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演義-光武中興:入法】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建武十三年,完成天下一統的東漢朝,其政治權力再次流回了軍派手上。
建武元年六月,劉秀稱帝。
跟著他一起「河北起義」的夥伴們,受封各種將軍職,更為三公。

然而,在隔年劉秀定都洛陽後,他開始起用關中的宿官名儒。

如果你對三國志蜀書有了解,就會知道劉備跟諸葛亮也作了同樣的事情。
其中最為人所知的,當是中原名士許靖。

漸漸的,除了軍權霸主大司馬仍是軍派的吳漢,東漢朝廷的主要組成,變成曾在西漢以及新莽的官員為主。

將在外,官在內。
如果有平定了新地方,派任的太守也還是以軍派為主。
進度一直推進,軍派的勢力慢慢回到朝廷。

畢竟,戰爭沒有一直持續下去。
這邊要說清楚的是,軍派的掌權,跟戰爭層級逐漸推高是有關的。

三國時代尤其明顯……基於天下的不太平,將領手中的兵力,比什麼都更能成為話語權。
蜀漢的孔明蔣琬費禕,都是軍政雙持。
魏的司馬懿,吳的陸遜諸葛恪,都是先有兵權,才有政權的佼佼者。

建武十二年年底,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馬成代行大司空。
當時,公孫述已敗亡。

隔年正月,政派第一大老大司徒侯霸過世。
兩個月後,由沛郡太守韓歆接任。

韓歆是征南大將岑彭的原上司,也是鄧禹西征時的軍師。
同時,劉秀停止了馬成的代理資格。

並非要罷黜軍派,而是為大風吹做準備。

劉秀稱帝十二年,後半以東漢之姿,與西州巴蜀鼎足而立。
隴西隗囂討滅,巴蜀白帝敗亡。

西神州群雄中,只有河西竇融選擇了與劉秀同盟。

從屬?還是真如當年劉秀,讓大家再分一個「民主」的勝負?

面對劉秀的邀約,竇融帶來了河西各地的官印上繳。
五十三歲的竇融,放棄了獨霸一方的資格,歸於東漢。

劉秀準備的大司空之職,就是要給竇融的。

很奇妙的是,劉秀手下的大司馬,大司空,基本上位置都坐得挺牢。
唯獨大司徒這個職位一直有問題。

第一任就是鄧禹。因西征失利下台。任期兩年
第二任伏湛,因為河南尹、司隸校尉於宗廟中爭論未舉奏,被免。任期兩年多。
第三任侯霸,自然死,當了七年。
直得注意的是,在這之前,劉秀精簡了大司徒的副官。
原本按照慣例,副官(司直)是大司徒下台後的當然人選,伏湛就是鄧禹的司直。

第四任韓歆,因為太常嗆劉秀,被劉秀警告就自殺了,任期兩年→這個沒有隱藏事實我隨便你。
第五任歐陽歙,任期不到一年就被下獄了。
歐陽歙原本是汝南太守,被人舉發他在汝南時有重大貪汙。

