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與榮耀》|疼痛標誌記憶,記憶纏繞軀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陣子久違地鑽進電影院的黑暗看阿莫多瓦的《人聲》,看完電影散場,外頭正在暴雨,沒等到雨停就決定要回家。

raw-image

走在那場雨裡,還在想著阿莫多瓦如何地建構失戀女子與劇場相連的住處,繼而想起阿莫多瓦眼中每個角色的家,總強力地吞吐並包覆著個人的情緒、失意,那全反映在鮮明的色彩之上。

《人聲》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don)轉身進門的那個由室內望向玄關乃至家門的鏡位,幾乎與《痛苦與榮耀》裡的安東尼奧班德列斯(Antonio Banderas)某次進門的鏡頭相疊,那同樣也是個雜揉著情傷與憶往的身影。而在那一刻,混雜著雨水回憶電影情節的當下,幾乎以為下一秒就能渾身浸入《痛苦與榮耀》的開場,也許渾身被水體環繞才真的是能模擬初生記憶的環境和回歸母體的渴望。

raw-image

《痛苦與榮耀》開場即往返於薩爾瓦多的童年記憶與憂鬱現況,精神上的溫暖依歸之於晚年,映照出更劇烈的肉體殘衰,恰與全片過往與現下的交叉剪輯應和,每每在薩瓦多用藥、睡眠浸回童年記憶時,精神便脫離來自軀體的禁錮和病痛,神往至一個個生命啟蒙的片刻。

在阿莫多瓦如同醫療顯影那樣片片檢視薩爾瓦多時,《痛苦與榮耀》實然也對阿莫多瓦以往的創作進行似生命史的回顧,從幼年至老年,居中橫亙的歲月其實都藉著舊作早早呈現於影史。例如用《壞教慾》窺知情慾啟蒙後的角色所經歷的同性關係;以《我的母親》和《玩美女人》理解母職和生命中的女性;關於電影和演繹者的關係,也有了《綑著你,困著我》稍加提點。

而《痛苦與榮耀》裡,薩瓦多倒敘兒時在神學院求學歷程時,長約5分鐘的「地理跨醫療」的動畫模擬片段,其風格與阿莫多瓦向來的片頭動畫一致,卻是到了本片裡才在正片裡出現動畫設計。而這也為以「思緒神往」為基調的故事,提供更廣袤和超現實的身體和世界觀想像,在冥之中連結薩瓦多因電影而對世界啟蒙、因病痛而理解生理自我。

raw-image

薩爾瓦多與疾病共存的生活,在不斷地傾軋和梗阻之下趨向失能,除了基本日常運作,更導向薩爾瓦多對待電影和創作的失靈。他試著與過去的電影和角色和解,又旋即因用藥而模糊感受,「成癮」之於薩爾瓦多亦存在著從相斥到釋懷的關係,過往的演員因用藥而拖沉了演出、昔日戀人因用藥而成為負擔。而後薩爾瓦多卻在創作和愛人皆缺席的情況下,以藥物遞補快感。因病痛而缺漏的身體在虛實之間被填滿,在電影裡,薩爾瓦多因喉頭莫名的腫塊所致的吞嚥困難,順勢地合理了每每砌藥時,與吸食海洛因重疊的剪輯圖像。彼時,薩爾瓦多便同演員和愛人到過一樣的地方。

raw-image

談電影中的電影,媒介和媒體本質的近用也是阿莫多瓦擅長的題材。早在《愛慾情狂》裡,阿莫多瓦便用通俗、謀殺懸疑的戲碼擺佈電視報導的荒謬;或是在《切膚慾謀》裡,呈現媒介科技之下等比例螢幕的監視。如今,在《痛苦與榮耀》裡,則是由儲放在電腦桌面的零散檔案來揭露現代人的思緒。在薩瓦多童年與現況跳躍的剪輯間,彷彿也是一場媒介的代換史。當曾經教授寫字的青年一筆一畫寫信給薩爾瓦多時,轉眼間文字便能從數位壓印成篇,然後再立體化成為劇場獨白。意識流化的台詞在裝載投影幕的舞台上傾瀉,此時,電影的景框包圍舞台,而又在那之上構築電影場景...。此般的疊套關係拆解到後來才會發覺,自我的本源事實上就在其中 — 當薩爾瓦多將記憶和往事寄託於數位文字、電影與戲劇的媒介時,便是對記憶形成了外延式的再固化(reconsolidation)。他重新講述、劇本由演員解讀,在舞台上搬演 — 這份記憶已不僅止於發生在自身的構想,而是隨著媒介擴散之後成了可供他者詮釋或帶入的客體。

薩爾瓦多對著演員說道「若你演得好,我會感到更難過。」

過往真實的再現因挑起傷痛而有所憂懼,也因著後續被舊情人從劇本演繹裡指認,而更顯得記憶既然蔓延,那就再無私有和單向。《痛苦與榮耀》的結構實屬大量塊狀的記憶堆疊,是年邁電影作者回頭審視是什麼形塑了創作,到頭來薩爾瓦多意識自己所承受的痛苦是透由過程的積累而來,卻也因著此刻的回溯榮耀了成全自身生命的人們。

