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自己過不去-《討厭艾麗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看了看家裡的書櫃,把小時候很喜歡的一套書又翻出來看了一遍。那是漢聲出版的青少年拇指文庫,我拿出了《討厭艾麗絲》、《守著孤島的女孩》幾及《永遠的狄家》這三本。事隔近二十年,沒想到劇情我依然記得清晰,當年覺得精彩的部分,也同樣看得津津有味。今天就先分享《討厭艾麗絲》。


《討厭艾麗絲Hating Alison Ashley》是一本澳洲小說,後來也有拍成電影,只是台灣沒有上映。描述自命不凡的女主角-朱小梅(台灣翻譯頗有趣,英文原名是Erica Yurken),生長在一個貧困的小鎮裡,她討厭這座城鎮,也討厭自己那沒有氣質又混亂的家。

自認自己是全鎮最有氣質、最高尚的人,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到外頭的世界過上更有質感的上流人生。然而有一天,因為街區重劃的關係,鄰近的高級社區被納入這座城鎮,因此班上轉來了一位新同學-艾麗絲。



艾麗絲是標準的富家千金,美麗、優雅,還很聰明,除了每天的漂亮衣服、精緻餐盒,還有獨生女的角色。一切的一切,都是朱小梅心心念念所嚮往的。

然而,艾麗絲的出現代表朱小梅過去所自認的優秀都僅僅是自以為是。於是,在艾麗絲轉來的那一天,便開始討厭她。

接著會繼續暴雷,這條是防雷線。

雖然對於艾麗絲有著相當複雜的排斥心理,可一開始朱小梅仍舊希望自己會是艾麗絲的好朋友,因為她認為這樣跟艾麗絲便是同一個等級。

只是,艾麗絲的一切如此閃耀,她總是不小心自卑感作祟,惱羞成怒的刁難艾麗絲。加上習慣性的用謊言包裝自己,將自己描述的多麽不凡,常常也陷入了穿幫的危機當中,生活開始變得痛苦又難受。

直到一次野營活動,朱小梅這才了解,原來看似完美的艾麗絲也有相當多煩惱。艾麗絲父母早已離異,母親雖給她優渥的生活,可卻對他有極高的要求,且不怎麼關心她的心情,每天都只能戰戰兢兢又孤單的生活著,到學校還要莫名被朱小梅針對。

朱小梅的家庭雖然吵吵鬧鬧,可彼此都很相愛,甚至還願意大老遠跑來營地看公演支持朱小梅,這反而讓艾麗絲相當羨慕。

了解了彼此除了各有優點,也有煩惱,兩人這才真正成為了好朋友。她也終於不再討厭艾麗絲了。




劇情不複雜,就是青少年的煩惱。也許長大後的我們回頭看會覺得比那些很幼稚、很無聊,可在當下,那可是比天還大的煩惱。況且,長大後的人們一樣陷入了比拼的幼稚競賽,只是比的項目不同而已,也不一定成熟到哪裡去。

