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幼兒園是一種類型幼兒園的總稱,但每一個幼兒園還是有各自不同的教學理念與課程規畫,這是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先放在心裡,並且多方進行比較。以下是我們家小孩的幼兒園的實況。先說結論,這個學校有其非常吸引人的強項,當然也有這樣教育下的相應的弱點。
★ 學校的概廓
首先是學校教育理念的部分,這個是在第一學期TPA中由校方說明的,以目前上到大班的情況來說,我覺得大致符合,對學生的要求,特別是在生活自理與常規養成上,也有因為不同年級而提高。此學校的教育主要有兩個目標,在人格發展上是「Not for your self」意思是要去為其他人行動,人生並不是只為了自己而活。在能力發展上是「Limit is the sky」也就是沒有極限,要能夠一直往上。學校說,學習一定有辛苦和努力的成分,希望能夠達到比較高的水準,他們不認為人的學習動機完全是由內在自然產生的飢渴,因而會全然的主動,而是某種程度上需要外在環境的誘發與幫助。簡言之是選擇了Vygosky的路線而非人本的取向。
*主題教學的設計
這個學校課程主打是芬蘭式的教學,而其中最大特色是完全主題式教學,一年52週,其中二週放假,其餘每週有一個主題,一年共有50個主題,每年同樣的主題會重複,幫助複習並延伸內容及增加難度。這個教學方式實施非常的確實,所以本身課程內容量上非常厚重,而每週的所有課程(除了數學)都圍繞在當週的主題上。主題非常的豐富,每年的從簡單的人際關係、家庭、食衣住行育樂活動,到難度較高的知識性的認識動植物、交通、天氣、星球宇宙…通通都有。
每週的主題會從Brainstorming的型式開啟,外師會帶學生進行主題的思考與發想。在小班,基本上就是由老師主導,中班以上,外師會從生活經驗中問問題引導,或藉由父母在家事先預習此主題內容,在課程中,小朋友回答問題,並觀察和接收老師是如何思考一個主題。通常外師會把這個主題將談到的範圍寫在上方的白板,然後放在那裡一整個禮拜,其他的課程使用的是下方的白板(教室有一整面牆是白板分上下兩塊),然後在不同的課程中,會不斷的扣回上方白板的內容:「答案在哪裡呢?上面的白板上有喔。」小朋友如果不會用言語表示,會用手指出來。
主題每週由「Theme」這個課程名稱開始,以上篇的照片「天氣」為例,就介紹天氣有哪些種類,不同天氣會做哪些事情…等。課程中會有「Theme Enrichment」,這個就會對於這個主題的特殊之處,進行更詳細的課程,像是天氣的主題可能就會介紹水循環、颱風…等,上課的方法可能用實驗示範,也可能用影片的方式,而「science」則可能做水變成水蒸氣蒸發的小實驗。「Role play」會以短劇的形態出現,例如,扮演下雨天的情景,會有一小段劇情,老師會教導孩童說出下雨天的適合的用語配合劇情演出。「Cooking」則可能在吐司上用食材作出不同的天氣圖案。
*美語學習
關於美語學習的部分,我們當初選這個學校很重要的一點是,它的語言學習的方式我很喜歡。小朋友在小班是不教字母發音拼音認字的(第二年才學),和大部分全美幼兒園不同(幾乎都是小班就開始)。外師上課是全英文,但完全不教英文,就像國外的幼兒園一樣。上課內容依照每週主題,中師會配合動作指導,但絕不翻譯。外師在使用白板時,會畫圖寫加上英文單字的書寫,所以小朋友會看圖並配合看到文字,但小班完全不會特別去教認字。這種語感的練習,小朋友就是從完全不會然後漸漸的聽得懂的。
字母是中班開始學,速度大概是一週一個字母,速度非常慢,中班開始,每天都有一堂「Phonics」課程,內容包含字母、自然發音和寫字母練習。26個字母半年可以上完(大約是一週一個字母的速度),接著學習拼音,認識字母與發音的關連,基本上都還圍繞在自然發音的範圍內,並認一點點簡單的字,並有一週一次的回家作業,主要是練習字母和相關單字。中班的最後二個月開始閱讀,有以練習phonics為目的故事書,一樣是一週一本,有級數的不同。每週會達到,可以指認每一個字,完整唸出句子,那時候剛好疫情遠距上課,老師會要求每個小朋友在家印出字卡,玩找字卡及用字卡拼出句子的遊戲,也有聽音默寫單字。除此之外,基他的課程皆是如上段所述圍繞主題進行。
大班開始聽說讀寫的合併訓練,課表中出現「Sight Words」與「Sequential Writing」的英文課程,原來的「Phonics」課程進階與套書也繼續。到了大班,突然英文的學習份量變得重了許多,不過小朋友的程度也同時間增長不少。就學校的規畫理念是,到了大班,過去累積二年的沉浸式學習,到了大班可以輕易展現出來。上述兩個新課程的內容簡述如下:
