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老越不樂活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愈老越不樂活了?】

每次看存股族在算每年領多少股利就可以退休時,大叔總覺得他們的時空似乎會凍結,因為他們的物價好像永遠不會上漲似的。

對於一個有毅力又運氣夠好的存股族,下表中的方案一應該算是多數小資存股族的財務自由目標吧。

假設殖利率真的等於年化報酬率好了,一位存股族如果每月投資20000元,在6%的報酬率情況下,這位散戶可以在投資的第21年時坐擁千萬資產,並且每年領60萬元的股利,平均每月50539元可供生活開銷。

raw-image

可是時空不是凍結的,假設在你投資的這21年期間,通膨以每年平均2%的幅度成長,那麼在第21年的年領50539元就只值33344元,你的錢【縮水】35%的價值。

為了得到相同的購買力,必須拉長投資期限來增加資產,估計需要到第28年才有完成實質5萬元的購買力。如果通膨率更高點呢?

raw-image

在2.5%的通膨下,投資人必須延長10年的投資期限,你的錢【縮水】40%的價值。

raw-image

在3%的通膨下,投資人必須延長14年的投資期限,你的錢【縮水】47%的價值。

但是別忘了,就算你能第28年、31年或35年時,達成實質購買力5萬元好了。物價也不會從你開始退休花費股利那年就開始凍漲吧?在這之後每年物價都還會持續上漲,如果你的股利不能跟著通膨一起上升,你的股利養老金實際上是在縮水的。

