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做能讓你感到興奮的事嗎? 你口中的品牌,是事業還是品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於2021/1/11首刊於品牌視角官網,點擊閱讀更多品牌相關文章
品牌無法管理,但品牌化的過程可以
Brand is not manageable, all you can manage is “branding”
「品牌」是一連串「品牌化」行為後形塑的成果,你能管理你的行為,卻很難100%控制成果的呈現。品牌領導人可能做對了每一件事,但品牌的最後樣貌、評論、名聲、受歡迎的程度,還是可能與預期的相差甚大。
如果品牌的成果不可控,那麼為什麼還要做品牌,做品牌究竟是什麼?
做自己喜歡的事,其他都是擲骰子
這句話是「股癌」謝孟恭曾經在Podcast節目上分享自己創作心得時,所分享的一段註解,恰恰呼應了我們想講的事:
正因為品牌化的成果不可控,品牌,才需要是一件你所熱愛的事情。
「做品牌」在現在每個人都能斜槓、創業、做電商的時代,變成人人都朗朗上口的名詞,好像什麼事情都要套個「品牌」就會變得很潮。但攤開網路上各種「做品牌的訊息」,也許你也能發現,多數的內容跟方法都是在告訴你,你該怎麼做能讓自己更受歡迎、快速爆紅、更多的Like、更多點閱、更多分享。
結果為了流量,多數的節目根本沒有差異化,因為所有人都在做一樣的事情。然而股癌的爆紅卻說明了,品牌就是忠於自己的喜好,其它的操作都是錦上添花。你的產品、節目、內容,是不是忠於內心,受眾真的能感覺的到。
我曾經在聊天時提過,真的有所謂「做品牌 (branding)」嗎?
在跟某些創業者聊天過程,你會覺得它就是「天生的品牌 (born to be a brand)」,這些創業者渾身散發的熱情與理想,根本無需強調,便自然地融入品牌DNA中。這種「天生就是品牌」的特質,不是設計、廣告、行銷、文案,能夠「包裝」出來的,而既然無從包裝,那麼真的有所謂的「做品牌」嗎?
這麼定義也許有點極端,不過對我來說,只要你正在做的事跟你的熱情、理想無關,那麼我就不認為它是個品牌。也許你在沒有任何理想的情況下,找到了成功的商業模式、抓準了演算法的喜好並成功獲利,在我的認知中,這是個成功的「事業」而不是品牌。
做品牌不等於成功的事業。如果你想有個成功的事業,你應該專注尋找市場機會、建立可行的商業模式。不過如果你想經營品牌,那麼先問問自己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你正在做你喜歡、能感到興奮的事嗎?
歡迎分享、追蹤、留言!也跟我們説說你的品牌視角吧!
除了在這裡關注我們,你/妳也可以
追蹤我們:品牌視角FB官方粉絲頁
閱讀更多:品牌視角官方網站
合作夥伴:民生路老宅56-3365品牌練習
Youtube:品牌的第n種可能
Podcast:老宅相談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2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讓人覺得品牌虛無飄渺,大概是因為我們一直把Purpose掛在嘴邊吧...(笑),品牌的建構包含許多面向,像是定位、形象、文化、產品、體驗等等~,而當中最普遍讓人覺得「品牌」只是理論的關鍵,大概是因為我們在談品牌建構的時候,會一直反覆提到Purpose(宗旨)這個元素
談到企業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第一直覺也許是獲利能力(商業力),不過我們認為品牌力同樣是企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這兩個企業核心能力的討論與爭論幾乎沒有停止過,實際上,品牌力與商業力在功能與意義上,是有其非常明顯的差異性的。
讓人覺得品牌虛無飄渺,大概是因為我們一直把Purpose掛在嘴邊吧...(笑),品牌的建構包含許多面向,像是定位、形象、文化、產品、體驗等等~,而當中最普遍讓人覺得「品牌」只是理論的關鍵,大概是因為我們在談品牌建構的時候,會一直反覆提到Purpose(宗旨)這個元素
談到企業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第一直覺也許是獲利能力(商業力),不過我們認為品牌力同樣是企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這兩個企業核心能力的討論與爭論幾乎沒有停止過,實際上,品牌力與商業力在功能與意義上,是有其非常明顯的差異性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許多人在網路上吐槽:為什麼只是認真上班,卻覺得自己越來越醜,還帶著一身「班味兒」? 那麼,這所謂的「班味兒」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它還可能是加深的皺紋。 以下兩個無意識的小習慣,就是導致皺紋加深的主要原因! 「醜習慣」一: 皺眉 只要在辦公室環顧一圈,就會驚訝地發現──怎麼
Thumbnail
