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的置入性行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11日在民視「新台灣奇案」一戲中扮演媽祖,未被NCC認定置入行銷,反觀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女兵日記女兵報到」中出演台中市長,卻遭NCC認定屬於置入性行銷,劇組因而被裁罰20萬元。對於NCC作為,外界批評是雙重標準。

大家可能忘了,之前2018年立委陳亭妃客串本土劇之後,劇組也被罰了35萬,比盧的這個因「對價關係」而被判罰的金額20萬還少;而之前陳被罰的邏輯,跟台中市長盧秀燕有點類似。

事隔三年,這次同樣都參與劇情演出,盧跟陳一個被罰一個沒被罰。很多人都套上政治眼光來看這件事。這無可厚非,畢竟時間點就是那麼剛好。但如果從政治藍綠的角度,轉換到廣電法本身來看的話,應該要從她們到底有沒有在影劇作品中宣揚政治理念、進行市政推廣或政績行銷來觀察。

就我對置入性行銷的粗淺了解,就是「假裝成」戲劇、新聞等媒介文本的廣告。而廣電三法中,對政治人物進行廣告行銷至少有兩層規範:
一、政治單位必須事前通報NCC即將進行廣告置入。
二、政治人物如果要在媒介文本中露出自己的理念、政績或市政建設,一定要有明顯字樣告訴閱聽眾,讓閱聽眾明瞭:「你各位待會、或現在、或剛剛看的,是某某政府單位、某某政治人物的廣告」。

所以大家可以學小當家回想他記憶裡媽媽的味道來回想一下,一些政府單位或政治人物投放的廣告中,是不是都會看到「某某單位廣告」的字樣?如果沒有,就會被視為政府,或政治人物的置入性行銷,這是違法的。

至於相關的法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翻找一下。
啊如果我之後有閒的話會再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所以拿上述標準來看盧與陳罰與不罰的差別。

台中市政府或劇組沒事前告訴NCC有政府單位即將在劇中推廣花博。再來,盧出現在戲劇裡,如果她只是當一個路人臨演,過程中都沒講跟他的市政相關的內容,如果真是這樣,TVBS是有機會上訴成功的呦。但實情是,戲劇展演出來的就是盧要推她的花博。結果沒事前通知就算了,連秀出足以告知閱聽眾接下來會出現盧市長邀請大家來台中花博的符號字樣都沒有。更哭的是,台中市政府也針對事件函覆說明:「盧市長確於108年3月5日參與系爭節目拍攝,因拍攝地點為『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后里馬場園區,内容有助於提昇花博盛典話題性,以及幸福城市意象…爰接受邀請。」 因此被法官認定,盧確實為了行銷宣傳個人及花博而演出。

不被罰才怪。

反觀陳。她在出現的影劇文本裡,除了扮演媽祖之外,她有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嗎?好像也沒。她要推自己的什麼政績或政見嗎?立委選舉也還沒到,且節目組不可能拿自己的收視率開玩笑。所以頂多就是笑陳是想滿足自己的Cosplay癖而已。就算陳沒事先告訴NCC而出演,也不太會怎樣啦老實說(但我強烈覺得如果沒有之前的客串經驗以及這次盧的這件事的話,陳可能不太會事先告知NCC就是了)。即使NCC揚言要罰她可能也罰不到,頂多是換來陳一句「罰我啊,笨蛋」之類的。