「Sight Words」是以練習本方式進行,大約每週五六個字,會要認字和造句,除了寫作練習本,課程中老師會用遊戲的方式,像是「ooxx」或是數字對應文字的遊戲比賽讓小朋友快速學會認字,並要求同學輪流用sight words造句和練習寫句字。「Sequential Writing」則是讓小朋友想一件事,例如:上學,要求小朋友說出上學的步驟,像是起床換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餐、背書包出門,或是看圖卡先將圖排出順序,並說出每一張的內容,每一次大約四個句字,使用first、then、next、finally等字將其串起來成為一篇小短文。以上兩者,看起來都是學習英文相當有效率的方式,小朋友也的確進步的很快。
*其他學校與課程特色
我最喜歡這個學校的特色是,課程幾乎都是以活動的形式進行,尤其是小班和中班,基本上沒有坐在椅子上制式聽課的形式,會坐在桌椅上,大概就是勞作、數學操作、cooking和中班的phonics寫作。課程中,大量主題課程內容是以角色扮演(role play)的形式進行,用各種道具讓小朋友練習說話和表演,像是交通工具主題,小朋友就會排椅子演出搭公車的短劇,並且練習搭乘的注意事項及用語,讓學習變得很具體有趣。最近的主題之一是「clothes」,其中之一的練習是「laundry」小朋友們就在模擬洗衣店洗衣服、掛衣服、燙衣服和折衣服。中班時有一週的主題是「story」,小朋友在課堂上演了小紅帽和三隻小豬的經典橋段。
配合主題「英國與法國」的咖啡店role play。由於疫情在家中遠距上課,用家裡的玩具做role play的道具。
在小班與中班,role play課程是很核心的,每週都有「Theme Role Play」與「Weekly Role Play」,前者即是上段所述配合主題進行,而後者則是生活的主題,可能像是吃健康的食物或是去看電影之類的。附圖的照片,是疫情遠距上課時,我們家小朋友在家裡做role play的道具照片,老師會錄一段20分鐘的影片,教導一段大約3分鐘的role play,包涵內容解說和教導句子,請小朋友在家和爸媽一起完成。
配合主題「台灣」的夜市role play,在家裡用玩具製作道具,左邊是小朋友自製的打彈珠遊戲, 右邊是臭豆腐。
另外,這個學校很特別的是,所有的課程是由當班外師所設計,從教室佈置、教室管理到所有的課程。也就是,每週的主題和主題目標是固定的(每週學校都會發一張主題學習的內容給家長知道),但每一堂課的內容都是由班上的外師負責設計與教學。並不是由中師或是本來就有一整套已經被完整設計好的課程交給外師去進行教學,這個部分我非常喜歡,因為這表示一個老師必須全心全意而且非常有熱情的投入這個工作(因為是這樣的模式,所以每學期都有老師之間的教學討論,互相參考與學習其他老師的意見),而且能夠展現個人的教學特色與風格。
舉一些例子,像是我們家小朋友小班的外師曾說自己的教學風格是,學習比較注重過程,而非結果。他說做美勞的時候,就讓小朋友用手去沾黏黏的白膠,雖然給一整罐的膠水方便好用又不黏手,作品可以做得更漂亮,但對小朋友來說,他們需要這個不方便的過程去體驗。這件事情我覺得非常好的另一個層面是,老師示範了用實際的作法去支持他的想法,這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模式,有一個清楚的想法,並且找到具體證據來支持這個想法。我希望孩子可以潛移默化的學會這個。
學校也有一些故意麻煩的地方,像是在疫情之前,每日的三餐是所有學生在大的空間一起吃的,而不是各自在自己的班級。Outing每週兩次,全校一起,有團體的活動,也有各班的活動,大班的學生會來牽小班的小朋友,而且會一直換人。讓小朋友可以有機會跟不同的人相處。像在課堂上也會一段時間就換座位,他們的地板上有貼號碼,每個小朋友會輪流不同的號碼,老師會寫在白板上,小朋友要找到自己名字的號碼去坐對應的位置。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學校會有這些故意的措施讓小朋友不停的跟不同的人交流互動。
由於學校班級和人數都不多,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所有的老師都認識所有的小孩和他們的家長,這樣的狀況會讓家長覺得非常的好,看到你就知道是誰,所有的中師都可以告訴你今天你們家小朋友看起來怎麼樣,對小朋友的習性和大致的學習狀況也都知道,全校的小朋友也都互相認識,有什麼樣的事情也互相知道。
每個月初學校會辦一次全校的生日會,所有當月的壽星一起過,大家一起慶祝,我覺得這樣很好不會太強調個人,每個月吃一次蛋糕這個頻率也很好。
每週有一個早上是中文課,由中師上課。小班分成二部分,其一是生活自理的教學,像是穿衣服襪子,刷牙之類的。另一部分是用中文上當週的主題,中文課在週五,作為當週主題的複習。中班的中文課上當週主題,大班上當週主題及注音。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