這是儒林的一大震動,當時上千儒生出來示威求情。
結果劉秀還沒回覆,歐陽老先生就死於獄中

第六任戴涉,六年後因為他推舉的人貪污下獄判死。
又是貪污。

這次牽連甚廣,竇融也因而被免。
大司馬吳漢沒有,因為他剛好重病,然後就死掉了。

接下來到劉秀過世,還有十三年,用了三任,第四個時候劉秀駕崩。
這三個在記錄上就都是自然死了。

大司徒是什麼?
大司徒就是西漢的丞相。

說得更準確一些,西漢原本是丞相配御史大夫制。
但漢武帝設大司馬將軍。

緊接著大司馬霍光又獨掌大權,丞相名存實亡。
到漢哀帝的時候,這個充滿雄心壯志,善謀能斷但是有漸凍症的皇帝,才把丞相制改為三公制。
最主要是為了制衡大司馬。

職責上,大司馬訂定為掌武事,仍為舊職大將軍,同漢初太尉。
大司徒掌政,承接丞相職務。
大司空則是御史大夫轉過來的,主監察。

漢哀帝並不是變革者,他只是把名稱跟職責重新確認下來。
前一任的漢成帝就開始進行三公變革。

很顯然的,丞相制或大司馬制變成三公制,跟王莽沒有關係。

但王莽並不排斥三公制。
王莽的玩法是,大三司是後來發明的,不優秀。
我們應該恢復更古老的真三公制:太傅、太師、太保。

所以,就劉秀的生長年代而言,三公制是一個合情合理的現有體制。
但其實是兩套三公。

就是因為這麼囉嗦又複雜,後來我們都乾脆用「宰相」作為代稱。

漢代的丞相,相國,大司徒,太傅,全部都是「皇帝底下第一執政」的官職。
可笑的是,兩漢總計時間佔有率最高的「宰相」,反而是大司馬大將軍。

以軍領政的重要性,跟大司馬霍光王莽的關係不是那麼高。
跟經歷亂世,以兵平亂建朝的東漢更有相關。

劉秀的十任宰相,觸法免官的數量高達一半。
除了後期趨緩,只有老侯霸穩穩的。

這或許不是「伴君如伴虎」、「劉秀很難搞」的原因。

而是東漢初期的律法混亂。

伏湛跟歐陽歙都是名儒,尚且不免踩線。
鄧禹韓歆也是讀書很多的軍派,一樣。

侯霸是什麼出身?
他是西漢末兼新莽時期官員,待到天下大亂,侯老爺以己郡固守,賊人難侵。

侯老爺的官怎麼當的?為何能夠成為地方一霸?
「案誅豪猾,分捕山賊,縣中清靜。再遷為執法刺姦,糾案埶位者,無所疑憚。」

我想,侯霸懂法是非常明確的事實。
「光武徵霸與車駕會壽春,拜尚書令。時無故典,朝廷又少舊臣,霸明習故事,收錄遺文,條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於時者,皆施行之。每春下寬大之詔,奉四時之令,皆霸所建也。」

不管是西漢法,新莽法,還是東漢新法,侯霸全部一把罩。

同樣的,終結掉司徒觸法時代的第七任蔡茂,也是一個法術系的高手。(法術勢的法術謝謝)
而蔡茂被記錄的最大功績,就是他敢辦外戚陰氏。

劉秀本是儒生,從軍十多年。
我相信,侯霸跟蔡茂,把法家思想對於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提到了劉秀眼前。

軍法是說一不二的東西,但裡面有很多私情。
國法剛好相反,不容私情,但有審判。

這就像一套全新的兵法,出現在劉秀的面前。

即使劉秀看起來像是個儒生聖君,仍然是抵抗不了法家管理的效率……所帶來的誘惑。
特別在大統一完成之後,劉秀面對必然而來的挑戰。

家事。

吳漢一從巴蜀返回,就展開了請封皇子倡議。
對兩漢而言,這始終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皇子們無封地,不就國,會對繼承權產生影響。

再者,按劉邦交接下來的傳統,封皇子,就相當於封臣子。
皇子封王,是沒有真實權力的。

真正的封國治理權,都會在朝廷派給諸侯王的相國手上。

這兩個層面,都昭示著朝廷內的派系將會單純化。

如果還在寫小說,這邊要解釋劉秀不願意立刻進行的原因也很簡單。
他根本沒打算讓郭聖通的兒子繼承。

直到建武十五年,第五任大司徒歐陽歙上任,竇融李通等人也加入倡議之後,劉秀才正式展開封皇子的動作。
明面上來說,兩年前劉秀不是不做,是不能做。

他廢除同姓宗室的任務,當時還在進行中。
這時候馬上封上自己的皇子,那不是給大家一個反他的好藉口嗎?

