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張達京與台中北庄和紅頭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國小國中至少會提到算是開墾台中第一人的張達京

我們對張達京的認知可能僅止於”平埔族通婚而取得土地資源的漢人”相關的說法
張達京是廣東潮州的客家人,祖先是武舉出身,父親教授他藥草秘方,獨自來台,從鹿港登陸,之後來到台中東勢一帶交易。
巴宰族(Pazeh)是分佈在台中豐原,神岡,南投仁愛等地區的平埔族,又可細分東西兩族,以豐原為界,西則是巴宰本族,東則噶哈巫族,普遍身高高於其他南海語系的其他族群(可能因位於台中平原山坡地,較沒有樹林)據說約在170公分以上(所以其實我們台中人應該都有長高的基因)
據說當時巴宰族流行瘟疫,了解醫藥的張達京幫助了巴宰人們。族人和各社頭目十分感激於是紛紛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一共娶了六個老婆(皆為各社公主),當時平埔族多數為母系社會,因此他也得到許多的財產俗稱”番仔駙馬”
我們看先民張達京為台中地區的整治會感到十分的敬佩,但是對當時的巴宰族來說都是幻滅的開端
張達京的「教化耕作」,其實破壞了巴宰族原本在草原的狩獵生活方式,要求族人和漢人一樣從事農耕,19世紀,巴宰族因郭百年事件遷入今南投縣埔里鎮,之後在台中也少見他們的蹤影了。
有了張達京這位客家開台祖,從部份資料來看,在神岡豐原地區開墾的幾乎是客家人,
像是神岡這個地名可能就是客語”新廣(Shin-gong)”(新開墾的廣大平原)的音誤傳而產生的。
但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幾乎都是講閩南語呢?
乾隆末年林爽文事變,北莊當地客家人李喬基(李安善),組織過北莊客家義民軍,與附近其他的義民軍,及以平埔族為主的「熟番義民軍」,共同抵禦林爽文勢力(漳州籍閩南人)入侵今日神岡與豐原區一帶。
之後義民軍幾乎全軍覆沒,滅口滅村,紅圳頭的閩南聚落死傷慘重,據傳集體埋在當地的隆起土堆。而後,清朝道光年間,爆發多次閩客械鬥,客家人逐漸不敵,也使原居台中海線的泉州籍閩南人大量來內地構居,於是逐漸形成泉州人聚落,而後來的客家後代也逐漸演變成了福佬客。
我不是客家人也不是平埔族的後裔,但是對家鄉還是想了解更多,古人曾走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了解他們的故事或許能更知道我們是誰
#台中 #歷史
picture from⇩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北東北角的一處靜謐濱海村落,有一座祠堂坐落在居民的後院中。它外觀與傳統形式無異,漆成紅色的屋樑和磚頭牆,上頭寫著「巴賽祖師廟」──這裡是貢寮的新社村。 巴賽是什麼?大家或許沒什麼頭緒,但它的另一個稱呼「凱達格蘭」可就家喻戶曉......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將平埔族分成10族。平埔族就是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俗稱熟番。 這10族中,有5族住在中部地區,和台中的開發有密切關係。要研究台中的開發,不得不研究平埔族。 這5個平埔族是:道卡斯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 下面先介紹道卡斯族。
Thumbnail
上次簡單談到台中南屯的開發,今天繼續談台中的開發。 台中南部、北部,是不同的人開發的。 南部,也就是南屯,是由張國、藍廷珍家族開發的。 台中北部,神岡、豐原、潭子這一帶,是張達京開發的。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大甲區 舊稱「大甲社」,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為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及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稻米等。民俗文化方面以大甲鎮瀾宮最為人熟知。 地理 大甲區地形主要以大甲扇狀平原以及后里台地所構成。大甲扇狀平原為大甲溪與大安溪因堆積作用而形成之沖積扇平原。 歷史 大甲在漢
Thumbnail
台中 台中原本是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則海族、洪雅族和泰雅族所住,明鄭時期陸續有漢人前來開發,1705年,張國發現南屯地區土地肥沃所以著手開墾。清治後期台中改名為台灣縣,日治時期,開始有台中這個名字,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台中被分成台中市和台中縣,2010年,台中市和台中縣合併,定名為台中市,也升級
這次要去的是台中 大甲 舊稱為「大甲社」 地形主要是扇狀平原 是台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和最大稻米生產區 重要產物:芋頭、稻米 觀光客最多的地方:大甲鎮瀾宮 清水 舊稱:牛罵頭 特色:高美濕地 特產:韭菜、韭黃 有豐富自然景觀(海港包圍) 梧棲 舊稱:五汊港 是台中縣部分面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北東北角的一處靜謐濱海村落,有一座祠堂坐落在居民的後院中。它外觀與傳統形式無異,漆成紅色的屋樑和磚頭牆,上頭寫著「巴賽祖師廟」──這裡是貢寮的新社村。 巴賽是什麼?大家或許沒什麼頭緒,但它的另一個稱呼「凱達格蘭」可就家喻戶曉......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將平埔族分成10族。平埔族就是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俗稱熟番。 這10族中,有5族住在中部地區,和台中的開發有密切關係。要研究台中的開發,不得不研究平埔族。 這5個平埔族是:道卡斯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 下面先介紹道卡斯族。
Thumbnail
上次簡單談到台中南屯的開發,今天繼續談台中的開發。 台中南部、北部,是不同的人開發的。 南部,也就是南屯,是由張國、藍廷珍家族開發的。 台中北部,神岡、豐原、潭子這一帶,是張達京開發的。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大甲區 舊稱「大甲社」,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為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及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稻米等。民俗文化方面以大甲鎮瀾宮最為人熟知。 地理 大甲區地形主要以大甲扇狀平原以及后里台地所構成。大甲扇狀平原為大甲溪與大安溪因堆積作用而形成之沖積扇平原。 歷史 大甲在漢
Thumbnail
台中 台中原本是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則海族、洪雅族和泰雅族所住,明鄭時期陸續有漢人前來開發,1705年,張國發現南屯地區土地肥沃所以著手開墾。清治後期台中改名為台灣縣,日治時期,開始有台中這個名字,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台中被分成台中市和台中縣,2010年,台中市和台中縣合併,定名為台中市,也升級
這次要去的是台中 大甲 舊稱為「大甲社」 地形主要是扇狀平原 是台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和最大稻米生產區 重要產物:芋頭、稻米 觀光客最多的地方:大甲鎮瀾宮 清水 舊稱:牛罵頭 特色:高美濕地 特產:韭菜、韭黃 有豐富自然景觀(海港包圍) 梧棲 舊稱:五汊港 是台中縣部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