當然政治人物也有分政務官跟民代兩種,所以對這兩者廣電三法有無更進一步的規範,我就不是很了解。但是對於政治人物的置入性行銷,大概就是如我上述提到的這樣。

就供大家參考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啓堯的沙龍
70會員
196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洪啓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2
我還是支持陳柏惟,但他這次有點失策。
2024/12/12
我還是支持陳柏惟,但他這次有點失策。
2023/12/10
108國語文課綱的核心辯題是意識形態之爭。
2023/12/10
108國語文課綱的核心辯題是意識形態之爭。
2023/09/25
郭台銘必須單日連署 2 萬份,才能跟柯文哲談併購。
2023/09/25
郭台銘必須單日連署 2 萬份,才能跟柯文哲談併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來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好評如潮,這是台灣首部以政黨幕僚為題材的電視劇。據說台灣主要政黨的支持者,不約而同認為《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我們黨」的故事,政治立場南轅北轍的觀眾,居然不分黨派一致認同此劇,或因此劇很政治卻又不只是政治,應該算是成功吧。 一套八集篇幅不長。觀眾即使對選舉、台灣政治不感興
Thumbnail
近來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好評如潮,這是台灣首部以政黨幕僚為題材的電視劇。據說台灣主要政黨的支持者,不約而同認為《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我們黨」的故事,政治立場南轅北轍的觀眾,居然不分黨派一致認同此劇,或因此劇很政治卻又不只是政治,應該算是成功吧。 一套八集篇幅不長。觀眾即使對選舉、台灣政治不感興
Thumbnail
每年到大選時刻,台灣社會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有時候會想,台灣真的沒什麼大事,其實也不對,台灣的大小事都要等選舉才會發生,所以想要台灣平安度日的時刻,最好都不要有選舉,很奇怪,選舉都是選賢與能,選出為社會服務的公眾人物來改善社會總總不好的現象,以利社會大眾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安康。這幾年來,發
Thumbnail
每年到大選時刻,台灣社會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有時候會想,台灣真的沒什麼大事,其實也不對,台灣的大小事都要等選舉才會發生,所以想要台灣平安度日的時刻,最好都不要有選舉,很奇怪,選舉都是選賢與能,選出為社會服務的公眾人物來改善社會總總不好的現象,以利社會大眾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安康。這幾年來,發
Thumbnail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Thumbnail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Thumbnail
台中市的部分, 藍營為現市長盧秀燕競選連任, 綠營則是現任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挑戰 台中市為五五波縣市(EVEN), 儘管大風向不利, 但盧秀燕儘管排名不出色卻依然是台中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市長, 加上對手蔡其昌基本上是依靠"彼得原理"出線的候選人 , 蔡的形象和條件選直轄市長有其侷限性, 盧秀燕明年將
Thumbnail
台中市的部分, 藍營為現市長盧秀燕競選連任, 綠營則是現任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挑戰 台中市為五五波縣市(EVEN), 儘管大風向不利, 但盧秀燕儘管排名不出色卻依然是台中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市長, 加上對手蔡其昌基本上是依靠"彼得原理"出線的候選人 , 蔡的形象和條件選直轄市長有其侷限性, 盧秀燕明年將
Thumbnail
不不管原因如何,蔡其昌陣營選戰打到對手不理你,甚至有餘暇去其他縣市輔選,確實應該自我檢討,原因何在。
Thumbnail
不不管原因如何,蔡其昌陣營選戰打到對手不理你,甚至有餘暇去其他縣市輔選,確實應該自我檢討,原因何在。
Thumbnail
過去一周,台灣新聞充斥政治鬧劇與慘劇。這般現象雖是台灣日常的體現,此次程度卻顯然突破天際。 首先,是以「歌手」自居的台衛福部長陳時中。繼11月上旬被爆出長達46秒的影片,暴露其曾在2020年6月「防疫新生活」期間飲宴高歌後,陳時中於11月27日宣布「暫時封麥」,並坦言過去影片遭人移花接木,「心情確
Thumbnail
過去一周,台灣新聞充斥政治鬧劇與慘劇。這般現象雖是台灣日常的體現,此次程度卻顯然突破天際。 首先,是以「歌手」自居的台衛福部長陳時中。繼11月上旬被爆出長達46秒的影片,暴露其曾在2020年6月「防疫新生活」期間飲宴高歌後,陳時中於11月27日宣布「暫時封麥」,並坦言過去影片遭人移花接木,「心情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