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照自己的方式寫吧!|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雜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說的入門很寬,可以說完全不設限,人人都可以寫,但小說寫作卻比其他文類辛苦,更困難的是如何繼續留在擂台上。據村上春樹觀察,跨行寫小說的人,能夠堅持下去而有所成者,微乎其微。

‧ 村上春樹認為,作家是自我本位的人種,對於作家彼此間擁有深厚的友誼,心存懷疑。此一看法,有些「文人相輕」的味道。毋怪乎村上春樹未跟小說同行往來,也没有文學上的死黨。

‧ 村上春樹處女作《聽風的歌》之前,曾試著用英文打字機寫作,試著寫看看「不尋常的東西」。結果,寫出了結構有限、相當粗糙的少數文章。不過,他也因此漸漸找到屬於自己文章的節奏。

‧ 日本文學評論界對村上春樹顯然不太友善,還出版《村上春樹為什麼沒得芥川獎》這樣的書,讓覺得有沒有得獎並無所謂的村上春樹感到困擾與難為情。其實,村上春樹擁有這麼多忠實的讀者,不就夠了嗎?

‧ 文學源自模仿,卻也重視原創性。關於原創性,村上春樹引用《紐約時報》之如此形容剛出道的披頭四:「他們所創作出來的聲音是新鮮的、充滿活力的、而且不會錯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 想當小説家,首要條件就是要讀很多書。這似乎老生常談,村上春樹對此則有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譬喻:好比「要做煎蛋包必須先打開蛋」一樣。

‧ 村上春樹起初寫小說,純粹是為自己,為了自我療癒,因為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這也使人想起浪漫主義作家胡品清所說的,寫作無非就是解救作者自己罷了!

‧ 所謂小説,就是説一個引起共鳴的故事。至於故事,村上春樹如是說:故事乃是人的靈魂深處存在的東西,由於那是在靈魂最深的地方,因此是人與人的根部互相聯繫的東西。

‧ 出色的小説令人激賞,村上春樹以「溫泉的熱水」來形容,溫度雖然相同,但浸泡的感覺就是跟家庭浴室的洗澡水不一樣。

‧ 雖説詩是改出來的,其實,村上春樹的小説也都是經過改了再改,才跟讀者見面。這改寫的過程,村上春樹稱之為「鐵鎚工作」,而且這種工作對他來説,有趣得不得了,做多久都毫不厭倦。

‧ 當村上春樹準備好了,一旦開始進行長篇小說寫作,生活是很有規律的,無論順利與否,每天一律書寫約相當400字稿紙10頁。沒有什麼需不需要靈感的問題。然村上春樹小說的致命傷,終究還是在於主題內涵不足,整體感覺較輕,這應該也是村上春樹屢屢候選而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主因。

‧ 由於身心平衡有利於創作,所以每天固定寫作5或6小時的村上春樹,除睡午覺、聽音樂、讀讀書之外,每天出外運動1小時,諸如跑步或游泳,周而復始,維持生活的節奏。

‧ 村上春樹的學生時代,課業並不出色,主要原因是覺得學校很無聊,而他把生活重心放在閲讀課外書、聽音樂和跟女孩子交往;對他而言,這也是一種學習,某種意義上反而比學校的考試更來得重要。

‧ 村上春樹有幾次限定時間開設網站,來信其中10分之1左右,村上春樹親自寫了回信。有些讀者「收到村上先生的回信」時,往往會澆冷水:「傻瓜,那種回信怎麼可能由本人一一去寫。」這樣的疑心病,令勤快寫回信的村上春樹大惑不解。

‧ 日本職業作家村上春樹,高收入,令人羨煞。他,已婚,67歲了,寫作、運動、讀書、聽音樂之餘,不知會否因沒有子女而感到空虛?

