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半日小旅行:走讀白色恐怖不義遺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想報名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不義遺址導覽,但也太容易額滿了,連備取都沒機會」

去年跟當時任職促轉會的朋友吃飯,提到這件事,時間就這樣過了差不多一年。

不久之前,看到某粉專又在轉貼今年人權館的導覽活動,手刀報名之後還是被通知每場都已額滿。不過,上週在圖書館忽然接到承辦人的電話,告知我已經候補上第一場的活動,請我盡速繳交保證金,以便保留名額。

不義遺址」大約是在2017年前後才出現的名稱,在此之前則稱之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蹟點」。一般而言,它用來指稱國家以不當的體制或手段,有系統的迫害人權,遂行各種不義作為的歷史現場。這些現場,許多因為都市的發展,建物與空間早已物換星移,不復存在,或只留存部分舊觀。在通過各種史料的爬梳、比對之下(例如航照圖、老照片、土地買賣紀錄等),進行這些遺址的整理與盤點。

10/3(日)這一天我參加的是「路線一:開往城中的霧中風景」,由曾經參與不義遺址空間調查與保存的張維修老師,帶領大家訪問了幾個臺北市區幾個地景已完全消失,以及仍有部分舊觀的遺址。導覽的前一天,要先參加「威權時期不義遺址調查研究現況」線上講座,講座跟導覽都有出席,才算是完整參與,活動結束之後才能取回保證金。

raw-image

因為還是在術後行動不便的階段,尚未恢復到能騎腳踏車的程度,只能搭乘大眾運輸,走路也不能跨太大步,所以多抓了點移動的時間,前往捷運善導寺出口報到、集合,當然防疫措施也不可少。

報到簽名之後,才發現原來每場導覽的名額只開放10位,怪不得很容易額滿又很難候補。作為主辦單位的人權館,很佛心的贈送給每位參與者一本《臺灣人權暗黑旅誌》,與認識「鹿窟事件」的小冊子。

raw-image

另外,報名活動時,想說既然是走讀不義遺址,那應該是全程用走的參訪,原來人權館有安排四輪的移動工具,而且不是小巴,是大巴。雖說搭車在每個點移動的時間都不長,不過走讀的幾個遺址分布在中正區、萬華區與大同區,要是全程用腳移動,行程恐怕會拖成一日遊。

光是贈書與安排大巴移動,這場導覽就很物超所值,其實主辦單位收個一兩百塊的參加費,我都覺得合理。


這一場走訪的幾個遺址分別是:

一、青島東路3號:目前比較醒目的地景是喜來登飯店與數棟商業大樓,過去先後作為「國防部軍法局看守所與軍人監獄」與「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分別隸屬保安司令部軍法處與警總司令部,係關押待審軍人與政治犯的單位。

二、西寧南路36號:現今較熟悉的地景為西門町的獅子林等周邊幾棟商業大樓。日治時代此處為東本願寺,國民黨來臺之後,寺院被徵用(ㄑㄧㄤˊㄓㄢˋ)為保安司令部保安處,作為偵訊政治犯的監獄,一直沿用到1967年。較之前述作為審判功能的「青島東路3號」,作為偵訊功能的不義遺址,被關押的政治犯經常會遭受慘無人道的各種刑求。

raw-image

三、馬場町刑場:2000年改稱馬場町紀念公園,現今假日是臺北市民休閒運動的場所。二戰之後,國民黨軍方接管了日治時期在此處的跑馬場,1950年代作為槍決政治犯的主要刑場。

raw-image

四、伊寧街46號:日治時期是辜家所有的「高砂鐵工廠」,接手經營的辜顏碧霞女士,戰後因掩護左翼文學家呂赫若,讓國民黨抓住這個把柄徵收(ㄑㄧㄤˊㄓㄢˋ)鐵工廠,作為國防部保密局偵訊、刑求政治犯的監獄,又稱為「北所」,她自己也被囚禁在鐵工廠裡長達數年。「北所」現今仍存有部分殘留建物,鐵工廠的痕跡則已不復見,建物的周邊放滿夜市攤商的推車,此外,原本鐵工廠的範圍多已成為道路用地、防火巷與民宅的一部分。

raw-image

五、寧夏路87號:日治時期此處為臺北警察署北署的留置場,戰後作為臺灣省警務處刑警總隊拘留所,2012年轉型為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白色恐怖時期,此拘留所主要是移監之前暫時關押政治犯的地方,館內目前還保存部分日治時期沿用到戰後的牢房,是相對被物理性的保存,能看見更多實態的不義遺址。

raw-image

2019年我在北海道的網走監獄博物館,逛遍了館內的牢房,到現在都還有點飽,所以今天再次看到日治時代的牢房,已經沒有太多震撼。扇形監獄旁邊還有一處水牢,不過據說戰後幾乎沒在使用。到此,整個導覽行程的最後一站。


