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吉與鳳梨紙◎文/侯吉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張豐吉與鳳梨紙◎文/侯吉諒
鳳梨皮做紙近日意外引起大眾注意,因為張大千曾經畫過一幅嘉義八號鳳梨,更對鳳梨皮做的紙張讚不絕口,不但自己大量購買,還以之贈送親朋好友,可見張大千對鳳梨紙的喜愛。
張大千的故事中特別膾炙人口的,除了遠征敦煌研究壁畫,大概就是他對書畫工具材料的講究了。
二○○二年,張大千的《潑彩朱荷屏風》以2022萬港幣,創下中國近現代繪畫拍賣紀錄。《潑彩朱荷屏風》是張大千於一九 七五年完成於加州「可以居」,選用的泥金絹六折屏風乃一九六○年代末期委託日本「喜屋」特別訂造,並非尋常金箔,而是將金泥鋪勻於絹上,這個泥金絹六屏屏 風當時耗資就達兩萬美金,除了張大千,大概還沒有那個畫家有這種魄力用這樣昂貴的材料畫畫。
除了紙張,張大千對筆、墨要求也很高,畫一件墨荷,可以用掉當時市價數萬台幣的乾隆時期舊墨,凡此種種,都足以說明張大千對書畫材料的講究到達何等程度。
一九七八年八月,已經定居台灣的張大千試用了台灣造紙的新發明──一種用鳳梨皮作原料的紙張,他「試吾家豐吉所製鳳梨紙」,畫了〈松雲二士圖〉和〈仿徐青藤墨荷〉,評論此紙「潑墨留筆不減乾隆內庫御用」,並將此紙命名為「菠蘿宣」。
有張大千高度的讚譽肯定,這一句「吾家豐吉所製鳳梨紙」中的造紙人張豐吉和菠蘿宣自然聲名大噪,也成為台灣手工造紙業的一則傳奇。
張豐吉並非以造紙為業,他是中興大學森林系的教授,專門研究書畫紙張和相關學問。
另一位造紙專家王國財,即是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的,自然修過張豐吉的課,不過,王國財一直到畢業以後,才開始研究造紙。
菠蘿宣一經張大千品題,身價非凡,可惜的是,菠蘿宣雖然名氣很大,受限於種種產業條件,卻一直無法量產,所以,我一直只聞其名而未見其紙,只有在傅申編著的《張大千的世界》這本書中,見到那件〈仿徐青藤墨荷〉,濃墨沈重,淡墨靈動,濃淡之間的變化萬千,筆觸歷歷分明,墨韻之佳,確實非常少見。
二○○五夏天,張豐吉教授到林業試驗所開會,我剛好去找王國財討論〈台灣山林行旅〉的展出細節,和張教授聊了一些時間, 張教授知道我和王國財合作的事,對王國財一個人居然可以做出這麼多種紙張也非常驚異,我這才知道張豐吉教授其實一直掛心菠蘿宣的量產上市的問題,但似乎尚未有妥善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好紙竟然三十年來都未能量產,實在可惜。
後來我終於拿到兩張菠蘿宣,觀並不特殊,就是一般宣紙的樣子,很難想像這種紙張可以表現出〈仿徐青藤墨荷〉般出神入化的墨韻。
於是找了一個吃飽睡足、心情愉快的時間,我裁了兩小張菠蘿宣,試畫了二件墨荷。畫的時候,就感覺菠蘿宣對墨韻、筆觸的反映非常靈敏,等到乾了以後,濃淡對比更加明顯強烈,這才真正了解菠蘿宣果然非常厲害。
張豐吉做的菠蘿宣有多種配方,目的在不斷調整墨韻的表現能力。
紙張的材料、工序、配方,對墨韻、筆觸有很大的影響,手工造紙的學問固然非常複雜,但如果確實了解材 料、工序、配方的種種變化,則是可以準確掌握其中要訣,然後做出特定效果的紙張。對研究做紙的人來說,墨韻不是感性的、模糊的形容,也不是客觀的感受,而是物理的特性、化學反應的結果,是可以透過放大鏡、測光儀器來準確測量的數字。
這樣的技術,古人是不可能擁有的,這樣的成就也是古人不可能達到的,而這樣的知識,更不是古人可以夢想的境界。
張大千對張豐吉菠蘿宣的稱讚,是「潑墨留筆不減乾隆內庫御用」,以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繁華、工藝成就最高的乾隆時代的內府用紙,來誇讚一個現代人做的紙張,似乎已經是最好的讚美了。
不過,我卻覺得這樣的讚美可能還是太過含蓄了,所以在落款的時候不禁要多說幾句:「張豐吉先生製紙,大風堂有不減乾隆內庫御用之譽,厚古薄今,殆為常理,唯今人未必不勝古人,此又一例。」