‧ 大約於1980年代尾聲,出道10年的村上春樹由「講談社」介紹到美國,也與知名的《紐約客》雜誌簽了專屬作家合約,他更自己找到經紀公司及翻譯者,再由蘭燈書屋出版,寫下了在美國市場獲致成功的傳奇。

‧ 村上春樹作品被翻譯出版超過50種語言,這是很難得的成就。其中有一重要因素是遇到優秀的翻譯者,包括美國哈佛大學日本文學硏究教授,當然臺灣版譯者賴明珠也十分傑出,都可看出其對作品本身之喜愛。

‧ 村上春樹隨筆《身為職業小說家》,整體言,行文像在聊天,蠻囉嗦的。這也是村上春樹刻意設定的呈現方式,堪稱自成一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90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8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Thumbnail
2023/08/28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Thumbnail
2021/11/26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1949-)於2013年出版第13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後,經過4年,在粉絲引頸期盼下,終於在2017年2月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日文《騎士团長殺し》,新潮社),果然引起日本書迷搶購風潮。
Thumbnail
2021/11/26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1949-)於2013年出版第13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後,經過4年,在粉絲引頸期盼下,終於在2017年2月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日文《騎士团長殺し》,新潮社),果然引起日本書迷搶購風潮。
Thumbnail
2021/11/18
(一)以現實人物為主角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自《1Q84》第1、2、3冊之後推出的最新長篇小說,敘述36歲的鐵道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木元沙羅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訪高中時期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彷如「巡禮之年」,展
Thumbnail
2021/11/18
(一)以現實人物為主角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自《1Q84》第1、2、3冊之後推出的最新長篇小說,敘述36歲的鐵道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木元沙羅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訪高中時期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彷如「巡禮之年」,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1. 書名: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2. 作者: 村上春樹 3. 譯者:賴明珠 4. 出版社:時報出版 5. 出版日期:2016 / 01 /22 6. 字數 / 頁數:約10萬字 / 320頁 7. 類型 :日本現代文學 / 自傳性隨筆
Thumbnail
1. 書名: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2. 作者: 村上春樹 3. 譯者:賴明珠 4. 出版社:時報出版 5. 出版日期:2016 / 01 /22 6. 字數 / 頁數:約10萬字 / 320頁 7. 類型 :日本現代文學 / 自傳性隨筆
Thumbnail
也許正是時候,也許是過於晴朗的天氣契合著村上溫柔的筆調,這本我高中在曬書節買時的書就在多年後,總算被好好地閱讀了。我對村上的印象停留在大學一次穿梭圖書館的無意間。還沒改版封面,淺灰色底,分成三冊的《1Q84》,我永遠不懂那個「繭」是什麼意思?「青豆」怎麼可以是一個女學生的名字?再多就是與諾貝爾
Thumbnail
也許正是時候,也許是過於晴朗的天氣契合著村上溫柔的筆調,這本我高中在曬書節買時的書就在多年後,總算被好好地閱讀了。我對村上的印象停留在大學一次穿梭圖書館的無意間。還沒改版封面,淺灰色底,分成三冊的《1Q84》,我永遠不懂那個「繭」是什麼意思?「青豆」怎麼可以是一個女學生的名字?再多就是與諾貝爾
Thumbnail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寫出天馬行空小說的作家生活,就也是一樣的不規律、依照靈感工作嗎?其實不是。寫作是偏個人的活動,也需要規律的作息、大量的體力,才能完成工作。 沒有靈感、想不出來要寫甚麼的時候,更是要規律的、每天早上固定運動完之後,同個時間坐下來寫個5–6個小時,產出四千字以上的初稿。初稿就是初
Thumbnail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寫出天馬行空小說的作家生活,就也是一樣的不規律、依照靈感工作嗎?其實不是。寫作是偏個人的活動,也需要規律的作息、大量的體力,才能完成工作。 沒有靈感、想不出來要寫甚麼的時候,更是要規律的、每天早上固定運動完之後,同個時間坐下來寫個5–6個小時,產出四千字以上的初稿。初稿就是初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Thumbnail
本系列書評第二部分,想談論的是「寫作」這件事。本文將分四部分論述,分別去談:寫作的目的和心情、寫作的特色與風格、寫作的初衷與意義,以及寫作的題材與層次。同為作者與讀者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本系列書評第二部分,想談論的是「寫作」這件事。本文將分四部分論述,分別去談:寫作的目的和心情、寫作的特色與風格、寫作的初衷與意義,以及寫作的題材與層次。同為作者與讀者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去做讓自己最快樂的事,做自己「想這樣做」的事,依照自己想做的方式做,就行了。
Thumbnail
去做讓自己最快樂的事,做自己「想這樣做」的事,依照自己想做的方式做,就行了。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