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商業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剛好在網路上喵到了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裡頭剛好提到了搖滾樂是否要向主流靠攏。有一部份的樂手認為不過渡的包裝並將內心真實的話講出來,才能反映最真實的社會現況;而有一部份的樂手則認為商業是必須的,因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帶來的窘境。我並不擅長任何樂器,也不懂樂理,只能從一位聽者的角度來觀看這件事,或許一般民眾可能也跟我一樣。只是單純的享受著歌曲裡的氛圍,讓生活中可以有件事情來調節自己的心靈。


對我來說,搖滾樂有一部分確實講出了底層的聲音。只是在其他的角度上,它的主題與內容有時較為沈重真實,在大眾的市場可能就比較沒辦法吃得開。人有七情六慾,當你開心的時候,你會想聽嗨歌;當你傷心的時候,你會想聽傷感的歌,不可能永遠都是同一種類型的歌曲。就像我來說,在我還是青少年時,內心充滿著對這個世界的碰撞,想把心中所想表達的內容給傳遞出來。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不再那麼的強硬了。就像是我努力的想把真正的意思解釋給他人一樣,但是他是否真的完全了解你的意思呢?或許已經不重要了,即使他接收到或沒接收到,你和我還是要面對明天的生活不是嗎?


爬上頂端的人,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過度包裝,太過表面和商業。沒錯事實就是這樣,但是能爬上去的人,他也一定付出了相當的努力,又或者天生就是有那麼好的際遇。以商業的角度來看,你賣一件產品得先製造出它。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買進各種材料、零件,又或者機器設備,這些都是潛在的資出。當然你可以不計任何代價的,只為了保持這件商品的高品質,但你所賺取的利潤相對的就會比較少。所以你必須提高你的價值、收取的費用價格,來維持或增長你的利潤。當到了頂端,開始有更大型的演出或節目時,就會需要有更多的人來維持、控制整個場面。就像把一間公司擴大一樣,當到達了一定的規模及人數時,你開始思考是否要上市上櫃。因為需要有人來投資,並撐起整間公司龐大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也代表它不再僅僅是屬於你個人的資產了,而是一種社會的責任。你必須對你的員工和下屬的生計負責,對那些投資你公司的股東們負責。


沒有絕對的事情,就像那些千錘百鍊的匠人們,像是壽司師傅、各種技術行業的佼佼者等,即使是多麼有天份的年輕人,又或者已經是業界的大師了,還是要面對顧客的要求與評論。隨著時間的逝去他也不再年輕了,你要他保持永遠的一致性那是很困難的,可是他保有的是那靈魂帶給那物品的不確定性,只是是否能收取相對的酬勞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塊餅就那麼一塊,你無法不計任何代價,只為了做出一件極致到不行的物品。市場不見得買單,顧客也不見得看得懂,因為審美及品味的定義是主觀的。當我們開始認知道這件事後,漸漸地選擇了妥協並往中間靠攏。也許不是最上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其馬還有一定的保底。


