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法國新浪潮運動
時間
1958-1962
背景
1920年代,法國興起前衛電影;1930年代,法國以人道主義思想去表現小人物命運,且有尚‧雷諾等大導演出現;1940年代,許多電影導演為躲避戰火而前往好萊塢,直到回國後,卻因習慣於商業模式上的成功,引發青年電影導演強烈不滿。
近因
- 1958年,第五共和國成立,戴高樂上台,法國從阿爾及利亞戰爭中解放出來,政治生活趨於平穩。
- 存在主義盛行,對法國人的心理影響極大,年輕人試圖展現自我,因此需要創造一個可以表達自我的社會環境。
- 以安德烈‧巴贊創立的《電影筆記》為中心,一些影評家陸續成為新浪潮運動的先鋒人物,如克勞特‧夏布羅爾、楚浮、高達等人。他們常常私下評判導演、影片優劣,並發展出「作者論」,試圖把電影改造成一種個人化藝術。
導火線
1958年,安德烈‧巴贊去世,但法國電影依舊沿襲好萊塢製片模式,唯利是圖,許多青年導演便以「作者論」為基礎,誓言要繼承巴贊的電影美學,並將之實踐。其中,作者論內容如下:
- 導演具有最低限度的電影技能。
- 影片中必須體現導演個性,且要在一批影片中一貫地展示自己的風格。
- 影片要有特殊的內在意涵,且導演必須透過使用的素材,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獨特見解,並把這些見解貫穿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
過程
楚浮(1932-1984)
- 1954年,在《電影筆記》中發表了一篇名為〈法國電影的一種傾向〉的文章,並首次提出「作者電影」的概念;從此,他便在自己了論著中不斷闡釋這個想法,並逐漸構成理論。
- 1957年,在《電影筆記》中寫道:「在我看來,明天的電影較之小說更具個性,如同一種信仰或一本日記那樣,是屬於個人的自傳性質。年輕的電影創作者將以第一人稱表現自己和向我們敘述他們所經歷的事情…因為那將是真實和新穎的。…明天的電影,將是一個愛的聲明。」
- 1959年拍攝《四百擊》,影片除了是紀念巴贊,也同時是一部充滿自傳色彩的電影,片中透過大量的主觀鏡頭,以及節奏分明的剪輯,將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完整表現出來。
- 1961年拍攝改編自小說的《夏日之戀》,透過三角戀情討論了一系列的道德倫理觀念,並推崇無理性、潛意識的性愛關係,將戰後青年的形象刻劃極深,且剪接技巧及表演指導充滿自然樸實之感。
- 之後拍攝《美洲之夜》(1979)和《最後一班地鐵》(1981)等片,都引起國際影壇轟動,並依舊保留反情節、反戲劇的現代主義精神,影片也都備受好評。
- 1984年,楚浮罹患癌症而逝,被電影界認為是「我們時代難以取代的導演」。
高達(1930-)
- 大學期間加入《電影筆記》的影評工作,之後在1956年加入編輯部的工作,又於1958年和《電影筆記》的「年輕的激進主義者」們一同改行當導演。
- 1959年,拍攝《斷了氣》,成為轟動法國影壇的怪誕傑作,影片中充滿自我放縱的叛逆氣息,十足具有存在主義哲學的思維,且採用跳躍式、斷裂式的剪輯,給人一種俐落且強烈的視覺效果。
- 在拍攝數部電影之後,他於1968年宣布自己不再為資產階級的觀眾拍電影,從此放棄了商業電影創作,表現出極左的政治立場。
- 高達的「跳接」風格對新浪潮之後的電影產生極大影響,且常常安插一些「多餘鏡頭」來造成不連貫感,表現出蔑視傳統電影技術的態度,而他本人也認為自己是在做「電影化的論文」,試圖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以各種抽象素材來表達。
巔峰
1959年,夏布羅爾的
《表兄弟》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他的新浪潮處女作《漂亮的塞爾吉》在法國亦有獲獎;馬賽爾‧卡謬《黑人奧爾菲》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楚浮《四百擊》獲得金棕櫚最佳導演獎。