後來我專程到張豐吉教授中興大學的研究室拜訪,張教授給我看了當年幫張大千做的有「大風堂」浮水印的紙張,厚厚的一大疊,是從原來紙張上把有浮水印的地方裁下來的,我問為什麼,張教授說,以免有人拿這樣的紙張去仿張大千的作品,其實有點可惜,因為這樣的紙張本身就是傳奇的文物了。
我再問張教授那些裁下的沒有浮水印的紙張還在嗎?張教授說,還有一些,你要就都給你。
當然要囉。當時菠蘿宣還沒重新量產,張教授還有許多當年做紙時留存下來的纖維,一直想要找廠商量產,但一直都沒有決定。張教授找出留存的菠蘿宣,有些已經有斑點,有的還是潔白如新。
我和張教授說,這個紙張我等了30年,您就早點釋出材料和技術嘉惠書畫愛好者吧,張教授說他會考慮。
2007年,張教授終於授權長春棉紙行重新製作菠蘿宣,有二種不同的配方,我各訂了5刀,但還是覺得不夠,後來又陸續訂了許多,其中還有請長春棉紙行為我特別做的純菠蘿宣和原色(沒有漂白)的菠蘿宣,以及其他特殊規格的菠蘿宣。
我常常跟學生說,宣紙系的紙張,以菠蘿宣表現性最好,應該買一些留存,印象中,我的學生也團購了不少。
台灣書畫手工紙的製造技術遠非大陸傳統宣紙可以相提並論,因為台灣研究做紙的人,都是對紙張材料、配方、工法有極為深入研究的學者,其中當然是以王國財最傑出,國財兄近年和「澄心堂」合作的紙張品質之高,足可傲視當代。而國財兄對張教授可以找到鳳梨纖維作為紙張材料更是推崇備至,也可以證明菠蘿宣的品質確實不尋常。
簡單來說,我覺得菠蘿宣兼具宣紙與皮紙的特性,所以墨色表現極佳(宣紙),而又非常強韌(皮紙),寫字在篆、隸、行、草、楷各體的表現都很漂亮,墨色可以黑到立體感非常強烈,水墨的表現淡墨的效果則極其漂亮,不但層次分明,複筆疊韻厚重,濃淡墨都非常溫潤,很少有紙張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我沒用過乾隆的紙張,但張大千用過不少,大風堂既然有不減乾隆內庫御用之譽,菠蘿宣當然絕對不平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侯吉諒首創以數學、幾何、物理、力學來解析書法觀念及賞析,系統化闡釋學習書法的觀念、知識、技法,以及筆墨紙硯等相關知識,讓書法的學習更容易、簡單、快速、有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什麼時候適合學書法,這個問題大概是很多人會有的疑問,小朋友什麼年紀適合開始學書法,是不是愈早愈好?大人退休了再學書法會不會來不及? 籠統一點說,學書法任何年齡都可以,畢竟現代人學書法並非絕對必修,所以老少早晚都可以。 但以學習的效果來說,學習書法還是有各種最佳時候,《書譜》有一段關於什麼時候適合學
一張好紙的故事 ──廣興紙寮「楮皮仿宋羅紋紙」製作始末 一九七八年八月,在海外生活了將近三十年後,張大千決定回台灣定居。 當時物力維艱,張大千苦於沒有好紙可用,江兆申老師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和張大千自成莫逆之交,因而想辦法解決張大千用紙的困難。 江老師親自開了做紙的材料、工序,到日本找人訂做。做紙
什麼時候適合學書法,這個問題大概是很多人會有的疑問,小朋友什麼年紀適合開始學書法,是不是愈早愈好?大人退休了再學書法會不會來不及? 籠統一點說,學書法任何年齡都可以,畢竟現代人學書法並非絕對必修,所以老少早晚都可以。 但以學習的效果來說,學習書法還是有各種最佳時候,《書譜》有一段關於什麼時候適合學
