處,現代人經濟水平若相同,其實生活的方式差別不大,大家一樣會用水龍頭了吧!歸咎於現代化生活,包含原住民大部分的人也都在都市工作、求學,怎麼還會有這種把「漢人家庭氛圍」標籤化且自由心證的方式,去判定一位擁有某族裔血緣者是否有原住民身分資格?


《原住民身分法》立法傾向顯然沒有「因居制宜」與「因時制宜」。

另外,為何原父的子女同樣配偶為漢人,或者其他國/族籍,就不需另外所謂「客觀的認同行為」來表彰其婚生子女具有原住民文化認同?是因為立法者與原住民族委員會認為原父比較會傳承文化嗎?或者原父的婚生子女更具有文化表徵的特性?我認為這是有歧視原母之嫌,並且與漢人家庭傳統觀念中的「重男輕女」觀點呼應。

另一方面來說,原父的漢姓和原母的漢姓並無不同,本質上都是漢化政策的產物,可以說是台灣原住民族被殖民歷史的一環,更不必說,漢姓絕對無法表現原住民文化的價值及其認同所在。

以我家族的例子來說,從我外公這一代就沒有恢復傳統姓名,但他們就失去原住民的身分了嗎?而我後來得到的族語名字也不是傳統的取名方式得來,如果說不是傳統取名就不是文化認同行為,不夠文化認同行為就不具有原住民身分,那其實原父的漢姓與原母的漢姓一樣都不符合資格,從我外公開始,我們都應該不是阿美族了。

因為國民政府決策的關係,我的外公就已經不具有法律保障的原住民傳統名字,而我的母親也沒有,這樣的「族群認同」表彰方式何在?如果我們沒有「依傳統的取名方式替自己取族語名字」,對外人來說這又是否具有文化與族群認同?我覺得這才是《原住民身分法》應該去談論的部分,而不是一直在「漢姓」框架下一直無限迴圈。

難道「漢姓」是一種恢復原住民身分與認同行動的優良傳統藥方?

#以我的族名呼喚我

我與母親的合照

我與母親的合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dal的沙龍
27會員
33內容數
本專案預計以原住民議題與生活書寫。 阿美族人相信祖先是渡海而來,為感謝海神護佑祖先而有海祭。 北部南勢阿美稱之為Milalikis,海岸阿美則稱Misacepo’,又因各地區舉行時間不一,大致在六至八月之間。以及部落地理位置散佈台灣各地域,而有海祭或河祭之稱。 預計2023年出版結集。
Cidal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9
創作最難的,從來都不是有沒有靈感。 大學時候寫作的同學見到我,無論是現實還是網路上,還是會跟我說靈感這兩個字。 我總是回應,有沒有每天在寫字練習才是一個大問題。 寫作11年後,我終於出版了第一本上市詩集:《在我身體裡的那座山Talatokosay A Kapah》
Thumbnail
2024/12/09
創作最難的,從來都不是有沒有靈感。 大學時候寫作的同學見到我,無論是現實還是網路上,還是會跟我說靈感這兩個字。 我總是回應,有沒有每天在寫字練習才是一個大問題。 寫作11年後,我終於出版了第一本上市詩集:《在我身體裡的那座山Talatokosay A Kapah》
Thumbnail
2023/03/20
——聞警政署新版獵槍辦法意圖禁絕族人使用獵槍及打壓狩獵文化。 拉開弓弦 滴一顆音符 落入闃暗的礦井 遠山哨鳴 歌者的夜惋 浮著一片雲翳 弓矢在骨肉之際 繃緊身軀 像要把一根肋骨抽出 如我欲山行 提起一把獵槍 我不製造母性 以尋找謀生的手段 對準遠方樹葉間的縫隙 像是你將踏上電扶梯 我的雙腳也正在不
Thumbnail
2023/03/20
——聞警政署新版獵槍辦法意圖禁絕族人使用獵槍及打壓狩獵文化。 拉開弓弦 滴一顆音符 落入闃暗的礦井 遠山哨鳴 歌者的夜惋 浮著一片雲翳 弓矢在骨肉之際 繃緊身軀 像要把一根肋骨抽出 如我欲山行 提起一把獵槍 我不製造母性 以尋找謀生的手段 對準遠方樹葉間的縫隙 像是你將踏上電扶梯 我的雙腳也正在不
Thumbnail
2023/03/06
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一直有如伏流中的砥石,而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及其相關經歷的被看見,只有河底沙般隨時代被洪流淘去,留在世人心中的或許所剩無幾,或者沉沒再沉沒。 得以想見此部著作的完成多有不易,但不能想像向受難者後代探詢家族哀痛的過程有多少的掙扎。
Thumbnail
2023/03/06
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一直有如伏流中的砥石,而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及其相關經歷的被看見,只有河底沙般隨時代被洪流淘去,留在世人心中的或許所剩無幾,或者沉沒再沉沒。 得以想見此部著作的完成多有不易,但不能想像向受難者後代探詢家族哀痛的過程有多少的掙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在改姓母姓以前,其實對於自己的認同十分搖擺。在上幼稚園以前住在父輩這邊的老家,曾被一些鄉下人罵過「番仔」,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與憤慨,所以後來我有一段時間認同比較偏向媽媽這邊。
Thumbnail
在改姓母姓以前,其實對於自己的認同十分搖擺。在上幼稚園以前住在父輩這邊的老家,曾被一些鄉下人罵過「番仔」,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與憤慨,所以後來我有一段時間認同比較偏向媽媽這邊。
Thumbnail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Thumbnail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Thumbnail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Thumbnail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從小就經常思考「我為什麼是我?」又「為什麼會在這裡成長?」。恰好有讀我其他文章的人知道我們家族的流亡史,在各種巧合下才待在台灣,不論從歷史看來或以我們祖先而言這都是最好的安排,畢竟他們最終活下了。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從小就經常思考「我為什麼是我?」又「為什麼會在這裡成長?」。恰好有讀我其他文章的人知道我們家族的流亡史,在各種巧合下才待在台灣,不論從歷史看來或以我們祖先而言這都是最好的安排,畢竟他們最終活下了。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原住民試圖以名字來突顯身分、引起注意、強調認同,並不表示名字和認同(就如外界所以為)就是一回事。事實上就像卡森的經驗所指出,所謂「真正的原住民」是個虛妄的概念,就像「真正的台灣人」是個虛妄個概念。
Thumbnail
原住民試圖以名字來突顯身分、引起注意、強調認同,並不表示名字和認同(就如外界所以為)就是一回事。事實上就像卡森的經驗所指出,所謂「真正的原住民」是個虛妄的概念,就像「真正的台灣人」是個虛妄個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