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孤單之外還是孤單|談《聽風的歌》和《1973年的彈珠玩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聽風的歌》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的處女作,於1979年得到「群像新人賞」,亦獲眾所矚目的「芥川賞」提名,可謂一鳴驚人。村上春樹於《身為職業小說家》自言,在《聽風的歌》之前從來沒寫過小說,認為反正也寫不出什麼高明的小說,於是索性捨棄所謂小說主流的寫實主義,直接把感覺到的事,以及腦子裡浮現的東西,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寫出來,甚至於寫完200頁了,因為不滿意而全部丟掉,從頭到尾重新改寫。再者,不處理戰爭、革命和飢餓這類沉重的問題,選擇比較「輕」的內容,於是以自然的、樂觀的、輕鬆的姿態去寫。

綜觀之,《聽風的歌》敘述瑣碎,故事性低,表現手法十分前衛,文字風格獨特,可以說寫出了80年代的都市感,頗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聽風的歌》得獎後,村上春樹認為,作品只有一本的話誰也不會重視,接下來的如果能讓人看出方向性的話,大家總會認可及瞭解。是以村上春樹打鐵趁熱,儘快寫出下一本,那就是次年推出的《1973年的彈珠玩具》,此書同樣也獲芥川賞提名而未獲獎。無論如何,《聽風的歌》與《1973年的彈珠玩具》的小說人物及背景具有延續性,可視為上下冊來閱讀。

處女作往往凝聚作家的一切,臺灣文壇大師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曾對作家的處女作,提出以下見解:「大凡從一個作家的處女作,能看得出來這作家的稟賦,潛藏的才華、風格、氣質等諸要素,並能預知這作家將走的路徑和命運,委實很少作家能完全擺脫處女作的束縛,跳出了它的限囿。……如欲解開一個作家作品的秘密,闡明他作品的意義,顯然處女作是較佳的鎖鑰。」是以由《聽風的歌》與《1973年的彈珠玩具》二書來看村上春樹,當為認識其文學世界的絕佳切入點。

試看村上春樹《聽風的歌》如此形容夏天:「很久沒有感覺到夏天的香氣了。海潮的香、遠處的汽笛、女孩子肌膚的觸感、潤絲精的檸檬香、黃昏的風、淡淡的希望、還有夏天的夢……」說到「我」睡過的第3個女孩子,看起來有些笨拙,但「那是一種看見的人心中最溫柔的部分都會被穿透的那種美」;《1973年的彈珠玩具》的「老鼠」開車去靈園,女人好像在身邊睡著了,「老鼠從肩膀到側腹部一直感覺得到她身體沉沉的重量,那是一種奇妙的重量,愛過男人、生過孩子、年老將死的一個存在個體所擁有的那種重量」;寫到「老鼠」一個人的寂寞生活,「獨自一個人一面喝著威士忌,一面決定把所有的思考都暫時凍結。意識的縫隙之間,一一填滿白熊都可以走得過去的厚冰」;關於11月安靜的星期天,村上春樹寫道:「那是一切都像要變透明了似的」、「天空像穿透了似的藍。腳底下的草,充滿了來春降臨前短暫死亡的預感。不久這上面就要開始降霜、積雪,並在透明的晨光中發亮」。像這樣的文字,具有某種現代的、時尚的美感,流露一股淡淡的憂愁,也讓讀者的心思整個沉澱下來。

