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沈沒之島而即將消失的未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著”沈沒之島”紀錄片裏漂亮迷人的島嶼景緻,腦海裏忽然浮現美國歷久不衰的類型電影,在寧靜高雅的美國郊區高級社區旁,一群活僵屍正從墳墓底下往上爬,包圍這群孤立無援的居民。
  有點頭皮發麻的想到,這些拍爛的僵屍復活電影,是不是人類未來的隱喻?在我們看似美好富足的家園外,崩潰與滅絕的威脅已經悄悄地接近我們?
  台灣雖然遠比吐瓦魯大,也遠比帛琉高,海水上漲不致於造成台灣本島的淹沒,但是隨著氣候變遷的極端降雨與乾旱,除了土石流的威脅之外,超抽地下水已經造成台灣地層嚴重下陷,雲林已下陷2.43公尺,彰化2.51公尺,屏東3.28公尺,高雄林邊有三分之一低於海平面,靠著提防擋著海水,但是一下雨積水也就排不出去了。
氣候變遷主要來自於人類排放太多二氧化碳,這些溫室氣體是因為人類製造太多東西而來,這些消費品除了排放二氧化碳之外,也產生了太多的垃圾與有害的污染物,有錢的人有錢的國家總是把這些毒物丟棄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希望離自己愈遠愈好,但是地球就像是那個孤立無援的社區,任何人都無法自外於這個「地球村」,逃脫出天地之間,因此終將遭受相同的命運。
人口越來越多,人類對物質的追求以及經濟全球化高度競爭所造成竭澤而魚似的浪費,人類的欲望早已超過地球的承載力與復原力,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的確已來到一個關鍵的臨界點,我們的科技文明無法提供我們生存的保障,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即使最先進最有創造力的社會,最終還是無法超越環境資源的限制以及氣候變遷的挑戰。而且,現今的全球化社會,各個國家與區域都密切相關,已經不像古代,只是某個國家或種族可以孤零零地在某個地區瓦解,在現代,每個地方的問題,都可能使全世界受到影響,在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世界,早已成為生命的共同體。
  當代最著名的社會學大師紀登斯最近在倫敦政經學院的演講中就不斷提醒大家:「人類已經走到當代文明的邊緣,這是一個無法持續的文明,不僅因為地球正在暖化,也因為撐起這個文明的最主要能源,就快要用完。」
我們的家園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否繼續存在,有兩個最大挑戰,其一是地球暖化形成的全球環境變遷,另一個更為迫切的問題是「石油即將達到供不應求的產油顛峰值」。事實上,處理兩個問題方法幾乎是一致的,也就是節約能源消耗,發展再生能源,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球暖化是這些年來國際上最熱門的議題,許多科學家不斷呼籲,認為未來的這幾年將是全球暖化增溫不致於走向不歸路的最後機會,因為只要地球溫度升高超過攝氏兩度,將會產生連鎖反應,馬上會急劇上升,且無法再反轉,
而且暖化造成的全球環境變遷,影響的當然不只是幾個島嶼型國家,在未來25年內,地球上會有百分之15的物種會消失不見,全球將會有高達三十億人口會有糧食,飲水缺乏的危機,甚至傳染病盛行,地球物種陸續滅絕。這些年來,許多證據顯示,這似乎不是危言聳聽。
目前我們享受到的生活水準,所擁有的物品,絕大部分並不是我們生存必需的,而是人類的聰明才智利用大自然的資源所創造出來的,這些化合物是原本不曾存在地球上的,因此無法進入地球物質永續的循環,形成近代才有的垃圾以及污染物,那些環境賀爾蒙也是困擾當代人類的癌症與慢性病的主要來源。
我們這個物質文明最主要的憑藉與推動力,就是我們大量使用儲存在地球上幾千萬年,幾億年,由古代陽光所製造出來的石化燃料。
  當石油枯竭,世界的文明也將頹傾,因為不只全世界的動力來源主要靠石化燃料,連物質產品也都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石化原料。在步向沒落的過程中,各國間或各國國內的衝突將會持續增加。自古以來,有人類就有各式各樣的預言與猜測,大多的預言都是只是預,但是,石油會用完,幾乎一定會成真,因為這是地質學上的事實。
我想,這是人類至今最不願意面對的真相。節約能源珍惜有限的石油,讓我們後代子孫還有石化製品可以用,我想這是人類文明得以永續的關鍵。
準備好替代以及能夠永續供應的能源,至少需要數十年,要花費的工夫與資源也非常驚人,因此,除非我們現在立刻開始行動,否則成功機會相當渺茫。能讓民選的政府領導人下定決心改變的動力就是民眾的聲音。因此,每一個人都要盡可能的表達自己的關心以及參與有關保護環境的行動。
  當然,從某個角度來看,對於氣候會怎麼變,以我們個人的力量,或是政府,甚至對於全人類來說似乎都是艱困的挑戰,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確必須增強我們面臨危機的應變能力!縱觀歷史,人類社會敗亡的原因,大致來說,自殺的成分多於他殺!
