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本好書 ] 金錢超思考

[ 壹本好書 ] 金錢超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by Jonathan Clements


raw-image

沒錯,用錢可以買到更多快樂!

書的一開始探究金錢與快樂的關係,我們並不知真的清楚知道,什麼事能讓我們快樂

  • 金錢可以買到快樂,但不如我們想像的多,影響快樂的因素有太多太多並非擁有單一定義的簡單概念,例如快樂是比較出來的結果,如果你有資產一百萬,身邊的朋友大約都是五十萬,那你會相對比較快樂,如果身邊的都是五百萬...
  • 我們過度看中擁有,忽略了體驗,物質上給予的快樂通常不持久,但是體驗卻能成為回憶,長存在心中,也會成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這是物質條件無法做到的
  • 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帶給我們的快樂勝過把錢花在自己身上,金錢可以讓我們有機會與我們在乎的人一起度過特別的時光,家人聚餐或是聆聽一場音樂會等等,作者認為創造與家人之間的回憶是最好的花錢方式之一

再來提出了許多關於投資常見的錯誤思維

  1. 我們太在意短期的結果,以股票為例應以幾十年為單位而非年/月
  2. 會拋售賺錢的股票卻死抱虧錢的股票
  3. 我們相信投資成功的秘訣是認真做功課
  4. 我們會依據容易回想起的資訊做決策,例如車禍的死亡率明明遠超過飛機失事率,但我們害怕坐飛機的程度遠勝於開車,又常常看到他人中樂透的消息,所以覺得應該也不是難事
  5. 相信多數人的決策等

如果錢無法讓你快樂,那很可能是花錯地方,應謹慎花費發揮最大效益

大家常以為房屋豪華,跑車閃亮,就是有錢人,其實這只代表他們花很多錢,他們可能背負著龐大的房貸,車子也可能租出來的...

本書也提倡儲蓄的重要性,應將退休準備金,列為第一優先儲蓄的項目(雖然是人生的最後一個目標),因為豪華的房子或車子甚至生孩子都是可以選擇的,唯有退休是無法選擇的,大家終會面臨,我們的壽命可能也比預期的要長,金錢可以買到自由

投資也應謹慎,為你的資產組合設停損點,假設你擁有一千萬的儲蓄,你不希望損失幅度超過三百萬,或總資產低於七百萬,如果將三百萬除以0.35,就會得出857萬,這就是你投資的最高上限,如此一來當股市下跌35%時你的總資產不會於700萬以下。預設好可以接受多少跌幅的百分比即願意承受虧損的金額,再將金額除以百分比最後得出的數字就是可以投資的最高上限(以上以投資股票為例)

看完本書的心得:好好思考快樂的定義及想要的生活方式。

我們的目標不是變有錢,我們的目標是擁有足夠的金錢,去過我們想要的生活


avatar-img
Diana的沙龍
4會員
16內容數
我覺得人跟書很像﹐要去閱讀才會知道這本書對不對你的胃﹐ 不喜歡﹐就放下﹐ 每個人的taste不一樣﹐ 對我而言"好書"的定義不一定是人人必讀的經典或者哪個文學大鉅作﹐ 只是那些對我有"影響"的書 、 有"共鳴"的書﹐也可能是激發求知慾 、去思考 、想去探索更多的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ia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曾在開始去健身房前問我男友: 如果我開始健身,萬一變得太壯怎麼辦? 這是一句讓任何健身有成的人聽到都會翻一百個白眼的話 練出肌肉是需要時間、毅力、耐力!說得道似輕鬆容易 這就是書中提到的總有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阻礙你完成目標,而這是其一。
推薦給想更了解自己(女性)以及她們的男性伴侶。 愛自己,就從懂身體開始 開頭,就從了解自己的生理結構開始,再一一破除迷思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
九歲作者那年看了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和阿姆斯壯(NeilArmstrong)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轉播,播下了成為太空人的種子。曾上過太空三次,太空漫步一次,擔任國際太空站(簡稱ISS)指揮官時長六個月。
作者是一名日本精神科醫師,每年持續出版三本書籍、每日更新部落格及發表文章,主張”輸出”的重要性,例如每讀完一本書,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容易忘記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就要透過與他人分享,或是寫出心得感想來加強記憶﹐所謂"輸出"。
 會讀這本書,完全是因為作者,此源於2013年在英國自學烹飪在YouTube上偶然遇到「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個頻道,學會了簡單又好吃的地中海烤雞腿,記得當時還效仿她去市場買了新鮮的羅勒植栽養在窗邊備用。莊祖宜的文字及影片作法都非常親民,讓人讀了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有別於一般專業
我曾在開始去健身房前問我男友: 如果我開始健身,萬一變得太壯怎麼辦? 這是一句讓任何健身有成的人聽到都會翻一百個白眼的話 練出肌肉是需要時間、毅力、耐力!說得道似輕鬆容易 這就是書中提到的總有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阻礙你完成目標,而這是其一。
推薦給想更了解自己(女性)以及她們的男性伴侶。 愛自己,就從懂身體開始 開頭,就從了解自己的生理結構開始,再一一破除迷思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
九歲作者那年看了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和阿姆斯壯(NeilArmstrong)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轉播,播下了成為太空人的種子。曾上過太空三次,太空漫步一次,擔任國際太空站(簡稱ISS)指揮官時長六個月。
作者是一名日本精神科醫師,每年持續出版三本書籍、每日更新部落格及發表文章,主張”輸出”的重要性,例如每讀完一本書,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容易忘記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就要透過與他人分享,或是寫出心得感想來加強記憶﹐所謂"輸出"。
 會讀這本書,完全是因為作者,此源於2013年在英國自學烹飪在YouTube上偶然遇到「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個頻道,學會了簡單又好吃的地中海烤雞腿,記得當時還效仿她去市場買了新鮮的羅勒植栽養在窗邊備用。莊祖宜的文字及影片作法都非常親民,讓人讀了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有別於一般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