儘管村上春樹的小說人物多麼孤獨、虛無與無奈,但他總是賦予同情,讓讀者感受到溫暖,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村上春樹獲頒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的理由為「作品中明確地體現了人道精神」,這也正是村上春樹作品無限珍貴的質素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68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村上春樹小說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90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8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Thumbnail
2023/08/28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Thumbnail
2021/11/26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1949-)於2013年出版第13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後,經過4年,在粉絲引頸期盼下,終於在2017年2月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日文《騎士团長殺し》,新潮社),果然引起日本書迷搶購風潮。
Thumbnail
2021/11/26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1949-)於2013年出版第13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後,經過4年,在粉絲引頸期盼下,終於在2017年2月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日文《騎士团長殺し》,新潮社),果然引起日本書迷搶購風潮。
Thumbnail
2021/11/18
(一)以現實人物為主角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自《1Q84》第1、2、3冊之後推出的最新長篇小說,敘述36歲的鐵道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木元沙羅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訪高中時期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彷如「巡禮之年」,展
Thumbnail
2021/11/18
(一)以現實人物為主角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自《1Q84》第1、2、3冊之後推出的最新長篇小說,敘述36歲的鐵道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木元沙羅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訪高中時期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彷如「巡禮之年」,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讀完了從家裡帶來的村上春樹,是高中時期在台中的茉莉二手書店買的,忘記有沒有看完,以前總是喜歡買很多名字感興趣的文學書,偶爾會翻一翻,但老實來說,以前的我沒有足夠的耐性,也還沒有足夠的心思去深入那些文字。 《聽風的歌》裡面,寫了很多夏天的風、夏天的戀愛、一些唱片、一些日本的路途。 村上的文字,太乾淨了
Thumbnail
讀完了從家裡帶來的村上春樹,是高中時期在台中的茉莉二手書店買的,忘記有沒有看完,以前總是喜歡買很多名字感興趣的文學書,偶爾會翻一翻,但老實來說,以前的我沒有足夠的耐性,也還沒有足夠的心思去深入那些文字。 《聽風的歌》裡面,寫了很多夏天的風、夏天的戀愛、一些唱片、一些日本的路途。 村上的文字,太乾淨了
Thumbnail
★1979年,村上春樹以《聽風的歌》踏入日本文壇,其獨特又新穎的寫作風格,迅速引發注目,爾後更以《挪威的森林》聲名大噪,成為舉世聞名的當代作家。數十年來筆耕不輟的他,不只擅長寫小說,隨筆、遊記、評論、翻譯等領域,亦創作甚豐。作品被譯為50多種語言,更掀起一股名為「村上春樹」現象。
Thumbnail
★1979年,村上春樹以《聽風的歌》踏入日本文壇,其獨特又新穎的寫作風格,迅速引發注目,爾後更以《挪威的森林》聲名大噪,成為舉世聞名的當代作家。數十年來筆耕不輟的他,不只擅長寫小說,隨筆、遊記、評論、翻譯等領域,亦創作甚豐。作品被譯為50多種語言,更掀起一股名為「村上春樹」現象。
Thumbnail
是該有什麼嚮往,是有哪種想寫什麼的時候吧。對於寫作,該走的不是尋常的路徑,該說的,不是那些正確卻平庸的話,翻開《 聽風的歌 》,村上春樹的第一本書,或許你可以知道村上的魅力所在。 ▀「所謂失敗作寫了倒沒關係,只是没意思的東西寫了也没用。我經常這樣想。所以如果沒意思的東西,就算寫得再好我也會全部捨棄
Thumbnail
是該有什麼嚮往,是有哪種想寫什麼的時候吧。對於寫作,該走的不是尋常的路徑,該說的,不是那些正確卻平庸的話,翻開《 聽風的歌 》,村上春樹的第一本書,或許你可以知道村上的魅力所在。 ▀「所謂失敗作寫了倒沒關係,只是没意思的東西寫了也没用。我經常這樣想。所以如果沒意思的東西,就算寫得再好我也會全部捨棄
Thumbnail
是村上春樹的寫作起點,更是29歲的他對21歲的自己說的話。
Thumbnail
是村上春樹的寫作起點,更是29歲的他對21歲的自己說的話。
Thumbnail
還沒看過村上春樹之前我挺討厭這個名字的,因為他幾乎被所有有在看日本文學的年輕人掛在嘴邊,像是流行用語一樣,很多剛認識不久的人都在侃侃而談《挪威的森林》或《遇見100%的女孩》。而那時太過年輕的我挺反骨的,討厭所有大眾討厭的事物,所以抗拒村上春樹的大部分小說。
Thumbnail
還沒看過村上春樹之前我挺討厭這個名字的,因為他幾乎被所有有在看日本文學的年輕人掛在嘴邊,像是流行用語一樣,很多剛認識不久的人都在侃侃而談《挪威的森林》或《遇見100%的女孩》。而那時太過年輕的我挺反骨的,討厭所有大眾討厭的事物,所以抗拒村上春樹的大部分小說。
Thumbnail
「聽風的歌」值得放入經典書單中,讓一代又一代的人用不同的觀點來反覆咀嚼嗎?值得,不過是為了別的理由。
Thumbnail
「聽風的歌」值得放入經典書單中,讓一代又一代的人用不同的觀點來反覆咀嚼嗎?值得,不過是為了別的理由。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