  而一個社會的應變能力取決於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以及文化價值觀,這些的確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團體或機構都可以努力而加以改變或塑造的。
  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方式,願意給政客們壓力,當然,還要祈禱,祈禱我們有改變的力量,並且一邊祈禱,一邊行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雖然只是一個面積僅僅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是因為複雜的地形,豐富的生物種類,向來被國際的自然學家視為研究大自然的寶庫。 台灣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有兩百多座,一百多條大小河川,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濕地…這種複雜的地形地質、海拔高度以及氣候因子,產生了相當不同的植被,也成就了台灣極富特色又
    寫了幾本陪伴孩子成長的書,得罪不少老朋友。因為他們的老婆不時拿我當例子給他們壓力,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周邊許多當爸爸的朋友都比我辛苦多了,從幫忙餵奶到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功課,樣樣都做,而我只是當個自然觀察家,向來只
     這幾十年來不斷被引用的狗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的巴克洛夫制約反應,我們往往只注意到較高等的動物會被環境刺激所影響,卻沒看到相關的另一個實驗設計,當鈴聲與食物出現的關係變得不確定時,狗會產生精神錯亂。   沒錯,面對似乎有規則,卻又常有例外的狀況,也就是一個無法掌控的不確定狀況時,連狗都會發瘋,何況是人
       有一個台灣地理的常識題:「花蓮靠不靠海?」   我想絕大部份人一定會直覺的回答:「廢話!這還用問嗎?」甚至還會補充說明全台灣只有南投縣沒有與海相連,其他所有縣市都靠海。   但是這個題目的答案是:「花蓮不靠海,花蓮靠消波塊!」這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當然我們也可以補充說明,台灣的西半部靠堤防,因
    曾經應陽明大學人文醫學研習營之邀,跟學生們有一場座談。  這些大都是對於人文領域有興趣的醫學系學生,主辦的學生幹部認為我雖然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但是又出了不少書(大概就是這跟所謂人文有點關係吧!)所以應該能夠給他們一些意見。  看到他們準備給學員的資料還蠻豐富的,顯然也做了些功課,甚至把我出版過的三十
    幾乎所有人都斷言,疫情終究會過去,人們會回歸正常生活,但是因疫情而改變的許多事情,會變成常態生活的一部分,比如部分時間留在家工作以及線上會議與線上課程。  在鎖國與封城的狀態下,視訊會議已是日常,也因此產生了新名詞:「zoom疲勞」,意思指視訊會議會令人更加的疲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凝視別人,凝視自己
       台灣雖然只是一個面積僅僅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是因為複雜的地形,豐富的生物種類,向來被國際的自然學家視為研究大自然的寶庫。 台灣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有兩百多座,一百多條大小河川,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濕地…這種複雜的地形地質、海拔高度以及氣候因子,產生了相當不同的植被,也成就了台灣極富特色又
    寫了幾本陪伴孩子成長的書,得罪不少老朋友。因為他們的老婆不時拿我當例子給他們壓力,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周邊許多當爸爸的朋友都比我辛苦多了,從幫忙餵奶到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功課,樣樣都做,而我只是當個自然觀察家,向來只
     這幾十年來不斷被引用的狗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的巴克洛夫制約反應,我們往往只注意到較高等的動物會被環境刺激所影響,卻沒看到相關的另一個實驗設計,當鈴聲與食物出現的關係變得不確定時,狗會產生精神錯亂。   沒錯,面對似乎有規則,卻又常有例外的狀況,也就是一個無法掌控的不確定狀況時,連狗都會發瘋,何況是人
       有一個台灣地理的常識題:「花蓮靠不靠海?」   我想絕大部份人一定會直覺的回答:「廢話!這還用問嗎?」甚至還會補充說明全台灣只有南投縣沒有與海相連,其他所有縣市都靠海。   但是這個題目的答案是:「花蓮不靠海,花蓮靠消波塊!」這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當然我們也可以補充說明,台灣的西半部靠堤防,因
