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酒吧「1928大樓」Café Indépendants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外觀建築是1928年(昭和2)建築師武田五一設計每日新聞(報社)京都支社的大樓,象徵性星形社章,1988年再完工70年後由於報社搬遷,大樓改裝後以文藝、演奏、展覽活動為主,改名「1928大樓」,作為近代建築遺產,指定京都市登錄有形文化財。

raw-image
raw-image

「Café Indépendants」位於地下室,長年形同廢墟,經過許多藝術家共同恢復當時創建時的模樣,並再加上新的設計,1998年6月換然一新的咖啡酒吧。

外觀保持昭和初期的復古模樣,地下室原本以前是每日新聞報社記者沖澡休憩的地方,沿途牆壁斑駁,樓梯拼貼彩色地磚,邀請人一階一階往下走的探險。


raw-image
raw-image

推門視線開闊的格局讓人眼前一亮,桌子很大、隔間很開沒有什麼壓迫感,待客也很隨性,適合人多聚餐也適合一人看書。整體建築設計和氛圍好的無話可說,雖然對於角落生物的屬性太寬敞而缺乏安全感,但是六曜社位置緊鄰的又很有壓迫感🤭(是多挑剔


raw-image
raw-image

中午是咖啡菜單,早上光線照入的懷舊美感,夜晚義大利或西班牙料理輕食,搭配紅酒白酒的空間,晚上是能頹廢放空的孤獨空間。

老舊管線勒住的天花板、殘缺凹凸的紅磚瓦、剝落不全海報的構成,懶得去花心思討好誰的非主流風格,脫離緊繃有序日常、那些消沈都能被諒解的逃避,夜晚忙完遊蕩經過廢墟系咖啡,睡不著或獨處的好去處。