在現在串流平台這麼發達的年代裡,你想聽什麼樣類型的音樂,平台裡應有盡有。隨著時代的前進,音樂的類型也有了各種不同的演進。前人留下的足跡不會消失,只會不斷地疊加,到達了一定的程度後交融了在一起。歌詞的內容及所要傳達的意思,可能重要或不重要我不知道,但是一定會有一群了解你們的人,還在持續的聽著你們的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理愛吃糖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裡頭講述一位叫做小菁的一位女性,紀錄類似平常生活一些瑣碎的事物。以輕小說的方式來描述平凡日常生活的情為瑣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創作是怎麼一回事?我是把自己視為藝術家,還是社會的一份子?創作者如何面對自由市場......?
Thumbnail
創作是怎麼一回事?我是把自己視為藝術家,還是社會的一份子?創作者如何面對自由市場......?
Thumbnail
我們聽搖滾樂的人可能會被貼上一些刻板標籤 外在視覺:穿黑色, 皮製品, 金屬, 標語Tee 等具有叛逆不羈, 反體制, 標新立異。 行為思想:可被視為激進叛逆, 冒險,反傳統等,可能涉及到與傳統社會觀念不同的生活方式, 價值觀或社會行動。 但實際上聽搖滾樂的人是多樣化的,聆聽的動機也不同。為何每個人
Thumbnail
我們聽搖滾樂的人可能會被貼上一些刻板標籤 外在視覺:穿黑色, 皮製品, 金屬, 標語Tee 等具有叛逆不羈, 反體制, 標新立異。 行為思想:可被視為激進叛逆, 冒險,反傳統等,可能涉及到與傳統社會觀念不同的生活方式, 價值觀或社會行動。 但實際上聽搖滾樂的人是多樣化的,聆聽的動機也不同。為何每個人
Thumbnail
1、 流行音樂的現況有點像是商業化的趨勢,變得似乎不再是創作者純粹的創作,變得娛樂導向,像是純粹時間的消遣或是情緒的發洩,變得越來越庸俗,充斥著沒有深度的文字,只有讓人一聽就懂的文字,再也沒有那種創作應該呈現的意境,像是沒有感覺和情感的人寫出來的歌一樣,令人感到枯燥以及乏味,缺少了某些人性,求快而不
Thumbnail
1、 流行音樂的現況有點像是商業化的趨勢,變得似乎不再是創作者純粹的創作,變得娛樂導向,像是純粹時間的消遣或是情緒的發洩,變得越來越庸俗,充斥著沒有深度的文字,只有讓人一聽就懂的文字,再也沒有那種創作應該呈現的意境,像是沒有感覺和情感的人寫出來的歌一樣,令人感到枯燥以及乏味,缺少了某些人性,求快而不
Thumbnail
我所謂的喜愛,是你會百聽不厭、越聽越有感觸、甚至想伸手觸摸它的專輯,欣賞精緻的封面、讀讀裡面的介紹。好的唱片封面、富有意象的攝影、充滿詩意的文案,還有從中拿出CD放入播放器,躺在沙發上等待它發出讓你安心的音樂,這就是值得你收藏的CD!對了,十年以後,還多了屬於你自己的味道呢!
Thumbnail
我所謂的喜愛,是你會百聽不厭、越聽越有感觸、甚至想伸手觸摸它的專輯,欣賞精緻的封面、讀讀裡面的介紹。好的唱片封面、富有意象的攝影、充滿詩意的文案,還有從中拿出CD放入播放器,躺在沙發上等待它發出讓你安心的音樂,這就是值得你收藏的CD!對了,十年以後,還多了屬於你自己的味道呢!
Thumbnail
  今天剛好在網路上喵到了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裡頭剛好提到了搖滾樂是否要向主流靠攏。有一部份的樂手認為不過渡的包裝並將內心真實的話講出來,才能反映最真實的社會現況;而有一部份的樂手則認為商業是必須的,因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帶來的窘境。我並不擅長任何樂器,也不懂樂理,只能從一位聽者的角度來觀看這件事
Thumbnail
  今天剛好在網路上喵到了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裡頭剛好提到了搖滾樂是否要向主流靠攏。有一部份的樂手認為不過渡的包裝並將內心真實的話講出來,才能反映最真實的社會現況;而有一部份的樂手則認為商業是必須的,因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帶來的窘境。我並不擅長任何樂器,也不懂樂理,只能從一位聽者的角度來觀看這件事
Thumbnail
不要問多少錢,買這條就對了! 首先,我只是個喜歡彈吉他且喜歡極度失真與過載的技師,但身邊從事錄音相關工作的朋友加一加少說也有三四十個...。我不想刻意區分族群,畢竟無論是做音樂的還是聽音樂的絕大部分都是喜歡並支持音樂的人(當然有極少部分是單純喜歡錢的人)。 前陣子有個沒在從事音樂相關工作,單純喜歡聽
Thumbnail
不要問多少錢,買這條就對了! 首先,我只是個喜歡彈吉他且喜歡極度失真與過載的技師,但身邊從事錄音相關工作的朋友加一加少說也有三四十個...。我不想刻意區分族群,畢竟無論是做音樂的還是聽音樂的絕大部分都是喜歡並支持音樂的人(當然有極少部分是單純喜歡錢的人)。 前陣子有個沒在從事音樂相關工作,單純喜歡聽
Thumbnail
  音樂品味是每個人亟力尋求在身上的標籤之一,透過音樂所帶來的形象塑造自身的想像,漸漸的人會活得越來越像自己的品味,不論音樂還是生活。
Thumbnail
  音樂品味是每個人亟力尋求在身上的標籤之一,透過音樂所帶來的形象塑造自身的想像,漸漸的人會活得越來越像自己的品味,不論音樂還是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