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過份沉「迷」

更新於 2021/08/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時候很愛玩心理測驗,也有留意星座,每次讀報或看雜誌,最先翻閱的一定是印在副刊和後尾幾頁的每日/每週/每月星座運程。不過,沒有仔細研究。
長大一點,知道了生肖、八字,也恍然原來星座不只十二個,而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專屬星盤,除了九大行星(天文學上是八大我是知道的),還有上昇、下降跟月亮,每一個都有它存在的意思和意義。基本上,就是西方人用來看命的方式,跟我們的八字差不多同一個意思。
漸漸,網路開始發達(年齡被出賣了,不哭,才怪!)能接觸命理這種東西的渠道都遷到網上,造訪一個又一個的算命網站,看人生、看愛情,看得出自己對未來有多好奇。但是,不知道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心底裡其實沒有在認真看待,很多時候看過就算,甚麼內容沒過幾天就忘光光,也從來沒有付款看過仔細版,都是在撿便宜看「無料」的⋯⋯
那算不算沉迷呢?不算的話,真正的沉迷,應該是從大學開始吧!
選讀的大學離家很遠(香港是會有多遠,不就一個半小時車程而已),但同學們都是來自不同的地區,所認識的東西當然不一樣,從而得知香港的廟街原來很出名算命,有塔羅,有八字,有卜卦,應有盡有,每到晚上都擠得汗流浹背(香港真的又濕又熱,那些汗都會黏人的,討厭!)
湊熱鬧也好,買個知道都好,有一天就跟著朋友去了。先是抽塔羅牌,一家不準,抽別家,再不準,轉去算八字,來來回回,好幾年過去。記憶中,個性分析是挺準的,無論塔羅或八字,但關於未來的,好像沒太大的感覺,所以都一一被我歸類為「不準」。
可是,放棄並沒有那麼容易(這份執著放到人生的其他地方該有多好!)踏入社會,要面對的事情自然變多,煩惱多了,力量就會減弱,自然想找一個支撐,這個時候,算命彷彿成了我的後盾;算流年、算事業、算人生,反正自覺路途不順時,都會算一算,而且,還開始懂得記著別人所說的話。
看著這樣的發展,就知道迷信確實會讓人沉迷。因為,單是知道自己的命是不夠的,命好時當然徐徐接受,命不好時誰不想把它撥亂反正,希望能擁有更多,結果,還去訴諸神佛。
雖然沒有偌大的祭品,但汗水的付出倒是有的。沒有說特定的日子,反正就是想到了,想去了,就找找看,看香港哪裡有名聲很好、出名很準的廟宇;黃大仙啊,車公廟啊,寶蓮寺啊,還有濟公廟、天后宮等等等等,基本上都去過了,許過願了。
漸漸,到廟宇拜拜成為了常務事,可能是相信「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這句香港人都會說的話吧!反之,對於算命這回事變得沒那麼上心,因為他的準確度。
不是說他不準,相反,就是因為有好幾件事都被算準了,才讓我的心放開來的。聽起來好像有點矛盾是吧?是的。我也是這麼覺得。但人啊,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走著走著,目的地都還未出現,心態就提早改變,路向當然也順理成章地跟著變。
那麼,命運也會跟著改變嗎?
與預知一樣發生的命運,若設想為沒有改變,那不去預知的命運,不就不用煩惱到底有沒有改變嗎?預知了不好的事情,未發生前想著它何時發生;到確實發生時,又會慨嘆真的會發生。可能是對這種牽引感到累了吧。就在那一剎那,想通了。人生,還是隨緣,隨心吧。
avatar-img
3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井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看到了一個說法,表示「拖延症不是懶,而是逃避」,因為「懶是不願意做本來就不一定要做的事,但逃避是不願意完成應該要做的事」。思索了一陣子,還是想不通這個論點⋯⋯
談過戀愛的,或許也說過這樣的話:「你喜歡甚麼樣子的我?」那一刻,氛圍還有點靦腆,但情意高漲,對方不管做甚麼都是值得愛的……
…… 味蕾隨死去 藥石也無靈
不知由何時開始,習慣把電郵的草稿欄當成寫作空間,而草稿欄裡確實存在著很多「草稿」;有的只起了題,有的沒有題目,卻有了一兩段字,甚至小題⋯⋯
近年流行講「儀式感」,最多人討論和投入的都圍繞著日常生活,如家居裝潢、家品餐具、衣著打扮等等……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強迫症的關係,對重複性數字特別敏感,只要看到就會印象深刻。不過,一般都會視作偶然,不把它當一回事。(印象深刻但又不當是一回事,典型的矛盾體質=0=)然而,在最近的日子裡,回想起來應該都有3、4個月了,無論是自己的電話屏幕、火車上的告示板、車牌號碼或網上的甚麼指數,都反覆地讓我看見…
前幾天看到了一個說法,表示「拖延症不是懶,而是逃避」,因為「懶是不願意做本來就不一定要做的事,但逃避是不願意完成應該要做的事」。思索了一陣子,還是想不通這個論點⋯⋯
談過戀愛的,或許也說過這樣的話:「你喜歡甚麼樣子的我?」那一刻,氛圍還有點靦腆,但情意高漲,對方不管做甚麼都是值得愛的……
…… 味蕾隨死去 藥石也無靈
不知由何時開始,習慣把電郵的草稿欄當成寫作空間,而草稿欄裡確實存在著很多「草稿」;有的只起了題,有的沒有題目,卻有了一兩段字,甚至小題⋯⋯