營業時間 11:00~23:00

交通 地下鐵東西線「京都市役所前駅」徒步5分

官網

http://www.cafe-independants.com/

參考資料

https://icotto.jp/presses/7962.amp


*攝影前詢問店家,勿打擾其他用餐客人*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7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泉 燈行的書齋的其他內容
2022/05/10
「路地(ろーじ))巷弄裡常常能發現在地職人的自營看板,現在不少改裝成咖啡或雜貨,「喫茶文六」就是這樣會被收在藏寶圖裡的小店。
Thumbnail
2022/05/10
「路地(ろーじ))巷弄裡常常能發現在地職人的自營看板,現在不少改裝成咖啡或雜貨,「喫茶文六」就是這樣會被收在藏寶圖裡的小店。
Thumbnail
2022/03/27
祇園深夜開店,傳說中的炭烤醬油糰子。 之前聽京都友人神秘地提過可遇不可求,「みよしや」營業時間也是很隨興寫晚上七點後。
Thumbnail
2022/03/27
祇園深夜開店,傳說中的炭烤醬油糰子。 之前聽京都友人神秘地提過可遇不可求,「みよしや」營業時間也是很隨興寫晚上七點後。
Thumbnail
2022/01/01
日本慶祝新年的和菓子,限定販賣到1月15日,起源追溯平安時期宮中祈願健康長壽「歯固めの儀式」強化牙齒的儀式,原本是在麻糬皮鋪上紅色菱餅,再盛放蘿蔔、鹽漬香魚、豬肉等等堅硬食材一起食用的習俗。
Thumbnail
2022/01/01
日本慶祝新年的和菓子,限定販賣到1月15日,起源追溯平安時期宮中祈願健康長壽「歯固めの儀式」強化牙齒的儀式,原本是在麻糬皮鋪上紅色菱餅,再盛放蘿蔔、鹽漬香魚、豬肉等等堅硬食材一起食用的習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料亭,穿越百年後的現代成為老宅咖啡廳,探訪書店喫茶一二三亭,一間將日式和臺式懷舊氛圍完美融合的喫茶店。店內提供書籍供閱讀,也有新書販賣,提供的餐點多樣,輕食、煎餅、咖啡等...黑咖哩雞肉飯和焙茶珍珠白玉煎餅,值得一試,欲體驗日式+懷舊的魅力,不妨前來一二三亭一探究竟。
Thumbnail
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料亭,穿越百年後的現代成為老宅咖啡廳,探訪書店喫茶一二三亭,一間將日式和臺式懷舊氛圍完美融合的喫茶店。店內提供書籍供閱讀,也有新書販賣,提供的餐點多樣,輕食、煎餅、咖啡等...黑咖哩雞肉飯和焙茶珍珠白玉煎餅,值得一試,欲體驗日式+懷舊的魅力,不妨前來一二三亭一探究竟。
Thumbnail
以前曾在吳興街商圈生活過,看過這塊街角畸零地最原始的樣貌,對於小川珈琲所能將它整理起來,成為一間特色的外帶咖啡吧,感到嘖嘖稱奇呀! 目測不到兩坪的空間,以前真的很像廢墟小屋,經過巧妙的設計改裝,特別是那三道可以向上開起的木窗,提供了外帶咖啡吧能有更多的彈性運用。 義式濃縮、美式、拿鐵、單品咖啡等
Thumbnail
以前曾在吳興街商圈生活過,看過這塊街角畸零地最原始的樣貌,對於小川珈琲所能將它整理起來,成為一間特色的外帶咖啡吧,感到嘖嘖稱奇呀! 目測不到兩坪的空間,以前真的很像廢墟小屋,經過巧妙的設計改裝,特別是那三道可以向上開起的木窗,提供了外帶咖啡吧能有更多的彈性運用。 義式濃縮、美式、拿鐵、單品咖啡等
Thumbnail
前陣子在IG上看到這家日式復古風的咖啡廳,心想,一定要找機會前來瞧瞧。果然,沒有失望。 這家名為喫茶銀河Kissa Ginga的昭和復古咖啡廳,就隱身在西門町鬧區的巷弄中,就在衡陽路的小巷內,極為隱密。
Thumbnail
前陣子在IG上看到這家日式復古風的咖啡廳,心想,一定要找機會前來瞧瞧。果然,沒有失望。 這家名為喫茶銀河Kissa Ginga的昭和復古咖啡廳,就隱身在西門町鬧區的巷弄中,就在衡陽路的小巷內,極為隱密。
Thumbnail
消化所需時間:1小時 價錢:1000円左右 推薦程度:***** 地址:東京都台東区谷中6-1-29 Tabelog:2021 2022百名店 Instagram 週一定休 話說能有一個一樣喜歡探店並且口味相近的朋友真的難得,飯友七小姐就是這樣的一位朋友。一樣都喜歡和式洋食 一樣都很愛到處探店並且喜
Thumbnail
消化所需時間:1小時 價錢:1000円左右 推薦程度:***** 地址:東京都台東区谷中6-1-29 Tabelog:2021 2022百名店 Instagram 週一定休 話說能有一個一樣喜歡探店並且口味相近的朋友真的難得,飯友七小姐就是這樣的一位朋友。一樣都喜歡和式洋食 一樣都很愛到處探店並且喜
Thumbnail
在敦化南路二段旁邊文昌街中,有家帶點工業風及老宅元素的咖啡廳,利用228連假和老朋友一同前去,真的不虛此行。 大門把手用枯木代替、門口用木塊圍出的火爐位置,在冷鋒來襲的這天,特別有感。光在門口就拍了很久,我想裡面的三個店員應該在想,門口這兩個傢伙是不是來亂的啊?到底是要拍多久才甘願啊? 一樓位子不多
Thumbnail
在敦化南路二段旁邊文昌街中,有家帶點工業風及老宅元素的咖啡廳,利用228連假和老朋友一同前去,真的不虛此行。 大門把手用枯木代替、門口用木塊圍出的火爐位置,在冷鋒來襲的這天,特別有感。光在門口就拍了很久,我想裡面的三個店員應該在想,門口這兩個傢伙是不是來亂的啊?到底是要拍多久才甘願啊? 一樓位子不多
Thumbnail
1928年(昭和2)建築師武田五一設計每日新聞(報社)京都支社的大樓,象徵性星形社章,1988年再完工70年後由於報社搬遷,大樓改裝後以文藝、演奏、展覽活動為主,改名「1928大樓」,作為近代建築遺產,指定京都市登錄有形文化財。
Thumbnail
1928年(昭和2)建築師武田五一設計每日新聞(報社)京都支社的大樓,象徵性星形社章,1988年再完工70年後由於報社搬遷,大樓改裝後以文藝、演奏、展覽活動為主,改名「1928大樓」,作為近代建築遺產,指定京都市登錄有形文化財。
Thumbnail
淺川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Thumbnail
淺川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釘在馬賽克小磚牆面上的招牌,寫意流暢的手寫字體非常詩情畫意;店門正面也很像是早期西裝訂製店或舶來品商家的立面,木質裝潢做的燈箱收邊,質感加分許多
Thumbnail
落成於1937年日治時期,原為「日本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的和洋混合歷史建築,如今修復完成並作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使用。開放試營運期間,其實很難搶到線上預約名額,不過一樓的未來市與SOLE日出印象咖啡的新品牌COFFEE TO則已經對外開放,就座落位在台北車站對面的忠孝西路與懷寧街口...
Thumbnail
落成於1937年日治時期,原為「日本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的和洋混合歷史建築,如今修復完成並作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使用。開放試營運期間,其實很難搶到線上預約名額,不過一樓的未來市與SOLE日出印象咖啡的新品牌COFFEE TO則已經對外開放,就座落位在台北車站對面的忠孝西路與懷寧街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