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丹麥已完全大解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解封? 不是講過了嗎? 丹麥不是早就解封,現在完全無任何限制,不用戴口罩,所有場所一切正常營業,大家出門就像沒事一樣,已經全然回到以前的生活了不是嗎? Danielson 都講了好幾次了還在講?
沒錯,我的確講過丹麥早已解封,那今天對完全解封這議題是有什麼新鮮事嗎? 有,絕對有,不然不會在這裡跟大家分享,而且等講後大家可能會很驚訝,特別是台灣的朋友們。
到底是什麼驚人的大事? 那就是從今天起,2021年9月10號起,丹麥正式宣佈不再將 COVID-19,所謂的新冠病毒視為會對社會造成嚴重威脅的病毒,也就是從昨天起,丹麥已經完全解除對新冠病毒過往所有的限制。
蝦米!? 沒錯,真的就是這樣,丹麥是全歐洲第一個國家做出這樣的宣佈,應該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吧? 這個干擾世界將近兩年的世界大病毒,在丹麥已經被列為像一般的流感一樣了。
為什麼丹麥政府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個原因是丹麥至今打完兩劑疫苗的人口已經達到約 82%,而且現在丹麥狀況其實真的算穩定,即使每天確診數還幾百,對於台灣的朋友們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這已經無法解釋,只能說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大家真的已經學會與病毒共存了,就連之前大部份的我們也會有點擔心,但看看丹麥的狀況,老實說,好像真的也沒那麼恐怖,不過還是得做好該做得清潔工作,人多和密閉的空間,我們自己還是會戴口罩就是了。
我知道或許會有不少台灣的朋友會說:
好羡慕啊
解封,台灣目前不可能
視為一般流感? 怎麼可能?
什麼時候才可以跟丹麥一樣?
不知道什麼時候台灣才可以解封?
其實我了解大家會有這樣的想法,但說真的,沒有什麼好讓台灣羡慕的,Danielson 說過,丹麥的每日確診人數依然都是幾百人,台灣應該是加零或個位數吧? 所以台灣真的沒有那麼恐怖,只是台灣的防疫政策和成果非常好,台灣人的防疫素質很高,所以大家一聽到又有人確診就緊張,加上世界各國都在台灣過著車照開,舞照跳的那段幸福的時間裡已經關了一年多,正所謂真的要學習與病毒共存的世界,因為病毒不可能完全消失,總不可能一直過著閉關的日子。
很喜歡一位朋友分享的話: 病毒無法消滅, 打完兩劑疫苗的人口數,決定共存的模式,我想大家對COVID-19,已經視為流感型態,才能讓經濟活絡,丹麥真的是先驅,不過也是人民施打2劑疫苗的覆蓋率完成,這該是未來的路。
沒錯,等到世界各國疫苗施打覆蓋率高的時候,相信終將跟丹麥一樣,不再將 新冠病毒視為會對社會造成嚴重威脅的病毒,不過大家的心態可能也要調整一下,小心固然重要,但過度其實對身心都不好,所謂的矯枉過正也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今天單純要分享的就是,COVID-19 在丹麥已經不再被列為是特別的病毒了,而不是要比較哪個國家比較好或比較令人羡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05 年移居丹麥後,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與學習,Danielson 希望跟大家分享丹麥的生活大小事,丹麥文化,旅遊記趣,我的小廚房自己做料理,大家來黑白講丹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位一直有追蹤 Danielson 臉書童話王國粉專的朋友,幾年前回台灣時主動私訊 Danielson,並且特地一路從台北開車下來桃園見面,並給了一個美好的下午茶時光,讓我有那麼一點點好像跟粉絲見面的虛榮心。 七月時,這位朋友再次私訊 Danielson,說她與丹麥老公要到丹麥探親之旅
昨天 (2021.08.21)是哥本哈根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 Danielson 自從移居丹麥哥本哈根後 每年都會和麥先生去參加 從來不缺席 我們沒有參與遊行的隊伍行列中 但總是會去支持 畢竟自己身為同志 當然一定要支持一下這個族群的年度盛事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從 8 月 12 號開始,一直到 8 月 22 號是哥本哈根同志驕傲週,Danielson 現在任職的公司碼"馬士基-MAERSK" 對多元文化一直都很尊重,公司的員工手冊也特別提到,在公司內不容許任何人對他人有任何不尊重的言性舉止歧視或霸凌,所以公司也很支持 Gay Pride
馬士基的彩虹貨櫃 許多人都知道,每年的六月份是全球同志驕傲月,世界各地都有相關的活動,特別是同志大遊行的舉辦,而台灣也是亞洲最開放民主的國家,同志大遊行也已行之有年,更在同志伴侶關係合法化後,台灣更讓許多仍在努力爭取同志平權的國家羡慕,更把台灣當做標竿。
丹麥在今年復活節後就全面解除口罩令 現在只剩下在大眾交通工具裡需要戴口罩 妙的是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戴 而是只有站著的乘客才要戴 坐著的就不需要戴 這個邏輯我一直到現在還是搞不懂 有人覺得合理的嗎?