這本書有一個核心主軸,在於如何查核🤔「事實」,這個主題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在台灣的政治討論中,光是要怎麼確定什麼是「事實」,就已經吵不完了。這個現象的背後,不管你是什麼政治立場都值得多想一下。
Thumbnail
品牌價值塑造是指通過一系列策略和行動來增強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獨特且正面的形象。 價值塑造策略包括品牌形象設計、 品牌故事的講述以及品牌價值的體現。 透過這些策略, 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從而實現品牌的長期成功和市場競爭力。 價值塑造是品牌經營中不可或缺的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關鍵要素,包括明確定義目標和持續瞭解自己。建議持續多練習自我覺察,持續認識自己,越能精進個人品牌
Thumbnail
從10多年的品牌經營,我要強調做品牌不是天馬行空,重要的是要好好活下來。即使目前業績穩定,未來能否存活就是問題。文章提到了宏全的案例,說明即使有穩定的客戶也需要本身的品牌力來擴展業務。做品牌需要投資,但投資的多寡取決於最終目的和資源。最後,文章提到了如何開始做品牌規劃的第一步。
昨天參加許芳宜老師的課程,我報名了兩堂分別是成人體育課和芭蕾課。 下課後,我滿滿的觸動, 同時也有一個大大的聲音告訴我,你不孤單,你正在做很好的事情。 週末一早五點多就醒來,很期待要上這些課程。 八點多就從桃園出發到台北,提早到課程的教室,這次在華山果酒場,一開始我就簡單的熟悉場地,和身體說
Thumbnail
品牌經營對於公司或個人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品牌定位、必修本領和行銷溝通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品牌經營的目標是建立和維護品牌形象,通過定位、故事和價值觀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4 NHK大河劇《致光之君》,生動刻劃了傳奇作家-紫式部的一生,以及親子情感、貴族與庶民的階級對立和宮廷中的政治角力,特別推薦寫作者觀賞,同時還能增加日本歷史及文化知識。
Thumbnail
最近,許多人在網路上吐槽:為什麼只是認真上班,卻覺得自己越來越醜,還帶著一身「班味兒」? 那麼,這所謂的「班味兒」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它還可能是加深的皺紋。 以下兩個無意識的小習慣,就是導致皺紋加深的主要原因! 「醜習慣」一: 皺眉 只要在辦公室環顧一圈,就會驚訝地發現──怎麼
Thumbnail
這本書有一個核心主軸,在於如何查核🤔「事實」,這個主題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在台灣的政治討論中,光是要怎麼確定什麼是「事實」,就已經吵不完了。這個現象的背後,不管你是什麼政治立場都值得多想一下。
Thumbnail
品牌價值塑造是指通過一系列策略和行動來增強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獨特且正面的形象。 價值塑造策略包括品牌形象設計、 品牌故事的講述以及品牌價值的體現。 透過這些策略, 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從而實現品牌的長期成功和市場競爭力。 價值塑造是品牌經營中不可或缺的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關鍵要素,包括明確定義目標和持續瞭解自己。建議持續多練習自我覺察,持續認識自己,越能精進個人品牌
Thumbnail
從10多年的品牌經營,我要強調做品牌不是天馬行空,重要的是要好好活下來。即使目前業績穩定,未來能否存活就是問題。文章提到了宏全的案例,說明即使有穩定的客戶也需要本身的品牌力來擴展業務。做品牌需要投資,但投資的多寡取決於最終目的和資源。最後,文章提到了如何開始做品牌規劃的第一步。
昨天參加許芳宜老師的課程,我報名了兩堂分別是成人體育課和芭蕾課。 下課後,我滿滿的觸動, 同時也有一個大大的聲音告訴我,你不孤單,你正在做很好的事情。 週末一早五點多就醒來,很期待要上這些課程。 八點多就從桃園出發到台北,提早到課程的教室,這次在華山果酒場,一開始我就簡單的熟悉場地,和身體說
Thumbnail
品牌經營對於公司或個人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品牌定位、必修本領和行銷溝通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品牌經營的目標是建立和維護品牌形象,通過定位、故事和價值觀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4 NHK大河劇《致光之君》,生動刻劃了傳奇作家-紫式部的一生,以及親子情感、貴族與庶民的階級對立和宮廷中的政治角力,特別推薦寫作者觀賞,同時還能增加日本歷史及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