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街】消逝與再生(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早期建築上的浮雕招牌為老檳城留下許多線索。雖然找尋回來未必能再做些什麼,過去的繁華早已消逝,現在要迎接的又是不同以往的常態,但如果我們的未來是有跡可尋的,那了解過去會不會其實也在解放了我們的未來。
雖然今天的汕頭街以美食著稱,但美食並不是唯一的招牌。汕頭街的面貌有更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自古便是如此。

1. “寶成金鋪” Poh Seng Jewellers

“祥源金鋪”的老店舊址並不是我在汕頭街發現唯一的金鋪遺址。另一家便是這裡要談的“寶成金鋪”。同樣的,“寶成”今已不在汕頭街,可能結業了,或搬到了其他街道,但至少並不是搬到如今仍以金鋪為名的新街(Campbell Street)。
幸運的是,在今天已經完全沒有金舖營業的汕頭街,我還看得到店家牆上還保留著有點斑駁的金鋪浮雕招牌,字樣還清晰可辨。至少用三種語文寫成:中文、英文,以及已經變得難以辨識的爪夷文,或說不定有一側是泰米爾文。它現在已經成為創立於2007年的“青山精雕工藝”(Qing Shan Handicraft Creative Centre)的工作室。
有趣的是,牆上的字是有署名“子清”的。我在新街已結業的“建興鞋莊”上也有看到類似的署名。由於“建興鞋莊”上的招牌只能憑常年日曬的痕跡來辨識,我本不敢貿認,但終於找到第二個類似的署名後,我覺得應該要好好查詢這個書法家的資料。
只可惜到現在還沒找到什麼有用的資訊。
寶成金碹鋪
新街建興鞋莊的招牌上也有一樣的署名“子清”,可惜我還沒查到其背景。

2. “永公司”

