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而為女性,便要接受不公平? | 趙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海報圖源:https://movie.daum.net/moviedb/main?movieId=124806

《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海報圖源:https://movie.daum.net/moviedb/main?movieId=124806

現代社會,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父母、兒女、兄弟、姊妹、夫婦、朋友、上司、下屬、上班族……還有「男性」和「女性」。

不同的角色都會被賦予不同的「期望」。期望之人可以是家人、親人、朋友或社會。如果你是學生,會「被期望」要好好讀書,考試高分,入好學校;如果你大學畢業,會「被期望」找份工作,賺錢生活;如果你是「女性」,成年後就要結婚生子,辭掉工作,然後全職照顧家庭。

只是當「期望」本身是不公平之時,「被期望」之人是否要接受?書中可以看到女生在不同場景下的遭遇:

男孩子可以吃奶粉,女孩不可,只因為她們是女生。

家中資源不足,女生應該外出工作幫家裡賺錢供男生讀書,只因為她們是女生。

職場的薪水與升遷條件比男性苛刻,只因為她們是女生。

被上司、客戶甚至同事性騷擾之時應該「大事化小」,只因為她們是女生。

結婚後應該在家顧小孩,只因為她們是女生。

好像女生生來就理當如此,有些女生也接受了這種設定。所以奶奶會把奶粉給孫子而不給孫女,母親會覺得生女兒是羞恥的事。當有女生反抗之時,就會被扣上「異見分子」「破壞社會規則」的帽子。

在這種社會風氣之下,很多女性的自我被壓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金智英便是如此,在家裡所得到的待遇與男生有別,在職場裡所得到與男生有別,在家庭裡所肩負的責任也與男生有別。用最簡單的字眼來表示就是「不公平」,男生跟女生從來都不是一視同仁的。金智英一書揭示了女性在韓國社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抱括男女),當有人察覺問題,就會有人開始行動。

「重男輕女」的風氣由來已久,並不是在短時間之內可以改變的。要改變可想而知會遇到極大的阻力,但行動之人也在進化,學會如何扺消阻力,朝改變邁進,只要有人不放棄,慢慢就會有人響應。縱使他們一開始被標籤為「異見份子」,但日積月累,他們的努力是可以改變社會的。現今很多與過往不同的「理所當然」,往往是由「異見份子」所帶來的。人民可以投票選領袖,是由一群支持「政治平等」的信仰者所帶來的;女子可以上學讀書是由一群「教育權平等」的信仰者所帶來的;自由戀愛是由一群主張「婚權由己」的信仰者所帶來的。而未來,相信會有更多「不公平的理所當然」被推翻。

社會風氣很難改變,但不是不能改變。要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可能需要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要改變社會風氣不比改變一個人容易。即使到了2021年也有長輩(男女皆有)認為女生就應該好好結婚生子,照顧家庭。但也請不要忘記,有些長輩會鼓勵女生後輩勇敢追夢,活出自我。改變的路不易走,但總會有人在走。

魯迅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82年生金智英未能走自己的路,因為路仍未成形,就好像200年前的女生不能上學。當有有人去開路,有人跟著走,路就會出現,所以現在的女生也能上學了。請相信,未來的金智英可以活出自我,而且活得好好的。


