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識輸出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不知道你是不是感覺自己有學習方面的困難或障礙呢?許多人求學時的經驗不太好,造成他們一想到學習就心生畏懼。

最近我父親幫我報名了線上的英文課程,同時,我也開始和曜名的英文老師Mr. Lin作線上英文的學習。Mr. Lin的教學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在他給的家庭作業中。他會要求學生背誦上一堂課剛剛上過的文章內容。

我發現,久而久之,在背誦過程中,我的英文文法觀念逐漸在進步,但我一開始沒辦法明白進步的原因是什麼。

而另一堂線上英文課,每天課程內容會涉略不同主題和範圍,上起課來頗有新鮮感,不過印象中,常常很快就忘了前一天的上課內容和單字。

直到最近幾次的上課,我忽然掌握了一個學習的訣竅。首先,我這幾次開始發更多時間備課和預習。除了把新單字查出來、並且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外,我還試著回答課程內容中所有的問題。基於我的單字量很少,有的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它會問你對某些事的看法、感受、處理方式等。

但是我開始花心思,在腦海中搜集所有可以用的單字盡可能的回答這些問題,並且盡量要求自己正確的文法,詳細的回答(而非簡單回答),另加上一些補充說明,盡可能多表達自己豐富的意見和想法,把最理想的答案寫出來。

結果,每次當我這麼準備,在課堂上我非常地進入狀況,對於那堂課的所有單字、內容、文法的掌握度也比之前高一倍。

我仔細思考原因,認為學好英文的訣竅不只在背誦(輸入),而是在輸出。就是盡可能把所有腦海中有限的資源彙整、組合,並融合這堂課的新單字或文法。成為我自己的一次完整的表達。

輸出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這時我才理解,為何在Mr. Lin的課後,他要求我們背誦課文,並將錄音檔案傳送給他,效果會那麼好。因為背誦出來也算是一種輸出的過程。

我想到過去我讀一本書,名叫《最高學以致用法》,作者是一位日本的精神科醫師。他試著讓輸入與輸出的量保持平衡,他認為輸出帶給他極大的成長和改變。

書中其中一個篇幅提到,在一個演講的場合,通常在最後都會一段Q&A的時間,但是在亞洲人的文化中,常常當演講者提問時,大家都很含蓄。

作者鼓勵我們多提問,而事前的準備會讓提問打中今天演講主題的核心。這正是我們所謂的「好問題」,一個「好問題」常常能使演講者能夠進一步將今天的主題做深度的探討或延伸,「好問題」帶出的對話過程,往往非常精彩而有深度。

做好預備然後提出「好問題」,正是一種非常好的輸出過程。每次都能問「好問題」的人,通常也是這場演講中收穫最大的人。

在我閱讀的另一本書《狡猾的讀書法》,作者也是一位日本人,他曾是考場上的失敗者,但就在律師考試前改變了他的讀書方式,最終考取律師。

他提到他輸出的方式之一,是在長時間讀書後出去外面散步,因為環境在改變後,能刺激大腦。他則一邊散步、一邊重新思考剛剛讀書的內容或不明白、不理解的題目。就在散步當中常會豁然開朗。

聖經中馬太福音28:19~20這樣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名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去教導萬民成為耶穌的門徒,是要門徒將所學到的一切做一個輸出。

