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eddle 腮托 ~新玩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新腮托到...很久了,為了確認是不是真的沒問題,這篇文章也擱置了一陣子。之前為了夾琴喬了很久,一開始以為得加高肩墊,後來才知道應該要先調整腮托到符合脖子的高度後,剩下的空間再加上肩墊。不然琴會太靠近臉,拉琴角度不符合人體工學。

於是試了一些高腮托 - SAS 和 Wittner,結果弧度不合。暫時性的墊高了原本的木腮托,但是高度還是不夠高,後來終於下訂Kreddle。

Photo from Fiddlershop https://fiddlershop.com/products/sas-chinrest-original-model-violin

Photo from Fiddlershop https://fiddlershop.com/products/sas-chinrest-original-model-violin

SAS Chin rest - 木製、有四種高度可選,24/28/32/35mm,每個高度是固定的,要換高度請買新的,不能調整傾斜度,統一都單邊左側腮托。有不同的木頭和顏色選擇。我試過28/32mm,覺得32mm差不多。
Photo from Cremona Tool https://www.cremonatools.com/wittner-augsburg-violin-chinrest.html

Photo from Cremona Tool https://www.cremonatools.com/wittner-augsburg-violin-chinrest.html

Wittner Chin rest - 非木製,都黑的,整個套件都非金屬,強調抗過敏。有兩款是可調整高度和傾斜度的,一個如上圖是置中款,另一個是最常見的Guarneri style Chinrest,唯獨我想試的單左側款不能調整高度。每套腮托含四套不同高度的腳,一個腮托會用一套(兩隻腳),左右腳可以用不同高度,腮托就會傾斜。
我原本的腮托加墊軟木塞

我原本的腮托加墊軟木塞

原本的腮托加高。暫時把自己的腮托加墊軟木塞(5mm軟木塞),將就一下。再高也不敢了,修琴師說怕腮托站不穩會倒下。

Kreddle呢,要直接跟美國官網訂,台灣似乎沒人進。

試腮托的時候我確認了一件事情,我不能用太有弧度的腮托,會卡到我的臉。類似像Wittner中置形腮托的淺一點弧度的比較好。所以像Kreddle這種沒有弧度的,我覺得應該是沒問題。而且他有附兩種腮托形狀,一個前面會高一點有個檻,讓你下巴可以卡住,另一個比較平。

一盒就兩種腮托盤

一盒就兩種腮托盤

raw-image

內容物:兩個扳手,四個高度腳,兩個腮托盤,一個塞托盤下面的卡件,一套夾住琴的螺絲腳。小問號螺絲是卸下螺絲腳,L形扳手是轉腮托本身可調整的三顆螺絲。

圖中三顆長得長短不一像花園鰻的東西,就是高度腳。第四顆最矮的已經安裝上去了。花園鰻的頭是圓,頭上會頂著腮托盤,所以腮托盤可以前後、左右、傾斜,四處旋轉。花園鰻的腳是平的,會站立著,他可以原地轉圈圈。

所以你的腮托可以用各種奇怪的方式旋轉。像是個按摩椅一樣。還可以設定將腮托凸出到琴屁股外也沒問題(我目前安裝就是凸出來的)。(要小心自己的琴盒裝不裝得下)

Image from KREDDLE - https://www.kreddle.com/features.php

Image from KREDDLE - https://www.kreddle.com/features.php

從美國寄是用USPS First-Class mail,聽起來很高級,實際上是平信(運費到台約NTD $400),盒上寫內容物價值10美金…。美國境內可以Tracking貨物,但一旦抵達了台灣,什麼都追蹤不到(還沒有賠償),只能每天祈禱台灣郵局沒有讓你的貨物消失在黑洞。我的包裹剛好兩周寄到。

購買流程→選提琴尺寸(小、中)→選置中或側置→選鎳或不鏽鋼腳→加入購物車→結帳(才看得到金額)

我買的是鎳螺絲腳,如果要選用不鏽鋼的,要額外加錢(避免接觸性過敏)。螺絲腳套件看要橫跨拉弦板的,還是側置的。差異在於側置可調整的位置比較多,如果套件是橫跨拉弦版的,需要腮托比較偏更左的人,就無法移那麼遠。但側置的普遍來說對琴身壓力比較大,因為下方沒有Bass bar支撐。原廠建議如果不是非得需要腮托靠正中間或偏右的人,建議可以買側置的。(畢竟側置的也可以往中間靠攏,但中置畢竟卡了拉弦版,螺絲腳不能挪動,只能靠腮托盤移轉)

整體算起來約美金100元不含運。兩周前買的時候,還因為疫情關係可以再25% off。後來去看只剩下10% off。喬好角度目前夾起來非常舒服,之前用不夠高的腮托,休息時候會覺得肩膀累。