尤其是那些覺得每月領3萬股利,就打算早早退休的小資存股族們,大叔總覺得他們應該只能快樂到失去職場工作能力時,才發現自己愈老越不樂活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602會員
287內容數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2022/04/06
剛剛在PTT看到這篇"[請益]從0050開始到現在還在裡面的公司?"的文章,作者表示:台灣50成份股自2003年(92年)第3季開始至今沒被刪除計20檔,分別是以下這些公司。 可是主動投資人會把目光焦點放在那些存活下來的公司,然後企圖從這些存活得好公司之間找出一個選股聖杯。
Thumbnail
2022/04/06
剛剛在PTT看到這篇"[請益]從0050開始到現在還在裡面的公司?"的文章,作者表示:台灣50成份股自2003年(92年)第3季開始至今沒被刪除計20檔,分別是以下這些公司。 可是主動投資人會把目光焦點放在那些存活下來的公司,然後企圖從這些存活得好公司之間找出一個選股聖杯。
Thumbnail
2022/03/20
最近恒生指數跌很慘啊,不過...原來香港恒生指數也有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就像台灣的加權指數與加權報酬指數的一樣。 真實股市呢?1994年6月7日 恒生指數收盤在:9,383.00 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 收在:11,190 肯定有的,28的投資期間也差不多夠進入停領期了吧。
Thumbnail
2022/03/20
最近恒生指數跌很慘啊,不過...原來香港恒生指數也有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就像台灣的加權指數與加權報酬指數的一樣。 真實股市呢?1994年6月7日 恒生指數收盤在:9,383.00 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 收在:11,190 肯定有的,28的投資期間也差不多夠進入停領期了吧。
Thumbnail
2022/03/11
有社團成員分享了霍華.馬克斯出版的【投資最重要的事】裡一段話,今天大叔再補上一些數據分享給大家吧。 下圖是0050股東人數分級圖,統計時間從2020年初到2021年底,為什麼選這段時間呢?因為這期間剛好遇到連巴菲特都沒見到的大場面:四次熔斷。 如果你看不懂,大叔也沒辦法了。
Thumbnail
2022/03/11
有社團成員分享了霍華.馬克斯出版的【投資最重要的事】裡一段話,今天大叔再補上一些數據分享給大家吧。 下圖是0050股東人數分級圖,統計時間從2020年初到2021年底,為什麼選這段時間呢?因為這期間剛好遇到連巴菲特都沒見到的大場面:四次熔斷。 如果你看不懂,大叔也沒辦法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看到很多計算退休金的例子,都拿1000萬當作標準,以5%現金股息為標準,年領50萬現金當作退休金為目標。我常常說這個金額是不夠的,必須要考慮通貨膨脹,到多年後退休時,實際需要的金額會更高。 即使是現在就擁有1000萬退休,每年都可以穩定的領到50萬的現金股利,這個金額還是不夠的,因為通貨膨脹不只是
Thumbnail
我看到很多計算退休金的例子,都拿1000萬當作標準,以5%現金股息為標準,年領50萬現金當作退休金為目標。我常常說這個金額是不夠的,必須要考慮通貨膨脹,到多年後退休時,實際需要的金額會更高。 即使是現在就擁有1000萬退休,每年都可以穩定的領到50萬的現金股利,這個金額還是不夠的,因為通貨膨脹不只是
Thumbnail
投資在沒有選擇創業這種直接開拓一個現金流的投資方法外,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圍繞價差(買低賣高)或是股利(領利息)來獲利,這次我們深入一些,用年齡、身上資金量和有無債務(像是房貸或車貸之後的貸款),來看看各個族群對於價差和股利的投資方式偏好。
Thumbnail
投資在沒有選擇創業這種直接開拓一個現金流的投資方法外,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圍繞價差(買低賣高)或是股利(領利息)來獲利,這次我們深入一些,用年齡、身上資金量和有無債務(像是房貸或車貸之後的貸款),來看看各個族群對於價差和股利的投資方式偏好。
Thumbnail
我時常在提醒,計算任何未來金額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通貨膨脹。3000萬這金額看起來很高,但考慮平均3%的通貨膨脹後,20年後的3000萬價值(購買力)約等於目前的1661萬,40年後的價值約等於目前的920萬,如果你的退休金目標是3000萬,換算下來,你還會覺得很多嗎? 我每每提到2000萬、30
Thumbnail
我時常在提醒,計算任何未來金額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通貨膨脹。3000萬這金額看起來很高,但考慮平均3%的通貨膨脹後,20年後的3000萬價值(購買力)約等於目前的1661萬,40年後的價值約等於目前的920萬,如果你的退休金目標是3000萬,換算下來,你還會覺得很多嗎? 我每每提到2000萬、30
Thumbnail
市面上充斥著很多標題誤導大眾的書籍,讓大家以為財富自由很容易,比如類似:股票讓你4年存一千萬,xx年存300張xx股票,每年獲利18%...這些標題其實就是吸眼球用的,投資獲利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股市的報酬率也很難是一個定值,科斯托蘭尼對投資獲利有個很好的詮
Thumbnail
市面上充斥著很多標題誤導大眾的書籍,讓大家以為財富自由很容易,比如類似:股票讓你4年存一千萬,xx年存300張xx股票,每年獲利18%...這些標題其實就是吸眼球用的,投資獲利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股市的報酬率也很難是一個定值,科斯托蘭尼對投資獲利有個很好的詮
Thumbnail
前天大叔才在《這篇文章》隨便推算了主動投資人的財富範圍,大叔是這樣描述的: (主動投資)長期間的績效QC直通率有多差呢?以專業共同基金為例,在25年統計期間內能勝出指數型基金的只有小於10%的主動型基金。 經過越多次績效QC失敗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越差,在經過複利效果的作用下,25年後你的總資產價值
Thumbnail
前天大叔才在《這篇文章》隨便推算了主動投資人的財富範圍,大叔是這樣描述的: (主動投資)長期間的績效QC直通率有多差呢?以專業共同基金為例,在25年統計期間內能勝出指數型基金的只有小於10%的主動型基金。 經過越多次績效QC失敗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越差,在經過複利效果的作用下,25年後你的總資產價值
Thumbnail
前兩天我寫了一篇《三十年的投資時光》,講述的是就算我們在累積階段遇上高通膨,但只要長期投資,【股債配置+再平衡】還是可以累積出足夠的資產支應退休生活。 但就有人說啦!那如果是在退休提領階段才遇上高通膨的十年呢?會不會我們就淪為"下流老年"? . 這個問題非常好,所以我今天就來做個模擬測試看看。 .
Thumbnail
前兩天我寫了一篇《三十年的投資時光》,講述的是就算我們在累積階段遇上高通膨,但只要長期投資,【股債配置+再平衡】還是可以累積出足夠的資產支應退休生活。 但就有人說啦!那如果是在退休提領階段才遇上高通膨的十年呢?會不會我們就淪為"下流老年"? . 這個問題非常好,所以我今天就來做個模擬測試看看。 .
Thumbnail
【愈老越不樂活了?】  每次看存股族在算每年領多少股利就可以退休時,大叔總覺得他們的時空似乎會凍結,因為他們的物價好像永遠不會上漲似的。 對於一個有毅力又運氣夠好的存股族,下表中的方案一應該算是多數小資存股族的財務自由目標吧。 假設殖利率真的等於年化報酬率好了,一位存股族如果每月投資20000元,在
Thumbnail
【愈老越不樂活了?】  每次看存股族在算每年領多少股利就可以退休時,大叔總覺得他們的時空似乎會凍結,因為他們的物價好像永遠不會上漲似的。 對於一個有毅力又運氣夠好的存股族,下表中的方案一應該算是多數小資存股族的財務自由目標吧。 假設殖利率真的等於年化報酬率好了,一位存股族如果每月投資20000元,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