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家庭財富的年化成長率是3.8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比較的資料來源是"國富統計報告",財富數字是多數人很反感的算術平均值。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這數值被高估了,所以這個地方我特別用"平均值"來美化這個財富成長率。平均的年化成長率大約是3.83%,比100%持有債券還差...

你當然可以說自己是因為低薪的關係,所以財富成長比平均值低,但是你不是會主動投資或是存股嗎?照道理買進殖利率有6%的股票或是做價差,你的財富成長率應該比3.83%還好才對啊?難不成是過去20年的你不會主動投資嗎?或是太晚追蹤某某投資網紅了...

原因是什麼自己去想吧,我們這些指數仔已經講爛了。

#財富數字僅供參考 有疑問的人請自行爬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603會員
287內容數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2024/11/25
關於"退休提領分析"我是建議找個回測網站跑跑啦,只用一種條件來判斷結果沒多少意義,下圖是跑一萬種不同股市變化的資產提領結果。以下圖為例,有31.35%的機率會在預期時間內資產歸零,反過來說就是你退休計畫有69%的成功率。 如果覺得成功率很低,就要思考是否透過延後退休時間、增加本金、降低提領率或是改
Thumbnail
2024/11/25
關於"退休提領分析"我是建議找個回測網站跑跑啦,只用一種條件來判斷結果沒多少意義,下圖是跑一萬種不同股市變化的資產提領結果。以下圖為例,有31.35%的機率會在預期時間內資產歸零,反過來說就是你退休計畫有69%的成功率。 如果覺得成功率很低,就要思考是否透過延後退休時間、增加本金、降低提領率或是改
Thumbnail
2024/11/25
為什麽有“平庸指數仔”會偏離指數化投資的中位數? 因為在不同的資產配置、股債比、再平衡的條件下,年化報酬率還是會有差異的,不然怎麽會有人想搞因子、小型股、價值股、愛台灣...等指數型ETF來提高報酬率,還有時代紅利也會有很大的落差,壞年份開始投資,好年份剛好退休,年化報酬率自然會高很多。 但是無
Thumbnail
2024/11/25
為什麽有“平庸指數仔”會偏離指數化投資的中位數? 因為在不同的資產配置、股債比、再平衡的條件下,年化報酬率還是會有差異的,不然怎麽會有人想搞因子、小型股、價值股、愛台灣...等指數型ETF來提高報酬率,還有時代紅利也會有很大的落差,壞年份開始投資,好年份剛好退休,年化報酬率自然會高很多。 但是無
Thumbnail
2024/11/20
台股應該沒有類似的資料,不過我們能利用存活下來的股市(美股)資料,來探討一下某投資網紅將0050與0056比較時出現的投資偏誤。 此圖中美股的長期報酬來源的比重是Earnings Growth 5% + Dividends 4.5% + P/E Chnage 0.1%= 9.6%。你可以從19
Thumbnail
2024/11/20
台股應該沒有類似的資料,不過我們能利用存活下來的股市(美股)資料,來探討一下某投資網紅將0050與0056比較時出現的投資偏誤。 此圖中美股的長期報酬來源的比重是Earnings Growth 5% + Dividends 4.5% + P/E Chnage 0.1%= 9.6%。你可以從19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同學的就學貸款利息非常低廉(1%不到),畢業後幾乎都有了工作,而每年平均調薪至少3%;買房的利息也十分低廉(2%左右),房產會形成經濟租(房價每年約8%的成長),這些都算是好的借貸。而借錢投資股票呢?
Thumbnail
同學的就學貸款利息非常低廉(1%不到),畢業後幾乎都有了工作,而每年平均調薪至少3%;買房的利息也十分低廉(2%左右),房產會形成經濟租(房價每年約8%的成長),這些都算是好的借貸。而借錢投資股票呢?
Thumbnail
投資致富,其實這是個迷思。 以民國111年的主計處統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每戶為94萬元左右,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今年退休準備金,比起4年前,增加300萬元,要準備1403萬才行。以1403萬除以94萬=14.9,也就是說一般家庭(中位數),在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需要工作15年才有辦法存到1
Thumbnail
投資致富,其實這是個迷思。 以民國111年的主計處統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每戶為94萬元左右,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今年退休準備金,比起4年前,增加300萬元,要準備1403萬才行。以1403萬除以94萬=14.9,也就是說一般家庭(中位數),在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需要工作15年才有辦法存到1
Thumbnail
有學過統計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平均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今天要來學習在金融財務當中常見的平均方法。 這些平均方式可能是用在績效的結果,也可能是用在分析財務報表。 這些統計有時候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我們在理解不同的統計分析跟看其結果時,不可不慎。 本篇文章簡單介紹5種平均數