衰弱
由於新浪潮青年導演多半是藉由新浪潮運動初試啼聲,許多導演在成名之後便放棄新浪潮理念,轉而投入商業創作體制,剩下的新浪潮導演,不是繼續探索作者論的內涵及實踐,就是向娛樂效果讓步,只有高達一人繼續延續著新浪潮精神。
結果
- 打破一切電影傳統語言,蔑視一切技巧規則,不論場面調度、演員表演,或攝影、剪輯等,都是隨心所欲且不按邏輯的進行。其中,又以高達的「跳接」影響最深,讓高達甚至被稱是現代電影之源頭,足以與格里菲斯的地位並重。
- 不涉及重大題材,不歌頌亦不揭露社會,也不表現社會環境或內容,只是一味地表現自我。追尋主觀現實主義,影片內容往往與創作者經歷有關,主角多為青年中產階級,常採用「主觀鏡頭」來表現「自我」眼中的真實,並使用「跳接」來表現人的雜亂精神狀態。
- 使用低成本方式拍攝影片,經常以新聞性的畫面呈現,多外景、少打光,不請大明星演員,相對重視導演的即興處理方式。
- 將前衛電影的表現手法和商業電影結合,讓人類的精神意志不再以象徵手法出現於影片中,而是包含故事情節和演員表演的,是謂一種折衷且更成熟的現代主義。
影響
- 為現代電影開啟了極具影響力的美學革命(尤其是高達)。
- 引領同時期的左岸派電影出現。
- 啟發新德國電影運動出現。
十、左岸派電影
時間
1960s-1970s
背景
- 法國非理性主義盛行,戲劇界的布萊希特提出「間離效果」理論,藉此反對非理性主義至上(如法西斯主義、神祕主義、宗教主義等),強調「陌生化的表演」方法,主張演員與人物角色必須出現隔離感,讓觀眾能意識到自己正在看一齣「戲劇」,從而讓觀眾對劇情產生距離感,並能藉由劇情來多加思考,亦強調任何投入表演的戲劇,都有欺騙觀眾的疑慮存在。
- 法國現代主義「新小說派」興起,主張反對十九世紀以來的現實主義文學(以巴爾札克為代表),以及傳統文學的敘事語言和手法,並認為所謂現實主義不過是「作者眼中的世界」,任何以「人」為中心來出發的故事,都充滿著不準確且虛假的形容詞彙,是以虛構的世界來誘使人們忽略現實,因此「人物」都只是背景交代的「道具」而已。強調絕對精準的詞彙,要冷峻、客觀如攝影機的一般的忠實語言,並採用意識流、時空倒敘、虛實交錯等手法,從中揭示關於人和世界的荒謬本質,並主張書寫「物」的世界,藉以探索潛在的真實。
導火線
法國新浪潮運動興起,新的電影語言不斷被發掘,於是一群居住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文藝家們躍躍欲試,期望能夠藉此探索文學化的電影表達方式。
過程
亞倫‧雷奈(1922-2014)
- 法國電影學院出身,1948年拍攝短片《梵谷》獲得奧斯卡獎,1955年拍攝紀錄片《夜與霧》,首創以黑白和彩色來區分不同時代,獲得極高的評價。
- 1959年,加入新浪潮運動並拍攝《廣島之戀》,完整運用佛洛伊德心理學,以夢境和回憶來不斷影響人物心理,且大量使用意識流與時間倒敘,打破線性時間結構,而影片中亦有許多獨白、文句、朗誦,男女主人公也沒有姓名,完整體現左岸派受新小說影響的部分。
- 1961年,拍攝《去年在馬倫巴》,徹底將無情節、無理性、無人物性格的三無特徵,完整運用在影片之中,且充分運用閃回合非線性時間結構,讓全片充滿撲朔迷離且神祕難解的氣氛,成為現代主義意識流電影的代表之作,更深深影響西方電影的日後發展。
阿蘭‧羅伯‧格里耶(1922-2008)
- 新小說派的領袖人物,曾擔任《去年在馬倫巴》編劇,並認為電影是最能表現新小說精神的手段。
- 1966年自編自導《橫跨歐洲的特別快車》,完全打破時空條件,將非線性結構發揮極致;1968年拍攝《說謊的人》,將真實與虛假完全融合,打亂觀眾的觀影資訊,從中發現真相往往是虛實相成。
瑪格麗特·莒哈絲(1914-1996)
- 1950年發表成名作《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92年發表代表作自傳體《情人》,成為法國文壇的重要作家。