raw-image

走經薩爾瓦多與母親、情感和劇本創作的關係,《痛苦與榮耀》終究是講述「作者」與「電影」關係的電影。透由回憶與現況的轉換闡明記憶終成創作的養分。片末,阿莫多瓦直接以「電影佈景」的場景來揭示薩瓦多復出的新作,如同場景對於記憶的再現和重建,隨著鏡頭推軌向後,觀者從主角的回憶抽離,歸於拍攝電影的現實,那是與母親流落車站過夜的一場戲。小薩爾瓦多之於電影的懵懂,就起源於童年一次次的精神救贖裡,也唯有再繼續創作,薩爾瓦多才能支持著自我爬出精神上那神性的絕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承璇的沙龍
27會員
32內容數
謝承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1
1998年末,一場名為「男人的告別」(男達の別れ)演唱會,錄影畫面幾乎失焦而糊去舞台與人群的界線。
Thumbnail
2023/08/11
1998年末,一場名為「男人的告別」(男達の別れ)演唱會,錄影畫面幾乎失焦而糊去舞台與人群的界線。
Thumbnail
2023/07/09
日式cult片代表作者塚本晉也,早期以《鐵男》、《電柱小僧的冒險》等片展現身兼多職——自編、自導、自演,更擔綱攝影、美術與燈光等多重職位——的才華,作品總以低成本製作規模見長,快速運鏡與怪奇構作的人體皆使得塚本晉也的作品成為風格化的cult片代表。
Thumbnail
2023/07/09
日式cult片代表作者塚本晉也,早期以《鐵男》、《電柱小僧的冒險》等片展現身兼多職——自編、自導、自演,更擔綱攝影、美術與燈光等多重職位——的才華,作品總以低成本製作規模見長,快速運鏡與怪奇構作的人體皆使得塚本晉也的作品成為風格化的cult片代表。
Thumbnail
2023/06/15
《迷霧中的孩子》一開場,導演毫不猶豫地在旁白裡表明自己與被攝者的關係,鏡頭裡的琪視導演如摯友談心底話,而何黎艷也坦率地透由畫外音述著自己對女孩的祝願與憐惜——那是全片少數幾個導演表態的段落——在全片所有的目睹與參與中,何黎艷從未試圖為事件和被攝人物多做詮釋,儘管猜得穿所謂的陷阱和人們笑語背後的意圖,
Thumbnail
2023/06/15
《迷霧中的孩子》一開場,導演毫不猶豫地在旁白裡表明自己與被攝者的關係,鏡頭裡的琪視導演如摯友談心底話,而何黎艷也坦率地透由畫外音述著自己對女孩的祝願與憐惜——那是全片少數幾個導演表態的段落——在全片所有的目睹與參與中,何黎艷從未試圖為事件和被攝人物多做詮釋,儘管猜得穿所謂的陷阱和人們笑語背後的意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阿莫多瓦看待人與生命,甚至政治與歷史的視角從不扁平,早期快且重的步伐過渡到近期的緩、慢,顯示年歲的增長帶給他看待世界不一樣的思維,而其中最為可貴的更是他與他的電影中,亙古不變的真誠與寬容之心。這次,仍然挾帶希區考克味道、詭譎神秘的弦樂配樂入耳,以及蘊含濃濃西班牙色彩的華麗片頭躍上銀幕⋯⋯
Thumbnail
阿莫多瓦看待人與生命,甚至政治與歷史的視角從不扁平,早期快且重的步伐過渡到近期的緩、慢,顯示年歲的增長帶給他看待世界不一樣的思維,而其中最為可貴的更是他與他的電影中,亙古不變的真誠與寬容之心。這次,仍然挾帶希區考克味道、詭譎神秘的弦樂配樂入耳,以及蘊含濃濃西班牙色彩的華麗片頭躍上銀幕⋯⋯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短感想 【痛苦與榮耀】2019 【愛爾蘭人】2019 【獅子王】2019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短感想 【痛苦與榮耀】2019 【愛爾蘭人】2019 【獅子王】2019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Thumbnail
上禮拜看了兩部名導的電影,根本經典周。 飽滿、扎實,令人反覆咀嚼的《痛苦與榮耀》。 悲哀的《在黑暗中漫舞》,就算在全然地寂黑之中,仍歌唱著。
Thumbnail
上禮拜看了兩部名導的電影,根本經典周。 飽滿、扎實,令人反覆咀嚼的《痛苦與榮耀》。 悲哀的《在黑暗中漫舞》,就算在全然地寂黑之中,仍歌唱著。
Thumbnail
第72屆坎城影展 最佳男演員獎: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 人物介紹 左1 主角 左2 主角媽媽 左3 主角爸爸 右1 主角小時候 右2 演員 右3 助理 左1 女演員 左2 主角小時候的學生 左3 主角長大的媽媽 右1 主角家幫傭 右2 主角年輕時男友 右3 修女 主角在
Thumbnail
第72屆坎城影展 最佳男演員獎: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 人物介紹 左1 主角 左2 主角媽媽 左3 主角爸爸 右1 主角小時候 右2 演員 右3 助理 左1 女演員 左2 主角小時候的學生 左3 主角長大的媽媽 右1 主角家幫傭 右2 主角年輕時男友 右3 修女 主角在
Thumbnail
在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之列的《痛苦與榮耀》,不論在片名或是劇本故事發想,與其他競賽作品相比,都是一部格局不大又非常「私人」的電影作品。故事述說了創作者,不論是在何種領域、透過何種型式抒發情感,其實都是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做發想,說明了創作即是生活的態度、生活處處藝術的道理。
Thumbnail
在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之列的《痛苦與榮耀》,不論在片名或是劇本故事發想,與其他競賽作品相比,都是一部格局不大又非常「私人」的電影作品。故事述說了創作者,不論是在何種領域、透過何種型式抒發情感,其實都是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做發想,說明了創作即是生活的態度、生活處處藝術的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