不推薦給脖子長度少於9公分的人。我的下巴底到鎖骨上緣,大約8.5-9cm。用的是四個配件內最矮的高度。我的原本木腮托底下加軟木塞後約不到2.5cm?,Kreddle因為有左右高矮可調整,測量數字是大約的,左邊較矮部分約2.8cm、右邊較高約3.2cm左右,但我覺得前後傾斜的角度不太夠。另外雖然夾琴有舒服,但姿勢改變了,跟之前夾琴時臉是微側、向著弦,現在則是變得臉偏正一些。

用習慣Kreddle一陣子,後來有機會拉別的琴,是最常見的Guarneri style chinrest,覺得頭的活動空間很大;再用回Kreddle,瞬間會覺得Kreddle是不是太高了,頭也卡的比較死,但是一般太矮的Chinrest拉完隔天就脖子痛了...。

現在在努力調整肩墊中。

raw-image
raw-image
一直覺得形狀像腰果。雖然與琴配件顏色不同,但舒服比較重要

一直覺得形狀像腰果。雖然與琴配件顏色不同,但舒服比較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提琴生活
17會員
194內容數
從28歲開始學琴,中斷後又重拾小提琴,目前約有九年琴齡。
提琴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就是,琴拉不好沒關係,但是敗家最重要。看到又是一個可以凹的肩墊,一個不小心就給他買下去了。(影片在最下方) 我對korfkerrest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都很好只是還差一點,我的左肩還是有出現肩胛擠壓的症狀,雖然比之前好六成。Korfkerrest因為是凹木頭(凹太過頭會斷),再加上腳各種螺絲腳度轉
Thumbnail
2024/09/11
就是,琴拉不好沒關係,但是敗家最重要。看到又是一個可以凹的肩墊,一個不小心就給他買下去了。(影片在最下方) 我對korfkerrest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都很好只是還差一點,我的左肩還是有出現肩胛擠壓的症狀,雖然比之前好六成。Korfkerrest因為是凹木頭(凹太過頭會斷),再加上腳各種螺絲腳度轉
Thumbnail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2024/03/08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2024/03/08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選購提琴是一個需要謹慎的過程,許多人對品牌、老師推薦、價格與品質以及購琴地點存在迷思。本文解釋了這些迷思並提供了建議。此外,推薦了一家老店——海笛樂器,該店在提琴選購和售後服務方面都有著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Thumbnail
選購提琴是一個需要謹慎的過程,許多人對品牌、老師推薦、價格與品質以及購琴地點存在迷思。本文解釋了這些迷思並提供了建議。此外,推薦了一家老店——海笛樂器,該店在提琴選購和售後服務方面都有著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Thumbnail
小提琴的姿勢與放鬆技巧真是大難題…每隔一段時間拉琴姿勢總又會變得彆扭,每次會知道都是因為隔天起床肩頸又痛了。最近這次可能是因為左手肘變得好了,每天練琴時間拉長,以前可能無自覺的些微不良姿勢,直接變嚴重了。前一天可能左邊肩頸已經在痛了,隔天早上練琴、下午也練琴,不用睡到隔天,當天傍晚直接增加新的痛點。
Thumbnail
小提琴的姿勢與放鬆技巧真是大難題…每隔一段時間拉琴姿勢總又會變得彆扭,每次會知道都是因為隔天起床肩頸又痛了。最近這次可能是因為左手肘變得好了,每天練琴時間拉長,以前可能無自覺的些微不良姿勢,直接變嚴重了。前一天可能左邊肩頸已經在痛了,隔天早上練琴、下午也練琴,不用睡到隔天,當天傍晚直接增加新的痛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針對完全初學者,提供學習大提琴以前對於購買樂器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認識,對於挑選大提琴會更有信心。而有些人會思考究竟買琴好還是租琴好,請看第一點「預算」,如果沒有辦法準備到最低預算,就先租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針對完全初學者,提供學習大提琴以前對於購買樂器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認識,對於挑選大提琴會更有信心。而有些人會思考究竟買琴好還是租琴好,請看第一點「預算」,如果沒有辦法準備到最低預算,就先租琴。
