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車環島日記─序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環島,這是台灣人最鍾愛的旅行活動,代表著熱血、活力與無畏,用行動去感受這座島嶼的美,用心去體會最真誠的台灣味,而當你的足跡在台灣島上畫出一道完美的圓時,那種征服環島旅行的爽快感會讓你更深愛這片土地。

在台灣人的心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著環島夢,我們也很常在電視及網路上看到不少環島故事,不論是用什麼方式,但都是想跟這片土地有更深的連結。有人喜歡舒服的開著車,用最自在的步調行走台灣;有人喜愛鐵道環島,在火車與鐵軌的喀拉喀拉聲中找到歸屬;當然還有熱血的機車環島,這也是最多台灣人選擇環島的方式;而如果你是肉體派,那單車環島就是你的絕佳選項;還有千萬不能忘記那些徒步環島的勇士,用一步一腳印踏出屬於自己的環島足跡;最後,還有一小群非主流的環島族群,像是獨木舟環島與搭便車環島等,用截然不同的方式體驗台灣。

而我,選擇了一個鮮少人嘗試的方式─搭便車環島。

「為什麼會選擇搭便車環島?」這是許多人在聽到我環島計畫後的第一個反應。

我之所以會選擇搭便車的方式環島,其實理由很簡單,就因為嘗試的人少,而我這個人說來奇怪,就喜歡去些沒什麼台灣人去過的國家,嘗試些沒什麼人試過的體驗,不過也因為嘗試的人少,後續在說起故事的時候,也更能吸引大家的目光,故事也更有味道。

而在此之前,我並沒有嘗試過任何環島方式,初次環島就做這樣的挑戰,老實說心裡也相當忐忑。加上在這樣民風保守的亞洲社會中,搭便車的旅行方式並不常見,這倒也是,我在台灣活了三十年,也幾乎沒遇過舉著牌子在路上攔車的人,就連我老媽也跟我說:「不會有人要載你的啦!」,而這也加深我對搭便車環島的懷疑。不過在經由Google的搜尋下,發現有不少勇者都完成了搭便車環島的挑戰,甚至在YouTube也有不少搭便車環島的影片,這些資訊像是定心丸一樣讓我更確定去做這件事。不管耳邊有多少懷疑的聲音,唯有真的踏上旅程你才會知道,那過程的酸甜苦辣,就算摔的遍體鱗傷,你很可以很自豪的說「起碼我嘗試過」。