Thumbnail
有學過統計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平均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今天要來學習在金融財務當中常見的平均方法。 這些平均方式可能是用在績效的結果,也可能是用在分析財務報表。 這些統計有時候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我們在理解不同的統計分析跟看其結果時,不可不慎。 本篇文章簡單介紹5種平均數
Thumbnail
學習填寫損益表、資產負債表 常常有許多朋友私下跑來找我聊一下投資與財務現況,大多數朋友有一些資產,但覺得收益實在是拿不上檯面,希望能夠增加收益。 目前遇到的大多數收入不高、支出也不高。(以下為模擬收支表,參考損益表的版型) 因為來問的大都是項目很簡單,為了避免過度探人隱私,所以我設計了一個
Thumbnail
學習填寫損益表、資產負債表 常常有許多朋友私下跑來找我聊一下投資與財務現況,大多數朋友有一些資產,但覺得收益實在是拿不上檯面,希望能夠增加收益。 目前遇到的大多數收入不高、支出也不高。(以下為模擬收支表,參考損益表的版型) 因為來問的大都是項目很簡單,為了避免過度探人隱私,所以我設計了一個
Thumbnail
為什麼要每隔半年就記錄一下資產狀態變化呢? 其實不是為了展現誰的投資能力比較好,或是想要藉此吸引人來注意自己。 指數化投資並沒有追求打敗大盤或是哪個門派,而是追蹤市場報酬。所以我上半年整體投資部位的報酬率是多少? 跟配置股票80:債券20的指數化投資人差不多,是10.32%。
Thumbnail
為什麼要每隔半年就記錄一下資產狀態變化呢? 其實不是為了展現誰的投資能力比較好,或是想要藉此吸引人來注意自己。 指數化投資並沒有追求打敗大盤或是哪個門派,而是追蹤市場報酬。所以我上半年整體投資部位的報酬率是多少? 跟配置股票80:債券20的指數化投資人差不多,是10.32%。
Thumbnail
前天大叔才在《這篇文章》隨便推算了主動投資人的財富範圍,大叔是這樣描述的: (主動投資)長期間的績效QC直通率有多差呢?以專業共同基金為例,在25年統計期間內能勝出指數型基金的只有小於10%的主動型基金。 經過越多次績效QC失敗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越差,在經過複利效果的作用下,25年後你的總資產價值
Thumbnail
前天大叔才在《這篇文章》隨便推算了主動投資人的財富範圍,大叔是這樣描述的: (主動投資)長期間的績效QC直通率有多差呢?以專業共同基金為例,在25年統計期間內能勝出指數型基金的只有小於10%的主動型基金。 經過越多次績效QC失敗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越差,在經過複利效果的作用下,25年後你的總資產價值
Thumbnail
有些人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指數化投資人也要這樣一直紀錄投資績效,資產成長幅度。明明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啊! 其實我會這麼做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指數化投資所追求的並非是單一次投資過程的表現,而是整體資產的長期成長表現。 我上半年的投資報酬率就是-17.13%。資產成長率為-1.78%。
Thumbnail
有些人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指數化投資人也要這樣一直紀錄投資績效,資產成長幅度。明明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啊! 其實我會這麼做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指數化投資所追求的並非是單一次投資過程的表現,而是整體資產的長期成長表現。 我上半年的投資報酬率就是-17.13%。資產成長率為-1.78%。
Thumbnail
在坊間的理財教學中,複利的概念不斷地促使人們盡早投資。告訴著人們:只要早點投入資產,就可以使資產指數成長。影片中不假設風險,只看報酬率的說法儘管不全面,仍然呈現了複利的威力。如同影片中的試算,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然而實際的資產累積,不同於上述試算。
Thumbnail
在坊間的理財教學中,複利的概念不斷地促使人們盡早投資。告訴著人們:只要早點投入資產,就可以使資產指數成長。影片中不假設風險,只看報酬率的說法儘管不全面,仍然呈現了複利的威力。如同影片中的試算,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然而實際的資產累積,不同於上述試算。
Thumbnail
前幾日看到一篇網路文章,標題是「一年存14萬,如何用30年翻倍賺進1700萬」,其內容重點節錄如下: 依據統計資料,一個家庭平均(中位數)大約可以存14.4萬元的儲蓄金額,假設以此為計算標準,其次是時間,大家退休的時間都差不多,大概是30~40年,剩下可以改變的只有投資報酬率。如果以4%的投資效益
Thumbnail
前幾日看到一篇網路文章,標題是「一年存14萬,如何用30年翻倍賺進1700萬」,其內容重點節錄如下: 依據統計資料,一個家庭平均(中位數)大約可以存14.4萬元的儲蓄金額,假設以此為計算標準,其次是時間,大家退休的時間都差不多,大概是30~40年,剩下可以改變的只有投資報酬率。如果以4%的投資效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