“永公司”的建築應該淪為倉庫好一段時間了,從谷歌街景來看,至少2013年之前便已經是如此。因為常年失修,就連牆上那個橢圓的門牌號碼牌打從2013年就一直搖搖欲墜至今。
“永公司”本還有英文招牌,可惜現在只能辨識“COMPANY”這幾個字母。
年久失修的“永公司”
(未完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4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個城市呆到了第六年才開始想到要怎麼寫。能有這樣的開始也因為我已經沒那麼急著非得要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但有離心的我也沒有絕望,這個城市有不少熱愛生活的人們,不著急反而能靠近驚喜...想用文字把這幾年來有過的悸動,好好再整理一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治市依然是充滿各式華人遺產的地方,其中會館就是最能展現早期龐大華人移民在此生活的重要遺留之一。
說到老味道不容易堅持,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糖水鋪為了快速、降低成本,同時滿足顧客的要求,總會加上花花綠綠的甜食,像是玉米粒、燕菜、碩莪/西米等。一直到店家提醒我,我才知道四果湯本就只有四種材料:龍眼/桂圓、蓮子、紅豆和白果。
粿條湯是非常簡單的料理。做得好的粿條湯,關鍵在於鮮美的湯汁。現在市面上競爭激烈,粿條湯業者要突圍總有些花招要搞,最常見的就是可以以便宜價格添加豬絞肉、內臟、丸子或其他火鍋配料等,大碗、奢華、有噱頭。可是對我來說,只要稍微有一樣食材處理不好,或湯底混入太多材料而渾濁跑味,粿條湯就不是粿條湯了。
不知道疫情爆發後還有沒有好吃的苦瓜炒蛋。檳城目前的冠病死亡率全國最高,至今加護病房還在飽和狀態。即便二劑疫苗打滿,服務業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大概也要等到明年以後了吧。
當工作地點遠離喬治市以後,我就很少吃到喬治市的早餐了。去年開始搬到喬治市附近,也只有在週六返老家看爸爸時,順便為家人帶點喬治市裡十點以前會賣的早餐,通常是麵食,偶爾也會買汕頭街的豬腸粥。
在汕頭街可以喝早茶、吃麵食的地方很多,在一般的早晨是非常熱鬧的,尤其是在汕頭街與江沙律的交界處,畢竟那是離早市巴剎吉寧仔萬山很靠近的街口。良友茶室就坐落在街口的一端。
喬治市依然是充滿各式華人遺產的地方,其中會館就是最能展現早期龐大華人移民在此生活的重要遺留之一。
說到老味道不容易堅持,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糖水鋪為了快速、降低成本,同時滿足顧客的要求,總會加上花花綠綠的甜食,像是玉米粒、燕菜、碩莪/西米等。一直到店家提醒我,我才知道四果湯本就只有四種材料:龍眼/桂圓、蓮子、紅豆和白果。
粿條湯是非常簡單的料理。做得好的粿條湯,關鍵在於鮮美的湯汁。現在市面上競爭激烈,粿條湯業者要突圍總有些花招要搞,最常見的就是可以以便宜價格添加豬絞肉、內臟、丸子或其他火鍋配料等,大碗、奢華、有噱頭。可是對我來說,只要稍微有一樣食材處理不好,或湯底混入太多材料而渾濁跑味,粿條湯就不是粿條湯了。
不知道疫情爆發後還有沒有好吃的苦瓜炒蛋。檳城目前的冠病死亡率全國最高,至今加護病房還在飽和狀態。即便二劑疫苗打滿,服務業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大概也要等到明年以後了吧。
當工作地點遠離喬治市以後,我就很少吃到喬治市的早餐了。去年開始搬到喬治市附近,也只有在週六返老家看爸爸時,順便為家人帶點喬治市裡十點以前會賣的早餐,通常是麵食,偶爾也會買汕頭街的豬腸粥。
在汕頭街可以喝早茶、吃麵食的地方很多,在一般的早晨是非常熱鬧的,尤其是在汕頭街與江沙律的交界處,畢竟那是離早市巴剎吉寧仔萬山很靠近的街口。良友茶室就坐落在街口的一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菊元百貨店是臺灣第一家現代化的百貨公司,由來台經商的日本人-重田榮治 先生所創立,於1932年12月3日於臺北榮町開幕,也就是現在的衡陽路與博愛路轉角處。一直以為現在的建築物是重新蓋過的,但原建物只是被以類似外牆拉皮的方式,在外頭罩上了一層玻璃帷幕;2017年經由臺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沒有.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波哥文學茶館於2023年8月31日停止營業,紀念記憶中好溫暖、好重要的這間臺南飲料店。 愛玉蜜、小幽浮、小情人這些波哥特有的飲料,用一杯手搖杯的價格,就可以坐在二樓內用,看見三分之一個湯德章紀念公園圓環(以前叫做民生綠園,現在叫做湯德章紀念公園),從招牌的鐵架縫隙看到對面的臺灣文學館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台灣各地行政區都有許多當區老街,老街中反映當地人文與代表性美食。在新北市金山區老街這家鼎鮮美食館,反映出金山區這個靠海行政區海鮮美食。 鼎鮮美食館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80號 營業時間: AM10:30-PM18:30 (店休日:周三) 電話: 0938   65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鼎泰豐」的小籠包很有名,很多人都去品嘗過,但曉得這個店名來自《易經》的恐怕不多——它是由鼎卦、泰卦、豐卦三個卦的卦名組合而成。   「鼎泰豐」的前身叫「恆泰豐」(恆字也是來自《易經》的恆卦),原本是經營醬油生意的,店裡有一位送貨員名叫楊秉彝,老闆因投資失敗而被迫解散,楊秉彝將店頂下來,因為以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敦南誠品 這幅速寫是在那個時候畫的,敦南誠品閉店讓人傷心,這句話不僅是對台北人,也是對台灣人來說的共同心聲。敦南誠品是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它不僅是閱讀、購物的好去處,更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敦南誠品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熄燈,結束了21年的營業。它的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菊元百貨店是臺灣第一家現代化的百貨公司,由來台經商的日本人-重田榮治 先生所創立,於1932年12月3日於臺北榮町開幕,也就是現在的衡陽路與博愛路轉角處。一直以為現在的建築物是重新蓋過的,但原建物只是被以類似外牆拉皮的方式,在外頭罩上了一層玻璃帷幕;2017年經由臺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沒有.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波哥文學茶館於2023年8月31日停止營業,紀念記憶中好溫暖、好重要的這間臺南飲料店。 愛玉蜜、小幽浮、小情人這些波哥特有的飲料,用一杯手搖杯的價格,就可以坐在二樓內用,看見三分之一個湯德章紀念公園圓環(以前叫做民生綠園,現在叫做湯德章紀念公園),從招牌的鐵架縫隙看到對面的臺灣文學館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台灣各地行政區都有許多當區老街,老街中反映當地人文與代表性美食。在新北市金山區老街這家鼎鮮美食館,反映出金山區這個靠海行政區海鮮美食。 鼎鮮美食館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80號 營業時間: AM10:30-PM18:30 (店休日:周三) 電話: 0938   65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鼎泰豐」的小籠包很有名,很多人都去品嘗過,但曉得這個店名來自《易經》的恐怕不多——它是由鼎卦、泰卦、豐卦三個卦的卦名組合而成。   「鼎泰豐」的前身叫「恆泰豐」(恆字也是來自《易經》的恆卦),原本是經營醬油生意的,店裡有一位送貨員名叫楊秉彝,老闆因投資失敗而被迫解散,楊秉彝將店頂下來,因為以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敦南誠品 這幅速寫是在那個時候畫的,敦南誠品閉店讓人傷心,這句話不僅是對台北人,也是對台灣人來說的共同心聲。敦南誠品是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它不僅是閱讀、購物的好去處,更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敦南誠品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熄燈,結束了21年的營業。它的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