羨慕別人很正常,但若不懂的關注到自己早已擁有的美好,不僅會更加自卑,也會傷了那些在身旁一直關心你的人。這個課題,不僅僅是青少年,而是許多成人依然還尚待努力的。

這本《討厭艾麗絲》就簡單分享到這,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托比寶 TobyBao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你喜歡看書嗎?我很喜歡閱讀奇幻、冒險、推理、驚悚類的故事,當然其他系列的書籍有興趣也會拜讀。這裡是我對於閱讀過的書籍所寫的心得,歡迎討論ㄡ
2023/05/07
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三部曲 #大冰河記》 終於迎來了最後一集,拿起書的時候其實有點捨不得,因為看完了就代表結束了 大家應該懂這心情,就像追了很久的劇,看到完結篇時會有點不捨得結束。 不過張草是位創作能量很強的作家,之後我還有很多他都著作等著補完,所以不怕不怕。這集《大冰河記》時
Thumbnail
2023/05/07
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三部曲 #大冰河記》 終於迎來了最後一集,拿起書的時候其實有點捨不得,因為看完了就代表結束了 大家應該懂這心情,就像追了很久的劇,看到完結篇時會有點不捨得結束。 不過張草是位創作能量很強的作家,之後我還有很多他都著作等著補完,所以不怕不怕。這集《大冰河記》時
Thumbnail
2023/04/18
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二部曲 #大廢墟記》 我是認真愛上這系列,所以皇冠邀請我繼續分享時,我基本秒答應,所以三本小說我都會完整分享😍 不同於上部,《大廢墟記》進入了一個更為複雜、更為宏觀的世界。基本上從人類文明的上一個文明開始講起,這時間橫跨的不只千年,而是萬年了。 我
Thumbnail
2023/04/18
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二部曲 #大廢墟記》 我是認真愛上這系列,所以皇冠邀請我繼續分享時,我基本秒答應,所以三本小說我都會完整分享😍 不同於上部,《大廢墟記》進入了一個更為複雜、更為宏觀的世界。基本上從人類文明的上一個文明開始講起,這時間橫跨的不只千年,而是萬年了。 我
Thumbnail
2023/04/17
-ㄧ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首部曲 #大圍牆記》 大學我曾修過一趟哲學課,當時就被柏拉圖在《理想國》對話集中,提出的「洞穴比喻」深深吸引。
Thumbnail
2023/04/17
-ㄧ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首部曲 #大圍牆記》 大學我曾修過一趟哲學課,當時就被柏拉圖在《理想國》對話集中,提出的「洞穴比喻」深深吸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一本讓我有點意外的書...... 在書架上拿這本時,抱持著"搭捷運也可以看的閒書"。意外的,讓我不停地會心一笑,並且想趕快追下去...... 這本書記載著作者瑞秋真實的經歷、自我掙扎,隨著故事看見她的勇氣、付出、堅持和自我成長。我驚艷作者獨有的幽默方式,也好勇敢的分享自己的失敗、醜醜的過去及許多
Thumbnail
一本讓我有點意外的書...... 在書架上拿這本時,抱持著"搭捷運也可以看的閒書"。意外的,讓我不停地會心一笑,並且想趕快追下去...... 這本書記載著作者瑞秋真實的經歷、自我掙扎,隨著故事看見她的勇氣、付出、堅持和自我成長。我驚艷作者獨有的幽默方式,也好勇敢的分享自己的失敗、醜醜的過去及許多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結論是唉我很喜歡,但我也覺得應該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這部電影。 電影切割成14段,扣掉序和跋總共有十二章,電影敘述也像是書一樣有很大量的旁白,稍微的有點太多了,但我個人是還能接受。 短短的幾分鐘就奠基了她對於自己人生是有選擇權的,並且她足夠聰明也足夠漂亮,想要的幾乎都能得到,但她不快樂。
Thumbnail
結論是唉我很喜歡,但我也覺得應該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這部電影。 電影切割成14段,扣掉序和跋總共有十二章,電影敘述也像是書一樣有很大量的旁白,稍微的有點太多了,但我個人是還能接受。 短短的幾分鐘就奠基了她對於自己人生是有選擇權的,並且她足夠聰明也足夠漂亮,想要的幾乎都能得到,但她不快樂。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其實我們誰不像她?大學想過要轉系、長大想著要換工作轉換跑道、這個人真的是對的人嗎我還愛他嗎?我要的到底是什麼?還是我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有時想學音樂想學第二外語想學投資想學行銷什麼都來一點但到底是什麼? 她只是敢於把我們腦中猶豫的岔路,直接走過去。 我們跟她的差別只在,我們在忍耐跟妥協過生活而已。
Thumbnail
其實我們誰不像她?大學想過要轉系、長大想著要換工作轉換跑道、這個人真的是對的人嗎我還愛他嗎?我要的到底是什麼?還是我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有時想學音樂想學第二外語想學投資想學行銷什麼都來一點但到底是什麼? 她只是敢於把我們腦中猶豫的岔路,直接走過去。 我們跟她的差別只在,我們在忍耐跟妥協過生活而已。
Thumbnail
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Thumbnail
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Thumbnail
  在網路世代,訊息通達使生活更加瞬息萬變,眾多的可能使初步的成功與嚮往達成後,感到好像不是那麼適合自己,或者無法往前,於是我們放棄過去的努力,做了別的選擇。然而,無論選擇了什麼,舉目四顧,彷彿永遠有更好的──只有不適合是確定的,但怎樣就是「最好」?什麼又是「適合」?
Thumbnail
  在網路世代,訊息通達使生活更加瞬息萬變,眾多的可能使初步的成功與嚮往達成後,感到好像不是那麼適合自己,或者無法往前,於是我們放棄過去的努力,做了別的選擇。然而,無論選擇了什麼,舉目四顧,彷彿永遠有更好的──只有不適合是確定的,但怎樣就是「最好」?什麼又是「適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