Thumbnail
一把好的琴,除了音色要好聽之外,彈奏的手感也是必須的。如果一把琴不好彈,那麼不管聲音多好聽外觀多漂亮,都會令人難以享受彈奏的樂趣。 通常在討論手感的時候大家都會著重在琴頸的部分,例如琴頸的厚度多厚、琴頸的形狀如何、上弦枕多寬、指板弧度多少等等,但其實,琴身的形狀設計也會對彈奏的舒適性有所影響。
Thumbnail
一把好的琴,除了音色要好聽之外,彈奏的手感也是必須的。如果一把琴不好彈,那麼不管聲音多好聽外觀多漂亮,都會令人難以享受彈奏的樂趣。 通常在討論手感的時候大家都會著重在琴頸的部分,例如琴頸的厚度多厚、琴頸的形狀如何、上弦枕多寬、指板弧度多少等等,但其實,琴身的形狀設計也會對彈奏的舒適性有所影響。
Thumbnail
就…這樣買了新琴(掩面)。之前還一直猶豫。其一的原因是,當初暫停學習時有決定,如果我還能再回來重新學琴,那就換琴。其二是,練F Major音階搞到我受不了。Flesh音階是從G弦第五把位開始,剛換上新弦的頭一兩周還勉強可以,但過了某天之後第五把位以上實在不能聽
Thumbnail
就…這樣買了新琴(掩面)。之前還一直猶豫。其一的原因是,當初暫停學習時有決定,如果我還能再回來重新學琴,那就換琴。其二是,練F Major音階搞到我受不了。Flesh音階是從G弦第五把位開始,剛換上新弦的頭一兩周還勉強可以,但過了某天之後第五把位以上實在不能聽
Thumbnail
腮托用Kreddle基本上算是沒問題了,接下來就得找配套肩墊。原本的Kun或Pedi,在我的靠肩膀那側,很不服貼,所以夾琴夾得有點辛苦,得靠頭和肩膀向上夾一下才能穩。所以想找肩膀彎的幅度大一點、還要可以傾斜(tilt)的,以及肩膀那側的腳要矮一點的。(就是Kun+更大彎度)
Thumbnail
腮托用Kreddle基本上算是沒問題了,接下來就得找配套肩墊。原本的Kun或Pedi,在我的靠肩膀那側,很不服貼,所以夾琴夾得有點辛苦,得靠頭和肩膀向上夾一下才能穩。所以想找肩膀彎的幅度大一點、還要可以傾斜(tilt)的,以及肩膀那側的腳要矮一點的。(就是Kun+更大彎度)
Thumbnail
新腮托到...很久了,為了確認是不是真的沒問題,這篇文章也擱置了一陣子。之前為了夾琴喬了很久,一開始以為得加高肩墊,後來才知道應該要先調整腮托到符合脖子的高度後,剩下的空間再加上肩墊。不然琴會太靠近臉,拉琴角度不符合人體工學
Thumbnail
新腮托到...很久了,為了確認是不是真的沒問題,這篇文章也擱置了一陣子。之前為了夾琴喬了很久,一開始以為得加高肩墊,後來才知道應該要先調整腮托到符合脖子的高度後,剩下的空間再加上肩墊。不然琴會太靠近臉,拉琴角度不符合人體工學
Thumbnail
Carl Flesch - C major 上次練到音階6音一弓,老師一聽完就說那來12音一弓,然後還加上了tempo 80-92 (三音一拍)。一開始從慢速突然加好快,手指拼命趕趕不上。上行還好一點(因為每次上行都練比較多),下行一加快音準差較多,還會變成三連音串在一起,聽起來像 LLI
Thumbnail
Carl Flesch - C major 上次練到音階6音一弓,老師一聽完就說那來12音一弓,然後還加上了tempo 80-92 (三音一拍)。一開始從慢速突然加好快,手指拼命趕趕不上。上行還好一點(因為每次上行都練比較多),下行一加快音準差較多,還會變成三連音串在一起,聽起來像 LLI
Thumbnail
...默默的就買了個新琴盒。舊的是買琴的時候一起送的,就是個低階款四方琴盒。以前背帶我都只用一條,用一種比較奇特的方式單肩直立背琴,還被維修師傅說很奇怪(哈)。因為平常都是跟先生一起開車去老師那邊上課,所以這樣背
Thumbnail
...默默的就買了個新琴盒。舊的是買琴的時候一起送的,就是個低階款四方琴盒。以前背帶我都只用一條,用一種比較奇特的方式單肩直立背琴,還被維修師傅說很奇怪(哈)。因為平常都是跟先生一起開車去老師那邊上課,所以這樣背
Thumbnail
事情穩定下來後,比較有心力在調整自己的工作琴Fender Jazz Bass。本次工事在於為Fender加裝StewMac neck shim,以增加琴頸相對於琴身向後的傾角,降低弦距。
Thumbnail
事情穩定下來後,比較有心力在調整自己的工作琴Fender Jazz Bass。本次工事在於為Fender加裝StewMac neck shim,以增加琴頸相對於琴身向後的傾角,降低弦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