即使在兩年後,劉秀仍只讓自己的兒子擔任「公」。

看得出來吧?對於權力的分配,劉秀仍然有所保留。
而上一回說到的郡國大姓叛亂,出現在劉秀封皇子的隔年。

這一年還有另一個故事,也就是交阯女子徵側的造反。

就像當年呂母一樣,邊疆女子的起義,成為了大亂的序曲。
待到平定中國,是建武十七年。
十月。

劉秀廢了郭后,改立陰后。
同時,進各皇子爵為王。

這不是一個突然發生的事,即使不考慮演義的瞎掰,劉秀也一直在重用陰氏。
陰氏有人退讓自持,也有人尊貴驕矜。

劉秀雖廢后改立,但沒有第一時間撤換太子。

太子不變的前提下,要讓誰當皇后,那是劉秀的事。
(也沒有皇太后會管他)

誰不知道劉秀早晚會換太子?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劉秀希望把事情作得柔和一點。
邊疆之亂仍盛。

以柔道治民,軍事鎮壓的手法,已經走到了某個極限。
時間很好。

接下來的建武二十年,也就是舊三公全倒,法家蔡茂上任的一年。
劉秀變成一個壞皇帝嗎?
應該不算有。

但他的威勢出來了。
雖然《後漢書》沒有寫得很明白,但東漢的國際地位關係開始產生變化。

內部戰爭的次數少了,邊疆戰爭的次數多了。
劉秀沒有大徵兵窮兵黷武,但西域諸國再一次願意承認東漢朝的共主地位。

你認識劉秀嗎?

如果一路看完光武傳奇,我想你猜得到劉秀會怎麼做。
他拒絕了當西域老大。
並且支持匈奴日逐王成立南朝,讓南北匈奴再次對立。

劉秀的戰爭,一直沒有結束。

關於劉秀後來從法,有一個名叫「第五倫」的人可以做個佐證。
他是建武二十七年才被徵召的。

後來,第五倫當上司空,跟漢明帝說:「光武承王莽之餘,頗以嚴猛為政,後代因之,遂成風化。郡國所舉,類多辨職俗吏,殊未有寬博之選以應上求者也。」
這跟前期的劉秀作風並不相同,但後期為官者看到的卻是「光武帝嚴猛為政」。