82年生的金智英中文版書籍封面圖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27422

82年生的金智英中文版書籍封面圖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274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眾讀PopRead的沙龍
14會員
124內容數
眾讀PopRea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2
最近發生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會不禁想:「我真的好慘啊。」看了電影蜘蛛俠無家日以及東野圭吾所寫的《信》,我明白了一件事,很多事情都能比目前狀況更壞。 《蜘蛛人,無家日》Peter Parker蜘蛛人的身分被公之於眾,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關注包括支持與反對的。Peter Parker想要改變目前的壞情況
Thumbnail
2022/11/02
最近發生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會不禁想:「我真的好慘啊。」看了電影蜘蛛俠無家日以及東野圭吾所寫的《信》,我明白了一件事,很多事情都能比目前狀況更壞。 《蜘蛛人,無家日》Peter Parker蜘蛛人的身分被公之於眾,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關注包括支持與反對的。Peter Parker想要改變目前的壞情況
Thumbnail
2021/12/19
如果認為「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需要懲罰的人只有郭芙一人,認為「一人犯罪,家屬同責」的人,就會把黃蓉和郭靖都怪上
Thumbnail
2021/12/19
如果認為「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需要懲罰的人只有郭芙一人,認為「一人犯罪,家屬同責」的人,就會把黃蓉和郭靖都怪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下輩子到來前可以選擇,你想當男生還是女生? 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於這個社會之中,《82 年生的金智英》帶給女性很大的共鳴,也推薦給男性閱讀,讀完能深刻體會到女性面對社會輿論與那些「理所當然」的種種,下次在面對另一半或女性友人、同事時也能多一點的體貼。
Thumbnail
如果下輩子到來前可以選擇,你想當男生還是女生? 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於這個社會之中,《82 年生的金智英》帶給女性很大的共鳴,也推薦給男性閱讀,讀完能深刻體會到女性面對社會輿論與那些「理所當然」的種種,下次在面對另一半或女性友人、同事時也能多一點的體貼。
Thumbnail
女性主義這項社會議題,我在之前有寫過的書評《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那時,在 PTT 的書版因為誤用 history 字首開篇,掀起了一點小討論。但我還是希望可以把焦點放在這個世界對於女性的議題,關注她們所受到的待遇,以及被加諸的社會期待,是否拿掉了女性的自主權,直接或間接被迫符合他人期待的形象
Thumbnail
女性主義這項社會議題,我在之前有寫過的書評《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那時,在 PTT 的書版因為誤用 history 字首開篇,掀起了一點小討論。但我還是希望可以把焦點放在這個世界對於女性的議題,關注她們所受到的待遇,以及被加諸的社會期待,是否拿掉了女性的自主權,直接或間接被迫符合他人期待的形象
Thumbnail
#嗑書系列4:《82年生的金智英》  先說結論,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其實給我不小的震憾,很多以前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思考的誤區,太多的「我以為」,都只不過是一廂情願,或是這個社會氛圍所套在你我身上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很早以前就因為是熱門暢銷書而購買下來,但卻始終躺在我
Thumbnail
#嗑書系列4:《82年生的金智英》  先說結論,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其實給我不小的震憾,很多以前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思考的誤區,太多的「我以為」,都只不過是一廂情願,或是這個社會氛圍所套在你我身上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很早以前就因為是熱門暢銷書而購買下來,但卻始終躺在我
Thumbnail
在家裡所得到的待遇與男生有別,在職場裡所得到與男生有別,在家庭裡所肩負的責任也與男生有別。用最簡單的字眼來表示就是「不公平」,男生跟女生從來都不是一視同仁的。金智英一書揭示了女性在韓國社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抱括男女),當有人察覺問題,就會有人開始行動。
Thumbnail
在家裡所得到的待遇與男生有別,在職場裡所得到與男生有別,在家庭裡所肩負的責任也與男生有別。用最簡單的字眼來表示就是「不公平」,男生跟女生從來都不是一視同仁的。金智英一書揭示了女性在韓國社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抱括男女),當有人察覺問題,就會有人開始行動。
Thumbnail
社會上存在許多潛規則,它們隱隱約約確實存在,但又似乎沒有嚴重到必須當下撻伐,只是不斷積累成為一種人生經驗,可怕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我們開始認同 「我不值得更好的對待,因為我是個女孩」 「我不配擁有充滿善意的關係,因為我沒有打算懷孕生子」 「我沒有資格被愛,因為我...」(歡迎按照不同潛規則造樣句)
Thumbnail
社會上存在許多潛規則,它們隱隱約約確實存在,但又似乎沒有嚴重到必須當下撻伐,只是不斷積累成為一種人生經驗,可怕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我們開始認同 「我不值得更好的對待,因為我是個女孩」 「我不配擁有充滿善意的關係,因為我沒有打算懷孕生子」 「我沒有資格被愛,因為我...」(歡迎按照不同潛規則造樣句)
Thumbnail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Thumbnail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