    曾經應陽明大學人文醫學研習營之邀,跟學生們有一場座談。  這些大都是對於人文領域有興趣的醫學系學生,主辦的學生幹部認為我雖然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但是又出了不少書(大概就是這跟所謂人文有點關係吧!)所以應該能夠給他們一些意見。  看到他們準備給學員的資料還蠻豐富的,顯然也做了些功課,甚至把我出版過的三十
    幾乎所有人都斷言,疫情終究會過去,人們會回歸正常生活,但是因疫情而改變的許多事情,會變成常態生活的一部分,比如部分時間留在家工作以及線上會議與線上課程。  在鎖國與封城的狀態下,視訊會議已是日常,也因此產生了新名詞:「zoom疲勞」,意思指視訊會議會令人更加的疲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凝視別人,凝視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這個世界曾經毀滅過一次。 不。 也許不只一次。 只不過就紀錄上來說曾有那麼一次,人類從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就像是被誰從歷史上抹去。 而在那段時間裡,海洋、陸地上的生物大量繁殖,在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下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地貌,更多樣的大氣、更深沉的海洋、更聳立的山脈、更陡峭的低谷。 少了人類,整個
      這是存在問題,但是是在整體人類的尺度。雖然對於每一個個別的人來說,除了電費會高一些之外,開冷氣不是什麼代價高昂的事情。但從整體人類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是件有些驚人的事情:我們在大規模的改變局部溫度,且為了維持這種相對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我們每天都消耗掉大量的能源。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地球海平面上升威脅著馬爾地夫、威尼斯等地區,但更危急的是科技浪潮帶來的生活劇變,對人們造成痛苦和怨恨。科技發展帶來便利和繁榮,但對無法跟上時代的人造成排斥和孤立。在AI時代,人類將面臨怎樣的審判?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若說環境污染與全球化是沒有國界的,那麼我們如何思考從「我們的島」跳躍到「我們的地球」?如何從當下的全球化資本主義跨時空的思考未來的經濟模式?靠得便是─地理學。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在國、高中的課程裡,地理學時常與歷史放在一起思考。因為地理是由「空間」橫向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這個世界曾經毀滅過一次。 不。 也許不只一次。 只不過就紀錄上來說曾有那麼一次,人類從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就像是被誰從歷史上抹去。 而在那段時間裡,海洋、陸地上的生物大量繁殖,在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下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地貌,更多樣的大氣、更深沉的海洋、更聳立的山脈、更陡峭的低谷。 少了人類,整個
      這是存在問題,但是是在整體人類的尺度。雖然對於每一個個別的人來說,除了電費會高一些之外,開冷氣不是什麼代價高昂的事情。但從整體人類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是件有些驚人的事情:我們在大規模的改變局部溫度,且為了維持這種相對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我們每天都消耗掉大量的能源。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地球海平面上升威脅著馬爾地夫、威尼斯等地區,但更危急的是科技浪潮帶來的生活劇變,對人們造成痛苦和怨恨。科技發展帶來便利和繁榮,但對無法跟上時代的人造成排斥和孤立。在AI時代,人類將面臨怎樣的審判?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若說環境污染與全球化是沒有國界的,那麼我們如何思考從「我們的島」跳躍到「我們的地球」?如何從當下的全球化資本主義跨時空的思考未來的經濟模式?靠得便是─地理學。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在國、高中的課程裡,地理學時常與歷史放在一起思考。因為地理是由「空間」橫向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