整體來說,不論是劉秀原本的儒生柔道,還是後來的法家嚴猛。
看上去都沒有什麼明顯的疏失。

與其繼續橫向擴大對劉秀的認識,我想該往前了。

有些事,或許等到漢明帝再回頭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5會員
    90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演義傳奇結束了。 那麼,他是否承為了一個「想像中」的好皇帝呢? 好與壞究竟是什麼? 我們這邊稍微看一下劉秀一統天下後發布的命令,來看他如何完成「夢想」。 首先注意到的是,劉秀開始大量釋放罪犯,赦免奴隸。 百廢待舉的新漢朝,需要的是什麼?
    【光武傳奇】的演義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 四十五回,十六萬字。 突然的完結。 我想要不透過我的文字,來呈現出「統一天下」這件事的荒謬感。 犧牲,屠殺,空虛。 一切都沒有變得比較好,從來不會比較好。 不管統一的是秦始皇,劉秀,或是晉武帝司馬炎。 希望有興趣的你,能陪著我一起繼續往未來前進。
    來到歷史之壁的面前,不需要太多裝飾。 即使我們每次都希望關羽能夠逃出生天,希望茱麗葉不要錯過羅密歐。 劉秀終將一統天下。 最後要留給大家的,只是一個問題:劉秀成功了,他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好或不好的定義是什麼呢?一個皇帝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當我們總是把功過歸於領袖,那麼歷史將永遠不會讓我們學到教訓。
    前進!前進! 天下一統,只餘成蜀。 可惜,此時能出征的大將,已經屈指可數。 除了先逝的,更多人需要擔負起鎮守地方之責。 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 蛇無頭不行,擒賊,自是要先擒王! 漢軍兵分兩路,直指成都,但不幸的是,對方,更了解這句話的真意……
    犧牲了親密的戰友,更堅定劉秀打造太平盛世之心。 前漢方立之時,分封諸王對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原本打算把希望寄託在雲台二十八將上,但人世無常。 劉秀決定,先行動手,消滅未來可能的危險。 然而,一個弄不好,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他,也可能再次陷入分裂的窘境……
    建武九年春,劉秀最大的敵人,隗囂走了。 平定了潁川河東之亂的劉秀,返回洛陽,舉辦了盛大的喪禮。爭霸天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有敵人,有朋友。 劉秀逐一擊破敵軍,同時身邊的大將,也一個一個離他而去。 足以依靠的大樹,也即將倒下。 究竟,誰能走到最後,看著天下統一的和平理想實現?
    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演義傳奇結束了。 那麼,他是否承為了一個「想像中」的好皇帝呢? 好與壞究竟是什麼? 我們這邊稍微看一下劉秀一統天下後發布的命令,來看他如何完成「夢想」。 首先注意到的是,劉秀開始大量釋放罪犯,赦免奴隸。 百廢待舉的新漢朝,需要的是什麼?
    【光武傳奇】的演義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 四十五回,十六萬字。 突然的完結。 我想要不透過我的文字,來呈現出「統一天下」這件事的荒謬感。 犧牲,屠殺,空虛。 一切都沒有變得比較好,從來不會比較好。 不管統一的是秦始皇,劉秀,或是晉武帝司馬炎。 希望有興趣的你,能陪著我一起繼續往未來前進。
    來到歷史之壁的面前,不需要太多裝飾。 即使我們每次都希望關羽能夠逃出生天,希望茱麗葉不要錯過羅密歐。 劉秀終將一統天下。 最後要留給大家的,只是一個問題:劉秀成功了,他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好或不好的定義是什麼呢?一個皇帝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當我們總是把功過歸於領袖,那麼歷史將永遠不會讓我們學到教訓。
    前進!前進! 天下一統,只餘成蜀。 可惜,此時能出征的大將,已經屈指可數。 除了先逝的,更多人需要擔負起鎮守地方之責。 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 蛇無頭不行,擒賊,自是要先擒王! 漢軍兵分兩路,直指成都,但不幸的是,對方,更了解這句話的真意……
    犧牲了親密的戰友,更堅定劉秀打造太平盛世之心。 前漢方立之時,分封諸王對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原本打算把希望寄託在雲台二十八將上,但人世無常。 劉秀決定,先行動手,消滅未來可能的危險。 然而,一個弄不好,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他,也可能再次陷入分裂的窘境……
    建武九年春,劉秀最大的敵人,隗囂走了。 平定了潁川河東之亂的劉秀,返回洛陽,舉辦了盛大的喪禮。爭霸天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有敵人,有朋友。 劉秀逐一擊破敵軍,同時身邊的大將,也一個一個離他而去。 足以依靠的大樹,也即將倒下。 究竟,誰能走到最後,看著天下統一的和平理想實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劉秀針對王莽這套篡權模板是咋辦的呢? 1、對外三公鼎立進一步分權。 2、對內不再培養親信的中朝官,不再設「領尚書事」這個崗。 劉秀在首先對三公中的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這三個官職的職責進行了改造。 總體來講就是平均性的分配。 大司馬的名字被改回到了原不長設的太尉,職能上「掌四方兵事功課,歲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繼諸呂之亂後,時隔90年,西漢王朝再次迎來了政變。 上一次的政變,西漢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聯手干滅了呂家不成器的後生。 在說這一戰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古代政變的優先級。 還記得古代政變的優先級排序嗎? 武器>截斷政令>政令中樞>軍隊。 第一,最重要的,是武庫。 無論用哪種方式,合法或不合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劉秀針對王莽這套篡權模板是咋辦的呢? 1、對外三公鼎立進一步分權。 2、對內不再培養親信的中朝官,不再設「領尚書事」這個崗。 劉秀在首先對三公中的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這三個官職的職責進行了改造。 總體來講就是平均性的分配。 大司馬的名字被改回到了原不長設的太尉,職能上「掌四方兵事功課,歲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繼諸呂之亂後,時隔90年,西漢王朝再次迎來了政變。 上一次的政變,西漢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聯手干滅了呂家不成器的後生。 在說這一戰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古代政變的優先級。 還記得古代政變的優先級排序嗎? 武器>截斷政令>政令中樞>軍隊。 第一,最重要的,是武庫。 無論用哪種方式,合法或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