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號大概是新街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店了,創立於1875。曾有幸於2017年訪問第四代老店主
胡先生,他今年都90歲了。當時廣東話不太好的我緊張得不得了,問問題的工作還另請朋友代勞。結果胡氏果真有備而來,掏出一筆資料與舊照壓在案前,似怕遺漏了哪些要點,甚是可愛。
如果不是要再次整理廣德的資料,我也不會發現廣德還在疫情中開啟了線上經營模式,算是喬治市傳統行業中走在最前端的了。
廣德酒業雜貨有限公司(字都寫歪了)。廣德只有在過年時才會掛上“唐山臘味”的招牌,每年負責掛這個招牌的是家電器行。這個傳統是上一代店主安排好的,下一代一直延續到今天。招牌是用鐵條和鐵板做的,電燈像走馬燈,會自動亮燈,並發出五彩光芒。這招牌會在佳節期間掛足十五天,之後電器行又會安排人來收回。
不知道為什麼對胡先生留下的印象,竟是他喜歡聽
徐柳仙的歌。徐柳仙是著名的香港粵劇演員,唱功了得。胡日據後到香港留學,唸到商學院。在那裡學的西式賬簿會計,以及跟著親戚那裡了解到的經商知識,尤其廣東、汕頭等地的乾貨與臘味市場等,對他後來重拾家族生意有很大的幫助。
自由港時期也是廣德的黃金時期,外埠前來買東西的人多,遊客也多,雜貨、海味、酒、罐頭、齋料等等都很好賣。廣德在不同季節還會主打不同的商品,如端午節賣包粽子的糯米等。過年時臘味非常暢銷,連濕貨也會一起賣,像柑、慈菇、瓜子、蓮藕、馬蹄等等,從早到晚都是忙個不停的。
以前有許多客戶是酒樓經營者,或其他地區的雜貨店,這麼龐大的市場,當時像廣德這樣的店,新街還有三家。
現在就只剩下廣德了。
新街還有一家在賣乾貨的,1941年開業,叫“羅潤潘什貨海味行”。才不是什麼“潘潤羅”呢!很多遊客沒注意到老招牌是要從右唸到左的,尤其對方的首尾二字看起來都像姓氏,很容易就搞錯了。過去在好幾篇旅遊日誌上都看到類似的誤會。
這家我沒光顧過,但應該主打的是醃果果乾類。它門口總是擺放各種瓶瓶罐罐,裝著形形色色的醃果、果乾,煞是好看。
再靠近新街頭萬山多一些些,還有家叫“陳永利食品土產零沽批發”的,但只有招牌,卻從來沒見過它店門開(可能是我經過的次數不多)。總之我不知道它具體來說買過什麼、現在還有沒有營業、陳永利還在不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