- 1960年擔任編劇《廣島之戀》,從此奠定電影界的地位;1965年開始自編自導一系列「印度題材」,包括《恆河女子》(1973)、《印度之歌》(1975)、《加爾各答的荒漠裡她的名字叫威尼斯》(1976),影片中突出了音響和語言的使用,以優美的畫外音來取代人物動作和對白,並大量使用構圖優美的長鏡頭,成功地突破文學與電影之間的界線。其中,《印度之歌》和《加爾各答的荒漠裡她的名字叫威尼斯》甚至是使用稍加修改的同一條聲音軌,在電影史上當為首見。
結果
- 主角大多是中產階級的中年知識份子,且多半與歷史事件或社會事件有關,藉此表現上流社會的畸形心理跟孤獨、空虛的生活,與新浪潮講述的青年人私生活大為不同。
- 影片中往往模糊了時空背景,不遵守線性時間的結構,任意採用閃回、倒敘等手法,且人物也沒有姓名,讓觀眾跟電影世界始終存在間離效果。
- 導演通常不加以干預劇情和表演,甚至有意採取「局外人」的姿態來講述故事,卻又在拍攝形式上精雕細琢,甚至矯揉造作,與新浪潮的即興創作大為不同。
影響
以言語作為主幹、畫面作為輔助,開啟了新興的電影語言,並對日後西方電影的表現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十一、新德國電影運動
時間
1960s-1990s
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多半只有反映戰後生活的「廢墟電影」。直到1950年代左右,德國經濟奇蹟出現,政府開始有能力補助德國電影,甚至讓德國電影產量達到高峰,但在電影美學的突破上,德國電影卻停滯不前。
- 冷戰期間,由於政治議題極為敏感,德國電影充斥喜劇片、歷史片和鄉土電影,影片多半具有娛樂性但內容空洞,而右翼政府也因極力推行反共而對納粹歷史不斷迴避,導致德國電影中盡是和諧、美好的世界,無法反映真實世界的情況。
近因
1960年代初,德國經濟陷入困境,導致電影也逐漸衰弱;於此同時,法國新浪潮運動正興,德國電影在國際影展上徹底失敗,甚至連國內電影獎都因電影品質太差而無法評選,引發年輕電影創作者強烈不滿。
導火線
- 1962年,26位年輕電影創作者在德國電影短片節上發表《奧柏豪森宣言》,決意徹底推翻傳統電影的陳舊,要在電影藝術上進行重大革新,為新德國電影帶來契機。
- 1966年,德國政府通過計畫,打算在三年內補助新導演五百萬馬克來拍攝二十部電影,成功解決青年導演的經濟困境。
興起
- 1966年之後,第一批青年導演相繼而出,並在國際影壇上多有斬獲,如亞歷山大‧克魯格《告別昨天》、沃爾克‧舒隆多夫《青年特爾勒斯》等片;隔年,亦在西柏林舉辦「青年德國電影展覽」,成為新德國電影的誕生之年。
- 德國青年導演大多出生於納粹政權下的德國,由於當時沒有電影學院提供教學,多數導演都是自學成材,而他們亦沒有強烈目標或討論平台,因此大多數導演是各自創作,且身兼編導製於一身。
- 此時的新德國電影多取材於日常小人物,並將題材與社會議題結合,影片內容常常流露出對於小人物的同情和憐憫,並反映出真實但不絕望的世界,且新德國電影常常帶有沉滯壓抑的感覺,與法國新浪潮的輕浮急躁之感大相逕庭。
- 此時的新德國電影試圖對電影美學進行探索,不但打破傳統電影的單一線性敘事結構,以片段或空白來交代劇情,也將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運用其中,導致當時的部分觀眾難以接受。
危機
1970年代初,由於觀眾不習慣德國新電影的美學探索,導致了「國際上得獎,國內不賣座」的尷尬局面;此外,德國政府開始要求青年導演要提出「資歷證明影片」,才可獲得補助,使得那些國內票房不佳的青年導演因此無從申請補助。
中興
1971年,文‧溫德斯等三名青年導演成立「作家電影出版社」,並成功說服好萊塢在德國進行投資;同時,德國電視台進行拍片補助計畫,且保障青年導演的電影在上映後兩年內不得於電視台播放,藉此保障電影票房收入,成功為德國影壇帶來良好的契機。
巔峰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達(1946-1982)
