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時間,就是指一段固定要耗費的時間。想要縮短,要不就是更換其他交通工具,例如本來搭公車上下班,改成開車上下班,但這樣會有其他成本產生。那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更換居住地點,搬到離公司更近的地方,自然通勤時間就會減少,但一樣會有額外的花費產生。
如果可以的話,誰都想要居住在離公司較近的地方,或是更換更有效率的交通工具,以節省通勤時間。但問題在於,購買車子或是搬到市中心的房子,都需要額外花錢。如果在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增加支出只會讓自己的生活品質下降,想做其他的消費都動彈不得。因此關係到錢的問題,就會限制可能的選項。當然,就短期的角度來看,就算貸款增加了,只要自己更加努力不就行了?或許是過去的自己不夠努力,怎麼能輕易放棄?也可以說,或許投資賺大錢了,錢就不是問題了。
而就長久的角度來看,收入應該會慢慢增加。或者是時間來到兒女長大或退休時,不需要住在市中心了,當然也就沒有這樣的煩惱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買房是人生大事,不是像上網購物一樣,一刷卡後就只要等物品送來而已。買不買房?買在哪裡?新成屋還是中古屋?都需要再三思考,要買市中心的新成屋,感覺就像在股價高檔時買入一樣,會不會買太貴了?這會是第一個想法。然後想想,還是考慮買中古屋比較實在。
而買在市中心以外的通勤屋,則避免不了漫長的通勤時間,出門要比別人早,回家則是比別人晚,只有假日時會開心,因為可以在家裡滾來滾去,這就是用時間來換取空間。面對這種兩難的抉擇,就要看自己的優先需求是什麼?在同樣的預算下,市內宅享受著交通便利,但也忍受著狹小空間及吵雜環境。而通勤宅享有較大空間,但平日使用時間卻是少的可憐。
之前也提過,如果可以短時間內更加努力或投資獲利就有可能可以跳脫這個困境。而若沒有那麼順利呢?還是要做出選擇。要住市內宅就要付出高頭期款,要住通勤宅就要額外付出通勤費用,因此買車的話,每個月要多付一萬多元的費用。那每個月多付一萬多元的話,是不是反而買市內宅比較划算?談到這裡,解決方案不就租一戶市內宅比較划算?沒有頭期也沒有高額通勤費用,只要按月繳交房租就好。這樣的話,雖然負擔很小,但過了幾十年一樣沒有自己的房子。要有房子,一定就要有一筆頭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