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力分析第五講:地緣政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然而,在全球化與民族國家之間尚有一種因素也足以對社會內部產生巨大的塑造力,那便是區域地緣政治的影響力。

台灣隸屬於東亞的地緣政治範圍,北接日本列島,南接菲律賓群島,西方為東亞大陸,東方則是巨大的太平洋直到美洲大陸西岸。早在距今兩萬年前左右,由於正值地球的冰河時期,海水平面降低,使得台灣與東亞大陸以及東年亞列嶼間都有陸路可以相互交通,考古學推測台灣最早期的住民大概就是在這段時期通過陸路的移動方式遷徙並定居在這裡的。可以說早在民族國家出現的一兩萬年以前,台灣社會就已經受到周遭地緣環境的影響。而後即便是被海洋隔絕的時代,台灣與地原住民間的交流也從未停止,近來的原住民族考古證據都指出距今七、八百年前的土著收藏品裡面,以已經含有來自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嶼的文物,以及來自大宋、大元帝國的貨幣、還有來自東南亞半島的玉器工藝品,這些都在在證明早在歐洲地理大發現以前台灣就處在東亞海域的貿易文化交流圈裡。大清帝國在台灣設立官方機構以後,大量南粵移民將東亞大陸東南方的文化帶入台灣,同時也因為是帝國的勢力範圍,多數台灣住民族群遙奉清帝國為宗主,可以說是後來在地緣政治上一直難以擺脫中國因素的原因之一。1895年日本獲得台灣主權之後,不只將台灣作為殖民地統治的實驗場,更是將台灣做為交通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橋梁。同時,台灣的菁英不只是被動的接受日本帝國的母國文化及其引介進來的西洋文化,而是在東亞大陸直至南洋的各個角落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日本時代的台灣人不是受帝國主義綑綁的奴隸,而是透過本身的地緣優勢以及本身文明化程度高的優勢,將帝國主義所創造的強勢文明更近一步輻射進東亞的地緣當中。太平洋戰爭以後,台灣在被日本放棄主權後成為了美蘇冷戰的東亞前線,一方面被美方太平洋戰爭時的盟友重慶中華民國政府敗退東亞大陸後所佔據,另一方面又因東亞大陸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全面佔領而有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幾乎斷絕戰爭以外的交流。而七八十年代日本從戰敗的廢墟中重新崛起,在經濟上達到足以媲美當時美國的亮眼成績,即便早已沒有了台灣的統治權,但許多文化和商業的輸出仍然可以影響著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由其實電器產品和娛樂文化方面)。隨著九O年代蘇聯垮台以後,自由主義的影響力已經擴及到了整個東亞大陸,不只是台灣、南韓、印尼、菲律賓等國成功走向民主化,中國也在一場失敗的民主運動後加入了世界經濟市場。然而,也正因為這樣的地緣變動,使得2000年以後的中國成為了影響東亞地域的強權,對台灣兼併的野心也絲毫沒有減少,並透過各種地緣的政治、文化、經濟慣性來影響台灣內部的社會塑造。2016年以後,為防止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力擴張,美國對中國開始採取經濟制裁的態勢,台灣也在這一波「新冷戰」當中得到了不被中國勢力快速滲透的喘息機會。但由於地緣上的政治、文化與經濟連結都還在運作著,所以對台灣來說,如何防止受到中國核心的磁吸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它使得台灣人追求民族獨立的願望仍遙遙無期,只能透過少數的行動者們努力不讓整個社會被牽連進東亞大陸的各種問題當中。

回顧整個台灣社會在地緣政治中的歷史發展,我們必須要誠實地去承認地緣政治本身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但承認也不代表妥協,承認是為了在現實之中尋找出路。為了尋找到確確實實的出路,所以我們才要認清地緣的現實,然後去盤點我們需要面臨的挑戰有哪些,而又有哪些是具體上作為一位想讓自己的民族獨立自主的台灣人所能做到的。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要分析台灣社會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觀察台灣社會內部的族群與結構。當代以國家為單位的社會形成往往是伴隨著民族主義的邏輯而成立的,民族主義用往往是某一特定群體意志的延伸,這樣一個群體在社會當中往往以「族群」的方式稱呼。
本課程嘗試針對「台灣社會性」的問題來進行分析討論,從微觀的族群文化到宏觀的東亞地緣政治,最終再總結台灣社會的「本質性」問題,也希望同學們能夠透過本課程掌握到自己所身處的土地人文特色,同時也能學習到以「解剖學式」的眼光來看到當代社會的地景而非碎片化的最單獨議題上爭執是非。
所有的政治行動都關乎於最一開始的理念、慾望或某個當下的衝動,而背後所連結的可以是一組偉大的具有時序的世界觀、可以是靜態的道德觀念,又或者是一組當下可以想見的現實利益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要分析台灣社會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觀察台灣社會內部的族群與結構。當代以國家為單位的社會形成往往是伴隨著民族主義的邏輯而成立的,民族主義用往往是某一特定群體意志的延伸,這樣一個群體在社會當中往往以「族群」的方式稱呼。
本課程嘗試針對「台灣社會性」的問題來進行分析討論,從微觀的族群文化到宏觀的東亞地緣政治,最終再總結台灣社會的「本質性」問題,也希望同學們能夠透過本課程掌握到自己所身處的土地人文特色,同時也能學習到以「解剖學式」的眼光來看到當代社會的地景而非碎片化的最單獨議題上爭執是非。
所有的政治行動都關乎於最一開始的理念、慾望或某個當下的衝動,而背後所連結的可以是一組偉大的具有時序的世界觀、可以是靜態的道德觀念,又或者是一組當下可以想見的現實利益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台灣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始終是個謎題。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若能夠欣賞到台灣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台灣改觀。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台灣。如果此時我們選擇忽略台灣,那後果可想而知。了解清楚台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淘汰舊有的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台灣在參與國際組織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正好是一個例證,反映了前述的原則。這種挑戰不僅僅來自北京主張台灣是中國的叛逆省份;相反的,它根植於台灣相對較新的進入外交社群和國際組織的地位。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台灣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始終是個謎題。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若能夠欣賞到台灣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台灣改觀。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台灣。如果此時我們選擇忽略台灣,那後果可想而知。了解清楚台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淘汰舊有的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台灣在參與國際組織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正好是一個例證,反映了前述的原則。這種挑戰不僅僅來自北京主張台灣是中國的叛逆省份;相反的,它根植於台灣相對較新的進入外交社群和國際組織的地位。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