就這樣,在二○二○年的八月三十一日,我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環島旅程,用搭便車的方式繼續書寫我的冒險故事,準備好了嗎?讓我用文字帶著你們再熱血一次吧。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Han的極旅冒險的沙龍
35會員
104內容數
從學生時期開始,環遊世界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夢想,用雙眼去探索美麗的世界,用雙腳踏出自己的旅行足跡,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而現在我將帶大家追尋我的冒險旅程,用文字及圖像的方式將故事分享給你們,我叫黃柏翰(Joe),是本篇八十三天環遊旅程的主角,準備好了嗎?精彩故事就要開始了。
2021/12/12
隔天早上九點,朱大哥的車停在民宿門口,坐上車後我們便往高雄的方向出發。說實在我沒料到這麼快就能跟朱大哥見面,但能再次坐上朱大哥的車,內心還是相當愉快,我跟朱大哥接續昨日的對話繼續聊著天,而朱大哥又分享了許多人生經歷的故事,那些故事像心靈雞湯般,為這美妙的早晨增添智慧。
Thumbnail
2021/12/12
隔天早上九點,朱大哥的車停在民宿門口,坐上車後我們便往高雄的方向出發。說實在我沒料到這麼快就能跟朱大哥見面,但能再次坐上朱大哥的車,內心還是相當愉快,我跟朱大哥接續昨日的對話繼續聊著天,而朱大哥又分享了許多人生經歷的故事,那些故事像心靈雞湯般,為這美妙的早晨增添智慧。
Thumbnail
2021/11/27
走在合歡山登山步道上,看著群山與隨風搖擺的箭竹林,真的是太漂亮了。合歡山主峰是相當親民的百岳,不需要專業的登山裝備,而且道路寬闊平坦,不會有過多的階梯,就算是騎著摩托車也能順利登頂。在登山的途中也遇到許多來健行的朋友,許多人看到我揹著便車環島的牌子都很興奮的上前跟我握手,並給予加油打氣,這也讓我更有
Thumbnail
2021/11/27
走在合歡山登山步道上,看著群山與隨風搖擺的箭竹林,真的是太漂亮了。合歡山主峰是相當親民的百岳,不需要專業的登山裝備,而且道路寬闊平坦,不會有過多的階梯,就算是騎著摩托車也能順利登頂。在登山的途中也遇到許多來健行的朋友,許多人看到我揹著便車環島的牌子都很興奮的上前跟我握手,並給予加油打氣,這也讓我更有
Thumbnail
2021/11/06
清晨六點我走在埔里市區,街道上相當寧靜,今天是我環島旅行的第三天,而我今天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挑戰搭便車上武嶺。武嶺為台灣公路最高點,標高三二七五公尺,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公路地標,以前我也有上過武嶺幾次,但用搭便車的方式來挑戰意義會更加特別,因此說什麼也要來一趟武嶺之旅。
Thumbnail
2021/11/06
清晨六點我走在埔里市區,街道上相當寧靜,今天是我環島旅行的第三天,而我今天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挑戰搭便車上武嶺。武嶺為台灣公路最高點,標高三二七五公尺,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公路地標,以前我也有上過武嶺幾次,但用搭便車的方式來挑戰意義會更加特別,因此說什麼也要來一趟武嶺之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2023.07)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火車跳點環島,到點後看心情選擇移動方式,騎自行車、徒步或者搭大眾交通工具。 結束後與友人相約聊聊,友人問說"有沒有什麼收穫?" 有想要一起徒步環島的嗎~~~
Thumbnail
最近(2023.07)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火車跳點環島,到點後看心情選擇移動方式,騎自行車、徒步或者搭大眾交通工具。 結束後與友人相約聊聊,友人問說"有沒有什麼收穫?" 有想要一起徒步環島的嗎~~~
Thumbnail
自行車旅行一直是我所喜愛的事物,騎著單車徜徉在各種美好的景物中,真的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旅行能以各種形式來進行,最適合的工具或許是單車了,也因此我特別喜愛藉由單車來進行每一段旅程。 在2007年完成單車三橫和環島後,我就開始尋找沒騎過的路線,想看看不一樣的景色,臺灣島內和澎湖大多都有走過的足跡。而在
Thumbnail
