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除了懶跟逃避,還有一夥無重的得失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天看到了一個說法,表示「拖延症不是懶,而是逃避」,因為「懶是不願意做本來就不一定要做的事,但逃避是不願意完成應該要做的事」。思索了一陣子,還是想不通這個論點⋯⋯
一來,因為懶而不做的事,真的不一定要做嗎?懶得動,所以變胖;胖到連原來的衣服也穿不下,胖到得病,這時候,難道減重還是不需要的事嗎?懶得找工作,每天就軟攤床上虛度光陰,儲蓄在遞減,人也沒增值,坐食山崩,那掙生活費這件事也不算是必須做的事嗎?
懶,根本是衍生出逃避的其中一個原因,而拖延,就是攪合兩者而來的一種表現方式。
可是,擁有拖延症的人,真的就單純是懶或習慣逃避?筆者相信,人每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背後都存在至少一個目的,而那個目的,多多少少能反映出其處世心態;予人感覺萬事都不慌不忙的拖延症,也許,他們正正少了一夥得失心。
人之所以會改變,因為希望能從沒有到擁有,是慾望,亦是目標,結果成就出一股巨大卻無形的推動力,讓人不其然的抬起腿狂奔,直至追求成功。至於過程中的跌盪,有人視為挑戰,當然也有人就此被打倒,那是心理上的另一個課題,今天就暫且不論。
不過,即使是失敗,也要有開始才會出現,但拖延症的人,就是連開始也不想,沒有那股動力,沒有那種渴求。事情的好與壞,對他們影響不大,甚至是可有可無。是安於現狀,還是隨遇而安,可能還是有個別之差,但肯定的是,他們每一次的開始,往往都是待到不能再拖,受不了外來壓力而勉強完成的。
至於為甚麼可以沒有得失心,恕筆者還沒找到答案。因為,筆者本身便是個拖延症患者,且病情甚重呢。
avatar-img
3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井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談過戀愛的,或許也說過這樣的話:「你喜歡甚麼樣子的我?」那一刻,氛圍還有點靦腆,但情意高漲,對方不管做甚麼都是值得愛的……
…… 味蕾隨死去 藥石也無靈
不知由何時開始,習慣把電郵的草稿欄當成寫作空間,而草稿欄裡確實存在著很多「草稿」;有的只起了題,有的沒有題目,卻有了一兩段字,甚至小題⋯⋯
近年流行講「儀式感」,最多人討論和投入的都圍繞著日常生活,如家居裝潢、家品餐具、衣著打扮等等……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強迫症的關係,對重複性數字特別敏感,只要看到就會印象深刻。不過,一般都會視作偶然,不把它當一回事。(印象深刻但又不當是一回事,典型的矛盾體質=0=)然而,在最近的日子裡,回想起來應該都有3、4個月了,無論是自己的電話屏幕、火車上的告示板、車牌號碼或網上的甚麼指數,都反覆地讓我看見…
29+1近年常被提起,像是人生的交叉點,必須在此前做些甚麼,踏上甚麼里程碑。其實,年齡真的只是數字,人生的議題或功課,無論哪個年紀層都有,煩惱一樣的多…
談過戀愛的,或許也說過這樣的話:「你喜歡甚麼樣子的我?」那一刻,氛圍還有點靦腆,但情意高漲,對方不管做甚麼都是值得愛的……
…… 味蕾隨死去 藥石也無靈
不知由何時開始,習慣把電郵的草稿欄當成寫作空間,而草稿欄裡確實存在著很多「草稿」;有的只起了題,有的沒有題目,卻有了一兩段字,甚至小題⋯⋯
近年流行講「儀式感」,最多人討論和投入的都圍繞著日常生活,如家居裝潢、家品餐具、衣著打扮等等……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強迫症的關係,對重複性數字特別敏感,只要看到就會印象深刻。不過,一般都會視作偶然,不把它當一回事。(印象深刻但又不當是一回事,典型的矛盾體質=0=)然而,在最近的日子裡,回想起來應該都有3、4個月了,無論是自己的電話屏幕、火車上的告示板、車牌號碼或網上的甚麼指數,都反覆地讓我看見…
29+1近年常被提起,像是人生的交叉點,必須在此前做些甚麼,踏上甚麼里程碑。其實,年齡真的只是數字,人生的議題或功課,無論哪個年紀層都有,煩惱一樣的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拖延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它隱藏的心理戰爭。 拖延不僅是懶惰的表現,更是一種保護與反抗的行為。 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和看待拖延,分析拖延者面對失敗與成功的恐懼, 並指出如何透過覺察和突破心理劇本來克服拖延,幫助讀者找到更好的自我管理方法。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大家是否有以下這些症狀: 懶癌(明明計劃好要做的事情,時間到了卻慵懶的什麼事都不想做😭) 拖延症(心裡總是想說再10分鐘就好,10分鐘到了再5分鐘就去說)結果什麼都沒做🥲 32年來,這兩種症狀一直困擾著小妞😂 記帳、減肥、閱讀、存錢、整理、日記…許多事情都因為懶癌及拖延症沒辦法順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拖延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它隱藏的心理戰爭。 拖延不僅是懶惰的表現,更是一種保護與反抗的行為。 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和看待拖延,分析拖延者面對失敗與成功的恐懼, 並指出如何透過覺察和突破心理劇本來克服拖延,幫助讀者找到更好的自我管理方法。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大家是否有以下這些症狀: 懶癌(明明計劃好要做的事情,時間到了卻慵懶的什麼事都不想做😭) 拖延症(心裡總是想說再10分鐘就好,10分鐘到了再5分鐘就去說)結果什麼都沒做🥲 32年來,這兩種症狀一直困擾著小妞😂 記帳、減肥、閱讀、存錢、整理、日記…許多事情都因為懶癌及拖延症沒辦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