一張好紙的故事 ──廣興紙寮「楮皮仿宋羅紋紙」製作始末 一九七八年八月,在海外生活了將近三十年後,張大千決定回台灣定居。 當時物力維艱,張大千苦於沒有好紙可用,江兆申老師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和張大千自成莫逆之交,因而想辦法解決張大千用紙的困難。 江老師親自開了做紙的材料、工序,到日本找人訂做。做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對中國書畫影響十分重要。中國書畫最頂盛時期爲魏晉南北朝、唐代,及五代時期。當時的紙張及紡織品價錢昂貴,書畫通常以壁畫的方式呈現。根據宣和畫譜,一部記載宋徽宗時期內府藏畫的譜錄,可見南北朝和唐代的壁畫都以百幅作單位,可惜由於戰亂問題,在元朝,元軍摧毀了許多中國建築和文物。因為當時中
Thumbnail
在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畫家,屬中國繪畫一代宗師,名叫八大山人。有三位畫家在模仿八大山人方面十分出色,其中一位畫家就是張大千,尤其是油墨字畫方面,模仿得真假難分。
Thumbnail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Thumbnail
之前在歷史課本上看到蔡倫造紙,一直覺得很神奇,沒想到就在距離竹北不遠的芎林,也有一個造紙基地,這間低調的紙寮窩除了可以體驗造紙,還有新鮮果汁與現磨咖啡可以享用,假日也有推出許多套裝活動,很適合親子同遊喔!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受贈儀式,旅居巴西的畫家張大千將六十二幅張大千從大陸帶出的敦煌壁畫臨摹僅存孤本,捐贈臺北故宮入藏。
Thumbnail
來到埔里的第一站,便是著名的「廣興紙寮」。 「聽說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始於清末時期,可說是歷史悠久喔!」一到廣興紙寮,盧得寶便開始介紹起這裡的手工造紙業。 「想不到你對造紙業也有研究…… 」吳若瑄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當然!」 「你果然挺適合當導遊這項工作的。」吳若瑄笑著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對中國書畫影響十分重要。中國書畫最頂盛時期爲魏晉南北朝、唐代,及五代時期。當時的紙張及紡織品價錢昂貴,書畫通常以壁畫的方式呈現。根據宣和畫譜,一部記載宋徽宗時期內府藏畫的譜錄,可見南北朝和唐代的壁畫都以百幅作單位,可惜由於戰亂問題,在元朝,元軍摧毀了許多中國建築和文物。因為當時中
Thumbnail
在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畫家,屬中國繪畫一代宗師,名叫八大山人。有三位畫家在模仿八大山人方面十分出色,其中一位畫家就是張大千,尤其是油墨字畫方面,模仿得真假難分。
Thumbnail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Thumbnail
之前在歷史課本上看到蔡倫造紙,一直覺得很神奇,沒想到就在距離竹北不遠的芎林,也有一個造紙基地,這間低調的紙寮窩除了可以體驗造紙,還有新鮮果汁與現磨咖啡可以享用,假日也有推出許多套裝活動,很適合親子同遊喔!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受贈儀式,旅居巴西的畫家張大千將六十二幅張大千從大陸帶出的敦煌壁畫臨摹僅存孤本,捐贈臺北故宮入藏。
Thumbnail
來到埔里的第一站,便是著名的「廣興紙寮」。 「聽說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始於清末時期,可說是歷史悠久喔!」一到廣興紙寮,盧得寶便開始介紹起這裡的手工造紙業。 「想不到你對造紙業也有研究…… 」吳若瑄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當然!」 「你果然挺適合當導遊這項工作的。」吳若瑄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