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的平均報酬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是否想過這樣的投資計畫?每年股票都會除權息,如果我經過細心選股後,應該每年都可以穩定獲取6%的報酬率!
亦或是,你看過近十年台股年化報酬率的數據,年化報酬率有10%以上的,如果我願意投資指數型ETF,每年10%的複利也相當驚人了阿!因此你滿懷著希望,開始將現金投入到投資部位,然後開始期待每年出現6-10%的獲利。你或許這樣想著:
我一點都不貪心,也不會短線進出,個股的投資組合也很分散,甚至只投資指數型ETF,風險已經被我確實分散開來了,我將笑領這每年6-10%的報酬率.....無論一開始你的出發點是如何,我想,一開始你就犯了一個很大的假設性錯誤了。
怎麼說呢?我想你期待的"平均報酬率"或許不會常常出現,讓我解釋給你聽,下表是台股過去幾十年(1967~2014)來,每年大盤漲跌幅百分比的次數統計。
在這48個年頭,我計算出來的簡單平均值為17.46%,年化報酬率為10.08%。這就是我們經常期望大盤報酬率範圍。
仔細看看吧!我們期待的平均報酬區(20%~0%),過去出現過22次,機率只有45.83%。而非平均報酬區(超額報酬區+負報酬區),過去出現過26次,機率有54.17%。
看到問題所在了嗎?每年你拿到"平均報酬率"的機會只有一半不到,另一半的年度不是大漲就是大跌,這才是你要面對的"真實報酬率"。你該記住一點,平均就只是[平均],波動永遠就是存在,而因為這些大漲大跌的存在,才會造就這些平均....
而在證卷市場發展更久遠的美國。
平均報酬區出現的機率更低了,只有33.33% ,每年你拿到[平均報酬率]的機會只有1/3。另外2/3的年度,不是大漲就是大跌,這才是你要面對的[真實報酬率]。
這才是股市發展多年後的真實報酬分佈情況,看完這些數據,你還在期待每年都是拿到平均報酬率嗎?或是,你真的清楚怎麼拿到平均報酬率嗎?
不管是台灣還是美國股市 ,[平均]就是由 大漲+平均+大跌所構成。所以你必須通通面對他,你才會拿到平均。接受大跌,迎接大漲,面對平均之後你拿取到的報酬率才會是[平均]。這才是真實的投資世界,你了解了嗎? 你能面對嗎?
    537會員
    273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的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簡單的投資就夠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電影 HOT TOPIC】第74屆坎城影展好片報你知 – 值得期待的幾部佳作 第74屆坎城影展完美落幕,經過2020年因疫情停擺,導致未能如期舉行的遺憾、經歷封城或隔離等壓抑隔絕以後,睽違一年終於盛大回歸。
    Thumbnail
    avatar
    陳彥儒
    2021-07-21
    我們對哲學教育的期待是什麼?這些期待有問題嗎?臺灣近年來吹起的哲學教育風潮下,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期待哲學教育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而這些期待又是否是哲學教育確實可以兌現的承諾,他能做到什麼、而他的極限又在哪?
    Thumbnail
    avatar
    Wen Tao Chen
    2021-06-09
    等待市場的報酬,我選擇台灣50風險的承受,每一個人或者家庭都不盡相同 家庭更是身兼多項責任 對於風險,以家庭來說帶來的傷害更為實際且有時候相對殘酷, 單身的人可能頂多是,自己重新從零開始如此簡單,自己為自己負責任即可, 但有家庭需奉養的,若除了子女還尚有長輩跟房貸車貸, 想必很容易喘不過氣, 所以對於財務規劃更慎重要並且需要好好
    avatar
    Beck
    2021-05-22
    想在學校中交到好友,難道不是每個人入學前就有的期待嗎?——《入間同學入魔了!》「快樂的校園生活」不只是本漫畫最重要的主題,更是所有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期待,把一點都不酷的同學換成了「各式身懷家系魔術的惡魔同學」,把「不通情理的老師」換成了「可以用嚴苛條件談判的老師」,把「無聊且普通的自己」換成了「身懷秘密的轉學生」這樣快樂的校園生活,哪有時間會讓人產生「我不想去」的想法呢?
    Thumbnail
    avatar
    涼柚
    2020-11-12
    美國總統大選的期中報告(2)川普正在搶救選情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實際狀況,有以下四點推測: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0-10-06
    美國總統大選的期中報告(1)挑戰者在民調領先現任者必須幅度夠大,才能避免現任者充分運用「現任者優勢」後來居上,產生翻盤效果。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0-10-06
    即將在台灣登場的STO規範,值得我們期待嗎?/Tai-Ku Chen去年(2018年)金管會很潮的說:「台灣即將在明年(2019年)六月底之前推出一個STO的募資機制」,當時除了快愛上主委之外,更有一種台灣領先全球的驕傲感(Taiwan 南撥.1~)。
    Thumbnail
    avatar
    吐納商業評論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