- 1964年報考柏林電影學院但不錄取,後來在戲劇界打滾多年,並以反傳統戲劇為宗旨。直到1969年拍攝處女作《愛比死更冷》,從此便以驚人的速度拍片,極為多產,卻也導致他抽菸酗酒成癮而早逝。
- 1979-1982年間拍攝了「女性四部曲」,其中1979年的《瑪利亞·布勞恩的婚禮》最為知名,影片將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發揮極致,卻又能透過精心設計的場面,適時拿捏感性認同與理性認知之間的分寸,尋找新的「銜接點」,藉以激發觀眾做出思考。
- 反對商業片與藝術片的分離,將好萊塢的「通俗」和法國的「激進」在德國的「深沉」中昇華,開拓了新一代電影美學。
- 探索歷史與人的精神世界之深處,把戰後德國和納粹問題呈現在影片之中,對歷史進行批判與思考,給予新一代德國人認知的空間,同時也揭露了人的精神世界之危機,以及第三帝國毀滅後的社會。
沃克·施隆多夫(1939-)
- 畢業於法國電影學院,曾擔任過左岸派電影導演的助手,並受到法國新浪潮極大的影響,1965年的處女作《青年托爾勒》便已在國際影壇上大放異彩。
- 1979年改編長篇小說拍攝代表作《錫鼓》,將多元類型要素融會在影片之中,透過一個永遠只有三歲的侏儒,將德國19世紀末到1945年的歷史完整重現,並勇敢對抗納粹政權和成年人敗壞的道德世界,與美國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同獲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文學名著改編人人皆懂卻又寓意深遠的影片,非常受到社會各階層觀眾的喜愛。
韋納·荷索(1942-)
- 自學成材的固執藝術家,1974年拍攝《卡斯帕爾·豪澤爾之謎》,轟動國際影壇,並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導演。
- 影片題材大多怪誕奇特,主人公則多半身心異常,故事則常發生在人煙罕至的自然環境中,而影片內容多半充滿高妙的哲理,導致票房往往不佳,但他充滿人道關懷與德國民族色彩的內容,在評論界與電影界仍受到很大的推崇,包括《阿奎爾,上帝的憤怒》、《陸上行舟》等。
- 從不與人合作,電影都是自編自導,並拒絕向商業電影妥協,是新德國電影的卓越指標。
文‧溫德斯(1945-)
- 畢業於慕尼黑電影大學,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鼓吹者,曾在1970年代拍攝「旅行三部曲」,包括《愛麗絲漫遊城市》(1974)、《歧路》(1975)、《公路之王》(1976)。
- 1984年拍攝代表作《巴黎,德州》,轟動影壇,將孤獨寧靜的氣氛以緩慢步調和爵士樂完美呈現,並獲得了當年的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首創新的類型電影──公路片,將旅行途中發生的事件化為故事內容,而男主人公多半是孤獨、傷感、空虛而浪跡天涯的旅行者,由於生活上的不順遂而出走,並在旅行途中遇見一些人事物,但最終往往不會改變任何處境,讓男主人公只能繼續旅行下去。
- 荒野、汽車、火車、飛機等元素,常常出現在影片之中,成為他的電影特色之一,而這種創新且飽滿的電影內容,也為新德國電影開創了更多元的面向,讓此一運動在影壇上有著極高的聲譽和評價。
結果
新德國電影運動雖然較為鬆散且緩慢,但卻成功開創了長達二十幾年的德國電影黃金時期,除了有「新德國電影四傑」(法斯賓達、施隆多夫、荷索、溫德斯),70年代中期以後仍有相當多傑出青年導演誕生,如沃夫岡‧彼得森、瑪格麗特‧馮·卓塔等人,他們持續探索電影美學且刻意求新的精神,讓德國電影始終保持著活躍的生命力,屢屢在國外獲獎。
影響
開展全新的電影美學與內容,為日後的西方電影帶來許多啟發,而中後期出現的青年導演,至今也依舊活躍在影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