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購買美國貨」政策衝擊,日本需加速轉型內需主導型經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享受自由貿易優勢的日本,如今迎來危機

原文發佈日期:2021.8.23
原文作者:加谷 珪一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raw-image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與中美關係惡化,全球經濟正在加速封閉化現象。美國與中國不斷加強國產製品在國內的流通,這對日本的出口貿易產業來說,恐將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經濟封閉化現象是整個時代的潮流,要逆流而上絕非易事。日本製造業更擴大對美國或是中國當地的直接投資,實際上這些日本企業若不以在地化作為出發點來經營,恐怕將無法在封閉經濟時代中立足!(加谷 珪一:經濟評論家)


美國的政府採購當中75%為美國製造

化工大廠三菱化學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建有生產汽車塗料當中所使用的樹脂原料工廠。投資金額達1000億日圓的新工廠,更被視為世界最大生產據點。更有許多其他企業如信越化學工業,也擴大在美國當地的投資。

美國身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近年來由於「地產地消」(在消費地附近建立生產據點,讓同地區生產的東西由同地區來消費)的趨勢有日益加強的傾向,許多企業也將生產據點轉向美國。上述的投資動作,雖然能夠當做順應趨勢的一環,但實際上更多的卻是迫不得已。迫於優先採購國產製品的「購買美國貨」政策所造成的影響。

政策背景起因於川普政權飽含敵意的對中政策,進而加速全球經濟封閉化。尤以中美兩國優先購買國產製造的動作最為顯著。就算製造出高品質、低價格的商品,若非在中美境內生產,就很有可能無法受到採購商的青睞

拜登總統上任不久之後,便簽署了政府採購以本國製品為優先的總統命令,強化「購買美國貨」的政策力道。美國政府每年的採購金額據說高達6000億美金,「購買美國貨」政策即為,在政府採購或是支持的計畫當中,優先購買美國製造的商品的制度。

為了配合「購買美國貨」政策,聯邦政府以價格為基礎,表示需要採購本國商品或是原料資材至50%以上,而拜登政權更將此比率提高,最終定在75%。並嚴格制定判斷適用例外的準則,絕大多數的政府採購都將限制在美國製造的可能性相當高。

在這一連串的動作下,可視為拜登順應前美國總統川普所實施的中美貿易戰爭潮流,但卻不僅僅於此。美國進口的商品大多是中國製,而這次將中國製商品全部排除在外的決定,卻能看到與拜登對立的共和黨保守派的身影。在加上民主黨原本就是由工會所支持的政黨,也經常會將政策轉向保護性方向,以達到維持就業的目的。這次帶有濃厚本國中心主義的政策對民主黨來說,更是熟門熟路。

再加上拜登政權的重點政策還有減少碳排,這對優先購買本國商品政策的實施有著強力的誘因。


引進國境碳稅將導致日本出口更加困難

(繼續閱讀......) (※由於JBpress翻譯版權,請點選開啟閱讀全文)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波先生的沙龍
52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波波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數據顯示自 川普2018年3月22日開始對中國進行貿易戰爭,2018/10~美國自中國的進口份額也不再創高;另外從 歐洲工業大國德國、美洲區及不含中國的亞洲區...等,取代了中國的依存度,且份額持續增加,且創新高。
Thumbnail
數據顯示自 川普2018年3月22日開始對中國進行貿易戰爭,2018/10~美國自中國的進口份額也不再創高;另外從 歐洲工業大國德國、美洲區及不含中國的亞洲區...等,取代了中國的依存度,且份額持續增加,且創新高。
Thumbnail
「過去享受自由貿易優勢的日本,如今迎來危機」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與中美關係惡化,全球經濟正在加速封閉化現象。美國與中國不斷加強國產製品在國內的流通,這對日本的出口貿易產業來說,恐將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
Thumbnail
「過去享受自由貿易優勢的日本,如今迎來危機」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與中美關係惡化,全球經濟正在加速封閉化現象。美國與中國不斷加強國產製品在國內的流通,這對日本的出口貿易產業來說,恐將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
Thumbnail
是說過去我們認為,從二○一六年開始,美中關係會逐漸轉壞,日本將獲得很重要的戰略機遇。當時的思考邏輯是美中兩國遲早會走向競爭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坐收漁翁之利,成為兩國競相拉攏的目標,戰略地位會緩慢提升。可惜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美中關係的確逐漸走下坡,但日本的角色反而變的更加模糊.......
Thumbnail
是說過去我們認為,從二○一六年開始,美中關係會逐漸轉壞,日本將獲得很重要的戰略機遇。當時的思考邏輯是美中兩國遲早會走向競爭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坐收漁翁之利,成為兩國競相拉攏的目標,戰略地位會緩慢提升。可惜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美中關係的確逐漸走下坡,但日本的角色反而變的更加模糊.......
Thumbnail
不得不說,美國對中國確實又愛又恨,民生必需品長期仰賴進口的它,中國供應商的便宜讓企業忍不住靠近,可政府轉頭看到低迷已久的就業市場,考量國家利益當然得出手處理。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你打我一巴掌,我就讓你痛得更厲害,於是兩國之間的關稅壁壘就不斷築高,只為了證明誰才是老大!
Thumbnail
不得不說,美國對中國確實又愛又恨,民生必需品長期仰賴進口的它,中國供應商的便宜讓企業忍不住靠近,可政府轉頭看到低迷已久的就業市場,考量國家利益當然得出手處理。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你打我一巴掌,我就讓你痛得更厲害,於是兩國之間的關稅壁壘就不斷築高,只為了證明誰才是老大!
Thumbnail
美國低端的製造業大幅萎縮,但中高端製造業仍舊是世界霸主。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約3.8兆美元,領先全球,約佔全球的1/3,美國排名第二,只佔中國的60%,而美國加上排名第3、4的歐洲及日本仍然不及中國,而全球唯一齊備所有工業門類的中國,其製造業產值將邁向超過全球所有國家製造業產值的總和的佔全球50%。
Thumbnail
美國低端的製造業大幅萎縮,但中高端製造業仍舊是世界霸主。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約3.8兆美元,領先全球,約佔全球的1/3,美國排名第二,只佔中國的60%,而美國加上排名第3、4的歐洲及日本仍然不及中國,而全球唯一齊備所有工業門類的中國,其製造業產值將邁向超過全球所有國家製造業產值的總和的佔全球50%。
Thumbnail
這是一篇舊文,寫於2018年11月,發表在作者過去 (現已取消) 的一個 WordPress部落格。最近聽聞中共黨內又興起拋售美債的「戰略」,此文意義還在,因此重發。
Thumbnail
這是一篇舊文,寫於2018年11月,發表在作者過去 (現已取消) 的一個 WordPress部落格。最近聽聞中共黨內又興起拋售美債的「戰略」,此文意義還在,因此重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