自行車旅行一直是我所喜愛的事物,騎著單車徜徉在各種美好的景物中,真的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旅行能以各種形式來進行,最適合的工具或許是單車了,也因此我特別喜愛藉由單車來進行每一段旅程。 在2007年完成單車三橫和環島後,我就開始尋找沒騎過的路線,想看看不一樣的景色,臺灣島內和澎湖大多都有走過的足跡。而在
Thumbnail
  陸續有朋友問起去年機車環島的心得,這才比較認真思考這趟旅行的意義。首先想到的,是幾乎所有環島過的人都會說的:騎車騎得很累、屁股很痛、OO風景很漂亮、OO很好吃、OO很好玩......諸如此類的。接著想到的才是「為什麼想去完成『環島』這件事」,我想這或許才是朋友們真正想知道的、問題的根本來源。  
Thumbnail
  陸續有朋友問起去年機車環島的心得,這才比較認真思考這趟旅行的意義。首先想到的,是幾乎所有環島過的人都會說的:騎車騎得很累、屁股很痛、OO風景很漂亮、OO很好吃、OO很好玩......諸如此類的。接著想到的才是「為什麼想去完成『環島』這件事」,我想這或許才是朋友們真正想知道的、問題的根本來源。  
Thumbnail
環島的時間繼續走著,這是我的最後一站,花蓮。 走到第7天,我似乎已經習慣成為一個流浪的旅人,而且還做的很拿手。 怎麼說呢? 沒有過類似的長途旅行經驗, 環島出發前,我瞎忙了整個半夜, 為了找出每個地區該去的景點,這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第一天我就放棄了。 系統性的規劃對我來說實在複雜, 所以,
Thumbnail
環島的時間繼續走著,這是我的最後一站,花蓮。 走到第7天,我似乎已經習慣成為一個流浪的旅人,而且還做的很拿手。 怎麼說呢? 沒有過類似的長途旅行經驗, 環島出發前,我瞎忙了整個半夜, 為了找出每個地區該去的景點,這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第一天我就放棄了。 系統性的規劃對我來說實在複雜, 所以,
Thumbnail
以徒步方式環台一周原本多不見,但近年來逐漸蔚為風潮,走在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徒步最慢也最辛苦,為何要選擇徒步?
Thumbnail
以徒步方式環台一周原本多不見,但近年來逐漸蔚為風潮,走在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徒步最慢也最辛苦,為何要選擇徒步?
Thumbnail
如果時間可以 如果日常瑣事可以輕易放下 想去環島~想去環島~想去環島(說三次,因為真的很想去環島🤣) 用一種比開車慢很多的速度 用一種比搭火車更隨意的方式 騎著機車去看看台灣這座島 曾經開車定點玩了台灣好幾個好幾個好幾個景點 也曾搭火車搭火車搭火車漫遊幾個縣市鄉鎮 第一天:Home→屏東枋寮
Thumbnail
如果時間可以 如果日常瑣事可以輕易放下 想去環島~想去環島~想去環島(說三次,因為真的很想去環島🤣) 用一種比開車慢很多的速度 用一種比搭火車更隨意的方式 騎著機車去看看台灣這座島 曾經開車定點玩了台灣好幾個好幾個好幾個景點 也曾搭火車搭火車搭火車漫遊幾個縣市鄉鎮 第一天:Home→屏東枋寮
Thumbnail
聽到一個人環島 多數的人會驚訝地說:「好熱血!好有勇氣。」 聽到第6次一個人環島 多數的人會如此反應:「........」 在旅途上多數的時間,我是一個人的 不管在台灣還是在世界各地跑 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很多人 但在獨處時,反思及進步是最快速的 每次的一個人單車環島是我獨特愛台灣的方式 奇妙對比
Thumbnail
聽到一個人環島 多數的人會驚訝地說:「好熱血!好有勇氣。」 聽到第6次一個人環島 多數的人會如此反應:「........」 在旅途上多數的時間,我是一個人的 不管在台灣還是在世界各地跑 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很多人 但在獨處時,反思及進步是最快速的 每次的一個人單車環島是我獨特愛台灣的方式 奇妙對比
Thumbnail
是要選擇每天睡飽,起床後泡在咖啡廳.誠品讀書,或是在大台北地區晃晃,享受一人的慢活時光,如果要去小旅行,那又該去哪裡,是不是要及早安排好每天行程,才不會讓自己在日後蹉跎許多時間,對於擁有輕度選擇障礙的我來說,實在不容易決定。 如果擁有一個與自己相處的七天,有沒有什麼是我以前想完成的成就? 📷
Thumbnail
是要選擇每天睡飽,起床後泡在咖啡廳.誠品讀書,或是在大台北地區晃晃,享受一人的慢活時光,如果要去小旅行,那又該去哪裡,是不是要及早安排好每天行程,才不會讓自己在日後蹉跎許多時間,對於擁有輕度選擇障礙的我來說,實在不容易決定。 如果擁有一個與自己相處的七天,有沒有什麼是我以前想完成的成就?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