這個半天走下來,體會到不義遺址作為文化資產的一部分,這些觸及死亡、傷痛;挑戰國家威權,暴力,與殖民歷史記憶的所謂「暗黑遺產」(Dark Heritage)/「艱難遺產」(Difficult Heritage)的調查、整理與研究,涉及文資保存的理想與實際,則是更為複雜的議題。

對消失的原址進行追跡、歷史變遷的爬梳;通過研究重建過去,使之與現在共存;修復再現的技術與還原的程度,與空間的再利用,往往摻雜諸多權力、記憶與遺忘之間的鬥爭角力。以馬場町紀念公園為例,它曾經艱困的歷史現場,重建後又成為民眾休暇的遊憩空間,受難者的情感所繫與一般民眾日常性大有違和,如何定位與利用總引發多方討論。

即使如此,避免過去曾經作為「艱難歷史」的地景空間,在城鄉開發的時空轉換之際,逐漸被淹沒、遺忘,仍有賴遺址的挖掘、指認與追跡研究,藉以重建公共的歷史記憶,亦擴大文化資產的價值,也具有建構國家人權文化地景網絡,及修補受難創傷、創造社會關係的意義。

本文最初發表於Matt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52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4/02/29
縱使登船手續改變,不過乘船前,在棧橋上的移步體驗,則仍是一種不變的儀式感。
Thumbnail
2024/02/29
縱使登船手續改變,不過乘船前,在棧橋上的移步體驗,則仍是一種不變的儀式感。
Thumbnail
2024/02/09
透早就啟程搭車,展開往廣島市約六小時的車程。夏日尾巴的旅程,從大阪到廣島之間,途經林芙美子的故鄉,與《放浪記》曾提及的無名小站。
Thumbnail
2024/02/09
透早就啟程搭車,展開往廣島市約六小時的車程。夏日尾巴的旅程,從大阪到廣島之間,途經林芙美子的故鄉,與《放浪記》曾提及的無名小站。
Thumbnail
2024/02/02
三天兩夜的紋別之旅,踏雪訪冰的駐留,著實體會了此處的哀愁與美麗。
Thumbnail
2024/02/02
三天兩夜的紋別之旅,踏雪訪冰的駐留,著實體會了此處的哀愁與美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3年史蹟趴趴GO-細說臺北事 中秋連假走訪了心中山、大稻埕、日式宿舍、士林等區域 隨著導覽老師們細細述說在地故事.....
Thumbnail
2023年史蹟趴趴GO-細說臺北事 中秋連假走訪了心中山、大稻埕、日式宿舍、士林等區域 隨著導覽老師們細細述說在地故事.....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的歷史建築『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是1895年起日本政府在台北城外的第一項大型公共建築計畫,為臺北監獄前身,而今在政府與民間單位的合作之後,已成為一處非常值得參觀的日式生活園區(榕錦時光生活園區)。這篇就來介紹一下這座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也推薦大家假日可前往造訪。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的歷史建築『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是1895年起日本政府在台北城外的第一項大型公共建築計畫,為臺北監獄前身,而今在政府與民間單位的合作之後,已成為一處非常值得參觀的日式生活園區(榕錦時光生活園區)。這篇就來介紹一下這座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也推薦大家假日可前往造訪。
Thumbnail
一般若無重大犯罪,在人短短的一生當中,應是很少有機會可以接觸到監獄。這次參觀獄政博物館,在這鎖住自由的四方圍城,高聳圍牆、幽暗空間以及其中的沉重氣氛也的確令人感到畏懼,並進而省思不少,更加了解自由與人權的可貴。
Thumbnail
一般若無重大犯罪,在人短短的一生當中,應是很少有機會可以接觸到監獄。這次參觀獄政博物館,在這鎖住自由的四方圍城,高聳圍牆、幽暗空間以及其中的沉重氣氛也的確令人感到畏懼,並進而省思不少,更加了解自由與人權的可貴。
Thumbnail
