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商業的距離

2022/02/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剛好在網路上喵到了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裡頭剛好提到了搖滾樂是否要向主流靠攏。有一部份的樂手認為不過渡的包裝並將內心真實的話講出來,才能反映最真實的社會現況;而有一部份的樂手則認為商業是必須的,因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帶來的窘境。我並不擅長任何樂器,也不懂樂理,只能從一位聽者的角度來觀看這件事,或許一般民眾可能也跟我一樣。只是單純的享受著歌曲裡的氛圍,讓生活中可以有件事情來調節自己的心靈。

對我來說,搖滾樂有一部分確實講出了底層的聲音。只是在其他的角度上,它的主題與內容有時較為沈重真實,在大眾的市場可能就比較沒辦法吃得開。人有七情六慾,當你開心的時候,你會想聽嗨歌;當你傷心的時候,你會想聽傷感的歌,不可能永遠都是同一種類型的歌曲。就像我來說,在我還是青少年時,內心充滿著對這個世界的碰撞,想把心中所想表達的內容給傳遞出來。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不再那麼的強硬了。就像是我努力的想把真正的意思解釋給他人一樣,但是他是否真的完全了解你的意思呢?或許已經不重要了,即使他接收到或沒接收到,你和我還是要面對明天的生活不是嗎?

爬上頂端的人,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過度包裝,太過表面和商業。沒錯事實就是這樣,但是能爬上去的人,他也一定付出了相當的努力,又或者天生就是有那麼好的際遇。以商業的角度來看,你賣一件產品得先製造出它。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買進各種材料、零件,又或者機器設備,這些都是潛在的資出。當然你可以不計任何代價的,只為了保持這件商品的高品質,但你所賺取的利潤相對的就會比較少。所以你必須提高你的價值、收取的費用價格,來維持或增長你的利潤。當到了頂端,開始有更大型的演出或節目時,就會需要有更多的人來維持、控制整個場面。就像把一間公司擴大一樣,當到達了一定的規模及人數時,你開始思考是否要上市上櫃。因為需要有人來投資,並撐起整間公司龐大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也代表它不再僅僅是屬於你個人的資產了,而是一種社會的責任。你必須對你的員工和下屬的生計負責,對那些投資你公司的股東們負責。

沒有絕對的事情,就像那些千錘百鍊的匠人們,像是壽司師傅、各種技術行業的佼佼者等,即使是多麼有天份的年輕人,又或者已經是業界的大師了,還是要面對顧客的要求與評論。隨著時間的逝去他也不再年輕了,你要他保持永遠的一致性那是很困難的,可是他保有的是那靈魂帶給那物品的不確定性,只是是否能收取相對的酬勞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塊餅就那麼一塊,你無法不計任何代價,只為了做出一件極致到不行的物品。市場不見得買單,顧客也不見得看得懂,因為審美及品味的定義是主觀的。當我們開始認知道這件事後,漸漸地選擇了妥協並往中間靠攏。也許不是最上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其馬還有一定的保底。

在現在串流平台這麼發達的年代裡,你想聽什麼樣類型的音樂,平台裡應有盡有。隨著時代的前進,音樂的類型也有了各種不同的演進。前人留下的足跡不會消失,只會不斷地疊加,到達了一定的程度後交融了在一起。歌詞的內容及所要傳達的意思,可能重要或不重要我不知道,但是一定會有一群了解你們的人,還在持續的聽著你們的歌。
查理愛吃糖
查理愛吃糖
XENA.雜誌編輯、時事專欄作家、小說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