今天 Danielson 沒有要來報告丹麥的日確診數字 不夠最近的一個統計圖表 讓人看了心皇皇 才一個夏天 就讓歐洲的疫情又開始日趨嚴重了 似乎又看到了去年夏日解封的畫面出現 這個統計是7 月20 號的結果 不需太多的解釋 大家應該就可以從地圖上的顏色分布看出哪裡疫情最嚴重
一位一直有追蹤 Danielson 臉書童話王國粉專的朋友,幾年前回台灣時主動私訊 Danielson,並且特地一路從台北開車下來桃園見面,並給了一個美好的下午茶時光,讓我有那麼一點點好像跟粉絲見面的虛榮心。 七月時,這位朋友再次私訊 Danielson,說她與丹麥老公要到丹麥探親之旅
昨天 (2021.08.21)是哥本哈根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 Danielson 自從移居丹麥哥本哈根後 每年都會和麥先生去參加 從來不缺席 我們沒有參與遊行的隊伍行列中 但總是會去支持 畢竟自己身為同志 當然一定要支持一下這個族群的年度盛事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從 8 月 12 號開始,一直到 8 月 22 號是哥本哈根同志驕傲週,Danielson 現在任職的公司碼"馬士基-MAERSK" 對多元文化一直都很尊重,公司的員工手冊也特別提到,在公司內不容許任何人對他人有任何不尊重的言性舉止歧視或霸凌,所以公司也很支持 Gay Pride
馬士基的彩虹貨櫃 許多人都知道,每年的六月份是全球同志驕傲月,世界各地都有相關的活動,特別是同志大遊行的舉辦,而台灣也是亞洲最開放民主的國家,同志大遊行也已行之有年,更在同志伴侶關係合法化後,台灣更讓許多仍在努力爭取同志平權的國家羡慕,更把台灣當做標竿。
丹麥在今年復活節後就全面解除口罩令 現在只剩下在大眾交通工具裡需要戴口罩 妙的是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戴 而是只有站著的乘客才要戴 坐著的就不需要戴 這個邏輯我一直到現在還是搞不懂 有人覺得合理的嗎?
今天 Danielson 沒有要來報告丹麥的日確診數字 不夠最近的一個統計圖表 讓人看了心皇皇 才一個夏天 就讓歐洲的疫情又開始日趨嚴重了 似乎又看到了去年夏日解封的畫面出現 這個統計是7 月20 號的結果 不需太多的解釋 大家應該就可以從地圖上的顏色分布看出哪裡疫情最嚴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2020/9/1 昨天上台分享丹麥與台灣的經驗, 其實最想把我當時說的感謝, 傳達給願意提供我機會的台灣農場, 他們沒能在現場聽到,但希望在這小小的空間, 表達我對你們的感謝。 當初從丹麥回來,真的不確定丹麥知識, 對台灣現場是否有幫助, 但他們始終保持開放的心胸, 願意接納新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2023年末,當世界都從新冠肺炎痊癒時,我才染疫。 剛染疫時的症狀輕微,只比體溫略高一度的輕微發燒也一晚就結束,喉嚨的疼痛也不像別人說如刀割、火燒那樣的慘烈。還慶幸想著自己大概一兩周就會痊癒了。沒想到,復原之路比我想的還要遙遠許多...。 三天過去、兩週過去... 別說痊癒了,咳嗽的症狀反而越發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2020/9/1 昨天上台分享丹麥與台灣的經驗, 其實最想把我當時說的感謝, 傳達給願意提供我機會的台灣農場, 他們沒能在現場聽到,但希望在這小小的空間, 表達我對你們的感謝。 當初從丹麥回來,真的不確定丹麥知識, 對台灣現場是否有幫助, 但他們始終保持開放的心胸, 願意接納新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2023年末,當世界都從新冠肺炎痊癒時,我才染疫。 剛染疫時的症狀輕微,只比體溫略高一度的輕微發燒也一晚就結束,喉嚨的疼痛也不像別人說如刀割、火燒那樣的慘烈。還慶幸想著自己大概一兩周就會痊癒了。沒想到,復原之路比我想的還要遙遠許多...。 三天過去、兩週過去... 別說痊癒了,咳嗽的症狀反而越發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