當我在台南北門烏腳病紀念園區的同一街廓內,看到對面的「夢奇地」廣場,在北門鹽場出張所旁的草地上,有不能彈的白色鋼琴、一堆放大的音符造型物、挖了兩個愛心的鮮紅情人座椅等等與地方產業、風土疾病毫不相關的公共「藝術」,然後目睹有遊客特地把鞋襪脫掉伸出光腳丫,跟「烏腳病園區」看板合照時,是我最後一次感到憤怒
Thumbnail
當我在台南北門烏腳病紀念園區的同一街廓內,看到對面的「夢奇地」廣場,在北門鹽場出張所旁的草地上,有不能彈的白色鋼琴、一堆放大的音符造型物、挖了兩個愛心的鮮紅情人座椅等等與地方產業、風土疾病毫不相關的公共「藝術」,然後目睹有遊客特地把鞋襪脫掉伸出光腳丫,跟「烏腳病園區」看板合照時,是我最後一次感到憤怒
Thumbnail
有人打破沉默"第十三中隊到了,右邊",沒有人回應。
Thumbnail
有人打破沉默"第十三中隊到了,右邊",沒有人回應。
Thumbnail
當我在台南北門烏腳病紀念園區的同一街廓內,看到對面的「夢奇地」廣場,在北門鹽場出張所旁的草地上,有不能彈的白色鋼琴、一堆放大的音符造型物、挖了兩個愛心的鮮紅情人座椅等等與地方產業、風土疾病毫不相關的公共「藝術」,然後目睹有遊客特地把鞋襪脫掉伸出光腳丫,跟「烏腳病園區」看板合照時,是我最後一次感到憤怒
Thumbnail
當我在台南北門烏腳病紀念園區的同一街廓內,看到對面的「夢奇地」廣場,在北門鹽場出張所旁的草地上,有不能彈的白色鋼琴、一堆放大的音符造型物、挖了兩個愛心的鮮紅情人座椅等等與地方產業、風土疾病毫不相關的公共「藝術」,然後目睹有遊客特地把鞋襪脫掉伸出光腳丫,跟「烏腳病園區」看板合照時,是我最後一次感到憤怒
Thumbnail
11月秋末,我們要帶你回到94年前——1927年11月27日,新竹記者黃旺成日記提到那天「忽晴、忽雨」;彷彿為夜晚將發生的「新竹騷擾事件」作序。
Thumbnail
11月秋末,我們要帶你回到94年前——1927年11月27日,新竹記者黃旺成日記提到那天「忽晴、忽雨」;彷彿為夜晚將發生的「新竹騷擾事件」作序。
Thumbnail
綠島人權博物館,講訴台灣的政治敏感時期,也就是1949年5月~1992年5月,長達40餘年的白色恐怖。館內透過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以及還原當年綠島監獄關押政治犯的佈景,帶領你重現歷史的苦難監禁過程。
Thumbnail
綠島人權博物館,講訴台灣的政治敏感時期,也就是1949年5月~1992年5月,長達40餘年的白色恐怖。館內透過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以及還原當年綠島監獄關押政治犯的佈景,帶領你重現歷史的苦難監禁過程。
Thumbnail
那天,帶兩個小孩到靜修女中參加內觀中心辦的兒童/青少年一日靜心活動。與兩小道別後,我前往同一條路上的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計畫在這裡待上半天,再找家咖啡館讀讀書,等待孩子們靜心結束再去逛一樣是同條路上的寧夏夜市(這是要他們參加這活動的誘因)。
Thumbnail
那天,帶兩個小孩到靜修女中參加內觀中心辦的兒童/青少年一日靜心活動。與兩小道別後,我前往同一條路上的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計畫在這裡待上半天,再找家咖啡館讀讀書,等待孩子們靜心結束再去逛一樣是同條路上的寧夏夜市(這是要他們參加這活動的誘因)。
Thumbnail
        今年雙十節適逢連續假期,各方朋友不外乎利用這機會透過各種方式好好地紀念這個國定假期,而這個連假也剛好適逢習俗上適宜舉辦婚禮的好日子,幾位大學同窗好友便相約來個參加婚禮前的短暫踏青,而地點則是選在這次想與各位分享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景美園區。
Thumbnail
        今年雙十節適逢連續假期,各方朋友不外乎利用這機會透過各種方式好好地紀念這個國定假期,而這個連假也剛好適逢習俗上適宜舉辦婚禮的好日子,幾位大學同窗好友便相約來個參加婚禮前的短暫踏青,而地點則是選在這次想與各位分享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景美園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