近年流行講「儀式感」,最多人討論和投入的都圍繞著日常生活,如家居裝潢、家品餐具、衣著打扮等等……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強迫症的關係,對重複性數字特別敏感,只要看到就會印象深刻。不過,一般都會視作偶然,不把它當一回事。(印象深刻但又不當是一回事,典型的矛盾體質=0=)然而,在最近的日子裡,回想起來應該都有3、4個月了,無論是自己的電話屏幕、火車上的告示板、車牌號碼或網上的甚麼指數,都反覆地讓我看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認識三郎兄時,我不知道他有這樣的過去;或許,那時候的他也不知道。書裡說,他在社運的場合中對眾人激烈的情緒感到莫名的共鳴,直到他解封那些封存、深埋於心中的童年記憶,才瞭解到自己那些情緒的源頭。《不再沉默》是作者對過往經歷的耙梳、整理與體悟。他在三歲時被寄養於奶媽家,後者一家人於三年時間中對他性侵……
Thumbnail
完整標題:嗡嘛呢叭咪吽 (Om Mani Padme Hum) 與「佛錢中通沒彎穫望;佛寶中通外直穫望;佛法不沉迷穫望」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真人真鳥真事改編,看著青年從宅男變成帶著鳥兒飛翔的領航員,一段關於愛與冒險的旅程!
Thumbnail
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法國里昂有人向教會指控,其年幼時曾遭當地一名神父性侵,然而該教區的主教意圖包庇此事,受害者便憤而向警方提告,此舉也促使其他受害者現身說出自己的經歷。本片由法國導演 François Ozon 執導,在今年的柏林影展獲得評審團大獎。
Thumbnail
    《感謝上帝》結構嚴謹,探討相當全面,每個面向都處理到一定的深度。電影也順利榮獲2019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片中因為曝光涉案的教會人員真實姓名,導致培耶納神父的律師以「無罪推定」為由,要求下令禁演。幸好在法國上映前一天,歐容確定勝訴,電影得以上映。
Thumbnail
這是一篇讓我當上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出版作者後的感受。 寫作人,就是一種擅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人。而所謂的「擅用」,亦需要讀者與作者互相配合,在客觀標準下找到各自的... ...
Thumbnail
<p>這群人年約50到70歲不等,絕大多數是從宋楚瑜當省長時期一路追隨的支持者。過往宋楚瑜的支持者,多是隱性選民,願意站上街頭,宣傳拉票,甚至表態支持的,少之又少,是什麼改變了他們?讓他們不再沈默、願意挺身而出,在無數個清晨、夜晚,自發性地掃街拜票?</p>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認識三郎兄時,我不知道他有這樣的過去;或許,那時候的他也不知道。書裡說,他在社運的場合中對眾人激烈的情緒感到莫名的共鳴,直到他解封那些封存、深埋於心中的童年記憶,才瞭解到自己那些情緒的源頭。《不再沉默》是作者對過往經歷的耙梳、整理與體悟。他在三歲時被寄養於奶媽家,後者一家人於三年時間中對他性侵……
Thumbnail
完整標題:嗡嘛呢叭咪吽 (Om Mani Padme Hum) 與「佛錢中通沒彎穫望;佛寶中通外直穫望;佛法不沉迷穫望」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真人真鳥真事改編,看著青年從宅男變成帶著鳥兒飛翔的領航員,一段關於愛與冒險的旅程!
Thumbnail
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法國里昂有人向教會指控,其年幼時曾遭當地一名神父性侵,然而該教區的主教意圖包庇此事,受害者便憤而向警方提告,此舉也促使其他受害者現身說出自己的經歷。本片由法國導演 François Ozon 執導,在今年的柏林影展獲得評審團大獎。
Thumbnail
    《感謝上帝》結構嚴謹,探討相當全面,每個面向都處理到一定的深度。電影也順利榮獲2019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片中因為曝光涉案的教會人員真實姓名,導致培耶納神父的律師以「無罪推定」為由,要求下令禁演。幸好在法國上映前一天,歐容確定勝訴,電影得以上映。
Thumbnail
這是一篇讓我當上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出版作者後的感受。 寫作人,就是一種擅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人。而所謂的「擅用」,亦需要讀者與作者互相配合,在客觀標準下找到各自的... ...
Thumbnail
<p>這群人年約50到70歲不等,絕大多數是從宋楚瑜當省長時期一路追隨的支持者。過往宋楚瑜的支持者,多是隱性選民,願意站上街頭,宣傳拉票,甚至表態支持的,少之又少,是什麼改變了他們?讓他們不再沈默、願意挺身而出,在無數個清晨、夜晚,自發性地掃街拜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