我體會,當我們盡力去使萬民成為耶穌的門徒時,我們自己也將會更像耶穌的門徒,我們的生命也會越來越進步。當然,世界也會更好。

就像那位日本的精神科醫師所說的,「唯有行動,才能帶來世界的改變。

總之,輸出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願你帶回去,突破你在學習時碰到的瓶頸和障礙。如果你的信仰剛好處在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當你願意走出去,將會為你帶來一些突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e, Yi.的沙龍
4會員
30內容數
Lee, Y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8
如何做好一場好的簡報呢?試試看發想和聚斂的技巧!
Thumbnail
2021/10/08
如何做好一場好的簡報呢?試試看發想和聚斂的技巧!
Thumbnail
2021/10/05
有時候,上帝透過夢對我們說話!偶爾,上帝會同時用兩個夢來說話!
Thumbnail
2021/10/05
有時候,上帝透過夢對我們說話!偶爾,上帝會同時用兩個夢來說話!
Thumbnail
2021/10/02
一個完整學習歷程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你多快能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所有瓶頸。
Thumbnail
2021/10/02
一個完整學習歷程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你多快能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所有瓶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0年9月,也就是我離開顧問公司的前一個月,當時所有進行中的大陸輔導案及實體課程因COVID疫情全數取消,多數顧問轉而投入執行政府案。當時與我合作甚久的一位課程承辦人員憑藉不輕言放棄的超強意志力,成功說服某企業把已簽約的全省據點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當她欣喜的通知我這個好消息時
Thumbnail
2020年9月,也就是我離開顧問公司的前一個月,當時所有進行中的大陸輔導案及實體課程因COVID疫情全數取消,多數顧問轉而投入執行政府案。當時與我合作甚久的一位課程承辦人員憑藉不輕言放棄的超強意志力,成功說服某企業把已簽約的全省據點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當她欣喜的通知我這個好消息時
Thumbnail
也許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但你真的學進去了嗎?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達成目標呢?真的有辦法運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嗎? 看到很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輸出」妙用,也讓我思考這樣真的可行嗎? 輸出能鞏固學習的知識、輸出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因為想要很好的輸出是需要「長期」花額外時間去練習
Thumbnail
也許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但你真的學進去了嗎?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達成目標呢?真的有辦法運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嗎? 看到很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輸出」妙用,也讓我思考這樣真的可行嗎? 輸出能鞏固學習的知識、輸出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因為想要很好的輸出是需要「長期」花額外時間去練習
Thumbnail
第六章-Learn 學習 接觸人群,人,書,旅行都時一樣很好的學習方法。接觸人群,閱讀,多旅行可以使人生變得豐富。接觸人群,建立關係,從對方身上獲得成長,同時自己也有所付出,彼此學習,一同成長。在別人身上學習,同時也是最強輸入法。找到可以一起成長的夥伴,學習一位你所尊重的良師,必然能夠豐盛你的人生及
Thumbnail
第六章-Learn 學習 接觸人群,人,書,旅行都時一樣很好的學習方法。接觸人群,閱讀,多旅行可以使人生變得豐富。接觸人群,建立關係,從對方身上獲得成長,同時自己也有所付出,彼此學習,一同成長。在別人身上學習,同時也是最強輸入法。找到可以一起成長的夥伴,學習一位你所尊重的良師,必然能夠豐盛你的人生及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發行電子報,持續 13 年;每天更新 Facebook,持續 8 年;每天更新 YouTube,持續 5 年;每天寫作 3 小時以上,持續 11 年;每年平均出版 2~3 本書,連續 9年。 那麼,你應該會認為這個人是工作狂,每天勤奮不懈甚至熬夜產出吧?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發行電子報,持續 13 年;每天更新 Facebook,持續 8 年;每天更新 YouTube,持續 5 年;每天寫作 3 小時以上,持續 11 年;每年平均出版 2~3 本書,連續 9年。 那麼,你應該會認為這個人是工作狂,每天勤奮不懈甚至熬夜產出吧?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 Shion Kabasawa,也是一位每天堅持輸出寫文章的網路部落客,至今都還有在更新:樺沢紫苑公式ブログ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 Shion Kabasawa,也是一位每天堅持輸出寫文章的網路部落客,至今都還有在更新:樺沢紫苑公式ブログ
Thumbnail
「孩子很愛閱讀,但總是寫不出心得怎麼辦?」說真的,如果沒有在閱讀的當下或讀後進行「輸出」工作,很難產出什麼心得。但平常時間有限,要如何花最少的時間來練習輸出呢?《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古賀史健提出一個方法,可有效加強閱讀理解力,並且鍛鍊輸出的能力。
Thumbnail
「孩子很愛閱讀,但總是寫不出心得怎麼辦?」說真的,如果沒有在閱讀的當下或讀後進行「輸出」工作,很難產出什麼心得。但平常時間有限,要如何花最少的時間來練習輸出呢?《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古賀史健提出一個方法,可有效加強閱讀理解力,並且鍛鍊輸出的能力。
Thumbnail
使用高中英語課本,透過4種不同的學習材料,來加強聽說讀寫的基礎。 累積一堂課又一堂課的單字、詞組及文法概念,漸漸地習慣 了高中課程的步調,也慢慢地展現個人風采及自信,而且在聽說讀寫上都有明顯的進步。
Thumbnail
使用高中英語課本,透過4種不同的學習材料,來加強聽說讀寫的基礎。 累積一堂課又一堂課的單字、詞組及文法概念,漸漸地習慣 了高中課程的步調,也慢慢地展現個人風采及自信,而且在聽說讀寫上都有明顯的進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